⑴ 请问《城南旧事》中的骊歌的完整歌词是什么
骊歌《送别》有多个不同版本。
电影《城南旧事》对骊歌《送别》的使用,是把丰子恺版和林海音版合二为一,但又有个别差异。,歌词如下: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由于《骊歌》所倾诉的迷惘惆怅之情很能代表当时大所数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的心绪,因此获得广泛的喜爱,并且赋予这首歌以当时的历史感和时代感的品格。《骊歌》因为1982年由女作家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改编的同名电影而更加广为人知。
⑵ 有一部电影插曲是《送别》,讲述一个小女孩跟一个小男孩的故事,民国时期,毕业典礼上的出现的插曲~~
送别是电影{城南旧事}的插曲,出自林海音(城南旧事)的插曲,词作者是李叔同,《送别歌》的曲子原本是美国通俗歌曲作者J?P?奥德威所作,歌曲的名字叫《梦见家和母亲》。由于此曲十分优美,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1884~1905年)便采用它的旋律填写了《旅愁》。《旅愁》刊于犬童球溪逝世后的1907年,此时正值李叔同在日本留学且又热衷于音乐,他对《旅愁》当有较深的印象。李叔同作词的《送别歌》,《送别歌》采用了《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但歌词却是受了《旅愁》的影响。
⑶ 《送别》这首歌最早出现在哪一部电影
《送别》最早是1983年的电影《城南旧事》的插曲。
《城南旧事》讲述了20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英子与“疯”女人秀贞成为朋友。
秀贞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暗中相爱,后大学生被警察抓走,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知,下落不明。
英子对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
英子一家搬家到新帘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花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
后来,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妈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英子随家人乘上远行的马车,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童年。
(3)城南旧事电影音乐是什么扩展阅读
《城南旧事》,改编自林海音1960年出版的同名中篇小说,由吴贻弓执导,沈洁、郑振瑶、张闽、张丰毅等主演,1983年于中国内地上映。
影片获得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最佳音乐等多项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