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唐山大地震》电影怎么样
《唐山大地震》不是末世情怀,它向我们展示生命的脆弱和无助,虽然灾难无情,但我们面对灾难更应该树立坚强的信心,勇敢的面对生与死的抉择。
毫无疑问《唐山大地震》通过震撼的场景让我们认识到灾难的
《唐山大地震》集聚很多大牌明星参演,那怕是个小配角,演员的表演都非常真实到位,当然一是冯小刚导演精准的技艺把握尺寸到位,其次是演员们深切感受到灾难对人们伤害的巨大,所以才会爆发出表演激情,让人自然融入其中,虽然催泪情节不少,但非常自然,并没有强为催泪而煽情。
⑵ 唐山大地震电影演员名单
1、李元妮:演员徐帆
李元妮是纺织厂女工,一对龙凤胎的妈妈。在地震中选择救弟弟方达,放弃姐姐方登。震后,李元妮独自抚养着儿子坚强生活。
2、方大强:演员张国强
方登方达两个孩子的父亲,也是李元妮的丈夫,原是唐山的一名卡车司机,在地震来临时,为了救李元妮而被拖垮的铁塔压死。
3、成年方登:演员张静初
她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王登,因为劫后余生的她被王德清所救。长大考取了杭州医学院,求学中与一名研究生发生关系,成为一名单亲母亲。
4、成年方达:演员李晨
李元妮的儿子,女主角方登的弟弟方达,与张静初饰演一对龙凤胎的姐弟。他在地震中失去一条胳膊。
(2)唐山大地震电影图片扩展阅读:
《唐山大地震》电影拍摄幕后故事:
影片开拍一个多月以后,冯小刚看了拍了一个多星期的地震场面样片,觉得效果与预期相差太大,于是整个拍摄被迫停工。
为了营造逼真的视觉效果,剧组请曾经为电影《指环王》做过特效的新西兰威塔工作室用10个月时间搭建了整条街1比12的模型;请韩国团队做地裂效果,把设备铺在地下,然后种树埋土;
为了让主楼坍塌的场景更加合理,请来了英国MPC公司,并调用了军用设备,对楼房进行三维透视扫描,通过物理测试计算出楼房倒塌的每一个步骤和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
为了保证长镜头的真实性和连贯性,采用了MCC运动控制摄影系统,用多次拍摄合成一个镜头,并保证每一次镜头运动的速度、角度和上一次的轨迹完全一模一样。
“拍这部电影我们使用了所有能用的世界上最先进的东西。事实上,《唐山大地震》成为华谊兄弟有史以来单片投入最高的一部影片,我们没有请大明星,几乎所有投入都花费在了影片的制作上。”王中磊说。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唐山大地震
人民网-主创独家揭秘:电影《唐山大地震》背后的故事
⑶ 你觉得《唐山大地震》中有哪些催泪的片段
感动瞬间一:开场对唐山大地震发生瞬间的重现。有了《集结号》大型爆破场面的拍摄经验,冯小刚导演这次玩的更大。整个唐山大地震过程的呈现的只能用“异常惨烈、触目惊心”来形容。
感动瞬间三:徐帆的婆婆,从济南赶来,要接孙子到济南生活。一个地震中的母亲,丈夫和女儿都在地震中丧生(后来女儿奇迹般的生还)。她只剩一个儿子,但婆婆也没有了儿子只剩一个孙子。当妈的没办法,只得答应婆婆接走儿子。后来送儿子上车站,小姑子在车窗看着徐帆说:“妈,你把孩子带走等于是要了云娟的命啊。”当长途汽车停下来,儿子飞奔向徐帆的时候。镜头给了徐帆一个大大的特写。那个喜极而泣的母亲的笑容,让所有人泪流满面。
⑷ 唐山大地震电影是哪一年上映的
2010年。
影片《唐山大地震》是根据张翎的小说《余震》改编而成,由导演冯小刚执导。徐帆、张静初、李晨、陈道明、陆毅和陈瑾等联袂出演。影片于2010年7月12日在中国河北省唐山市举行全球首映式。
电影描述1976年发生在中国唐山的7.8级大地震中,一位母亲只能选择救姐弟之一。母亲最终选择救了弟弟,但姐姐却奇迹生还,后被解放军收养,32年后家人意外重逢,心中的裂痕等待他们去修补的悲感情节,再一次勾起了当代人们对那一段惨痛灾难的回忆。
(4)唐山大地震电影图片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1969年,卡车司机方大强在祈祷中迎来了自己的龙凤胎儿女:方登和方达。妻子李元妮差点因为难产送命,好在母子平安,一家人欢喜地离开医院,从此过上普通却幸福的生活。时间走到1976年,唐山这个中型工业城市,一家人虽然只拥有很小的空间,却温馨和睦。
姐姐方登明显比弟弟方达要活泼,方大强经常出门在外,好不容易回来一次,姐弟俩都特别高兴。7月的一个傍晚,方大强回到了自己的家,在社区外的马路上,方大强和元妮躲在卡车上亲热,突然——地震了。
为救孩子,方大强死了,方登和方达被同一块楼板压在两边,无论人们想救哪一个,都要放弃另一个。元妮选择了从小体弱多病的弟弟方达,而头脑清醒的方登听到了母亲作出的抉择。
震后,元妮独自抚养着儿子,选择坚强地活下去,劫后余生的方登被军人王德清夫妇领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母女、姐弟从此天各一方,直到32年后的汶川大地震,他们的生命轨迹才重新走到一起。
⑸ 怎么评价电影《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还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至少现在看来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关于灾难电影,内地影坛几乎很少去涉及。而《唐山大地震》就是灾难电影中的佼佼者。
方登又是幸运的,至少好有机会能够等到有这样的可以化解矛盾的机会。有些人可能从此再也无法从灾难中醒来。这才是电影所要表达的内容。
所以,真是现在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才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⑹ 唐山大地震电影简介
1976年,唐山,卡车司机方大强和妻子李元妮、龙凤胎儿女方登、方达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
方大强经常出门在外,好不容易回来一次,姐弟俩都特别高兴。7月的一个傍晚,方大强回到了自己的家,在小区外的马路上,方大强和元妮躲在卡车上亲热,突然——地震了。
为救孩子,方大强死了,方登和方达被同一块楼板压在两边,无论人们想救哪一个,都要放弃另一个。元妮选择了从小体弱多病的弟弟方达,而头脑清醒的方登听到了母亲作出的抉择。
震后,元妮独自抚养着儿子,选择坚强地活下去,劫后余生的方登被军人王德清夫妇领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母女、姐弟从此天各一方。
(6)唐山大地震电影图片扩展阅读:
影片《唐山大地震》是根据张翎的小说《余震》改编而成,由导演冯小刚执导。徐帆、张静初、李晨、陈道明、陆毅和陈瑾等联袂出演。影片于2010年7月12日在中国河北省唐山市举行全球首映式。
主要角色
1、李元妮
演员 徐帆
李元妮是纺织厂女工,一对龙凤胎的妈妈。在地震中选择救弟弟方达,放弃姐姐方登。震后,李元妮独自抚养着儿子坚强生活。
2、方大强
演员 张国强
方登方达两个孩子的父亲,也是李元妮的丈夫,原是唐山的一名卡车司机,在地震来临时,为了救李元妮而被拖垮的铁塔压死。
3、成年方登
演员 张静初
她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王登,因为劫后余生的她被王德清所救。长大考取了杭州医学院,求学中与一名研究生发生关系,成为一名单亲母亲。
4、成年方达
演员 李晨
女主角方登的弟弟方达,在地震里遇难的一家人的遗孤,和张静初饰演一对龙凤胎的姐弟。他在地震中失去一条胳膊。
5、王德清
演员 陈道明
王德清是女主角方登(张静初)的养父。虽然生活中是名严父,但对养女王登疼爱有加。
6、少年方达
演员 张嘉俊
在地震中因微弱的喊声,被母亲“有选择”救下,但失去了一个胳膊。震后,一直跟随母亲李元妮生活中唐山。
⑺ 电影《唐山大地震》中让你感到热泪盈眶的场景是什么
我觉着是有个小狗狗救家中的老奶奶,它的主人。用舌头舔这位老奶奶,终于把老奶奶给救醒了。《唐山大地震》看上去是一部灾难片,实际上却讲述了一个亲情和震后幸存者治愈心灵创伤的感人故事。在唐山大地震灾难发生的23秒间,动摇的地面、撕裂的房屋、惨叫的人声,强烈的视觉冲击震撼人的心灵。生命有时会给人以错觉,看似很长,一天一天有着挥霍不完的日子;真正放眼于时空时,才能真切的体会,生命是如此的短暂与微不足道。
做为普通的人,生命的重只是对个体而言,对亲人而言,对爱自己和用心在乎自己的人而言。唯有理解了生命的轻与重的人,才能深切地懂得一份情的不易和艰辛,才能够明白一颗心一旦伤了将是不可弥补的痛,也唯有懂得的人才能做到用生命去珍惜和执着于自己的爱情。
⑻ 电影《唐山大地震》讲的什么,女主最后一眼表达了什么
时代感,是历史灾难题材电影的根,从“讽刺”中来的冯小刚,早年用戏虐的喜剧来建立普通人的时代感,后来用宏大的悲剧来建立一代人的时代感。
但到了《唐山大地震》,情况变得棘手起来。它是如此熟悉——毕竟,唐山大地震才过去了40来年,却又十分模糊——毕竟,很多人都没有亲身经历过那段特殊的历史。冯小刚必须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将历史的宏大与厚重,与人性的伟大与平凡有机的联系起来。
灾难面前人类是渺小的,但人性是伟大的。作为“拍啥啥就成”的国内最成功的商业电影导演,冯小刚用他独有的敏锐与睿智,嗅出《唐山大地震》的独特,在亲情的伟大和生命的无常之间,他准确找到了令人动容、感人肺腑的感情宣泄点。
此外,本片试图将人物的感情走向,与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有机结合,但从最后的成片来看,这种尝试是失败的。过分渲染的感情,冲淡了时代性这个关键元素,观众的所思所想,全部都是围绕着一对母女的感情纠葛,选择性的忽视了不同时代背景带来的异同。
⑼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是真人真事吗真有方登方达吗
事件是真实的,人物是虚构的。
《唐山大地震》是根据张翎的小说《余震》改编而成,由导演冯小刚执导。徐帆、张静初、李晨、陈道明、陆毅、张国强和陈瑾等联袂出演。
电影描述1976年发生在中国唐山的7.8级大地震中,一位母亲只能选择救姐弟之一。母亲最终选择救了弟弟,但姐姐却奇迹生还,后被解放军收养,32年后家人意外重逢,心中的裂痕等待他们去修补的悲感情节,再一次勾起了当代人们对那一段惨痛灾难的回忆。
(9)唐山大地震电影图片扩展阅读:
影片票房
影片《唐山大地震》于2010年7月22日在中国大陆地区公映。截至8月2日,《唐山大地震》上映十一天票房已达到4亿。截至2010年8月31日,该片在内地地区上映41天,票房达到人民币6.5亿元。最终《唐山大地震》以6.73亿元创造了中国内地电影最高票房的新纪录。
影片于2010年7月22日和2010年8月20日分别在中国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公映。截至2010年8月31日,该片在香港地区上映41天,票房达港币1500万元;该片在台湾地区上映12天,票房达台币18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