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六国扳倒强秦的最后一次机会是长平之战,为何会失败
战国时期,华夏大地上的迷雾总是会让人看不清楚时局。
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也时而结好,时而破裂,如果非要用一句话形容,那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就是对此最完美的诠释。
诸侯国之间时而合纵,时而连横,也就是眼前的利益发生了变化,但不可置否的是,连横也好,合纵也罢,主导诸侯关系的是秦国的对外政策。
秦国对山东六国虎视眈眈的时候,它们会暂时抱团,以抗强秦,但如果秦国对周边邻国放了友好相处的烟雾弹时,这些诸侯又会争先恐后的结好秦国,范雎的远交近攻就是最好的证明。
只是这些诸侯国都对这次机遇视而不见,赵国在长平之战中,损失几十万青壮年士兵,此后,再无能力阻挡秦国东出的铁蹄,你可能会说,赵国此后还会有一个李牧,但即将倾倒的大厦,已经不是一个名将能支撑的了。
长平之战中秦国的胜利也仅仅堪称惨胜,这是一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战争,如果其余诸侯国能看清时局,参与到这场战争中来,说不准秦国又要被打回函谷关以西了,这次机会丧失之后,六国再也没有任何机会能打败强秦了,只是历史不能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