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判若云泥》微电影讲了什么
《判若云泥》内容简述:
该片讲述了衣衫褴褛的逃犯来到小镇,因为一个热气腾腾的馒头出现而改写他一生的故事。
老人之前看到逃犯偷取馒头却未追究,之后又两次为逃犯无偿递送馒头是感化逃犯、使其向善的主要原因。
当逃犯第三次面对老人,并把手中的刀扔掉时,则是其变善行为的重要体现;最后当逃犯刑满释放后,回到老人的馒头店,发现老人却已不在,他便继承了老人的馒头店,彻底完成了善的转变,并象征着善的延续。
《判若云泥》视角:
《判若云泥》追寻的是一个“善”字,短片通过一种悬疑类型的讲述方式呈献,没有大的戏剧冲突,没有格子里的形象定位,有的只是从一个小视角,小侧面,小故事揭示现实中的真实感受。
片中的逃犯被定为了第一主角,通过他的一系列行为举止引出剧情发展,再通过的他的心理变化揭示故事主题。馒头店主,虽然已经年迈,但是他的随意之举却发人深省,他不仅仅只是“善良的符号”,更是冥冥之中一种精神的传递。
2. 抖音热门漫画步步什么
步天歌
作者:夏达
漫画简介:
异象天光中,帝王家诞生一对特殊的双生龙凤胎,男婴额带朱砂痣,女婴长有六指。然而,这对血脉相连的兄妹却被命运残忍分开!一个被蓬莱仙长携走,踏上漫漫修仙路,一个被弃于芦苇荡,跟随老剑客在红尘中跋涉……天劫将至,二人将如何与天命相争?又会以何种方式重逢?
3. 武则天有多少面首
具体不得而知,见于史书而且最为著名的,有仨。
一为和尚出身的薛怀义,二是张昌宗,三是张昌宗的兄弟张易之。
薛怀义和武则天算是共患难的老相识。当年太宗驾崩,则天作为太宗的旧人,且未生养,被发送到感业寺为尼。正是在那里,结识了薛怀义和尚。
新货试用,武则天大呼超出期待,比之张昌宗,各种过之而无不及。
从此,张氏兄弟二人强强联合,全力侍奉年迈女皇,长期稳居用户体验排行榜冠亚军。
张氏兄弟在家排行五六,于是时人称之五郎、六郎。
很多厚脸之徒,为了求得进身之途,都去巴结这哥儿俩,甚至不惜为其牵马坠蹬,俯首弯腰为奴。
而谁若是得罪了这哥儿俩,只要他们在武则天面前小嘴一巴巴儿,立即就会被问罪。轻则发配,重则丧命。
一时间,五郎、六郎闪耀朝堂,令宵小之辈趋之若鹜,令正人君子们侧目冷视。
世间有一定律:错的,早晚会被正过来。时间长短而已。
果然,武则天晚年重病后,宰相张柬之等大臣发动政变,诛杀张氏兄弟,并逼迫武则天退位,还政于其子李显,即唐中宗。
昏昏之世,从此远去;朗朗乾坤,终于得还。
4. 为什么把《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称为小红楼
把《知否》称为小红楼的人,应该都没认真读过《红楼梦》。
林黛玉在教香菱写诗时,是这么说的:
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所以评价文学作品,不能脱了立意。《红楼梦》为什么成为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原因之一是其蕴含的人文关怀在那个时代是极为难得的。在女性受到极大约束和深重迫害的年代,曹公表达了对整个群体的惋惜和尊重。
关于第二点,很多人把《红楼梦》奉为种田文的鼻祖,在我看来是极不恰当的。种田文的主题是“发家致富奔小康”,而红楼讲的是“三春过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根本是南辕北辙。有蒸蒸日上的种田文,有平淡如水的种田文,但是有黄粱一梦的种田文吗?
红楼的世情道理,是体察入微的。哪怕是小人物的小心思,三言两语也描摹的极为透彻。比如“判冤决狱平儿行权”这一回,平儿作为管事大丫鬟,对各方的心思洞若观火,宝玉又能体谅爱惜人,出头担了事,方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其中涉及柳嫂子、柳五儿、司琪、彩云、贾环、探春一干人,平儿能照顾熨帖,着实不易,这才是有实际意义的“世情道理”。
5. 微电影《判若云泥》的观后感
卤米松 2015-12-17
大概跟《烈日灼心》一样,馒头只不过是赎罪的最后一道线而已。主题上并没有什么意见,但前面罪犯和馒头老人的对视博弈那段看得很让人头疼。
iamface 2016-05-14
节奏镜头掌控演员也好,特别是两位男角,外型及演技是称职的,悬疑性亦可,就是最後一场过於戏剧化,其他也很不错
Logan 2015-09-01
这是真实改编山东某个城市的真实故事。但这个导演并没有写上真实故事改编,像是大学毕业作品。会抓住题材,但是为了题材而去拍,很多地方,不单纯了。 iPhone
dikseg 2016-08-25
故事像作文,还是看王德顺
我的嘴脸 2015-09-06
感动
麦田 2015-09-02
十五分钟的短片蛮不错的,据说还得了最佳演员,男主演技好,然而剧情感觉有点假,真的会为了一个馒头而投案自首么?觉悟好高,王德顺这几年够火的啊!最潮大爷卖馒头了,哈哈哈
也许 2016-01-06
还是欠了点什么……
Superhat 2015-09-20
故事小,场景比人真实感要强得多,演得太端着了……两段独白还诌得如此文艺,醉。出狱之后穿得也太好了……
阿成 2015-05-14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短片通过一种悬疑类型的讲述方式呈献,没有大的戏剧冲突,没有格子里的形象定位,有的只是从一个小视角,小侧面,小故事揭示现实中的真实感受。片中的逃犯被定为了第一主角,通过他的一系列行为举止引出剧情发展,再通过的他的心里变化揭示故事主题。
6. 云泥的电影剧情
千金小姐熊素素因不能接受飞机师男友陆基实意外身亡而患上精神分裂症,一直不肯医治。
一天,素素巧遇留学归来的精神科医生黎易非,心生好感。医院院长邱东旺是素素父亲熊建方的好友,也是黎易非女友邱彬彬的父亲。东旺借机让黎易非讹称为素素补习英文,实际上是心理治疗。易非与素素日久生情,彬彬一家人对此不能理解。
张立民与陆基实同为失事飞机的飞机师,侥幸生还后患上精神病,易非通过对立民的治疗,查得飞机失事的内情,原来陆基实不是一个专情的人,在与素素交往之前,其实已经与一个台北的女友,两人同居两年,还生了一个孩子。立民就是基实的台北女友的哥哥。立民得知基实脚踩两只船,与基实在机舱发生争执,致使飞机失事。素素知悉真相,决定把往事扔弃,病患不药而愈。
彬彬最终没有原谅易非,与在日本相识的朋友结婚。素素最终于易非走到了一起。
7. 判若云泥电影是真事吗
《判若云泥》电影不是真事。
《判若云泥》是由董阿成执导,王宇、王德顺主演的悬疑类电影短片,于2014年8月21日在印度电影节播放。 该片讲述了衣衫褴褛的逃犯来到小镇,因为一个热气腾腾的馒头出现而改写他一生的故事。
剧情
一名逃犯(王宇饰)来到小镇,当他饥饿难耐时,看见一家馒头铺。他为生存心生歹念时,一个热气腾腾的馒头出现在他面前,逃犯拿着意外得到的馒头匆匆离开。当他再次来到馒头铺,又一次拿着年迈店主(王德顺饰)送来的馒头匆匆离开。
傍晚,正准备收摊的店主发现了一份刊登着“悬赏通缉令”的报纸。次日,原本以为为报复而来的逃犯却意外地丢掉匕首,挂着满足的微笑走上警车。数年后,关闭的馒头铺又再次燃起了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