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为什么嘉禾公司没了,而邵氏公司还在
嘉禾被收购,英皇一直存在,邵氏出品电影电视更多影响更高。三家都是香港的。
嘉禾电影公司已经被收购,邵氏早在8年代就转行做电视行业了,就是现在的香港无线电视台。
英皇一直都存在,集合公司的创始人是从邵氏电影公司走出去的,拒绝说是因为和邵逸夫理念不和,那时邵逸夫想转投电视行业,所以嘉禾创始人邹文怀就出走自己创办了嘉禾。
因为连续签约了李小龙,成龙等明星,出品大量优质电 影,盛极一时,邵氏出品了电影1000多部,嘉禾数量上是赶不上的,要说谁影响更高还真不好说,建议你去看看纪录片《有一种电影叫香港》。
❷ 邵氏VS嘉禾:一段香港电影传奇txt全集下载
邵氏VS嘉禾:一段香港电影传奇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香港影界有如武林江湖,电影公司亦似不同帮派,一样少不了龙争虎斗、恩怨情仇。——当年“邵氏”与“嘉禾”银海争霸,两大掌门人邵逸夫和邹文怀渊源极深,却又势同水火,卅五载机关算尽下来,输赢成败只是一时气数。旁观者自以为清,十几年前眼见邵氏停产,便认定邹文怀打败了邵逸夫。孰料风水轮流、时过境迁,如今竟轮到嘉禾辉煌不再,屡遭打击之余,甚至一度停止制片业务。反观一直待机而动的邵氏却雄心又起,意图重霸江湖,不仅正修建超大规模影视城,并且预定大量拍片计划。如此看来,到底谁负谁胜出,至今仍是未知之数。
既然难卜,不如回顾。邵氏VS嘉禾,银海争霸,浮沉随浪,只作谈资罢。
(一) 扛鼎重臣萌异志多年宾主反成仇
1970年,那是一个春天,年过六旬的邵老六正因最近的几件事而心情大好:方逸华初入邵氏执掌采购部,颇有业绩,知道给公司省钱,不枉为红颜知己,怎能不令他大感安慰?十几年的老对手“国泰”终于停止制片业务,从此邵氏便可独霸……
有问题再找我
❸ 香港有哪些著名的电影公司
1、寰亚电影
寰亚电影1994年由七位香港电影人士创办,第一部电影《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便先声夺人,夺得当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剧本”。其后9年,寰亚电影不单票房成绩优异,还赢得了80个国际电影节奖项。
2、英皇电影
英皇电影为香港最具规模及影响力的娱乐媒体投资公司之一。得奖或口碑佳作包括:2018年林超贤执导的《红海行动》;庄文强执导,周润发、郭富城领衔主演的《无双》;饶晓志执导的《无名之辈》。
3、中国星集团
中国星集团由香港影业协会副会长向华强先生一手创办的上市集团,拥有永盛娱乐制作有限公司及永盛音像企业香港有限公司制作的电影及电视剧集的全球独家发行权,及多间独立制作公司的代理发行权。
4、银河映像
银河映像的主要业务是向各电影公司提供全方位的电影制作服务,包括前期制作、拍摄工作及后期制作等。
5、泽东电影
泽东电影有限公司(Jet Tone Film proction)由知名导演王家卫所成立,公司宗旨是致力于生产具有国际水平的高质量影片。
❹ 盘点香港有哪些著名的电影公司看看有没有你熟知的公司
香港著名的电影公司有中国星电影、英皇电影、邵氏电影公司、凤凰影业、星辉公司等,我熟知的公司是中国星电影。
❺ 有什么香港80.90年代好看的电影
《东成西就》《东邪西毒》《战虎》《救我》《赌圣》《整蛊专家》《逃学威龙》《新精武门》
《赌侠II之上海滩赌圣》《家有囍事》《鹿鼎记审死官》《武状元苏乞儿》 《唐伯虎点秋香》
《新龙门客栈》 《碟血双雄》《国产凌凌漆》 《大内密探零零发》《97家有喜事》《回魂夜》
《刀剑笑》 《东方三侠》 《重庆森林》 《阿飞正传》 《少林五祖》 《千王之王2000》
《赌侠》 《大话西游》系列《五福星系列》 《赌神》系列《英雄本色》系列 《古惑仔》系列
《警察故事》系列 《倩女幽魂》系列 《黄飞鸿》系列 《无间道》系列!
❻ 李小龙为什么与嘉禾电影公司合作而不与邵氏电影公司合作
李小龙刚回香港的时候 原本想和邵氏合作,但当时的邵氏太强大了 独霸香港影坛, 看不上李小龙 给的条件也苛刻,惹恼了李小龙。而当时嘉禾刚成立,邹文怀求贤若渴,嘉禾允诺给予李小龙每部达7500元美金的片酬并尽量满足他提出的要求,李小龙也就同意为嘉禾拍电影
❼ 嘉禾、英皇、邵氏这三家影视公司还存在吗
嘉禾被收购,英皇一直存在,邵氏出品电影电视更多影响更高。三家都是香港的。
嘉禾电影公司已经被收购,邵氏早在8年代就转行做电视行业了,就是现在的香港无线电视台。
英皇一直都存在,集合公司的创始人是从邵氏电影公司走出去的,拒绝说是因为和邵逸夫理念不和,那时邵逸夫想转投电视行业,所以嘉禾创始人邹文怀就出走自己创办了嘉禾。
因为连续签约了李小龙,成龙等明星,出品大量优质电 影,盛极一时,邵氏出品了电影1000多部,嘉禾数量上是赶不上的,要说谁影响更高还真不好说,建议你去看看纪录片《有一种电影叫香港》。
(7)嘉禾电影和邵氏电影哪个好扩展阅读
邵氏电影公司收购嘉禾的经过介绍
1958年,邵逸夫与邵仁枚成立“邵氏电影公司”,在香港制作电影,邵逸夫任总裁。1961年,位于九龙清水湾的邵氏影城于12月6日正式启用。1970年代,邵氏兄弟踏足当时发展迅速的电视行业,与无线电视合作,培训艺员。
90年代末期,本身已拥有嘉禾、金公主和德宝三间电影公司影片永久版权的卫星电视(STAR TV,即如今的“星空传媒集团”)曾多次出价洽购760部邵氏电影的永久版权,以壮大其中文片库的实力,但邵氏拒绝。
最后,邵氏于2000年宣布将该批电影的永久版权以4亿港元的价钱售予由马来西亚收费电视台ASTRO旗下的“天映娱乐”,该公司并花费2亿港元作数位复修。
邵氏与中国星电影公司合作投资11亿港元,位于将军澳工业村的“香港电影城”,预期于2006年初开幕。影城设施包括后期制作中心、行政大楼、摄影厂、电影院及展览厅等。邵氏表示影城落成后,将再与演员签约,投资大约2亿港元开拍约15部新戏。
❽ 嘉禾和邵氏两大电影公司怎么样
新艺城可以在嘉禾和邵氏两大电影公司争霸时期异军突起,不得不佩服初创三巨头的才能,后来增加至七人组。麦嘉、石天和黄百鸣三人分别负责导、演、编,分工明确,打下一片天地。打造的《最佳拍档》和《开心鬼》更是家喻户晓。
❾ 香港电影四巨头:邵氏成立最早、新艺城巅峰最短、李小龙成就嘉禾
4.永盛 娱乐 公司
由向华强、向华胜两兄弟创办,成立于1987年,在90年代初依靠周星驰这个摇钱树,在票房上大杀四方,风头一时无两,因此也成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公司
出品电影代表:《逃学威龙》《赌神》《鹿鼎记》《唐伯虎点秋香》《国产凌凌漆》《黄飞鸿之铁鸡斗蜈蚣》《九品芝麻官》《给爸爸的信》《暗战》
王牌演员:周星驰、刘德华、周润发、李连杰
3.新艺城影业
由麦嘉、石天、黄百鸣创立于1980年,隶属于金公主 娱乐 公司,之后加入徐克、施南生、泰迪罗宾和曾志伟四人被称为新艺城七怪
1981年新艺城异军突起,打破了邵氏与嘉禾长期双雄争霸的局面,并在82 —— 84期间斩获三连冠佳绩,香港影坛正式形成三足鼎立画面,可惜巅峰太短,加上创作和分成内部矛盾,导致解体
出品电影代表:《最佳拍档》《英雄本色》《倩女幽魂》《监狱风云》《开心鬼》《追女仔》《阿郎的故事》《难兄难弟》
王牌演员:许冠杰、周润发、麦嘉、张国荣、黄百鸣、石天
2.邵氏兄弟
由邵逸夫、邵仁枚成立于1958年,制作电影至今多达千部,公司口号:邵氏出品,必属佳品
60年代的绝对统治者,70年代因条件问题,与李小龙、许冠文两大票房霸主失之交臂,80年代渐渐谈出影坛将重心转向电视圈,其打造的tvb电视王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巨星,代表人物有周星驰、周润发、刘德华、梁朝伟、梁家辉等
出品电影代表:《独臂刀》《大醉侠》《七十二家房客》《少林三十六房》《五毒》《十三太保》《流星蝴蝶剑》《审死官》《破坏之王》
王牌演员:王羽、姜大卫、狄龙、傅声、周星驰
1.嘉禾电影
由邹文怀、何冠昌和梁凤创立于1970年,为香港电影书写了新的篇章,缔造出李小龙、成龙两个享誉世界的国际巨星,让华语功夫名扬全球
1970年邵逸夫左右手邹文怀带队离开邵氏,自组嘉禾公司,起初见效不大,后来高薪邀请李小龙加入,才有了与邵氏分庭抗礼的筹码,1971《唐山大兄》上映后,嘉禾名声大噪,香港电影正式形成双雄局面,后期有许冠文、洪金宝、成龙等人的加入,更加巩固了嘉禾的王朝地位
出品电影代表:《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五福星》《警察故事》《古惑仔》《僵尸先生》《红番区》《A计划》《赌圣》《黄飞鸿》
王牌演员:李小龙、成龙、许冠文、洪金宝、李连杰
总结
1970 —— 2010期间年冠前三统计
1.嘉禾15部:许冠文、成龙各5部 李小龙2部,洪金宝、周星驰各一部
2.新艺城5部:许冠杰、麦嘉三部、周润发两部
3.邵氏兄弟4部:王羽、周星驰各一部,其他两部
永盛4部:周润发、周星驰各两部
星辉海外4部:周星驰四部
寰亚4部:刘德华、梁朝伟两部、周星驰、周杰伦各一部
以上香港电影四大巨头,论作品影响力你觉得哪家更胜一筹?
❿ 香港十大传奇电影公司,你能全部认出来吗
它们分别是:邵氏电影公司、嘉禾电影公司、新艺城影业、德宝电影公司、银都机构、中国星、寰亚电影公司、英皇电影公司、银河映像和最佳拍档电影公司 。
香港电影有近百年的历史,是从最初的默示录时代到30年代的有声电影,《邵氏出品,必佳品》称霸香江,迎来嘉禾、环球亚、新艺城等新派电影公司的天下,香港电影打开了黄金时代的大门,通过电影记录香港的不幸和辉煌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位电影人利用新型电影工业使香港电影成为世界知名品牌,高峰时期被称为“东方好莱坞”的香港电影年制作量超过200部,成为世界上好莱坞电影的出口目的地之一。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电影机构很多,除了上述十大传说电影公司外,还有洪金宝的宝禾电影公司 、元彪的泰禾电影公司 、成龙的威禾电影制作公司和李连杰的正东电影公司等有名的电影公司。这些公司曾出品了众多经典影片,为香港电影的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