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韩国电影《辩护人》的结局怎么样
《辩护人》以韩国前总统卢武铉的生涯为原型,讲述了他作为律师为“釜林事件”的辩护故事。此事件中,检方起诉了19人,最终他们均被定罪,分别获刑1-7年。然而,剧情高潮在33年后一审判决的那一天,5名被告被宣布无罪。
电影中,卢武铉的角色生动展现了其为正义而战的决心与勇气。在为“釜林事件”辩护的过程中,他不畏强权,坚持维护法律的公正。最终,这一场跨越33年的努力,以判决无罪的结果画上了句号。
现实中,卢武铉于2008年8月卸任总统后,被指控受贿。2009年,他选择了跳崖自杀,这一事件在韩国社会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而电影中的另一位主角,文在寅,在现实中也扮演了重要的政治角色。2022年5月,他结束了总统任期。现在人们都在关注,他是否能够善终。
《辩护人》不仅是一部讲述法律与正义的电影,更是一次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它揭示了法律的局限性,以及在权力面前,正义与真相所面临的挑战。这部电影提醒我们,无论在现实还是虚构的故事中,坚持正义和真理的斗争都是至关重要的。
Ⅱ 《辩护人》这部电影的真实故事原型是怎样的
《辩护人》是一部韩国剧情片,他是由杨宇锡编导,宋康昊、金英爱、吴达秀、郭道元主演的一部韩国剧情片。该片于2013年12月28日在韩国上映,连续29天占领票房榜首,韩国史上第9部观影人次破千万的本土电影,并且获得第50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最佳电影奖。
辞职之后的卢武铉,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律师事务所,但是他主要接办的案子是税务纠纷案,而且他胜诉率极高(事实上,这个时期卢武铉同文在寅就已经形成患难与共的朋友了,此为题外话,再次略表一下)。卢武铉是一名君子,自然会参加扶弱活动,所以他免费替民众打官司,而其人生最大的转折点,就来自为“釜林事件”进行辩护。
Ⅲ 《辩护人》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原型是怎样的
《辩护人》取自真实人物韩国前总统卢武铉的故事,面对暴力与不公,一位律师以一己之力对辩整个阴暗的社会体系,法庭之上直言法律有病这看似以卵击石之事,但却如电影中以卢武铉为原型的男主宋佑硕所言“岩石再坚硬也是死的,鸡蛋再脆弱也有生命。石头最终会化为沙土,而鸡蛋孕育的生命总有一天会飞越石头。”这咋听诡辩的逻辑,恰是诠释了电影的支点,卵何以不能击石。
时隔33年在《辩护人》公映后,韩国法院重新对当年无辜的孩子给予了拨乱反正的无罪宣判,电影在现实的延续,卵最终得以破石,这是一件别国事,但它透过电影给予人的感动却是献予所有人的,世界上总有那么一群人,弱如累卵,却获拥擎天撼地的力量,这力的源泉便是人类有史至今,恒古不变的真理—正义。文/梦里诗书
Ⅳ 题材如此大胆的《辩护人》,对于韩国影片发展有什么深远的意义
喜欢韩国电影的影迷,大部分是喜欢《辩护人》这样的现实题材电影。
直面历史,抨击政府是这类电影的一大主题,《辩护人》更是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辩护人》中宋康昊所饰演的税务律师宋佑硕原型就是年轻时候的卢武铉,卢武铉后来成为了韩国总统。导演杨宇硕很早就知道了这个故事,但为了摆脱拍马屁的嫌疑,直到卢武铉去世才开始筹划拍这部电影。
电影的故事来自于著名的“釜林事件”,1981年,韩国政府以违反《国家安全法》为由逮捕了多名釜山地区的大学生和活动家,并进行严刑拷打、刑讯逼供。这一事件震惊了整个韩国,史称“釜林事件”。
当时卢武铉还只是一个平凡到尘埃的税务律师,随着对事件的了解和对事件相关人物的接触,卢武铉的内心受到了极大震动,并暗下决心要成为一名人权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