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影视中的节奏应该如何把握
影视的节奏有种,一种是由音乐带来的节奏,按照音乐的节奏处理即可,一般MV都是这样做的;
另外一种是情节的节奏问题,往往也是一个影视作品中最难把握的,通常的节奏处理手法:开篇即高潮,希望抓住观众,然后再进行叙事处理,慢慢再进入2、3个小高潮,最后的高潮部分通常在结束前,高潮之后即可戛然而止,不过,现在的电影都会在最后留点开放式的结局,因此高潮之后,会有一个舒缓的情节,最后给一个意犹未尽的悬念镜头而结束。这样的影片很多,想冯小刚的《夜宴》,还有《盗梦空间》都是这样的节奏处理。
节奏的处理都是影视最高境界了,如果你能做好这个节奏,你已经是很好的导演。在影视制作中,我们往往会在节目中设定一个主要的线索,这个线索最后的部分就是我们要的节奏高潮,之前也会安排一些小的支线线索,这些的线索汇聚到主线上的节点,可以做成小高潮。如果没有这些小高潮,影片就感觉沉闷了。
节奏的处理,即是对于故事情节的梳理,考的就是你对讲故事的能力,因此,在制作前,你得先考虑清楚这个节奏,然后才去进行编剧整理,否则你会陷入过于关注细节而忘记了整体节奏,出来的节目肯定好不了,最多是一个小品合集。
❷ 电影的「节奏」是什么意思
影片的节奏从形式上可以分为内部节奏和外部节奏。内部节奏就是镜头内部的节奏,外部节奏是镜头组接的节奏。内部节奏主要指以情节发展为基础的人物动作的速度、力度,摄影机运动速度、方向,音乐、音响、色彩、光影的配合等。外部节奏主要指通过剪辑手段所造成的影片的节奏,包括对时间的感知,视觉的节奏,听觉的节奏,运动的节奏,色彩的节奏,叙事节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