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从歌曲《最后一夜》到电影《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第一次听到蔡琴的歌曲《最后一夜》,已经不能用好听来形容了。在她的歌声里没有爱到刻骨铭心,也没有恨到歇斯底里,只有沉静与内敛,只有熨帖和怅然若失。
这首歌曲,出自于1984年的台湾电影《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电影改编自白先勇先生的《台北人》中的《金大班的最后一夜》,歌曲获得了当年金马奖最佳电影主题曲奖。
主演姚炜演的是当红舞女金兆丽金大班,我觉得没有任何人比她更适合这个角色了,姚炜是当年白先勇钦点的女主角,她的童年家庭贫困生活艰难,青年情感受挫独自带着女儿生活,加上小小年纪为了补贴家用便去歌厅兜售父亲制作的演出服装给舞厅的歌星,又有两年在台北大歌坛的驻唱经验,造就了她身上和其他当红女星不一样的沧桑感,才能有经典的金大班形象。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以舞女金兆丽为代表来到台湾的外省人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打拼的心酸无奈与沉浮。姚炜饰演的金兆丽从上海的百乐门到了台北的夜巴黎,一路打拼,坐上了大班的位置。年轻时的她遇到了一位羞涩善良单纯的富家子弟,两个年轻人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最终还是因为金兆丽的舞女身份被男方家长生生拆散。在贪婪自私的母亲和哥哥的逼迫之下,走投无路的金兆丽还是回到了舞厅。
二十多年后,金兆丽的身边有了一位爱她却没有能力给她安定生活的船员,而经过半生漂泊的她想要有个家,最终选择了一位新加坡的老华侨。
故事很简单,却因为有了优秀的演员而格外生动。金兆丽虽然是个有着二十多年舞场经历的领班舞女,却时时刻刻没有放弃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她有情有义,心中有着未曾熄灭的爱与善,最后把手上一克拉半的火油钻赠予与她有同样经历的年轻舞女。感谢姚炜,演活了金大班,和我看书之后想象中的人物毫无出入。
书和影片中都流露出浓浓的化不开的乡愁,不仅是对故土的怀念,更是对逝去的一切美好人、事的怀念。
图片来源于网络
Ⅱ 欢颜原唱是谁
歌曲《欢颜》原唱为齐豫
齐豫,1957年10月17日出生于台湾台中,台湾大学人类学学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人类学硕士研究生,歌手齐秦的姐姐,中国台湾女歌手。
1978年,齐豫以一曲《Diamonds & Rust》获第二届金韵奖冠军、第一届民谣风冠军,正式开始歌手生涯。1979年,发行第一张个人专辑《橄榄树》,同年演唱电影《欢颜》主题曲获第1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电影主题曲。1985年与三毛、王新莲制作专辑《回声》。1987年赴新加坡制作个人首张英文专辑《STORIES》。1995年与周华健合唱古天乐版神雕侠侣的主题曲《神话情话》获得年度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合唱歌曲奖。
(2)金马奖电影主题曲扩展阅读:
歌曲《欢颜》创作背景
《欢颜》是曲作者李泰祥为屠忠训导演的同名电影《欢颜》所创作的电影主题曲兼插曲,是他对音乐和电影最显著的里程碑,六七十年代的文艺青年与创作者,电影对他们而言是极具魅力的艺术,李泰祥就曾经表示过自己对电影的热爱,甚至还替自己的音乐发表会拍过无名的实验电影作为背景。在《欢颜》之前,被谑称为“三厅电影”的台湾文艺爱情电影早有“无歌不成片”的传统。
李泰祥结合了古典音乐的元素来创作《欢颜》,成功将古典音乐自然地融入流行音乐中,消弭了古典音乐和一般人的距离。
齐豫是李泰祥的首徒,因金韵奖获得冠军与评审李泰祥相识,李泰祥听到这位台湾大学人类学系学生的歌声之后,认为终于找到可以诠释他那些走在艺术与通俗之间歌曲的最佳人选。《欢颜》与《橄榄树》正是齐豫在歌坛的第一次鸣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