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评价电影《攀登者》
虽然众星云集,虽然有章子怡以及胡歌加盟,但是口碑并不如期待的好。
而且在登山过程中还很吵,一直在说话。但是真实情况下应该是漫长的数小时就在冰天雪地里行走,听到的只有凌冽的寒风,和自己浓重的喘息。寒冷,疲惫,甚至还有一些饥饿。但却要集中精神,不让自己一朝踏错,坠入万丈深渊。
2. 《攀登者》中的人物原型都是谁
王富洲、邬宗岳、屈银华、夏伯渝。
4、电影人物:杨光(胡歌饰演),原型人物:夏伯渝
夏伯渝和他的9名队友在 “第二台阶”处,仅凭人力架设起一架金属梯。这架金属梯不仅帮助这批中国登山队员成功登顶,它还担负了33年神圣的使命。截止到2008年,它总共帮助了13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者实现了自己的珠峰梦。这架金属梯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梯”。
夏伯渝在微博夸赞胡歌的表演,胡歌也参与互动:“希望更多人能从您的身上获得永不言败的信念和力量。”
2018年5月14日10点40分,和共和国同龄的夏伯渝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成为中国第一个依靠假肢登上珠峰的人。
(2)bt电影天堂攀登者扩展阅读
幕后制作
《攀登者》是根据中国登山队两次登顶珠峰的真实历史改编,在西藏进行实地取景拍摄。
电影《攀登者》根据中国登山队队员1960年和1975年两次登顶珠峰的历史事实改编,讲述中国登山队完成世界首次北坡登顶并实地勘测出属于中国自己测量珠峰的“中国高度”,向真正的登山英雄致敬。电影筹备期,吴京就曾在电视上看到过1975年登山队成员夏伯渝的故事,对他后来用假肢一步步登上珠峰之巅的故事印象非常深刻,这个情节也在片中以彩蛋的形式出现。
塑造攀登者的形象无疑是具有时代象征的意义,但是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一部有担当有情怀的视效大作,是最大的难题。影片从2019年1月5日正式开机,定档9月30日上映,题材是对外景要求极高的登山故事,拍摄时间大部分集中在春季之后,天气不适合雪山实景拍摄,大量的绿幕合成场景意味着巨大的特效制作量。监制徐克认为,这部电影可以拍,但至少需要三年。
高强的难度让许多导演望而却步,最终导演李仁港接下了重任,李仁港在拍摄中一直强调:“我们不想拍一个硬邦邦的所谓英雄奉献的故事,而是希望让观众感受到最大的真诚。”因此片中将大量的戏份都落在了登山队员之间的兄弟情、爱情上面。
3. 电影《攀登者》让你觉得最惊心动魄的场景是什么
我觉得《攀登者》最让我惊心动魄的是他徒手攀悬崖。
《攀登梅鲁峰》的整个拍摄过程,都是在几千米的雪山绝壁上完成。在它问世之时,便被观众盛赞是人类的“奇迹”。梅鲁峰,这座位于印度喜马拉雅山区的巍峨雪山是恒河的源头,是世人眼中“天堂、地狱和人间的交汇之处”虽然无论从知名度还是海拔高度上,梅鲁峰不如珠穆朗玛峰受人瞩目,但论攀爬难度,梅鲁峰却是更胜一筹。
而我们要登的珠峰北坡,被称为“死亡之路”,这是因为,登顶珠峰的道路,最大风力可达每小时189千米,气温最低时,可达到零下73摄氏度。更何况,登珠峰最难的,是第二阶梯,那个被英国人称作“飞鸟也无法逾越”的地方。第二阶梯指的是,横亘在珠峰北坡8680米左右的,近乎于直立的4米左右的峭壁,这是登顶珠峰的必经关卡,无异于走一趟鬼门关。于是才有了《攀登者》的故事,即中国人自己组建珠峰登山队,自己登顶珠峰。
4. 中国式大片再出猛将,《攀登者》到底靠什么成为国庆档头号种子选手
“登上去,活着回来。”这是即将上映的电影《攀登者》中的一句话,简简单单,却震撼人心。一年一度的国庆将至,中国电影市场风起云涌、竞争激烈,到底是什么让《攀登者》这部电影未播先火,成为国庆档的头号种子选手?以下是一些个人看法。
恢宏的气势和电影所表现出的人的奋斗符合当今中国社会的主流,激起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无人完成的挑战,由中国人去突破。艰险的攀登,由团结一致、无所畏惧的中国人来完成。电影的预告片给人带来强烈的震撼,雄伟的、一望无际的山脉,凛冽的寒风、漫天飞舞的雪、突如其来的雪崩、怀着满腔热血的年轻人、严峻的挑战......这一切点燃了藏在人们心中的火种。
5. 你如何评价《攀登者》这部电影
电影《攀登者》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成功从北坡登顶珠穆朗玛峰,完成人类首次北坡登顶珠峰后,因为没有留下影像资料而不被外界承认,时隔十五年后再次问鼎珠峰的故事。看完整部影片,回荡在脑海的始终是八个大字:珠峰在下,信仰在上。
在所有登山者眼中,个人的荣誉、生命固然可贵,但更重要的是集体乃至整个国家的荣誉,国家二字,沉重如山,是责任,是使命,也是信仰。
正如《攀登者》监制徐克曾说,珠峰精神就是中国精神,现在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傲立世界,背后是一个又一个像登顶队员这样强大的灵魂支撑。
6. 电影《攀登者》的主要剧情是什么
电影《攀登者》的主要剧情是中国登山队三次尝试冲顶珠峰,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以及方五洲和徐缨横跨15年可歌可泣的爱情。
首先,我也很喜欢攀登,更喜欢这部剧的演员。该电影中登山过程的描述让电影极具观赏性,爱情部分真挚细腻,让人感动落泪。拥有这两点,已经足以让《攀登者》成为好看又感人的商业大片,然而这些并非电影的全部。《攀登者》剧情很紧凑,电影开场就重现了19960年中国登山队首次北坡登顶的壮举,却因为没有留下影像资料而不被国际承认。15年后,登山队再次挑战世界之巅,经历各种艰难险阻之后,终于将五星红旗插到了峰顶。
最后,在《攀登者》里观众能看到一流的电影工业化呈现,电影将实拍和特效结合来完成画面和氛围营造。一方面电影在西藏实地取景拍摄,演员们都经过极寒训练,有登山戏份的演员还要学习攀冰,使用冰镐等工具,并且每个人背着1 7公斤重的行囊。高压、低温、背负重,演员们的表情和状态其实都是现实环境中的真实反映,所以看起来都很真实。
7. 求大佬提供一下2019年吴京和章子怡主演的的电影《攀登者》的百度网盘高清资源
链接:
是由李仁港执导,彭昱畅/王大陆/魏大勋/曾梦雪/贾冰/岳旸/李歌主演的电影。于2019年上映。该片讲述了1960年,中国登山队向珠峰发起冲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顶这一不可能的任务。15年后,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气象学家徐缨的帮助下,带领李国梁、杨光等年轻队员再次挑战世界之巅。迎接他们的将是更加严酷的现实,也是生与死的挑战。
8. 《攀登者》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主要讲述了1960年中国登山队成员王富洲、贡布(藏族)、屈银华三人完成中国人首次登顶珠峰的故事。
1960年5月25日4时20分,中国登山队队员王富洲、贡布和屈银华三人成功从北坡登顶,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登顶珠峰,也创造了人类首次从北坡登顶的纪录;而1975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再次成功登顶,并测量出珠峰的精确高度为8848.13米。
(8)bt电影天堂攀登者扩展阅读
历史背景
1923年,英国探险家乔治·马洛里被《纽约时报》问到为什么要攀登珠穆朗玛峰时,他回答说:“因为山在那里。”留下这句传世名言的马洛里,最终没能征服世界第一峰,1924年,他在珠峰的冰天雪地中彻底失联。
上世纪50年代,英国和瑞士登山队先后从尼泊尔境内的南坡成功登顶珠峰。但在中国境内的北坡,始终无人自此登上世界之巅,包括马洛里在内的英国人数次在北坡折戟,以至于他们得出结论,想从北坡攀登这座“连飞鸟也无法飞过”的山峰,“几乎是不可能的”。
直到1960年5月25日凌晨4点20分,成立时间不足5年、队员平均年龄24岁的中国登山队,艰难地将五星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顶的壮举。
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珠峰北坡不可征服的神话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打破。惊叹于今人登顶速度越来越快的人们很少知道,
借助当年登山队员们在岩壁上艰难打下的钢锥而架起的金属梯,直到2008年仍是登山者们不可或缺的助力,更少人知道,年轻的中国登山队经历了怎样的波折命运和极限挑战……
9. 《攀登者》结局是什么
电影《攀登者》最后结局中国登山队九名队员成功登顶珠峰,测量了珠峰的最新海拔,并且插上了中国国旗。
《攀登者》是由李仁港执导,吴京、章子怡、张译、井柏然、胡歌、王景春、何琳等主演,成龙友情出演的剧情冒险电影。
影片以1960年与1975年中国登山队两次登顶珠峰的事迹为背景,讲述方五洲、曲松林等中国攀登者怀揣着最纯粹的梦想集结于珠峰,肩负时代使命于世界之巅的故事。该片于2019年9月30日在中国上映。
2020年11月,被选送为“2021年全民国防教育万映计划重点推介影片”,向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学生、基层部队官兵推荐观看。
1960年,中国登山队首次冲刺珠峰,临时担任队长的方五洲(吴京饰)在救助同伴曲松林(张译饰)还是保住曲松林手中的摄像机之间,选择了前者,这让中国登山队虽然成功从北坡登顶,完成了世界登山界认为不可能实现的任务,但因为缺少环绕山顶拍摄的360度影像资料,这一壮举并不为国际所认可。1975年,为了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中国登山队再度集结。
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气象学家徐缨(章子怡饰)的帮助下,带领李国梁(井柏然饰)、杨光(胡歌饰)等年轻队员再次挑战世界之巅。迎接他们的将是更加严酷的现实,也是生与死的挑战。
10. 攀登者百度云盘资源[BD1080p]迅雷BT超清下载[英文中字]
《攀登者》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ESEn4ev4_98VCXFCxH7b5g
影片以1960年与1975年中国登山队两次登顶珠峰的事迹为背景,讲述方五洲、曲松林等中国攀登者怀揣着最纯粹的梦想集结于珠峰,肩负时代使命于世界之巅的故事[1]。该片于2019年9月30日在中国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