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晓松奇谈·世界卷》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晓松奇谈·世界卷》(高晓松)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UG_exztvwE2ZuieoLXmlIQ
书名:晓松奇谈·世界卷
作者:高晓松
豆瓣评分:8.1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1
页数:312
内容简介:
纽约人和洛杉矶人为啥互相瞧不上?
欧洲难民危机其实是印证了“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美国最大、最有趣真人选秀节目——美国大选?
人们到拉斯维加斯为什么一觉醒来就发现自己结婚了?
能坐在海边,听音乐、赏美景、吃麻小的吃货天堂在哪儿?
西雅图是更盛产浪漫爱情故事,还是垄断型大企业?
拥有传奇人生的海明威到底是不是单腿站着写小说?
为什么在中国电影里,男女主角在美国家中最爱看的电视节目是新闻和天气预报?
作者简介:
高晓松,阿里娱乐战略委员会主席、中国著名音乐制作人、电影导演、词曲创作者、写字者。
音乐作品
《同桌的你》《恋恋风尘》《万物生》《彼得堡遗书》等
文学作品
《鱼羊野史(第1-6卷)》《如丧》等
2. 90后应该追求诗和远方还是现实一些
在90后逐渐成长起来以后,在现实社会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是极具前瞻性的,但特立独行的行为方式依然让家长和社会难以接受,甚至很多90后的年轻人忽视了生存的必要性,过于理想化的处事方式,对融入社会和职场环境是非常不利的,在诗和远方的不懈追求过程中,已经与现实社会出现了一定脱节,这对其未来的发展和人生规划是非常不利的。教育理念的停滞不前,也是90后的年轻人很难融入社会的主要原因,毕竟外卖如今所广泛应用的教育模式和理念,已经不适合90后这部分年轻人,因材施教如果能够得到全面普及,对改善当前的教育环境会起到积极作用。
综合各方面条件的具体影响来看,虽然90后对诗和远方的理想化追求情有独钟,但自身条件和实力的孱弱,无法支持对这些人生理想的全面追求,要想避免与社会现实的脱节,还是要回归正轨去追求现实,这也是以往的80后人群有着切身体验的人生感悟,只有真正在不同时代之间实现了传承,才能在未来的职场竞争中凸显90后群体的综合实力和强劲竞争力。
3. 晓松奇谈里讲的天堂电影院是哪个版本
123分钟那版,得了各种奖的就是这版。170分钟的虽然更完整,但不及123分钟的来的隽永美好、给人留下想象空间。
4. 以你现有的钱,可以移民哪些国家
隔壁老铁有一个梦想,“当我老了,我想去一个梦一般的国度,住在一所海边的白色别墅里,看着孩子在沙滩上捡贝壳,在阳光下奔跑。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说这么文艺干啥?不就是移民吗?有多少钱,办多少事。诸位客官,来看看您可以移民哪些又美又可爱的国家吧!
1、泰国:10万人民币
泰国不是移民国家,泰国移民不容易,但永久居住证很容易申请,10万资产就可以申请,当居住证达到一定年限后(一般是20年)即可申请加入泰籍。
对于中国人来说,最受欢迎的城市莫过于宁静优美的“泰北玫瑰”清迈了。作为泰国第二大城市,清迈地处山地,气候凉爽。在文化上,清迈曾是数代王朝地首都,古迹如云,美得肆无忌惮。在教育上,有清迈大学等著名高等学府。最新数据统计,清迈市中心公寓的平均房价大约是10945人民币每平方米,市中心外公寓房价则是6641人民币每平方米。你就说偏不便宜?还有,和我们国家70年产权不同,泰国房产是永久产权。
2、格林纳达:164万人民币
格林纳达的投资移民门槛为25万美元,约为人民币164万人民币。
很多人不知道格林纳达。格林纳达位于东加勒比海向风群岛的最南端,南距委内瑞拉海岸约160公里。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6。这个加勒比南端小国,工业不发达,主要产业为农业和旅游业,风物美丽,堪称世外桃源。对于喜欢海岛和暖阳的中老年投资者来说,最好不过了。
作为英联邦国家,格林纳达官方语言为英语。格林纳达护照为世界一流护照、免签落地签121个国家。此外,格林纳达还是全球著名离岸金融中心,也是最佳控股公司、财产信托、离岸基金设立地点。无营业税、无资本增值税、无所得税、无遗产税,对于高净值人群来说,可谓天堂。
3、希腊和匈牙利:222万人民币
不得不提希腊和匈牙利了。欧洲发达国家中,没有比它俩更便宜了。希腊和匈牙利的投资移民门槛为25万欧元,按照最新汇率即为222万人民币。
希腊,众神的故乡。一人申请,全家三代获身份,堪称欧洲最便宜的移民国家。美丽的米克诺斯岛、圣托尼里岛在召唤你。而匈牙利,东欧平原上美丽的明珠,风景如画。生活成本上,匈牙利绝对是良心物价,和西欧北欧不可同日而语。
在福利上就不用担心了。希腊是世界上实行社会福利制度早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社会福利好的国家之一。而匈牙利是全球完善的福利国家之一,新移民在没有拿到永居卡之前,购买商业保险,费用在每人每年1000欧元,拿到永居卡后,每人每月只用支付25欧元(不到200块软妹币)左右的费用就享受和匈牙利本国人同等的医疗待遇。
4、美国:328万人民币
注意啦,这里要重点安利美国。美国EB-5投资移民门槛仅仅为50万美金,折合最新汇率,约为人民币328万人民币。和英国100万英镑(约为890万人民币)、法国1000万欧元(约为7830万人民币)相比,移民美国真心算是白菜价了。
5、葡萄牙:392万人民币
葡萄牙投资移民门槛为50万欧元,约为392万人民币。
葡萄牙,欧洲大陆尽头的迷你小国。因为曾经被摩尔人殖民,葡萄牙深具阿拉伯式东方风情。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西的罗卡角是欧洲的最西端。在欧洲西南角尽头,欣赏临近大西洋壮观的景色,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感受。里斯本堪称欧洲最美的首都。
在教育资源上,葡萄牙也是杠杠的。葡萄牙公民或居民的子女可享受国内免费公立教育及欧盟国教育体系,教育水平高,学费低廉。在医疗上,在葡萄牙有工作的公民或居民可享受公立医院的免费医疗,也可加入高品质商业医疗保险,每年约100-180欧元。在生活补贴上,60岁以上无经济来源的生活困难者可以申请。公民最少每月413.33欧元,居留身份移民每月230欧元。
6、加拿大:430万人民币
加拿大的投资移民门槛为80万加元,约为430万人民币。
关于加拿大的景色之美,记得高晓松在《晓松奇谈》里说过一句话:经常看到别人说中国哪里哪里景区美,但是你去加拿大,发现遍地都是这样的美景。加拿大被网友戏称为美国的一个州,另一个“加州”。这也表明了加拿大和美国的亲密联系。许多加拿大人在美国工作。如果你申请到了加拿大国籍,也就间接地可以享受很多美国公民的待遇。加拿大公民通过申请,很容易在美国上学或者就业。好处多着呢。
福利待遇上,加拿大也是棒棒的。举个例子,每个小孩从一出生,一直到18岁,每个月父母都可以领取一笔“牛奶金”,顾名思义给宝贝喝牛奶的。其他的,比如托儿补助金、政府房补贴、社会福利金、失业金、数不胜数......
7、新西兰:718万人民币
新西兰的投资移民门槛为:150万新西兰元,约为718万人民币。
新西兰在去年4月被英国《每日电讯报》评为世界上最好国家。这一年度旅游国大奖的最终得奖国家是由其超过7.5万名读者投票决定的,新西兰已经是第4次赢得这一桂冠。在去年联合国发表的“人类发展指数”报告中,新西兰则排名第9位。而且,奥克兰、惠灵顿等城市有大量华人,不用担心人生地不熟。“奥克兰华人太多,都没出国的感觉”。也许,你出门就能遇到老乡哦。
8、英国:890万人民币
作为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投资移民门槛当然不低:100万英镑,约为890万人民币。
英国也属于高福利国家,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25.9%。英国实行全民免费医疗。英国大学阶段以前的教育均免费,大学阶段也有90%的大学生可获得政府津贴。所以,对低收入家庭来说,从幼儿园到大学教育是一路免费的。英国的社会福利覆盖所有在英国居住的人。
9、马耳他:901万人民币
马耳他的投资移民门槛为115万欧元,约为901万人民币。
马耳他经济发达,被人比作南欧瑞士、欧洲的新加坡。这个南欧地中海中心的小岛国,有“地中海心脏”之称,被誉为“欧洲的乡村”。这里也是潜水爱好者的天堂,每年都会有很多潜水爱好者前来。
马耳他的官方语言为英语,这点对于从小所学外语为英语的中国投资者来说很重要。因此,马耳他被称为欧洲英语培训基地。马耳他有着世界排名第5的医疗体系,全球护照免签指数排名第9,拥有这个国家的护照,就意味着畅游全球。福利方面,就更不用说了。一个发达的欧洲国家,福利基本上不会差到哪里去。放心移!
但是任何投资行为都具有一定的风险,小编也提醒各位要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分析平台及产品,做到真正的理性投资。
其实,小编认为留在中国其实也挺好的!把你移民的钱投资到合众国金,促进祖国GDP的同时让自己更有钱!合众国金是合众人寿旗下放心理财平台。平台背景可靠,实力雄厚。平台提供多种期限的产品,您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产品。
图/东方IC提供
文/整理自网络
声明:文章观点不代表合众国金立场。
5. 高晓松在晓松奇谈中说美国总统都来自一个什么组织
高晓松在晓松奇谈中说美国总统都来自“骷髅会”,骷髅会是1832年由羡慕迅速发展的德国的耶鲁学生威廉-拉塞尔创立
社团简介:
骷髅会,又称骷髅骨、优罗嘉俱乐部(The Eulogian Club)、死亡骑士团(The Order of Death),英文解释为:Skull and Bones, The Order of Death, The Order, Cooperation Star, The Eulogian Club, and Lodge 322, The Skulls。
骷髅会是美国一个秘密精英社团,每年吸收15名耶鲁大学三年级学生入会,成员包括许多美国政界、商界、教育界的重要人物,其中包括3位美国总统以及多位联邦大法官和大学校长。一些人相信骷髅会长期控制着美国,并拥有不可告人的动机;然而也有许多记者调查后认为该组织与普通的大学学生社团并无不同,而且类似的秘密精英组织也存在于几乎所有的一流大学。
社团地点:
在美丽的耶鲁大学校园内,有一幢希腊神庙式的小楼,风格类似希腊神庙的褐岩建筑。几扇狭长小窗终年紧闭,整幢建筑笼罩着一种神秘色彩,这个并不起眼的建筑就是美国最神秘也是最有权势的同学会所在地。这里从不对外人开放,始终保持着自己特立独行的诡异色彩和精英风格,而且它还有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名字叫“骷髅会”。
这里作为骷髅会的总部,三层高的建筑设有地下室,褐色条石的外壁藤蔓盘绕,会员们都把这里称作是“墓穴”,建筑的屋顶上还可以停靠多架直升机。“墓穴”的侧墙上镌刻着一句名言:“谁是白痴,谁是智者?无论是乞丐还是国王,最后的归宿都是死亡。”如果不是这个同学会中的一员,就算站在门外三天三夜,也不会为人所动。局外人对其内部以及会员在其中的活动一无所知,“墓穴”唯一一次被外人侵入,是在1876年。这一切都使得骷髅会更加具有神秘色彩。
常春藤的名校中有很多秘密的同学会组织,每年的4、5月份都是这些同学会招募新成员的时刻。五月的耶鲁,满眼春色,这也许是耶鲁校园最美的季节。到处盛开着鲜花,古老的校园充满了生机。新生们都喜欢在这个时候,一起在草地上玩飞盘,或者彻夜开着音响,在校园的空地上狂欢。可是有一群人,并不屑于寻欢作乐,他们急于获得一张通行证,加入秘密组织,由此他们甚至可以平步青云。1965年和1967年,克里和小布什分别作为新成员,被引入了同样一个秘密的同学会,走进这个组织,他们就等于已经拿到了一张通往美国权力高层的门票,这个组织就是骷髅会。它也是耶鲁十多个秘密学生会组织中,最神秘也是最有权势的一个。
精英传统:
每年春天,在骷髅会的会所内,都会迎来15名大学三年级的新成员(Bonesmen, Knights of Eulogia, Boodle boys, GBdBs - Great Bones of the Boodle)。根据骷髅会创始人威廉·亨廷顿·罗素(William Huntington Russell, 1809-1885)制定的入会条件,被征选的会员必须符合一系列几乎苛刻的标准:首先要出身于美国东部的豪门世家,最好是从英国移民、带有贵族血统。其次还要受过良好的教育,中学阶段最好在贵族寄宿学校上过学。第三,要爱好体育,具有竞争精神,最好有军队服役经历。骷髅会的征选对象是耶鲁大学三年级学生,毕业那一年正好加入骷髅会。骷髅会在成立初期有种族和性别的限制,比如犹太人和黑人不能入会,女性也不能入会。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骷髅会只限吸收白人男性为会员的限制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受到冲击。骷髅会终于在1991年允许耶鲁大学女生加入。
曾冒着生命危险对骷髅会进行报道并著有《坟墓的秘密》一书的美国记者亚历山德拉·罗宾斯在接受采访时曾这样描述骷髅会:“骷髅会组织非常紧密,规模也不大。每年只有15人入会,这也就意味着在任何时间活着的骷髅会成员只有800人左右。尽管人数不多,但是这些人却掌握着非常大的权力。很多骷髅会成员都位居美国经济与政治权力金字塔的塔尖上。”
“那里确实像一个坟墓,没有窗,花岗岩的墙体让你看一眼就不会忘记。而我就曾住在这所建筑物的旁边,每天我几乎都要经过这里。一到举行入会仪式的时间,你就能够听到奇怪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叫喊声从那栋建筑中传出来。”曾调查过骷髅会的美国《纽约观察家》报专栏作家罗恩·罗森鲍姆这样写道。
组织由来:
骷髅会的起源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最可信的版本是,骷髅会是1832年由耶鲁学生威廉-拉塞尔创立。
一切起源于一次游学。19世纪初期,迅速发展的德国引起了美国知识阶层的羡慕。1832年,耶鲁学生拉塞尔前往德国游学期间接触到德国的一个秘密社团,其活动不公开,并把骷髅头当作崇拜的对象,其本身就是十八世纪臭名昭著的“光照派”的一个邪恶分支――“光照”通常被描绘成是现代世界中古老巴伐利亚光明帮的后裔,其成员试图阴谋幕后控制全世界――年轻的拉塞尔对这个神秘组织很着迷。当拉塞尔回到美国时,发现美国正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共济会(一个和光照派有关的组织)运动,以消除秘密组织对美国的影响。拉塞尔之前所属的一个秘密社团也在这场运动中被轻易地剥夺了秘密性。
愤怒的拉塞尔召集了耶鲁同年级中一些重量级人物,组成了一个新的秘密社团。其中包括后来出任陆军部长的阿方索-塔夫脱,阿方索·塔夫脱的儿子就是美国的第27任总统威廉·霍华德·塔夫脱(1887年会员)。他们给协会起名为“死神兄弟会”,俗称“骷髅会 ”。他们用322作为协会的代码,该代码有两个解释:一个解释是说该组织成立于1832年,而且是德国秘密协会的第二分支;而另一个是,传说古希腊雄辩家德摩斯梯尼于公元前322年逝世时,雄辩女神也随之升上天堂。骷髅会因此自称为“雄辩女神俱乐部”,并且相信雄辩女神于1832年又重返人间,跟他们同在。
骷髅会又叫骑士会。 共济会和骷髅会都直接隶属于光明会, 骷髅会是光明会的“打手”, 主要负责为光明会对外入侵和扩张; 而共济会则是通过用自己欺骗性的思想、 宗教以及政策同化或弱化光明会的敌人,使他们在被入侵时不积极进行反抗以及被入侵后甘愿做光明会的奴隶, 为光明会的扩张以及入侵作前期准备和为他们对敌人的长期统治作奴化工作。
共济会和骷髅会分别在美国发展出了两个政党 :一个是民主党, 另一个则是共和党。至此,也逐步演变成两股势力的抗衡,不过最终谁能上台,左右政治的社团力量仍然是世界关注的焦点。
骷髅会成立于1832年,发起人除了威廉·罗素(又译拉塞尔)外,还有一个人物,就是阿方索·塔夫脱,即下文所讲的集总统和最高大法官于一身的霍华德·塔夫脱的父亲。而罗素的继兄经营着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鸦片走私生意(罗素公司或拉塞尔公司)。罗素是耶鲁1833届的毕业生,后来成为了康涅狄格州立法机构成员和该州国民警卫队的一名将军。罗素在毕业之前曾经去德国学习了一年,在德国,罗素和德国一个秘密组织的头目关系密切。该组织活动都不公开,并把死人的骷髅头当作崇拜对象。罗素对其很感兴趣,不久就广泛地参加了该组的活动。罗素崇尚的是共济式的团结互助的宗旨,但回到美国后,他发现即使是原先心仪和敬仰的社团都与这种精神格格不入,因为他们缺乏仪式化和秘密性。失望之余,罗素搜罗了班上最有前途的同学,包括阿方索·塔夫脱,组织了美国历史上最有权势的秘密组织——骷髅会。
研究“骷髅会”的一个历史观察家认为:“在美国,任何时候,任何领域,会长都能号召成员去做一切他们认为该做的事情。”
6. 太讨厌美国了
我去年从美国回来的。和你一样,特别讨厌美国。被国人吹捧的那么好去前以为是个多么先进文明的国家。下飞机觉得反差实在太大了。满街筒子小偷骗子强盗,坏人比例完全不比国内少晚上根本不能出门。在两个被评价治安还不错的城市都呆过,无论白人黑人都假惺惺的至少我接触过的人里很少有素质高点或者有点人情味的,我还是在学校里。美国的国家形象就是傲慢自大不负责,深入到社会里每个人也都是那副嘴脸。制度也是垃圾的要死,生活中各种不讲理的小事在这就不提了,最要命是有保险都看不起病,看个简单的虫牙居然要我4千多美刀还给我预约了2个月后。3万块啊! 最后挺着回国800人民币搞定! 唉我还算幸运的,据说有个人得阑尾炎治好了管他要10万美刀还是保险保过的。真是病死了还能气活过来。希望国内坐井观天哈美的人至少自己去过再告诉别人那是天堂。
7. 如何看待《晓松奇谈》的《台湾》系列
在这两期节目里,高晓松老师所带来的是他自己对于整个台湾的一个直观印象,并且从各个方面大致介绍了台湾的一些历史以及现状问题。总体而言,高晓松老师很喜欢台湾,这是他自己说的。并且,对于台湾有非常良好的一些印象。这个其实题主在题里已经说了。
所以简短的而言,对于大多数尚未去过台湾或者是对于台湾不够了解的朋友,这两期节目是一个很不错的入口。但是这两期节目里也的确存在着一些错误与硬伤,我将会在答案后半段一一指出。如果想要了解一个真正的台湾,那还是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去走一遭。
首先,高晓松老师普及了很多台湾独有的,大陆人不了解的概念。这点对于对台湾不够了解的大陆人而言,是一个不错的入口。比如高晓松老师提到的就有「外省人」、「原住民」、「客家人」、「眷村」与「名嘴文化」等。能够在几分钟能将这些概念用诙谐幽默而又简单易懂的话语讲清楚。体现了高晓松老师很深的文化功底。
高晓松老师所带来的关于台湾的这些印象,很可能就是一个第一次去台湾的大陆人对于台湾最直观的印象。比如人人都很有礼貌,比如其实我们两边也差不多,无非是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字政治体制不一样。还有很多很多。
我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包括我自己,以及所看过许多陆生朋友刚到台湾时所写下的文章都很显明的体现了这一点。我觉得如果一个人刚看过这期视频之后立刻去台湾,或者是刚从台湾回来之后看高晓松老师的视频,可能会很同意视频里的大部分观点。
但是我必须要说的是,高晓松老师有部分弱化或者隐瞒缺点,而放大优点的嫌疑。尤其是在提到和大陆的对比时,这种方法尤为明显。他用的和台湾的对比很像一种田忌赛马式的对比。我记得之前无论是周小平的关于台湾的文章,或者是韩寒的关于台湾的文章里都有类似的这种观点。然而其实只不过是立场不一样罢了。
其次我要说的是高晓松老师提到的很多细节。这个将一点一点分开来说。
小确幸:
第一期里高晓松老师说自己尚未去台湾时,看台湾的电视节目,觉得人人都打了鸡血。因为他们在电视上永远都在吵架。后来到了台湾之后才发现有着巨大的反差,原来大多数人都很安静。人们追求的并不是一种打了鸡血为了政党撕破脸的生活,而是一种平静的小确幸的日子。这点是对的,也是一种台湾的社会风气。但是台湾人并没有特别享受在这种状态之中。事实上,有很多台湾人也在反思为什么到今天台湾的经济变得这么烂,为什么马英九讲的拼经济拼经济却带来的是越来越大的社会不公与贫富差距。我只能说,小确幸的确存在,但不是人人都享受它。
大学教育:
这点是题主最怀疑的。真的有8分上大学吗?这个是真的,我可以告诉题主,高晓松老师所举的例子几乎都是真实的。这里高晓松老师用了第一个对比,高晓松老师对比了台湾的大学。并且贯穿两期视频的好几个时节段。首先高晓松老师说台湾想上大学就一定能上,很多排名末尾的学校常常找不满学生。然后得出台湾的大学教育资源比大陆丰富。这种推论里结果是对的,然而推论的方式却错了。事实上大陆也有很多三本,大专常年招不满学生。我上大学那年,在补录的时候刻意的去看了一下补录大学的空缺比。看到三本大专那里我简直惊呆了。缺口几乎已经可怕到每个专业只录了本来要录名额的一半不到。有兴趣的可以明年高考时自行点进招办官网,看看是不是我说的这样。
其次高晓松老师提到了台大和清华,并且狠狠地鄙视了自己的母校。其结论是台大清华学风很浓,继承了老北大清华的传统。然而我们今天大陆的大学却功利味道满满。然而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子吗?我不是在否定台大的教育,但是就我曾经在两岸的大学里各上过学来看(大陆C9+985,台湾私立名校,排名靠前)。单单讲学风这一点而言,没有什么学校能比得上大陆的学校了。因为大陆的学生面临的竞争力更大,我曾经在facebook上随手贴过我们学校冬天早上图书馆排队的场景,当时我Facebook里台湾的好友几乎吓住了。即便是台大的同学也是这样,他们没有办法想像学习如此认真刻苦的学生。
台大是所好大学,然而让高晓松老师捧的位置太高了。北大清华也许没有达到高晓松老师心目中的地位,但是我必须要替北大清华的同学说句话,那就是这两所学校也绝对没有高晓松老师说的那么不堪,好像人人都在关心「去国企还是去私企」这种问题。
医疗:
高晓松老师还提到了台湾的医疗问题。看起来似乎是一种人间天堂的感觉。这点上我本人没有发言权,但是台湾的健保体系做的的确是世界上排在世界前列的。我自己本身曾经在台湾看过病,因为当时提前缴纳了保险,所以在校医院里看病一分钱没花,而且还很萌的送了我一个杯子。(台湾人奇怪的萌点)= = 。
贫富差距:
这点上,台湾的确是一个基尼系数并不高的国家(0.33),对比中国大陆的0.47可以说贫富差距并不是很大。所以其实高晓松老师也并没有夸大。但是肯定还是会有。
然后是高晓松老师提到的一些台湾特色,像是机车文化这些。都是高晓松老师的个人主观感受,也基本上都是对的。没有什么可以说的。
下面是整整一组重头戏,那就是衣食住行问题。
衣服上,高晓松老师说台湾人很少追求爱马仕,香奈儿这种名牌。其实真的不是这样子的。我上学的学校里,女生coach算是蛮多的。香奈儿,Gucci之类的也有。爱马仕倒是真的没看到。然而追求生活质量本身不是什么错误。高晓松老师似乎是想说台湾人并不很俗气的追求一些已经烂俗的奢侈品牌,而是更多的追求一种自我的设计。这点上是存在的,台湾的很多独立设计的确很漂亮。然而逻辑却是错误的。因为一个人喜欢香奈儿爱马仕可能并不是因为他很俗气的想要把这个像暴发户一样的显给别人看。他也可以同时追求独立设计。每次有什么大牌发售的时候,台湾的一些专门店门口会整夜排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已。
食:这点我完全同意高晓松老师,就酱。也许香港美食爱好者可以跳起来反驳高老师。
住:高晓松老师用北京和台北的房价进行对比,然后得出了台湾的房价「真的已经算很便宜了。」这样的结论。其实并不是这样,可能因为高晓松老师接触的一些人都是像李宗盛,张大春这样文艺界的人士。本身其地位也并不低。然而年轻人拿着22K买不起房的场景也是广泛存在的。我今年又回台湾时住在一个朋友家,大概已经算是郊区了。高层小区,一套100平米左右是两千多万台币。约等于四百万人民币。
北京人买房买到通州,台北也有人买房买到桃园。
行:这点上高晓松老师说的基本没什么问题了。台湾的交通发达是可以身体力行感受到的,并且,大街上的车很多都是90年代的本身和当时台湾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有关系。
然后是另一个重头戏,传统文化。
台湾是真的有保存中华文化保存的那么好吗?这个话题简直太大了,估计学界的人也很难解释清楚。高晓松老师认为台湾的文化是很发达的,这点我同意。而且高晓松老师自己是文化界人士,发言肯定比我更专业。但是如果认为今天的台湾文化是传统的中国文化,那就是一种大错特错的认识了。事实上台湾自身的历史以及其地理的复杂性决定了其拥有一种独特的台湾文化。如果简单说的话,应该是闽南文化,汉文化,日本文化与台湾本身原住民文化等的结合体。绝对不是单单「中华文化」四个字所能搞定的。具体不讲了。
下来是高晓松老师视频中的一些硬伤与和我所接触到的不符合的地方。我大概说一些,剩下的明天起来再补充。
住房问题,教育问题上边已经写过了。事实上台湾人也很追求名牌,我相信追求名牌的心在哪都是一样的。无非就是经济发展的高低带来的差距而已。
高晓松老师说一波人到了台湾之后,因为后于闽南人,所以被当做了客人成了客家人。这个解释是错误的。关于客家人具体的解释自行网络。大概就是中原的汉人到了东南沿海一代这样子吧。
书店:
高晓松老师说进入大陆的书店,满目的成功学。进入了台湾的书店,每个地方都透露着文学的气息。其实诚品最显眼的位置摆的也是畅销书。大陆越来越多的书店开始把文学性看的更为重要。这点上有种田忌赛马的感觉。
历史书:
我不知道高晓松老师翻的是台湾的哪一套历史书,不过我自己本身是看过台湾高中的所有历史书的。而且还跟着老师一起做过课题研究。一个很重要的点是,在台湾的历史书中,均没有出现诸如「我国」带有主观意义的字眼。所以其实台湾目前所使用的历史书是尽量避免主观判断。
高晓松老师还举了一个例子,是台湾的文化很发达。然而举例却让人大跌眼镜。比如普通的出租车司机会说成语……这个根本没有丝毫的说服力。我在台北也见过很多水平很低的出租车司机,在大陆也见过凯恩斯货币理论侃侃而谈的司机(今天下午刚见的…………)。
还有什么因为电影改名,或者是某个地方因为电影而出名。这个推论就更扯了……因为拍了《悲情城市》,九份出名了。所以这就是文化发达呢?如果你说《悲情城市》文化意义很强的话。但是《那些年》也火了一把平溪,你说这算什么呢?
还有一些硬伤,我明天再补充。我先简单做一个结论,然后把答案发出来等你们来点赞。大概就是,高晓松老师的确是很喜欢台湾,和我一样。并且对台湾有着很深的感情,这点也和我一样。然而很多「推论」往往是先预设结果,然后再用一个很奇怪的逻辑去推论出结果。这是一个节目不应该的。
在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中,尼尔波兹曼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理论。那就是人类对于电视节目往往是缺乏反应力的。读书时,人需要长时间的进行上下文的思考,去思考作者所说的每一句话进而得出结论。然而看电视时却不是这样。电视往往会切断人的思维模式,使人在看电视时进行一种不自主的非思考性活动。回到高晓松老师的节目里来,这点会更加明显。我之所以说一个没有去过台湾准备去的人,或者是一个刚刚从台湾回来的朋友也许会很同意高晓松老师的这个节目就是这样。
所以,这两期节目是一个很好的入门教材。但是台湾并不完全是它所说的那样子。你待的越久就会越发现,台湾的迷人之处绝对不仅仅是高晓松老师说的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