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苏俄内战(21)收复乌克兰
二月革命后,乌克兰民族主义者彼得留拉领导的政权逐步走向独立,而软弱的临时政府对此束手无策。随后,十月革命波及基辅,乌克兰各地爆发抗议,要求废除沙皇政权,建立工兵代表苏维埃。驻守基辅的白卫军队与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人联手,拒绝加入保卫革命委员会。该委员会包括工人士兵苏维埃和乌克兰中央拉达,但拉达拒绝承认十月革命,导致苏维埃退出。
冲突迅速升级,布尔什维克武装驱逐了白军,中央拉达与布尔什维克的矛盾加剧。1917年11月20日,乌克兰宣布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与全乌克兰苏维埃代表大会争夺政权。同年12月24日,布尔什维克在哈尔科夫建立苏维埃政府。与此同时,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也在12月25日成立。
1918年,乌克兰民族共和国与苏维埃俄国爆发军事冲突。1月7日,红军向中央拉达发起总攻,于2月8日占领基辅,中央拉达迁至日托米尔州,寻求德国援助。《布列斯特和约》签订后,德奥军队攻入乌克兰。
面对德国人的入侵,苏维埃政府呼吁乌克兰抵抗,但红军在德军攻势下撤退。至5月8日,乌克兰全境被占领,苏维埃转入地下,开展游击战。德国占领期间,由一群知识分子组成的中央拉达政权效率低下,无法应对农民起义和农民反抗德国人对土地的掌控。
为稳定局势,德国扶持斯科罗帕茨基为傀儡政权首脑,条件包括承认《布列斯特和约》、解散中央拉达、恢复土地私人所有权等。斯科罗帕茨基宣布就任,得到乌克兰大地主、资产阶级和其他保守势力的支持。然而,德国人的扶持未能阻止起义,反而加剧了乌克兰的动荡。
德军在乌克兰保持六大军的兵力,但起义规模不减,德国人决定放松对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的限制,将其纳入政权。斯科罗帕茨基政府失败后,乌克兰国内各派系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政治力量。最终,苏俄废除《布列斯特和约》,全力支持乌克兰争取民族解放。
弗拉基米尔·温尼琴科领导的民族主义执政内阁一度占领乌克兰大部,但彼得留拉从监狱中逃脱,与民族执政内阁联手进攻,斯科罗帕茨基被迫化妆出逃。11月28日,乌克兰组建临时工农政府,盖特曼伪政权崩溃。12月19日,执政内阁迁至基辅,重新恢复乌克兰人民共和国。
1918年11月末,协约国对乌克兰进行大规模武装干涉,但干涉者军队中反战情绪高涨。次年4月,苏俄军队赶走了协约国军队,控制了乌克兰全境。然而,新兴的波兰人利用协约国的武装力量,对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采取军事进攻和外交挤压,最终在1919年8月完全控制了加利西亚。
彼得留拉成为乌克兰政府的独裁者后,乌克兰军队对红军发动反攻,但执行余粮收集制导致农民反抗加剧,乌克兰苏维埃政府士气低落。1920年2月,苏俄军队将邓尼金赶出乌克兰,复国无望的彼得留拉与波兰合作,参与苏波战争。战争结束后,彼得留拉被红军击败,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寿终正寝,乌克兰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成为乌克兰的唯一合法政府。1921年3月,乌克兰与波兰签订《里加和约》,西乌克兰划归波兰。1922年,乌克兰作为苏联成员国之一加入苏联。
❷ 一部与乌克兰内战有关的新电影讲述一位母亲去战争区救自己的儿子
楼主你好
是电影《八月八日》
是俄罗斯和格鲁吉亚的是与乌克兰无关
绝对就是这部电影
有图有真相求采纳
http://ke..com/link?url=2Y3IqC-_-_4_pFiPwAabaEj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