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院跟影片是怎麼分成的 比如一張電影票為30元,那麼電影院拿多少 導演能拿多少,製片人和演
按照中國電影的票房分賬慣例,假如是100元的票房,
5元錢是要上繳的電影基金,上稅3.3元,剩下的91.7元,
影院拿走35—40元,院線拿約5元,製片發行商方拿剩下的約50.
導演,編劇、演員沒有分成,只有報酬,但一般都會約定分紅。分紅導演和大牌演員一般沒問題,但編劇就拿得到拿不到就兩回事了。(本人就是編劇)
2. 電影票房收入中,電影院和製作方如何分成
可分賬票房如果一部電影的原始票房是108.3元,那麼製片方首先得要從這108.3元中繳納3.3元的特別營業稅和中影數字代理費,並同時扣除5元的電影專項基金。剩下的100元,被稱為可分賬票房。另外,中影數字代理費視票房而收。如果一部電影的票房在6億以上,那麼你那6億以下的部分繼續收取該費用,6億以上的部分則不需要收取。這個比例大概在1-3元。2.製片方到手票房到了這一步,影院院線與製片方的分賬就開始進行。目前比較普遍的分發是43%歸製片方,57%歸影院院線,這也是常年的老規矩。所以,製片方到手票房為43元,電影院到手的票房為57元。11年《金陵十三釵》的製片人張偉平硬是要將這一比例抬高到45%,鬧出了「八大院線聯合抵制」的事情,後邊電影局出面調解,最後定下來《金陵十三釵》票房5億前的部分按45-55(製片方-影院院線)的方法分賬,5億部分後按41-59(同上)分。
3. 電影票房是怎麼分成的 電影票房是如何分成的
1、以100塊票房為例:國家直接先扣掉5%做為電影專項基金,3.3%的稅款這部分8.3%,就剩下91塊半了。現在你知道每張電影票,你已經自動給國家交了稅,看電影順道當了納稅人。這8.5%,影院、院線、片方都見不著錢,直接被劃走了。
2、剩下91塊半里,差不多有百分60左右,直接分給院線和影院,也就是常說的院線和投資發行6,4分賬。還剩下37。
3、院線、影院分完之後,發行方還要收一個發行代理費(發行傭金),目前行規是發行票房可分配收入(毛收入)的5~15%比例都是正常。票房可分配收入總票房3%電影基金5.5%稅款院線和影院分成款(38%~43%不等)。
發行總可分配收入=票房可分配收入其他渠道發行收入(電視、音像、網路、政府獎金、海外)發行方要在發行總可分配收入中逐項減掉下面幾項內容後,才是片方所得:發行傭金、導演或主創明星獎勵(有或者沒有)、代為墊付的發行成本(拷貝費宣傳費等)。
稅金(往來發票都是要交稅的),剩下的才是片方凈發行收入(凈收入)。其中,代為墊付的發行成本這塊,學問大了,一般來說,100塊票房收入,片方能分到30塊多點。在這個基礎上,再加其他渠道發行收入,最後大概35左右。
4. 中國電影票房如何分賬分賬票房是什麼 吳京靠《戰狼2》能賺多少錢
中國電影票房的分賬方式主要是基於實際總票房進行分配,而分賬票房是指參與分賬的各方從實際總票房中獲得的收益。
中國電影票房的分賬方式: 電商服務費扣除:觀眾通過電商渠道購票時,每張電影票會扣除約7%作為電商服務費,這部分收入計入總票房但不參與後期分賬。 實際總票房計算:實際總票房 = 總票房 電商服務費。 凈票房計算:凈票房 = 實際總票房 不可分賬票房,以及中影數字征繳的發行代理費。 製片方與發行方分賬:製片方與發行方的具體分賬方式按合同進行,通常製片方會獲得凈票房收入的一定比例。
分賬票房:分賬票房是指從實際總票房中扣除電商服務費、國家電影轉型資金、稅金以及發行代理費後,參與分賬的各方按照合同約定所獲得的收益。
吳京靠《戰狼2》能賺多少錢: 投入與回報基礎:吳京在電影製作時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資金,並擔任導演和主演,同時作為主出品方的實際控制人,他的投入為收益回報打下了基礎。 利益合作方眾多:《戰狼2》有21家出品方和發行方,票房收入需要按照合同約定在這些合作方之間進行分配。 保底發行方式:電影採用了保底發行的獨特方式,這也影響了票房收入的分配。 收益預測:假設《戰狼2》最終票房為50億,經過一系列計算後,吳京個人及其實際控制公司大約能拿到約5.9億左右的收益。
需要注意的是,吳京的實際收益可能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電影的製作成本、票房表現、合作方的分成比例等,因此以上預測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