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費城是什麼電影,
費城故事 Philadelphia (1993)
導演: 喬納森·戴米
編劇: 羅恩·內斯萬尼爾
主演: 湯姆·漢克斯 / 丹澤爾·華盛頓 / 羅伯塔·馬克斯韋爾 / 巴茲·基爾曼 / 卡倫·芬利 /
類型: 劇情 / 同性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1993-12-22(美國)
片長: 125分鍾
又名: 費城
Ⅱ 主角是費迪遜的微電影
電影《飛屋環游記》
《飛屋環游記》是一年多以前看的,現在對劇情記不了許多。不過,可以談談現在還有的印象。
1、主角與他的妻子的結識,緣於一個共同的探險夢。可是後來總是沒有實現這個夢想,直到妻子的逝去。於是他想實現這個夢想,為他自己,也為他的妻子。在這樣的一種信念下,「飛屋」即是其唯一的寄託(就像古龍小說里,傅紅雪有一柄漆黑的刀,刀在人在,刀亡人亡)。他之所以放棄鳥去救他的房子,大概是因為沒有房子,他就無法生活下去(屋在人在,屋亡人亡)。而後來他之所以放棄了房子,是因為他發現了筆記本後面的那些照片,記錄了他與妻子的歡樂時光,那時他才明白,原來妻子並不是非實現夢想不可,他們一起生活的幸福時光才是最重要的。即活在當下,不要為所謂「夢想」所累。這樣,他就像放下了包袱,可以重新開始面對人生。並不代表對過去的遺忘,而是不執著一念,看不清本該多姿多彩的人生。對於那些充滿回憶的地方,那些難忘的人,就讓他們在自己的心裡沉澱,支撐未來全新的生活。
2、對夢想的堅持沒有錯。我記不清他到底做了些什麼了。不過,如果為了夢想而不擇手段,始終是不對的。這里的「不擇手段」涉及不顧及別人的感受、生命的安危,甚至以別人的犧牲來鋪平自己的道路。人是群體性的,如果不能與人好好相處,而是為了追求所謂「夢想」而與人為敵,正是捨本逐末。
Ⅲ 《費城故事》是怎樣的一部電影
被世人拋棄的的群體—評《費城故事》
「 艾滋病也是傷殘,由病者身體上的限制並受到社會人士的歧視,在社會上被視作已死,視為歧視被禁止。」這是湯姆 漢克斯在《費城故事》中對於社會歧視艾滋病(包含同性戀)同丹澤爾 華盛頓的一段經典對白。湯姆 漢克斯也因為這部影片拿到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殊榮。《費城故事》(以下簡稱《費》)是講述了在美國社會90年代出對於艾滋病患者的歧視現象。我們知道在當時對於描寫艾滋病的影片有不少,如:《美國天使》、《傑弗瑞》等。但從正面的描寫還是第一次。
影片拍攝的極具感染力,不單單是賺取了觀眾們廉價的眼淚。更深深地觸動了觀眾心靈!從影片中我們不難看到在得知安狄患有HIV的時候周圍人群充滿了恐慌。沒有人理解和幫助這個善良的青年。周圍人的不解和身為艾滋病患者的安狄又遭受到公司的無端解僱。一時間把我們的主人公安狄從一個優秀的律師一下子拋落到谷底。這種壓力是任何人所無法忍受的,當安狄四處碰壁後來到雜牌律師戴的事務所請求戴的幫助時又一次的被拒絕了。理由和先前的9位律師一樣,因為他是艾滋病患者。這部分把普通人在接觸艾滋病患者後的恐慌和抵觸心理恰如其分的表現出來。甚至在安狄剛離開事務所律師戴就預約了私人醫師去咨詢自己是否會感染艾滋病。這是一個很大眾化的心理,導演抓住了觀眾的這種普遍心態,讓觀眾在不知不覺中進入影片開始關注主人公安狄和律師戴的命運。而之後在圖書館的一場戲中,戴親眼目睹了被世人所排斥的安狄決心幫助安狄討回公道。《費》的故事情節環環相扣,讓人在緊湊的情節中體驗到身為一個艾滋病患者的苦痛。即使在法庭上也要經受艾滋病、同性戀的質問和心靈的煎熬。影片不止一次的通過給安狄眼神的特寫去揭示語言無法達到的人物內心復雜的心情。從被世人排斥的孤獨、氣憤、不滿和失望到得到理解和幫助時的欣喜湯姆 漢克斯的眼神是那樣震撼我們的心房!
影片中大量使用蒙太奇的組切鏡頭配以布魯斯·斯布林斯丁的主題歌凄涼哀怨又不乏內力。更透視出一種審美的痛感。影片的另一個高潮出現在安狄的公寓,憂傷中的安狄在歌劇女神瑪麗亞·卡拉絲演唱的詠嘆調,作為歌劇迷的主角表面上在描述這一唱段的內容及背景知識,其實是他渴望生命的呼喚。這段顧左右而言他的戲將充滿激情的高雅歌劇、漢克斯近似舞蹈的動作融合在一起,催人淚下,感人肺腑。正是如此精彩的處理和完美的演技,使該片超越了探討艾滋病和社會偏見的狹義命題,進入人性悲劇的藝術境界。 影片對主角和他的同性戀人的家庭生活筆墨吝嗇,一是害怕保守派的抨擊,二是怕題材庸俗化。但將戀人的戲分減到比普通親戚朋友還少未免太過審慎。同時也反映當時社會對艾滋病地歧視與偏見仍然很大,可見導演對反映如此敏感的主題勇氣可見一斑。影片中的化妝也很到位。把艾滋病各個時期的症狀表現的非常真實,漢克斯為演好這一角色,大幅度減輕體重,使得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逼真。《費城故事》最後一個家庭聚會的形式結束整部影片。官司的勝敗已經不是我們關心的問題,一個新的問題擺在我們的面前,當每個人配戴紅色的關注艾滋病的標志出現在鏡頭前的時候,我們這些看客們是不是也該為社會這個大家庭作些什麼。
Ⅳ 壞學生費瑞斯電影搞笑嗎,主要劇情是什麼
中學生Ferris與女友Mia一起逃學,他們聯同好友Cameron一同前往芝加哥。神經質校長誓要找回這三個反斗星。本片在美國引來強烈的反應,在幽默之餘,更對美國教學制度來個一針見血的諷刺。這部被人忽略的電影,絕對能滿足時下的青年朋友。
Ⅳ 最費腦的電影有哪些
最費腦的電影有《盜夢空間》、《記憶碎片》、《生死停留》、《死亡幻覺》、《禁閉島》,這些電影都是比較費腦的。
Ⅵ 費奈斯的電影都有什麼
1. 老爸的煩惱 Gendarme et les gendarmettes, Le (1982) Maréchal des Logis-chef Ludovic Cruchot
2. 天外來客 Soupe aux choux, La (1981) Claude Ratinier (Le Glaude)
3. 吝嗇鬼 Avare, L' (1980) Harpagon
4. 警察智斗外星人 Gendarme et les extra-terrestres, Le (1979) Maréchal des Logis-chef Ludovic Cruchot
5. 夫妻市長 Zizanie, La (1978) Guillaume Daubray-Lacaze
6. 美食家 Aile ou la cuisse, L' (1976) Charles Duchemin
7. 真假大法師 Aventures de Rabbi Jacob, Les (1973) Victor Pivert/Rabbi Jacob
8. 瘋狂的貴族 Folie des grandeurs, La (1971) Don Salluste de Bazan
9. 落在樹梢 Sur un arbre perché (1971) Henri Roubier
10. 退休警察 Gendarme en balade, Le (1970) Maréchal des logis-chef Ludovic Cruchot
11. 憲兵情緣 Gendarme se marie, Le (1968) Marechal des Logis-chef Ludovic Cruchot
12. 名畫追蹤 Tatoué, Le (1968) Félicien Mézeray
13. Fantômas contre Scotland Yard (1967) Le commissaire Juve
14. 奧斯卡 Oscar (1967) Bertrand Barnier
15. 小泳者 Petit gneur, Le (1967) Louis-Philippe Fourchaume
16. 虎口脫險 Grande vadrouille, La (1966) Stanislas LeFort
17. 暗渡陳倉 Corniaud, Le (1965) Leopold Saroyan
18. Fantômas se déchaîne (1965) Commissaire Juve
19. 警察在紐約 Gendarme à New York, Le (1965) Maréchal des logis-chef Ludovic Cruchot
20. 芳托馬斯 Fantômas (1964) Commissaire Juve
21. 聖特魯佩斯的警察 Gendarme de St. Tropez, Le (1964) Maréchal des logis-chef Ludovic Cruchot
22. Carambolages (1963) Norbert Charolais
23. 直搗黃龍府 Faites sauter la banque! (1963) Victor Garnier
24. 關關雎鳩 Pouic-Pouic (1963) Léonard Monestier
25. 惡魔的十個指揮 Diable et les dix commandements, Le (1962) Vaillant (episode "Bien d'autrui ne prendras")
26. Capitaine Fracasse, Le (1961) Scapin
27. 穿越巴黎 Traversée de Paris, La (1956) Jambier, l'épicier
28. 羊有五條腿 Mouton à cinq pattes, Le (1954) Pilate
29. 瑪爾戈王後 Reine Margot, La (1954) René (uncredited)
30. 羅威萊將軍 Sept péchés capitaux, Les (1952) Martin Gaston, le Français (segment "Paresse, La/Sloth")
31. Boniface somnambule (1951) Anatole, le mari soupçonneux
32. 沒有留下地址 Sans laisser d'adresse (1951) Un futur papa (as De Funès)
33. 幸福的設計 Antoine et Antoinette (1947) Un garçon épicier/Un invité à la noce (uncred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