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哪些好看的音樂電影
首先就是周董的天台愛情了,是一部很不錯的音樂電影。
面甚至地下的擁擠人群和緊張節奏將人們對自由的渴望逼向廣闊的天空,而摩天大廈的天台在城市裡就是離天空最近的地方,套用《天台》預告片里的一句slogan可以看出這個空間的特殊含義:「上有天堂,下有天台。」向上,它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但向下,一步即是地獄。它遠離塵世的喧囂並將世俗的生活踩在腳下,它兼具激情和危險的同時,也是通向自由的途徑和走向死亡的大門。因為這樣的空間特性,在電影里,天台往往成為兩種人聚集的場所:青少年和罪犯,並且很多時候這兩個群體是高度重疊的,亦如《天台》里周傑倫引領的四個不務正業的混混,打架鬧事,收取保護費,他們就是典型的「天台人」。
除了以上兩部電影,還有海上鋼琴師,尋夢環游記,神秘巨星等音樂電影也是很不錯的。
❷ 什麼音樂劇電影好看
最近的有<逃亡樂隊>.
我個人認為比較經典的是碧昂絲的<追夢女郎>.
赫本的《窈窕淑女》
《西區故事》美國「街頭音樂歌舞片」的經典之作
《高校音樂劇/歌舞青春》
中國的《如果愛》
《芭蕾公主》一部反映舞蹈的音樂劇電影
《紅磨坊》收集了不少經典音樂
《海上鋼琴師》許多鋼琴曲
《八月迷情》
《搖滾青春》
《放牛班的春天》
《芝加哥》 Chicago(2002)
喜歡音樂和舞蹈還可以看看美國的選秀節目<舞林爭霸>
《北京樂與路》《混在北京》《頭發亂了》都是反映國內地下搖滾樂隊現況的片子。故事以北京的流行音樂壇為背景,我們看見一個個既浪漫又色彩繽紛,既被中國傳統文化牽引著,又具備尖端現代動感的世界級都市,我們更看見這個都市裡背景不同、性格各異、但都滿懷希望與憧憬的年青人,各自為了實現心中遙遠的夢想,付出了無比的努力但無論結果怎樣,這群活在社會邊緣的年青人,為了愛情、事業、理想,都無悔地把生命燦爛的燃燒著……
《逍遙騎士》Easy Rider (公路電影,看了它不得不想起凱魯亞克的《在路上》)
其他一些
《別回頭》Dont look back (關於bob dylan)
《肉大叔》Uncle meat (搖滾怪傑frank zappa和他的「發明之母」樂隊製作完成)
《永遠的齊泊林飛艇》THE SONG REMAINS THE SAME (關於LED ZEPPLIN)
《Jimi Hendrix--Experience Electric Ladyland》(關於Jimi Hendrix)
《歌聲淚痕》THE ROSE (關於janis joplin)
《搖滾大騙子》The Great Rock 'n' Roll Swindle (由sex pitols發起的一個反搖的東西
《The Decline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關於black flag)
《迷牆》THE WALL (由pink flyord創作的音樂片)
《席德與南希》SID AND NANCY (關於sex pistol臭名昭著的bass手,電影的名氣大於內容)
《神秘列車》MYSTERY TRAIN (吉姆·賈木許拍的一個關於貓王的電影,但是貓王本人根本沒也根本沒可能出現
在這個電影里,強烈推薦,我在3天內看了4遍)
《大門》THE DOORS (這個就不用說太多了吧,關於The Doors 樂隊及其主唱Jim Morrison)
《單身一族》 Singles (在電影里可以看見alice in chains的一段現場)
《披頭歲月》BACKBEAT (虛構了一個beatles出名前的一段故事,有人願意放棄功成名就,的確是這樣)
《紫醉金迷》Velvet Goldmine (影片准備是表現david bowed的一些內在的東西,可是根本就差的太遠了)
《MEETING PEOPLE IS EASY》(關於radiohead,夠迷幻,原因是他們自己注入了情緒上的東西)
《The Clash - Westway to the World》 (關於the clash)
《幾近成名》 Almost Famous (音樂出奇的棒)
《搖滾明星》Rock Star (值得爭論的一部電影,不過對於搖滾樂來說,爭論似乎很沒有意思)
《烏鴉》 The crow (我看見了iggy pop,你見了沒)
《24 Hour Party People》(Joy Division,new order的音樂組成了這部電影)
《LIVE FOREVER MOVIE》(關於brit-pop的電影,關於Oasis, Blur, Pulp, Massive Attack......)
《Last Days》(Gus Van Sant導演,素材來自於nirvana主唱kurt con自殺前的一段日子,音樂明顯借用unplugged里的kurt的情緒)
《woodstock 69》(只有這個完整的拍下了音樂盛況里人們的思想,行為,語言活動的具體畫面,使之成為完整)
多的我就不說了,呵呵,希望樓主採納加分襖~
❸ 《愛樂之都》口碑不錯,如何用專業的角度來欣賞一出音樂劇
愛樂之都是一個口碑不錯的綜藝節目,在這個綜藝節目中可以發現非常的專業,每一場音樂劇都有獨特的魅力存在。
這些音樂具有獨特魅力,在可以發現愛樂之都在模式的設計上是比較好的,是以音樂劇為一個參考物,並且裡面加上其他的節目形式,演員也比較多。會演一些劇目還要打出評分,只有獲得A的演員才能晉級,所以這是一個很強的競爭,也會出現比較好的畫面。節目形式上比較新穎,在節目內容上也是比較好的,會選擇一些經典的以及流行的音樂,加上一些古典音樂,綜合在一起也能引領音樂潮流是中國內地發展的一個水平。可以發現節目也是比較有吸引力的,裡面會有沉浸式的音樂劇,還有法語音樂劇以及經典音樂劇,每次表演之前給觀眾帶來不一樣的體驗感。也會去講述背景和人物設定跟以前的巴黎歌劇院有一些相似之處,所以體驗感比較強,而且文化魅力比較大,是比較吸引人的一部綜藝。
❹ 求一些好看,好聽的音樂劇電影.最好是國外的,
灰姑娘的玻璃手機
勁歌飛揚
平民天後
兒女一籮筐1、2
女兵報到
辣媽辣妹
灰姑娘之舞動奇跡
舞出我人生1、2
搖滾夏令營
高校天後
歌舞青春1、2、3
❺ 音樂劇電影推薦
悲慘世界~安妮海瑟薇那一版,好像是2012年的,我個人挺喜歡的
❻ 推薦我幾部音樂劇電影
音樂之聲
,
歌舞青春
,
紅磨坊
,
歌劇魅影
,
八月迷情
,
修女也瘋狂
,死亡唱詩班,
放牛班的春天
。
❼ 不得不看的音樂片有哪些
先推薦四部老音樂片,每一部都是經久不衰的經典作品。
《音樂之聲》
迪士尼經典故事改編,故事內容大家都比較熟悉了,美女貝兒與被詛咒的王子「野獸」之間的愛情故事。女主艾瑪斯通表現很出彩,歌聲也很美。
❽ 求推薦音樂劇類電影
《西區故事》美國「街頭音樂歌舞片」的經典之作
中國的《如果愛》
《芭蕾公主》一部反映舞蹈的音樂劇電影
《悲慘世界》
《鍾樓怪人》(或《巴黎聖母院》)
《茜茜公主》
《額赫拉河馬》
《獅子王》
《紅磨坊》收集了不少經典音樂
《搖滾青春》
《放牛班的春天》
《芝加哥》Chicago(2002)
《舞出我精彩》(主要是舞蹈比較多)
當然樓上幾位說的《三傻大鬧寶萊塢》嚴格意義上說是歌舞電影不能算音樂劇類電影,這種類型比較出名的還有《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其實印度幾乎所有電影都有歌舞成分。
想起來的就這么多了,希望對你有用
❾ 經典音樂劇有哪些
歌劇、音樂劇好看么?
聽不懂歌詞怎麼辦?
歌劇和音樂劇有什麼不同?如何入門?
除了看懂故事,歌劇和音樂劇還有哪些值得一看的亮點?
其實歌劇和音樂劇並沒有那麼難懂,而是很好聽、好玩,它們是幾百年反復演出沉澱下來的寶藏藝術,有很多美妙值得你去聆聽和發現。
先來看看最著名的十部音樂劇:
1
安德魯-洛伊德·韋伯:《貓》
「回憶」
Memory
《貓》的靈感來自於韋伯童年時所閱讀的艾略特的詩作《老負鼠講講世上的貓》。他繼承了艾略特關於貓象徵人類和人類社會的思想,在舞台上構築了一個神秘而精彩的貓世界。他不僅賦予貓不同的特點,把那個世界中的善與惡表現得淋漓盡致,還賦予該劇以「道德和拯救」的主題,使整個劇作充滿了宗教的意味。「Memory」是全劇的核心唱段,二十多年來已被無數次地翻唱,成為不朽的經典。格里澤貝拉在舞台中央,一時間往日的酸甜苦辣全部湧上心頭。她不顧一切地用一生的體驗與回憶再次唱起了那震撼人心的旋律「Memory」。「新的一天」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美好的,但對於青春不再的格里澤貝拉來說,「新的一天」的到來就意味著離幸福的回憶更遠,而離衰老與死亡更近了一步,每一次黎明對她來說都是一次痛苦的煎熬。「When the dawn comes, tonight will be a memory,too.」但縱使時間如此公平且殘酷,我們仍舊抱著一顆赤誠的心面對新的生命,絕不能就此放棄。
2
C.M. 勛伯格:《悲慘世界》
「你可聽到人民在歌唱」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悲慘世界》的成功除了拜雨果原著所賜之外,恢弘大氣的音樂、鮮明的人物形象、夢幻般的舞台效果和演員的出色表演都功不可沒。「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這首激動人心的戰歌多年間已跨越語言和國家的界限,伴隨著《悲慘世界》傳播到了世界各地。每一處的觀眾無不為這首歌所展露的熱情與無畏氣概所震撼。1995年紀念音樂會上17國的「冉阿讓」共同演唱這首歌曲的一幕更使這首歌曲超越了音樂和戲劇的本身,真正成為世界各國人民對和平與美好未來的共同呼喚。
17國「冉阿讓」演唱版
3
安·洛伊德·韋伯:《歌劇魅影》
「當你想起我」
Think of Me
《歌劇魅影》是韋伯又一次巨大的成功,故事改編於法國作家勒胡的同名小說。這首歌曲本為劇中歌劇院首席女高音卡洛塔演唱,但唱到一半,突然「嘭」的一聲巨響,布景從天幕上墜落下來。受到驚嚇的女高音大發脾氣,決定罷演。於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女孩克里斯汀被推薦嘗試演唱。這首「Think of me」是克里斯汀的出場第一首唱段,從起初怯生生的小心翼翼,到自信動聽的音色展示,呈現出克里斯汀征服劇院觀眾的完整過程。旋律流暢婉轉,帶有淡淡的憂傷,花腔樂段恰到好處。既有通俗音樂的親和力,又有藝術歌曲的美感。
4
安·洛伊德·韋伯:《歌劇魅影》
「夜之曲」
The Music of the Night
幽靈坐在管風琴前,用這首「The Music of the Night」表達了對克里斯汀的愛意。這首詭異又異常纏綿的情歌使得克里斯汀心神盪漾,她在幽靈的牽引下,來到一座被布滿塵土的絨布所遮蓋的神秘物體前。幽靈一把揭開絨布,出現的是一座巨大的鏡子,但鏡面已經沒有了,鏡框後面是一座蠟像,正是克里斯汀穿著婚紗的美麗模樣。躲在面具背後唱著歌曲的魅影,可能只有那個承載音樂的音樂盒和象徵愛情的戒指才能帶他走出黑夜。
《歌劇魅影》25周年「歷屆魅影」演出片段
5
安·洛伊德·韋伯:《真愛不死》
「真愛不死」
Love Never Dies
《真愛不死》是韋伯籌備多年的《歌劇魅影》續作,其舞台設計並沒有延用上一部華麗的歌劇風格,以及大量的實物道具。而是使用了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在舞台上投射出了各種來自游樂園的影響,包括令人毛骨悚然的旋轉木馬,摩天輪等,營造出了另一種詭異的氣氛。盡管這部作品在劇情安排上有時為樂迷所詬病,但瑕不掩瑜,其音樂仍舊久聽不厭。「Love Never Dies」是這部作品的主題曲,整首樂曲以連綿的抒情為整體基調,胸中洶涌的情感抑制於佯裝鎮定的訴說語調中,幾番輪回後,終於以高八度的音調唱出心中主題——「生命或如朝露,但愛刻骨不渝」。
6
理查德·科西昂:《巴黎聖母院》
「美人」
Belle
在眾多法語音樂劇中,《巴黎聖母院》最先走向世界,它無疑也是影響最大,最具觀賞性的一部音樂劇。該劇以雨果名著為題材,淡化了敘事,把重點放在音樂和舞台表演上,每一首音樂都堪稱經典。除了精緻的音樂之外,它在表現形式上也有所突破,比如將歌唱演員和舞蹈完全分開,各司其職。「Belle」是全劇中重量級的歌曲,是戲劇矛盾的小高潮。三個聲線不盡相同的人唱出了三種不同的心境,彼此交融再一起,帶給聽眾無論聽覺還是心靈的強大震撼。三道聲線恰似三道濃重的色彩,卡西莫多是熾熱的紅,弗婁羅是陰郁的黑,腓比斯則是金光燦燦,交織形成無比飽滿的質感,「Belle」以其本身的美輪美奐證實了艾絲米拉達傳奇般的美。
7
C.M. 勛伯格:《西貢小姐》
「世界的最後一夜」
The Last Night of the World
1989年,音樂劇《西貢小姐》在倫敦西區擁有三百多年歷史的皇家劇院舉行首演,其作品以普契尼《蝴蝶夫人》為原型,講述來自東方的女主人公對逢場作戲的美國士兵一見鍾情的愛情故事。「The Last Night of the World」是全劇第一場結束終曲,也是最著名的唱段之一。旋律千回百轉,令人柔腸寸斷。在這種「世界末日」的瘋狂中,人的狀態都是不正常的。人們在這時候相愛只是為了「相濡以沫」,而當生活平靜之後——正如歌中所倡導的——這個世界的一切就都不真實了。
8
倫納德·伯恩斯坦:《西區故事》
「今夜」
Tonight
在《西區故事》中,作曲家伯恩斯坦實現了一個夢想,即創作一部以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為題材的音樂劇。這部傳奇故事以紐約市的兩個敵對街道團伙的地盤爭斗為背景,噴氣幫與鯊魚幫的斗爭正對應著莎士比亞劇本中凱普萊特家族和蒙特古家族之間的世仇。在這段解不開的幫派爭斗之中,托尼和瑪麗亞愛情的萌芽卻在悄然生長,於是產生了一段段精彩的舞蹈場面和柔美的音樂唱段。合唱曲「Tonight」被安排在莎士比亞著名陽台場景的太平梯版本之後,在那裡,這對相愛的情侶第一次演唱他們的愛情二重唱。托尼在活潑的拉丁節奏伴奏下演唱這段抒情歌謠,他的心中只有瑪利亞。
9
倫納德·伯恩斯坦:《西區故事》
「美國」
America
這段音樂可以稱得上是《西區故事》整部音樂劇中最為歡快跳躍的片段之一。在舞台版的《西區故事》中,這段情節常常被演繹為各由男女角色組成的兩個團體之間的斗舞形式。女性團體向觀眾訴說著紐約大都市的繽紛魅力,而男性團體則不無風趣地戳破美好城市生活背後的真實慘景。亘古不變的「外來務工人員進城」的矛盾被包裹於熱情亢奮的快樂節奏之中,使得聽眾在聆聽之餘不免沉思城市對於個人的真正意義。
10
安·洛伊德·韋伯:《艾薇塔》
「你一定要愛我」
You Must Love Me
《艾薇塔》是韋伯與萊斯這對金牌組合聯袂的第三部也是最後一部作品,善於從歷史和政治事件中尋找題材的萊斯這次把目光瞄向了阿根廷歷史上的傳奇女性——貝隆夫人。全劇用倒敘手法,從旁白人「切」的角度講述了貝隆夫人短暫而傳奇的一生。這首歌曲在電影版《艾薇塔》中曾獲得第69屆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獎,演唱者是美國著名歌星麥當娜,她也是影片中女主角的扮演者。深情的詠唱表現出貝隆夫人的情感,也展現她和丈夫之間的關系。外表堅毅美麗的貝隆夫人把對丈夫的愛當成支撐自己的信仰,個中滋味盡在音樂中。
能否欣賞古典藝術一直是西方貴族教養的標准之一。在中國,經過前面幾十年文化教育的積累,我們渴望學習更經典更高級的精神文明。歌劇與音樂劇正是一種最全面的、也最值得學習的西方藝術形式,其中包含古典音樂、經典戲劇、美聲唱法、西方歷史和文化思潮、每個年代的風俗文化。等等。更重要的是,它以歌唱的形式,讓古老年代的人物和故事復活了,你一定要學習西方的歌劇和音樂劇藝術,才能真正走入西方的心靈,了解他者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