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音樂劇與電影、話劇、舞劇有什麼區別
電影是拍出來的。。。。。
音樂劇是唱出來的。。。。
話劇是演出來的。。。。
舞劇是跳出來的。。。。。
(好吧我承認我什麼正經的都沒說。。。。)
B. 音樂劇與電影,話劇,舞劇有什麼區別
我覺得簡單地說來,音樂劇和歌劇都有聲樂演唱這門藝術在其中。音樂劇重在表演,它是以聲樂、舞蹈、舞台美術、劇本等等組成的綜合藝術,比較平衡,其中的唱段用我們今天話說比較通俗流行;而歌劇中歌唱佔主要地位,雖然他也有劇本中的戲劇沖突表演……人們會為欣賞一出精彩的表演去看音樂劇,而不會單單為欣賞表演去看歌劇……
以下是詳細的論述,
音樂劇並不只是由音樂伴奏的表演。它不是歌劇、喜劇歌劇或是輕音樂劇,也不是歌舞雜耍、音樂荒誕劇或是夜總會的歌舞表演。喬治·格什溫的《波吉與貝絲》通常被稱為民謠歌劇,以與他的音樂劇相區分。所有花錢來看音樂劇的觀眾最了解其中的區別。倫納德·伯恩斯坦的《老實人》(根據伏爾泰的著名同名小說改編)作為音樂劇在1957年搬上舞台,當時僅僅上演了三個月;而在1974年以喜劇歌劇的形式重返百老匯舞台的時候,卻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那麼,音樂劇和歌劇到底有哪些區別呢?事實上,我們很難對這兩種藝術形式制定準確的區分標准,但是對那些常去劇院的觀眾來說,二者各自的特點還是很明顯的。例如,音樂劇中的歌曲很多並非獨唱曲;音樂劇中的歌曲更短,更簡單,易於傳唱,人們可以在散步或洗澡的時候唱起這些歌曲。歌劇則靠獨唱的詠嘆調引領全局。一般來說,詠嘆調會伴隨著每一次戲劇性的轉折將整部戲推向高潮。盡管音樂劇中的歌曲更容易從整部劇中獨立出來,也更加適於在酒吧等其他的娛樂場所單獨吟唱,但這些歌曲本身不一定適合劇情發展的需要,這就需要演員通過舞蹈或其他的表演來烘托氣氛,帶動劇情進入高潮。
音樂劇的獨唱與歌劇的詠嘆調在聽眾的情感中占據了不同的位置。同樣是表現浪漫愛情的獨唱,在音樂劇中,它的曲調可以是感傷的,但在歌劇中,它一定是熱情洋溢的;在歌詞方面,音樂劇趨於表現飽經憂患的經歷,例如「愛——無論你鞭打我,還是傷害我;欺騙我,還是遺棄我,我都將永遠是你的!」,歌劇則永遠是表現歡欣和喜悅的詩一般的語言。
與音樂劇不同,在歌劇里,主人公總保持著優雅而高貴的舉止來生活、相愛和逝去。在每次踏上旅途時,他們會祈禱,「主啊,我上路了!」彷彿這不僅是一次地理意義上的旅行,更是精神上的旅程。但在音樂劇中,主人公與愛人告別的場景可以是雜亂的集市,甚至是垃圾場,他們也一定是疲憊不堪和心神憔悴。
起源於巴洛克時期(約17世紀至18世紀中葉)的歌劇,即使是在20世紀現代主義影響下的低潮期,也一直渴望成為一項偉大的藝術。它想表現人類的共性,提取情感的精華,蔑視日常生活中的小智慧。劇中的反面角色被刻畫成十惡不赦的徹徹底底的壞人,英雄們則勇敢無畏。音樂劇中的男女主角更加人性化,他們也會犯錯誤,也可以失去工作、窮困潦倒、無家可歸,但是他們在經歷坎坷之後總能得到真愛、財富和幸福。
音樂劇並不追求卓越與出眾,也沒有野心,因此,它們被認為是平庸的創作。它們寧願逃避,也不抗爭;寧願犯一些小小的過錯,也不願只為理想而生活。音樂劇贊揚民主,它贊揚那些在平凡生活中追求浪漫和幸福的普通人,而對那些自命不凡的富人,尤其是貴族們,則充滿了鄙視和嘲弄。
觀眾們已經認識到了它們的差別。當一個人去看歌劇和音樂劇的時候(在倫敦和紐約,兩種門票的價格幾乎一樣),他會以不同的心態欣賞這兩種戲劇。如果一場歌劇聽起來太像音樂劇,那麼它會被批評為太輕浮;反之,太像歌劇的音樂劇也會被批評太脫離現實。這些偏見並非偶然,它們是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慢慢形成的。它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第一部音樂劇:《乞丐歌劇》。
C. 音樂劇電影推薦
悲慘世界~安妮海瑟薇那一版,好像是2012年的,我個人挺喜歡的
D. 音樂劇與中國起初的電影有什麼區別
沒有半毛錢關系。音樂劇是一種用音樂形式(歌唱、舞蹈等)進行戲劇表演的大眾流行藝術。中國起初的電影都還是無聲電影,怎麼可能和音樂劇有什麼直接關系呢?
E. 音樂劇、歌舞片、音樂劇電影這三個概念有何異同
我覺得為三者是需要分類的,很大的程度上他們是不同的。
音樂劇要比歌劇有著更多的舞蹈成分,才很久以前,音樂劇時沒有劇本的歌舞表演。
F. 音樂劇與音樂電影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相同點:以音樂為線索和表達方式,用音樂來抒發情感和主題。
不同點:音樂劇就是舞台上的那種,大多場景較單一,唱歌部分挺多的,就像看京劇那樣。音樂電影則偏向於電影,不過音樂很多。像很好看的「八月迷情」、「黑暗中的舞者」類的。其實就是電影。
G. 音樂劇與電影的區別
音樂劇 比電影 藝術性級別高 更高雅。
電影屬於第7藝術
H. 世界十大著名音樂劇
世界十大著名音樂劇:
1、《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歌劇魅影》
《芝加哥》是全球歷史上演出時間最長的復排版音樂劇之一。很多人對《芝加哥》的第一反應,莫過於性感的「芝加哥女郎」,這部音樂劇改編自20年代一起轟動一時的真實案件。
I. 音樂劇與音樂電影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相同點:以音樂為線索和表達方式,用音樂來抒發情感和主題。
不同點:音樂劇就是舞台上的那種,大多場景較單一,唱歌部分挺多的,就像看京劇那樣。音樂電影則偏向於電影,不過音樂很多。像很好看的「八月迷情」、「黑暗中的舞者」類的。其實就是電影。
J. 音樂劇同影視結合的狀況
不太清楚「音樂形式」是什麼意思。這里主要講「音樂劇」。音樂劇英文原文是Musical Theatre,字面意思來說,就是「用音樂表演的戲劇」,所以音樂劇實際上是屬於戲劇范疇的,和話劇屬於同一類。在音樂劇的世界中心美國紐約百老匯和英國倫敦西區,音樂劇參加的評獎,都是戲劇類的如托尼獎或者奧利弗獎。音樂劇在國內,常會和音樂/配樂話劇以及歌劇搞混。主要區別是:
話劇是通過對白獨白來講述劇情表達情緒的,有些配樂話劇,會有一些歌曲表演,但是歌曲表演是烘托氣氛的,並不進行主要的敘事或者抒情,類似於電影里的背景歌曲/音樂;
歌劇雖然是通過演唱來表演劇情的,但是歌劇講究的是唱腔,類似中國的地方戲曲。所以去欣賞歌劇,需要對聲樂知識有所了解,對欣賞者要求有點高了。同時,歌劇表演,基本上用的是美聲唱法。
而音樂劇,則是通過演唱為主的音樂表演手段來講述劇情的發展,表達情緒,對唱腔要求不是十分嚴格,可以根據劇情需要,來安排不同的角色採用不同的唱法甚至音色,比如著名的Cats里頭,有些貓用的是通俗唱法,有些貓則是搖滾的,有些貓則帶一些美聲。除了演唱以外,舞蹈也是音樂劇里常見的音樂表演形式,著名的West Side Story里,有一首講述「噴氣幫」幫眾們如何謀劃和「鯊魚幫」的火拚的歌曲,就是連唱帶跳的。
如果非要說音樂劇和「其他音樂形式」,就得明確,音樂劇是「劇」,得有劇情的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而其他的如演唱會、獨唱、合唱等,則大部分不具有這方面的表達,重點在演唱上。
深入一點:一個合格的音樂劇演員,應該是演、唱、舞、有時候甚至還得是雜技手段都會的結合體,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