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抗戰微電影不朽的歌觀後感
歷史有時相似的讓人心碎,如果沒有真實的鏡頭、詳盡的文字、殘破的遺跡,我們簡直難以相信過去中國近代的一幕幕。歷史終歸是歷史,雖然歷史已經過去,但不會消逝得無影無蹤,歷史流下的不僅僅是一堆資料、幾塊碑刻,數處遺址。留住歷史,可以溫故而知新。人類社會日新月異,沒有記載,任何偉大的東西,就會從地平線上消失。但人們總是習慣於牢記勝利、成功和輝煌,但往往把失敗、傷痕和屈辱遺忘。歷史總是不斷沉澱的,歷史是民族和人類的集體記憶,如果一個民族不知道「從哪裡來」,就不知道「到哪裡去」。
以往的歷史與其說是句號,不如說是感嘆號,甚至是更多的問號,並應該少用些省略號。一百多年中沉重而痛苦的記憶,給予了人們太多的憂傷、悲憤和思索。中國人不應該、不可能更不可以忘記,刻寫在中國近代的鏡頭、側面或片段,雖然斑斑點點但歷歷在目:從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直至日本全面侵華戰爭;從旅順大屠殺到南京大屠殺;從鴉片走私、掠賣華工到火燒圓明園;從「豬仔」、「東亞病夫」到「華人與狗不得入內!可謂慘不忍睹、聞所未聞!正義與邪惡、文明與野蠻、愛與恨、和平與暴力被定格在這段屈辱的歷史上,痛定思痛總是民族復興的開始,時刻警示著我們每一位中華兒女當勿忘國恥,要振興中華。
我們中的不少人似乎選擇了沉默。不知道沉默的理由是什麼,但願不是因為麻木,也不是因為健忘,依某些國人的觀念,對於過去,尤其是痛苦,就會採取「過去了就過去了,再提它有什麼用」輕率態度,這些年來,一些親痛仇快的現實,還是「商女不知亡國恨」常常讓我們深感「遺忘文化」在一些國人頭腦中頗有市場。一些商家不顧歷史的傷疤,以「南京大屠殺」作為電腦游戲;把日本軍刀、軍服作為賣點;一些藝人竟然把軍旗裝穿在身上招搖過市等等。如果「集體健忘症」過於嚴重,人們將容易越來越淺薄、輕浮、狂躁、極端和急功近利。
我們的同胞中,對戰敗之恥和對割地賠款之痛了解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一個民族,若忘記了自己的歷史,實際上也就等於失去了民族的記憶功能;失去記憶的民族是可怕的,它會在今天的紛紜變幻的世界大潮中,失去方向,隨波逐流,更會不斷地重復自己的錯誤。不是從沉沒中爆發就在沉沒中死亡。據說,冰心老人晚年曾構思寫作一部反映甲午戰爭的紀實大作,但是每每提筆,「竟然一個字都沒有留下」,「因為哭,因為大哭,因為一握起筆就禁不住老淚縱橫地痛哭!哭得完全不能下筆,紙上惟有落下的熱淚。」(賈國榮:《冰心的遺憾》)。
「歷史的災難無不以歷史的巨大進步來補償」。只有我們一起來揭露侵略者的罪惡、叩問冷漠者的良知、敲醒愚昧者的心靈。絕不允許無恥者別有用心地扭曲歷史,絕不允許屈辱的舊夢再現,絕不允許重蹈踐踏人權、褻瀆文明和破壞正義的覆轍。歷史教育的重要任務是培育和教化每一個公民對其國家、其歷史、其祖先、其民族具有認同感、自尊感、尊嚴感、恥辱感,亦即形成「國民意識」。歷史意識構成國民意識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事關走向世界的新世紀公民培育的大計。歷史認知關繫到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學習歷史的意義主要有豐富自我、發展個性、減少失誤、加速成長、承擔使命、自覺人生。在這個意義上,歷史學乃是一門塑造民族整體人格,表述民族自我意識、自我評價和自我認知的重要學術,應當將「真」、「情」、「思」、「行」統—為一個整體,這些都歷久彌新地給人們以感染、啟示、鞭策和思考。
然而,以往的寵兒如今卻失落了,史學危機的話題並非危言聳聽,歷史教育的延誤、式微和墮落的困境令人揪心,我願與大家一樣為之關注、探索和分享。我試圖讓歷史教育不再尷尬,不再窘迫,不再令人藐視,於是從彷徨到吶喊、困惑到醒悟;從疑惑到求索。我力求讓歷史能夠成為滋養學生成長的補品,讓學生在成長中通過歷史的學習而喚醒自己,認識自己,張揚自己,營造一個有血有肉、情理交融特別是有獨立人格的「人」。由此,我有了執著的信念要從四十歲重新開始,克服鬆懈、安逸或畏難心理,力爭做個「有思想」的歷史教師,立志要把課上出味道來,教出歷史的深沉、寬厚與博大,盡情展現其寬闊、生動和精彩,發掘真善美的內涵……「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人人都是從昨天走到今天,又從今天走向明天。任千古風流人物,無一例外都成為匆匆的世間過客。對歷史不斷觸摸和反思的過程,就是文化沉澱的過程。歷史是永不間斷的時間長流,人們在現實中感知的只是這一發展長河中的一段,多少興亡盛衰,喚起人們對星轉斗移、物似人非的感嘆,從那些已經消失的人和事中,正是司馬遷所說的「述往事,思來者」。歷史,將會給你一個制高點。歷史有兩種歷史,一種是客觀的歷史,一種是記憶中的歷史。客觀歷史早已看不見了,但記憶中的歷史還在,我們可以隨時攝取,隨時揣摩,可以感悟,可以反芻,這對人類現在、未來的發展,未嘗不無益處。叩問歷史,掩卷太息!這種情結不僅僅是簡單的懷舊。歷史消失的只是時間,永不消失的卻是後人對千秋人事的緬懷。
時光的流逝也許會磨滅人們心頭的許多記憶,但充滿著「血與火」的往事歷歷在目,警示人們永遠引以為戒。《論語》曾告誡:「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古希臘哲人說「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裡」,不就是從昔日的經驗教訓中時刻照看著這後視鏡緩緩向前跋涉?描述與記錄,回憶與解讀,是人類永遠不會放棄的權利。「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可以說歷史是人類前進的行囊,雖可能沉重但旅程必不可少。
2. 電影《羞恥》是講什麼內容
《羞恥》影片講述一個男人的性心理轉變過程,在他自己構建的隱蔽空間中,用各種各樣的「性事」,企圖沖破內心的囹圄,追尋自由。
《羞恥》是福斯探照燈公司於2011年發行的一部劇情電影。影片由史蒂夫·麥奎因執導,邁克爾·法斯賓德、凱瑞·穆里根和妮可兒·貝海爾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11年9月4日在義大利威尼斯電影節率先放映。
(2)不恥微電影擴展閱讀:
《羞恥》的劇情簡介
布蘭頓(邁克爾·法斯賓德 Michael Fassbender 飾)是紐約衣著光鮮的白領。他酷愛成人電影,習慣自慰,並尋花問柳。
不過,他與妹妹希西(凱瑞•穆里根 Carey Mulligan 飾)的關系卻忽冷忽熱。希西總給他電話留言,他卻總是避之不及。然而,當希西搬來與他同住 ,他又表現出特別的關心。
布蘭頓和上司一同去聽希西的演唱,結果上司被她的風姿所打動,而他卻沉浸在她的歌聲中潸然淚下。在妹妹面前,布蘭頓表現的無所謂,而上司卻大膽追求。
這令布蘭頓極為羞恥。某日,上司在與家人視頻通話後,開始斥責布蘭頓往電腦硬碟塞滿了成人電影,稱之為恥辱。氣急敗壞的布蘭頓卻對妹妹發火,令她十分傷心。布蘭頓曾約會公司的黑人女秘書,卻發現自己真正難以割捨的不是性癮,而是心中惦念的兄妹之情……邁克爾•法斯賓德憑借本片獲68屆威尼斯電影節影帝。
3. 為什麼羞恥感是必要的難道人沒有羞恥感會有什麼危險嗎
一直覺得,羞恥心是一個人的底線,倘若一個人沒有了羞恥心,那麼就等於失去了一切。
並且,那些沒有羞恥心的人,最終,都會讓自己變成一座被孤立的孤島。
知恥才能守正,抵禦各種誘惑,遠離污穢,遠離罪惡;知恥才有自尊,才能維護自己的人格,贏得別人的尊重。我們每個人都應有知恥之清醒、敬畏之自覺、自律之戒條,尤其作為黨員幹部,更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從政,公公道道做事。
知恥,就要具有正確的榮辱觀,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知恥心反映的是一個人對善與惡、是與非的鑒別能力和好惡情感,它能夠支配和引導一個人的行為,使之知是知非、向善避惡、有所為有所不為。孟子曰:「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知恥是人格的底線,很多先哲聖賢都把「知恥」作為修身養性之本,作為「君子」與「小人」的分水嶺。「痛莫大於不聞過,辱莫大於不知恥。」不知恥,難做人。一個人一旦沒有了羞恥感,什麼壞事都做得出來,這樣的人不僅做不成對社會有益之事,連人也做不好。
文章圖片2
康有為曾說:「人之有所不為,皆賴有恥心。」知恥才能守正,抵禦各種誘惑,遠離污穢,遠離罪惡;知恥才有自尊,才能維護自己的人格,贏得別人的尊重。然而,隨著經濟社會的轉型,思想多樣、價值多元,「厚黑學」的歪理有了生長的土壤。一些人深以為然、津津樂道,導致是非顛倒、榮辱混淆。
有人以權謀私,不以為恥,反而說什麼「有權不用,過期作廢」;有人造謠傳謠,毫不臉紅,反而說什麼「倒逼真相」;有人弄虛作假,騙取榮譽,反而說什麼「功夫在詩外」……在這些人眼中,只要能撈到實惠,只要能獲取私利,什麼人格國格,什麼禮義廉恥,統統可以拋到腦後。群眾斥責這種人是「什麼都知道,就是不知道害臊」,可謂恰如其分。
4. 求《三十二》2014年免費高清百度雲資源,韋紹蘭主演的
《三十二》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WTPpi6sInzCTuLqUji0tRA
5. 一個微電影講高中生,男的把清華保送名額讓給女的了,就是一部很普通
這是我給別人回答的,不一定完全符合你的情況,但可以參考一個過來人說說吧。成績不穩定,我覺得很有可能是一個原因,基礎知識不扎實,不全面。考到你會的分高,不會的就低。文科和理科的學習上有不同之處,文科屬於隨機強化,理科學習是一致性強化。什麼意思呢?好比寫作文,不是你練習寫多少篇之後作文就一定能得高分,和你的天份,閱讀量,詞彙量,甚至對生活的認識等等都有關系,說不好哪個因素就是最重要的,也可能你沒看過什麼書也能寫出比較好的文章。但理科卻不是,你必須通過扎實的基礎知識學習,一遍遍的做題,一個一個點的突破掌握了,才能考出高分,也一定會得到高分。文科的學習不容易太差,但不容易得到太高分。理科的學習基本上和你的努力程度成正比。高中確實比初中要苦,甚至一生中學習最累的也就是高中階段。但是記住,是苦,不是難。高中時期正是我們青春年華的大好時期,對世界充滿好奇但沒有自製力。所有人青年時期都有別的追求,至於這些所謂的追求是不是有用的和正確的,自身並沒有足夠的知識和經驗去判斷。沉迷小說,網路,游戲,戀愛等等。耐不住寂寞,貪玩,吃不了苦是學習差的很大原因。你既然有很大的決心要好好學習,那就一定要付諸行動上。課前預習,課後復習這點不用多說。上課的時候一定要認真聽課,筆記必不可少,並且要做詳細,遇到不會的問題一定不要怕沒面子,主動積極的請教老師和同學。多和學習刻苦的,學習好的同學一起交流,注意,學習刻苦不一定就是學習好的,但他們都有值得你學習的地方,比如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基本上高一甚至高二沒必要參加什麼補習班,也沒必要自己額外的買試卷或者太多參考書。跟著老師的步伐走,力爭老師教的都弄懂,考試考的題型和知識點都明白就可以了。高二下學期或者到高三的時候就可以自己買試卷來大量的做了,題海戰術這時候才最有用。當然,你還要面臨文理分科的問題。這個選擇要從兩方面來看,第一,你的天份在那裡。第二,未來的就業。參看我前面說的,好好想想,不要覺得文科穩定就一定是有天分,很有可能是因為你學習不夠認真,知識點不牢固,所以理科差,並不是文科好。從未來的就業來說,讀理科可能就業面更廣的多。如果家裡面或者你自己對你未來工作有預期,可以從這方面考慮下。最後想說的是,基本沒有不適合讀書的人,也沒有讀不好書的人,只有不用心所以做不好。未來的競爭會更大,高中時候認真學習,考取個好的學校會讓你有一個好的起點。中考和高考比起來對人生的影響相對要小的多。你的目標不應該只限定在本科上,而是要重點大學看齊。你有心要好好學習,說明你有原動力。你知道上網來尋求幫助,說明你很聰明。一個有動力又聰明的學生,如果能夠認真學習的話,不要低估自己,北大清華也敢放手去爭取,沒人敢肯定你行,但也沒人敢說你一定不行。你說呢?(上面所有文字都是自己經驗的東西,說的也不夠全面,最重要的幾點:認真聽課做筆記,不恥下問,多和學習好學習刻苦的同學交流,祝你學業有成!)
6. 不恥的詞語概念
[shameless] 不顧羞恥不以為有失體面;不以為恥。
下第子不恥,遺才人恥之。——唐·賈島《送沈秀才下第東歸》
他現在雖然富有,但仍然節儉,上飯店也「吃不了,兜著走」,不恥「打包」回家。 指不顧羞恥;不以為有失體面;不以為恥。
《公羊傳·昭公十三年》:「大夫執,何以致會?不恥也。」《史記·魏公子列傳》:「天下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然 信陵君 之接巖穴隱者,不恥下交,有以也。」 唐 賈島 《送沉秀才下第東歸》詩:「下第子不恥,遺才人恥之。」 片 名:不恥
類 型:劇情片
時 長:11分鍾
導 演:余慶
編劇:余慶
年份:2012
地區:中國大陸
語言:漢語普通話 象山方言 寧波方言
主演:葛丹萍、張海祥、王賀、張昊、劉穎 《不恥》是由青年導演余慶自編自導的電影短片,短片用現實主義的方式關注當下,展現底層的普通人為了尊嚴和責任,爭取和反抗的故事。
在酒店廚房工作的女職工張萍家境貧寒,所以常從酒店帶一些剩飯菜回家,但一日在她的包里被查出了夾帶烤鴨的情況。委屈的張萍不甘受辱和丟工作,誓要查出真相,而她的深入調查卻揭開了更多人的家庭傷疤。 每部片子都它的命運,這句話在我拍攝《不恥》的時候一直伴隨著我,所以在最困難的時候我依然非常冷靜,可以說在拍攝這個片子的那段時間裡面我是一個並不大像我自己的一個人在工作,因為那一段時間我對整個世界保持的隔離感是以拍片以來最為強烈的。現在回頭想起來能夠完成這部短片的確不容易。
第三屆九分鍾電影競標賽,我們選擇了一個現實主義題材的故事,然後我自己對故事進行了加工,將故事線索完整化,增減一些人物戲份重量,並把「編劇法」裡面的敘事邏輯和結構梳理完善,最後成為了我們現在拍攝用的本子《不恥》。我們的演員之一的馬小軍老師看完這個劇本之後流下眼淚,並希望參與其中,這可能是在拍攝期間我記憶非常深刻的一件事情,這也給我極大的信心和勇氣去完成這個片子,同時我不能把這件事情搞砸了。
《不恥》的故事講述的是由一起酒店員工夾帶引發的各方的反應事件,從一件極小的事件延伸出來,擴展達社會層面的思考。故事中依然保留了很多中國人表達的特有元素,並將中國當下的一些社會狀況影射其中。我們希望這首先是一個故事,一個邏輯上、情節上都合乎情理的故事,然後再談其他的個人思考和表達。
《不恥》遭遇了兩次台風。8月12日本來是我們劇組入駐拍攝基地的時間,但是由於象山一代台風,於是《不恥》的拍攝計劃被推遲到了18日入駐。然而不巧的是當我們在8月15日准備出發前往拍攝基地的時候,海口到廣東一代出現了台風,這一次台風使我們這個劇組無法按時到達拍攝基地,甚至可能連海南島都出不了。
我拍攝《不恥》決心是毋庸置疑的,雖然我相信這部片子能不能拍攝成功取決於它本身的命運,但是更多的事情需要自己去嘗試的。8月16號晚,我獨自一人收拾行李到達機場,在海口機場等到了17號凌晨,飛機終於起飛,目的地上海。到達上海已經是第二日四點多接近五點,上海的計程車司機帶我轉了一個小時沒有找到他們幫我訂的酒店,於是我讓他將我帶回了機場,此時,天已經亮了。在這個過程中我畫了第二遍分鏡頭的草圖,並在腦子里有了一個更清晰的影片情景。
當天趕到石浦的時候天已經黑了,總製片王賀老師親自來接我,在車上的時候我們就開始談論《不恥》的場景等等,對於我來說,《不恥》開始了。
第二日開分組大會的時候,其他兩個團隊的工作人員都已經到齊,唯獨我們組只有我一人出現,我當時說,我就是要讓大家看到我完成這部片子的決心。
在前期籌備中,邱琦老師和跟組製片王冉給予我很大的幫助。
邱老師在象山、寧波等各地幫我尋找影片的女主角的人選,找了好幾個但是都因為臨時有事情或者家人有突發事件不能前來,這使得邱老師都有些郁悶。而對我來說這點困哪還算不上困難,命運到了,這個片子自然就能拿到的。
隨後我跟隨美術組去看了他們之前為我選好的場景,並在現場調整了我的分鏡頭,設計好了一些場面調度,然後我感覺這個片子基本可以拍了。
當時,組委會提供了幾款攝影機,而我一直猶豫於選擇red one 還是F3,。由於我確定了《不恥》這個片子全片都會是手持攝影拍攝,所以在選擇攝影機的時候出了考慮攝影機的性能之外,我還查看了F3的素材,並且分別嘗試手持和肩扛兩款機器。這個片子的攝影也是我本人,因此我必須做一個保險的選擇,所以我放棄了比較沉重的red one,使用F3進行拍攝。當然這個選擇最後被證明是正確的,因為即使使用F3拍攝,到影片拍攝結束的時候我的一個肩膀和手臂都已經非常脆弱了。
在臨近拍攝日期的時候,我的團隊終於到了,演員也確定了人選,非常感謝這次參與拍攝這個短片的演員們。《不恥》拍攝之前我的團隊基本上不知道事情的進展是如何的,我也沒有時間向他們一一介紹籌備工作的情況,我們之間更多時候是憑借默契在合作。好在我心裡幾乎對所有事情都比較清楚,那期間我也盡可能的保持頭腦的清醒,這對我有利。
拍攝第一日,有幾場戲我很絕望,原因各種。其一,我們選擇在一個大酒店的廚房取景,而廚房裡面的員工依舊在上班,人員一會進,一會兒出,這造成了這場戲幾乎作廢。其二,由於兩位演員都曾是話劇演員,所以台詞中有非常重的話劇腔。這些因素一度使我覺得我這個片子會失敗。好在第一天拍攝了一些王賀老師的戲,王老師的表演非常棒,這使得我沒有浪費掉這一整天的時間。
當天晚上我做出了一個對這個影片非常重要的決定:讓男女演員全部說方言。實事證明這個決定幾乎拯救了這部影片,當兩位努力的演員開始使用方言進行表演的時候,生活裡面那些真實的東西慢慢回來了,雖然我對他們說的話只能根據劇本和他們的發音聽出個大概,但是我知道這個戲有意思了。
到最後一天拍攝,其實我們是可以提前殺青的,但是我說出了我之前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我們是否要重拍第一天的那場廚房的戲,那一場很混亂的戲。我告訴整個劇組,我們第一天拍攝的素材如果依靠剪輯是可以剪出來的,但是很多時候不是因為分鏡頭需要而進行的剪輯,而是被迫去剪輯。慶幸的時候整個劇組對我非常支持,我們當天晚上重拍了那兩場戲,並更換了拍攝場地。至此,我們的拍攝就結束了。
在剪輯期間,我在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導演有時候真的要夠狠,越狠就能夠拿到越好的東西,確定要了就一定要拿到。我還不夠狠,所以我留了一些遺憾。電影是有遺憾的東西,因為第二天的器材就被別的劇組徵用了,因為第二天你的演員全都在千里之遙的地方了,因為拍攝的時候突然下雨了,天陰了,然後這樣吧,每個片子都有它的命運。
最後非常感謝北京原創動力能夠年輕人機會拍攝這樣一個作品,非常感謝幫助我完成的這個片子的劇組的所有幕前幕後工作人員。
7. 羅永浩星巴克打臉的含義是什麼
羅永浩打臉視頻出自微電影《幸福59厘米之小馬》,主要想表達自己對星巴克的不滿,利用消費者的中庸心理讓消費者花費更多的錢,也對營銷著這種做法表示不恥,這讓消費者看起來特別愚蠢。
而且據說做一小杯的咖啡其實需要做兩小杯的量,再放棄掉一半,才能成為一小杯咖啡,所以他們賣小杯的咖啡是賺的比較少,還有一個原因是人們普遍會選擇進行中庸的選擇,例如如果有小杯中杯大杯咖啡人們會選擇中杯咖啡,如果有中杯,大杯和超大杯,人們普遍會選大杯,那星巴克的利潤就要多很多了。
8. 2014年微電影逆境是真的嗎
2014年微電影《逆境》是假的。
一、簡介
《逆境》(Gyakkyo Nine)是日本2014年羽住英一郎執導,由藤岡弘、堀北真希、玉山鐵二、田中直樹等主演的電影。
二、劇情
在無數動漫 迷引頸企盼下,向來被認為不可能改拍成電影的暢銷棒球漫畫《逆境九壯士》終於搬上銀幕!這回將結合330多個電腦動畫特效,挑戰書中不可思議的各種棒球打法。
除由酷斃的偶像帥哥玉山鐵二飾演「命中帶賽」卻不斷發光發熱的傳奇投手「不屈鬥志」外,原著中蠢斃到家同時也令人感動到爆的無厘頭情節,都成功在電影中重現。
電影以一群從未嚐過勝利滋味的史上最弱高中棒球校隊為主軸,描述這群別人眼中每戰必敗的肉腳球員,如何在隊長「不屈鬥志」的偏執熱力感染下,重拾「天生廢材必有用」的自信心。
一路摧枯拉朽,打進高中甲子園大賽。全片就是以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將「沖破逆境」這種獨特的題材,發揮到淋漓盡致,創造出一部充滿歡笑淚水和鼻水,獨一無二的青春無敵新片種。
劇情描述東京的「全力高中」校園,出現一支史上最弱的棒球隊伍,在校長不願再見校譽為此顏面盡失的情況下,決定立即廢除棒球社。然而,名叫「不屈鬥志」(玉山鐵二飾)的棒球社熱血社長,卻不願見棒球隊倒在他手裡,決定發憤圖強,讓球隊脫胎換骨、起死回生,爭取棒球社生存機會。
玉山鐵二飾演的主角「不屈鬥志」決心要洗刷棒球社被廢社的恥辱,受訓期間球隊不斷受到各種挫折;在關乎生死存亡的一場比賽中更落後112分以上,不屈不撓的「不屈鬥志」要化腐朽為神奇,帶領球隊取得勝利。他的不可能任務是:進軍高中甲子園大賽,為球隊生存,殺出一條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