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視頻 > 類似葉子楣玉博團之西瓜電影

類似葉子楣玉博團之西瓜電影

發布時間:2023-03-27 01:42:56

㈠ 周弘都演過哪些三級片

1. 1990年《夜魔先生》該片講述了主人公剛扒賣從大陸來港,重遇其父及其同鄉阿娣,後又認識了同住房客庭。阿娣被逼還高利貸,娃救之並接其回家暫避,發覺娣不只借高利貸,還吸毒,後還偷去柴叔及阿庭畢生財物的故事,於1990年在香港上映。

拓展資料:

周弘,北京出生的著名藝人,1990年憑選亞洲小姐入行的周弘,1991年與亞視解約,三點盡露伙拍葉子楣接拍經典三級片《玉蒲團之偷情寶鑒》,1994年下嫁於消防隊長,據悉育有一女的她今天已是署理消防局局長夫人。曾出演電影1992《我來自北京》 1994 《玉蒲團之偷情寶鑒》 1999《聊齋之艷蛇》等。

㈡ 葉子媚的影視作品有哪些

電影作品

1988年 《霸王花之中華警花》

1989年 《神勇飛虎霸王花》(飾 Susanna)

1989年 《奇跡》 (客串)

1989年 《富貴開心鬼》 (飾 波波)

1989年 《鬼媾人》

1990年 《監獄不設防》 (飾 女囚)

1990年 《聊齋艷譚》

1990年 《師兄撞鬼》 (客串 警官)

1990年 《救命宣言》 (飾 咪咪)

1990年 《屍家重地》 (飾 阿媚)

1990年 《天師捉姦》 (飾 飄紅)

1990年 《妓女警察》

1990年 《嘩鬼住正隔籬》 (飾 曾碧波)

1990年 《龍的傳人》

1991年 《女機器人》 (飾 安妮)

1991年 《情聖》 (飾 Apple)

1991年 《聊齋艷譚續集五通神》 (飾 狐仙)

1991年 《玉蒲團之偷情寶鑒》 (飾 玉香)

1991年 《夜生活女王霞姐傅奇》 (飾 阿霞)

1991年 《跛豪》 (飾 楣楣)

1991年 《龍的傅人》 (客串 發型屋老闆)

1991年 《千王1991》 (飾 葉莉莉)

1991年 《老表發錢寒》

1991年 《僵屍福星仔》

1991年 《著牛仔褲的鍾馗》

1992年 《五湖四海》

1992年 《特區愛奴》

1992年 《龍貓燒須》

1992年 《廟街十二少》

1992年 《不文騷》 (飾 小楣)

1994年 《地下裁決》



㈢ 西瓜是什麼時候傳入北京的

時近盛夏,正是京城西瓜上市的季節。據史料記載,西瓜原產於非洲熱帶沙漠,漢代前即從西域通過“絲綢之路”傳入我國的新疆地區,故稱“西瓜”。因其汁多味美,甘甜爽口,形制碩大,被譽為“瓜果之王”,為夏令消暑之佳品。西瓜是何時傳入北京的,史書未見確切的記載,北京地區農業考古資料中也鮮有記述。

900年前北京地區已有西瓜種植

遼聖宗時期“內果園”已植種棗栗桃杏梨西瓜

有史學家考證,西瓜傳入北京與古代幽州成為契丹在華北地區的政治、軍事、政治中心有密切關系。契丹會同元年(公元938年),遼王朝將幽州升為南京,成為遼朝在華北平原上重要的政治中心。在此情況下,幽州地區與北方少數民族之間的經濟貿易往來日漸增多。此前契丹已有“種出西域”的西瓜。故此西瓜再從契丹傳入幽州地區,並逐漸得以推廣。

作為遼代陪都的南京城,位於今天北京市區的西南部。當年遼朝的帝王,如太宗、聖宗、興宗、道宗等均駐蹕過南京城。為了向皇宮進貢時令果品,朝廷在南京闢建內果園。史載:“遼聖宗太平五年(1025年)駐蹕南京,幸內果園宴,京民聚現。”在“內果園,植種較多的有棗、栗、桃、杏、梨等,還有西瓜。”(見《北京通史》第三卷)這說明在遼太平年間(1021年至1031年),今天的北京地區已經開始栽培西瓜了,但種植數量較少,僅僅是皇家果園中的珍品。

另傳,道宗耶律洪基在位46年,曾多次在南京城久居。尤其是夏季,西瓜是他最青睞的果品。為此在南京城丹鳳門外三里許(今菜戶營南側)辟御果園,“植夏(西)瓜,(農歷)三月植苗,七月采之,形如蒲圓,色極青翠,味甘多汁,以為膳用。”賣晌據傳道宗曾在皇城的元和殿內設“西瓜宴”,大宴群臣,並請文人雅士助興,以西瓜為題吟詩作賦,“凡佳作者賜御(西)瓜十枚”。

據《北京市門頭溝區地名志》載:1979年8月17日,京西門頭溝齋堂鄉西齋堂村東發現一座遼代古墓。墓內繪有彩色壁畫,其中的《侍女圖》上有兩個侍女,雙手托盤,盤內盛有石榴、桃、西瓜等時鮮瓜果,正准備呈給主人。盡管年代久遠,但壁畫上碩大的西瓜仍格外新鮮。經考證,此墓系遼晚期貴族墓葬,約為1050年至1125年間,也就是說至少在900年前,北京地區已有西瓜種植了。

明代西瓜為皇宮貢品

《明史》記頃鎮載西瓜被列為太廟薦新果品之首

到了明代,西瓜在北京地區的種植已不斷擴大,其中主要產地集中在京城的南部和西南部,尤以今天大興一帶最為著名。

有史料記載:大興、宛平兩縣所產西瓜作為皇宮內廷貢瓜的歷史,可上溯至明朝永樂年間(另說元代)。按明代制度,“洪武元年(1368年),定太廟月朔薦新儀物。六月,西瓜,甜瓜、蓮子、冬瓜”(《明史》五十卷),西瓜被列為太廟薦新果品之首。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十一月朱棣傳諭定都北京,十二月北京廟社、郊祀、宮殿落成,“規制悉如南京,而高敞壯麗過之。”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北京“太廟每月薦新各品物,除大興縣分辦一半外,本縣該辦:……六月份,共該銀三兩。西瓜十五個,價一兩五錢。”根據明《宛署雜記》第十四卷的這段記載,早在明朝萬曆年間,龐各庄西瓜即被選為皇宮太廟薦新供品,所以人們把龐各庄西瓜叫做“貢瓜”。

北京的西瓜因何多產於大興呢?這主要與土質適合種植西瓜有關。大興地處永定河流域,多為沙土地,水源充沛。其瓜因墨綠色並有隆起的脈絡而有“黑綳筋”之名,其皮薄、籽紅、黃沙瓤,吃起來脆沙甜,數百年來為人們所青睞。

據傳,嘉靖皇帝非常愛吃大興的西瓜,為此令人專門給他開辟了一個小瓜園。因為他生性多疑,總怕有人害死他,所以每當西瓜花落定果後,就派親信太監在瓜園里看守,直到採摘後親自送到宮里供他食用,而其它瓜園所進奉的“貢瓜”他一概不吃,以防有人下毒,而是將“貢瓜”賞賜給眾臣,以表皇恩。

清代南苑辟有瓜園

乾隆撰聯“雀配粗堂中擺滿翡翠玉,彎刀辟成月牙天”

遠在明代,南海子(即南苑)中除繁育鳥獸、栽種林木外,還大量種植菜蔬瓜果。到了清代,其種植面積和品種有增無減。從康熙年間開始,苑囿中就辟有瓜園兩處,其中西瓜的種植面積最大。康熙、雍正和乾隆皇帝在南苑駐蹕時,多次到瓜園里巡視。20多年前還尚存一處瓜園遺跡,位於當時的大興縣紅星區太和庄鄉屈庄。據傳,清康熙年間,曾在此地闢建瓜果園,有一滿族屈姓苑戶在此世代種植西瓜,供內廷享用。這里產的西瓜以個大皮薄、果肉細嫩、甘美爽口著稱,頗受後宮娘娘們的青睞。後經幾代繁衍逐漸形成村落,稱“屈庄”。

有一年七月初,乾隆皇帝駐蹕團河行宮,此時西瓜已上市。一天他與大學士紀曉嵐走出行宮,微服私訪。君臣二人走了一程,來到一個瓜店前。賣瓜的人一看這二人的打扮和氣質,像是個買賣人,便將他們讓進店裡,隨手切了一個西瓜,讓二人品嘗。當二人吃完後發現都沒帶銀子。乾隆言道:“這瓜不能白吃,送您一副對聯如何?”掌櫃的並不介意,便取出紙墨。乾隆皇帝提筆寫道:“堂中擺滿翡翠玉;彎刀辟成月牙天。”掌櫃的一見,這字寫得凝厚穩健,俊逸瀟灑,神韻十足,越看越喜歡,隨即請人製成匾額懸掛於瓜店門楣之上。此聯一掛,便吸引許多路人駐足觀賞。這副對聯寫出瓜店裡的西瓜鮮活水靈,使人看後不禁流涎,引得買瓜之人絡繹不絕。

慈禧太後對西瓜情有獨鍾

“西瓜盅”是其夏季最愛吃的一道御膳

清朝帝王多視大興西瓜為消暑之佳品,慈禧太後更是青睞有加。據說當年龐各庄有一個專為慈禧種植西瓜的園子,由老瓜把式“奉旨種植”。每年的六月西瓜一下地兒,就隔三差五地往宮里送一回。每次都是瓜農趕著馬車,太監押車。車上插著一面黃龍旗,一塊綉著龍的大苫布把一車的西瓜蓋得嚴嚴實實。過去皇宮每至夏天,特別是入伏前後,都要從冰窖里取出冰塊,拿到皇宮里用於防暑降溫。西瓜送進宮里後被暫存在一個四面封閉的殿堂里,裡面放置許多冰塊,以達到降溫的作用。老佛爺想吃西瓜了,就到此提取。為什麼要送這么多的'西瓜呢?原來這老佛爺吃西瓜忒苛刻,她吃西瓜時只吃瓜瓤中心的那麼一點點兒,也就是又沙又甜的那一部分,除此之外,一概不吃,所以供她享用的西瓜一天就要數十個。

“西瓜盅”是慈禧夏季最愛吃的一道御膳,最早叫“一卵雙鳳”,又稱“西瓜雙鳳”、“瓤西瓜”。其做法是把西瓜瓤兒挖出,然後把切好的火腿、雞丁、新鮮蓮子、龍眼、胡桃、松子仁、杏仁等裝進去,重新蓋好,隔水用文火燉一個至一個半時辰。其味清醇鮮美,沁人心脾,尤其是果味濃香,能解油膩,系夏令御膳佳品。據說這製作“西瓜盅”的西瓜,非龐各庄產的西瓜莫屬。

老北京人吃西瓜有講究

先上市的稱“水瓜”“水蔓瓜” 後上市的叫“寒瓜”

悠久的西瓜種植歷史,使北京人對西瓜情有獨鍾。每年六月西瓜一上市,城門臉兒、樹蔭兒下、胡同口兒,大大小小的西瓜攤兒就支上了,那叫賣聲抑揚頓挫,自成風韻。清乾隆年間的《都門竹枝詞》雲:“賣酪人來冷透牙,沿街大塊叫西瓜。”舊京曾稱先上市的西瓜為“水瓜”、“水蔓瓜”,後上市的為“寒瓜”。西瓜水頭最大,又能利水祛暑,在夏季食來,最能令人胸襟一爽。

老北京人口兒高,吃西瓜也有講究。一是要精挑細選。早年間講究吃“黑鬼子”,就是黑皮黃沙瓤的,甜味適口,為瓜中上品。此外還有“大三白”,皮瓤籽皆白色,以及“綠三白”等。最好吃的是龐各庄的“貢瓜”,被稱為西瓜中的佳品,味美沙瓤。此外也有外來的,如保定的“花皮瓜”、“錦皮瓜”,山東德州的“枕頭皮”等。挑西瓜講究一掂、二掐、三拍、四聽、五摸,這樣就不容易買到生瓜和婁瓜了。二是吃冰(水)鎮西瓜。也就是西瓜買到家裡後,並不急於吃。有錢的人家多是到冰窖買些碎冰,放進特製的木箱,然後將西瓜置於碎冰之上,待西瓜通體清涼之後再吃。而一般的人家則多用“井拔涼”鎮西瓜,俗稱“涼水鎮西瓜”。也就是到胡同里的井窩子(井水)打水,那剛剛從井裡打上來的水,帶著陣陣寒氣兒,倒入盆中後把西瓜在水裡泡上三四小時,其間還要再換一兩次水,直到把西瓜泡得清涼,再撈出來放在案板上,用菜刀先切下瓜頂上一片,擦擦刀,再把西瓜切開分瓣,一家人圍在一起吃西瓜,你一牙兒,我一牙兒,吃得暢快淋漓。

㈣ 葉子楣演過哪些電影

據說是「卿本佳人」

葉子媚(原名葉蘇群),1966年7月10日出生於中國香港,中國香港影視女演員。

卿本佳人中,葉玉卿飾演的雯雯,從舞女出道,到捲入喬治設下的陷阱,再到對林嘉星萌生愛意,沉浸其中,最後以灰姑娘變身白天鵝的苦情戲碼作為收場結局。這個套路在上世紀也是頗為流行的辯枝肢橋段之一,富家子愛上窮姑娘的翻版情節。

1985年,成為亞洲電視台的特搭和約演員,從而進入演藝圈攜世。1987年,出演個人首部電影《奸人本色》。1988年,與亞洲電視的合約到期後,葉子楣加入嘉禾電影公司。1991年,葉子媚主演的情色古裝片《玉蒲團之偷情寶鑒》上映。1992年,主演了朱延平執導的劇情片《五湖四海》;同年,她與骨科醫生呂錫照交往。1994年,主演動作電影《地下裁決》後退出影壇。

㈤ 葉子媚會不會復出


對於葉子楣的復出呢,我還是期待的。

不過依舊很擔心她的復出會破壞大家對她的美好回憶。

畢竟在那個青春的歲月里,葉子楣還是我們最鮮活的記憶。

㈥ 關於端午節的習俗

懸鍾馗像: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鍾馗像,用以鎮宅驅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姓鍾馗,即武舉不第,願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後,瘧疾痊癒,於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掛艾葉菖蒲:在端午節,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稱為艾人。將艾葉懸於堂中,剪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佩戴,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
賽龍舟:當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有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灣開始有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香港有競渡,近來英國人也有仿效我國人作法,組織鬼佬隊,進行競賽活動。
吃粽子:荊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唯恐魚吃掉,故用竹筒盛裝糯米飯擲下,以後漸用粽葉包米代替竹筒。
飲雄黃酒:此種習俗,在長江流域地區的人家很盛行陵碧。
游百病:此種習俗,盛行於貴州地區的端午習俗。
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各地的端午節習俗

(東北三省)
清早要出門去郊外,野地或公園等地方散步,叫做「踏青」。折一些樹枝或買些艾草回來, 繫上各種顏色的葫蘆掛在門沿和窗戶上。紙葫蘆原先是個人家自己做的,現在大多是買的。有的人家還會扎一些小小的笤秫,和葫蘆掛在一起有掃除百病的含義。採回來的艾草(蒿子)放在水裡用來洗臉。小孩子的手腳腕上帶「五綵線」,是用紅黃藍綠黑白等顏色的細線擰在一起的。脖子上帶著香包,花花綠綠各色式樣的都有。除了吃粽子之外,還要吃茶葉蛋。
[河北省]
北平忌端午節打井水,往往於節前預汲,據說是為了避井毒。市井小販也於端午節兜售櫻桃桑椹,據說端午節吃了櫻桃桑椹,可全年不誤食蒼蠅。各爐食鋪出售「五毒餅」,即以五種毒蟲花紋為飾的餅。灤縣已許聘的男女親家咸於端午節互相饋贈禮品。趙縣端午,地方官府會至城南舉行聚會,邀請城中士大夫宴飲賦詩,稱為「踏柳」。
[山東省]
鄒平縣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飲酒一杯,傳說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給兒童纏七色線,一直要戴到節後第一次下雨才解下來扔在雨水裡。臨清縣端午,七歲以下的男孩帶符(麥稓做的項鏈),女孩帶石榴花,還要穿上母親親手做的黃布鞋,鞋面上用毛筆畫上五種毒蟲。意思是借著屈原的墨跡來殺死五種毒蟲。即墨在端午節早晨用露水洗臉。
[山西省]
解州端午,男女戴艾葉,稱為「去疾」,幼童則系百索於脖子上,據說這是「為屈原縛蛟龍」。隰州端午,各村祭龍王,並在田間掛紙。懷仁縣端午又名「朱門」。定襄縣端午,學生需致贈節禮給教師。潞安府以麥面蒸團,稱為「白團」,與粽子一起拿來互相饋贈。
[陝西省]
興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領僚屬觀賞競渡,稱之「踏石」。興平縣端午以綾帛縫小角黍,下面再縫上一個小猛閉人偶,稱為「耍娃娃」。同官縣端午以蒲艾、紙牛貼門,稱為「鎮病」。
[甘肅省]
靜寧州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漬為飴。鎮原縣端午贈新婚夫婦香扇、羅綺、巾帕、艾虎。子弟並邀集父兄宴請師長,稱為「享節」。漳縣端午,牧童祀山神。積薪丘,在雞鳴前焚燒,俗稱「燒高山」。
[江蘇省]
嘉定縣端午,不論貧富,必買石首魚(俗稱鰉魚)煮食。儀征縣也有「當褲子、買黃魚」的俗諺。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尺知舉盒,加入少許雄黃,鵝眼錢兩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稱為「破火眼」,據說可保一年沒有眼疾。武進有夜龍舟之戲,晚上在龍舟四面懸上小燈競渡,且有簫鼓歌聲相和。
高郵的端午較為特殊,有系百索子、貼五毒、貼符、放黃煙子、吃「十二紅」等習俗,孩子興掛「鴨蛋絡子」,就是挑好看的鴨蛋裝在綵線結成的絡子中,掛在胸前。
[四川省]
石柱有「出端午佬」的習俗。由四人以兩根竹竿抬起一張鋪有紅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編一個騎虎的道士。敲鑼打鼓,街遊行。舊時,川西還有端午「打李子」的習俗。是日,成都人皆買李子,於城東南角城樓下,上下對擲,聚觀者數萬。光緒二一年(一八九五年)因擲李與外國傳教士發生衡突,此俗因而停止。樂山、新津等地端午賽龍舟時,還舉行盛大商品交易會。
[浙江省]
桐盧縣鄉塾之學童,端午節具禮於師長,稱之「衣絲」。醫家則於午時采葯,相傳此日天醫星臨空。
[江西省]
建昌府午節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瘡,新昌縣以雄黃、丹砂酒中飲之,稱之「開眼」。
[湖北省]
黃岡市端午節巴河鎮迎儺人,花冠文身,鳴金逐疫。宜昌縣端午競渡,但以五月十三、十四、十五三日特盛。五月十五又稱「大端陽」,食粽、飲蒲酒,例同端午。
[湖南省]
攸縣端午,孕婦家富者用花幣酒食,貧者備雞酒,以竹夾楮錢,供於龍舟之龍首前祈求安產。岳州府競渡以為禳災、去疾。又作草船泛水,稱為「送瘟」。
[福建省]
福州端午舊俗,媳婦於是日以壽衣、鞋襪、團粽、扇子進獻公婆。建陽縣以五日為葯王曬葯囊日,人家皆於此日作醬。上杭縣端午用小艇縛蘆葦作龍形戲於水濱,稱為競渡。仙游縣端午競渡後,獻紙於虎嘯潭,以吊念嘉靖癸年戚繼光於此溺兵。邵武府端午節前,婦女以絳紗為囊盛符。又以五色絨作方勝,聯以綵線,系於釵上。幼女則懸之於背,稱為「竇娘」。
[廣東省]
從化縣端午節正午以燒符水洗手眼後,潑灑於道,稱為「送災難」。新興縣端午,人家各從其鄰近廟宇鼓吹迎導神像出巡。巫師並以法水、貼符驅逐邪凡魅。石城縣端午,兒童放風箏,稱為「放殃」。
(海南省)
每逢端午,海南各處都會如中原一般舉辦龍舟競渡等活動。在如今保存最為完好的古縣治城垣定安,五百年歷史的明成化古城門洞內,仍有兩個石階疊架著兩條鮮艷、修長、昂揚的龍舟。海島先人,端午時節,扛起龍舟,奔向大河,揮汗於南渡江中競渡……歷史就從一個個古色端午,時光交錯著流淌到了今朝。素有「椰鄉」之稱的文昌,是宋慶齡的祖居地,臨海傍河。自古以來,當地沿海沿河居民每逢端午,都會舉辦賽龍舟的活動,祈福求安。海南除了與內地相同的賽龍舟、吃粽子、掛菖蒲和艾草,還有一個海島百姓都熟知的內容,就是洗龍水和洗草葯澡。家在海南的小鄭說,從小過端午,家裡總會四處彌漫艾草香味。媽媽早早的在家門口懸掛艾草,晚上,燒了一大鍋的艾草水,就著艾草,洗洗身子,說是這樣,可以驅魔避邪,強身健體。小吳,家在海邊,幼時,每逢端午,家裡人都會帶他到海邊去洗龍水。百姓們認為,屈原先生早已當了龍神,洗洗 「龍水」,龍神會保佑孩童健康成長。自幼,海島內的百姓,都相信,海浴——用海水擦眼,可以去眼疾;用海水洗身,可以去除皮膚疾病。滂海的澄邁縣,為紀念這一特色民俗,每逢端午,都會在盈濱半島舉辦「龍水節」 。海島各地的人們老老少少,都紛紛來此一起「洗龍水」 。萬人共泳,這一端午海面奇觀,你看過么?端午,也是清明之後,海南人一家團聚的日子。據說,只要能夠回家,島上的人們都會在這一天回祖宅。祭祖、向父母請安、與兄弟姐妹戲耍。女人們,則早在半個月前就張羅著裹粽,到正日子,家家戶戶,送粽傳平安,熱鬧非凡。海島上的一年,就在粽子飄香、龍舟競渡、龍水嬉戲中,進入了漫漫長夏。
端午節的佩飾

健人,舊時江浙一帶端午時婦女的一種飾物。一般用金銀絲或銅絲金箔做成,形狀為小人騎虎,亦有另加鍾、鈴、纓及蒜、粽子等的。插在婦女發髻,也用以饋送。《清嘉錄》雲:「(五月五日)市人以金銀絲制為繁纓、鍾、鈴諸狀,騎人於虎,極精細,綴小釵,貫為串,或有用銅絲金箔者,供婦女插鬢。又互相獻賚,名曰健人。」健人一說與艾人同意,只是以帛易艾,吳曼雲《江鄉節物詞·小序》雲:「杭俗,健人即艾人,而易之以帛,作駱虎狀,婦人皆戴之,」似此則當有驅邪辟疫之作用;一說即古時的步搖,純為婦女裝飾品(蔡雲《吳獻》注)。
豆娘,舊時端午節婦女的頭飾。多見於江南。一些地區亦稱作健人。此物一說源於古代的步搖,一說即艾人的別樣形式。《清嘉錄》引《唐宋遺紀》雲:「江誰南北,五日釵頭彩勝之制,備極奇巧。凡以繒銷翦制艾葉,或攢綉仙、佛、合、烏、蟲、魚、百獸之形,八寶群花之類。縐紗蜘蛛,綺榖鳳麟,繭虎絨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蟬蠍,又葫蘆瓜果,色色逼真。加以幡幢寶蓋,綉球繁纓,鍾鈴百狀,或貫以串,名曰豆娘,不可勝紀。」
艾虎,舊時端午節驅邪辟祟之物,也作裝飾品。我國古代視虎為神獸,俗以為可以鎮祟辟邪、保佑安寧。《風俗通》雲:「虎者陽物,百獸之長也。能噬食鬼魅,……亦辟惡」。故民間多取虎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節的艾虎為最具特色。艾虎或以艾編剪而成,或剪綵為虎,粘以艾葉,佩戴於發際身畔。端午節飾戴艾虎的風習已經有千年以上的歷史。宋陳元規《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端午以艾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綵為小虎,粘艾葉以戴之。王沂公《端午帖子》詩:『釵頭艾虎辟群邪,曉駕祥雲七寶車』。」又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每至端陽,閨閣中之巧者,用綾羅製成小虎及粽子……以綵線穿之,懸於釵頭,或系於小兒之背,古詩雲:『玉燕釵頭艾虎輕』,即此意也。」

畫額

畫額,時端午節以雄黃塗抹小兒額頭的習俗,雲可驅避毒蟲。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王」字,一借雄黃以驅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額紋,又虎為獸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鎮邪。清富察敦祟《燕京歲時記》:「每至端陽,自初一日起,取雄黃合酒灑之,用塗小兒領及鼻耳間,以避毒物。」除在額頭、鼻耳塗抹外,亦可塗抹他處,用意一致。山西《河曲縣志》雲:「端午,飲雄黃酒,用塗小兒額及兩手、足心,……謂可卻病延年。」
長命縷,時端午節厭勝佩飾。亦稱續命縷、續命絲、延年縷、長壽線,別稱「百索」、「辟兵紹」、「五彩縷」等,名稱不一,形制、功用大體相同。其俗在端午節以五色絲結而成索,或懸於門首,或戴小兒項頸,或系小兒手臂,或掛於床帳、搖籃等處,俗謂可避災除病、保佑安康、益壽延年。此類節物的形制大體有五:簡單的以五色絲線合股成繩,系於臂膀;在五彩繩上綴飾金錫飾物,掛於項頸;五彩繩折成方勝,飾於胸前;五彩繩結為人像戴之;以五彩絲線綉繪日月星辰烏獸等物,敬獻尊長。此俗始於漢代。東漢應劭《風俗通·佚文》:「午日,以五彩絲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長命縷,一名辟兵紹」。以後相沿成習,直至近、現代。清富察敦祟《燕京歲時記》記當時風俗:「每至端陽,閨閣中之巧者,用續羅製成小虎及粽子、壺盧、櫻桃、桑葚之類,以綵線穿之,懸於釵頭,或系於小兒之背。」其中唐宋時,更有宮廷賜大臣此種節物之事。史載唐代宗興元元年端節,宮廷曾賜百索一軸。又《宋史·禮志十五》:「前一日,以金縷延壽帶、彩絲續命縷分賜百官。節日戴以入。」
香袋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絲線纏成的,有用碎布縫成的,內裝香料(用中草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製成),佩在胸前,香氣撲鼻。 陳示靚的《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提及一種「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綵線貫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種「蚌粉鈴」:「端五日以蚌粉納帛中,綴之以綿,若數珠。令小兒帶之以吸汗也」。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辟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戴香包頗有講究。老年人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歡戴梅花、菊花、桃子、蘋果、荷花、娃娃騎魚、娃娃抱公雞、雙蓮並蒂等形狀的,象徵著鳥語花香,萬事如意,夫妻恩愛,家庭和睦。小孩喜歡的是飛禽走獸類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竽、斗雞趕免等。青年人戴香包最講究,如果是熱戀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製作一二枚別致的香包,趕有節前送給自己的情郎。小夥子戴著心上人送給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圍男女的評論,直誇小伙的對象心靈手巧。
端午的禳解、祛除及避五毒
如上所述,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惡日,在民間信仰中這個思想一直傳了下來,所以才有種種求平安、禳解災異的習俗。其實,這是由於夏季天氣燥熱,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蟲繁殖,易咬傷人,所以要十分小心,這才形成此習慣。種種節俗,如采葯,以雄黃酒灑牆壁門窗,飲蒲酒等,看似迷信,但又是有益於身體健康的衛生活動。端午實在可算是傳統的醫葯衛生節,是人民群眾與疾病、毒蟲做斗爭的節日。今天這些衛生習俗仍然是應發展,並應弘揚傳承的。
③飲蒲酒、雄黃、硃砂酒,以酒灑噴。《荊楚歲時記》:「以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邊,地下有淡紅色根莖,葉子形狀像劍,肉穗花序。根莖可做香料,也可入葯)或鏤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後來又在酒中加入雄黃、硃砂等。明謝肇淛《五雜咀》:「飲菖蒲酒也……而又以雄黃入酒飲之。」明馮應京《月令廣義》:「五日用硃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額胸手足心,無會虺(古書上說的一種毒蛇)蛇之患。又以灑牆壁門窗,以避毒蟲。」此俗流傳較廣。至今,如廣西賓陽,逢端午時便有一包包的葯料出售,包括雄黃、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葉等,人們浸入酒後再用菖蒲艾蓬蘸灑牆壁角落、門窗、床下等,再用酒塗小兒耳鼻、肚臍,以驅毒蟲,求小兒平安。另外有的地區還用雄黃酒末在小孩額上畫「王」字,使小孩帶有虎的印記,以用虎辟邪。這些活動,從衛生角度來看,還是有科學道理的。雄黃加水和酒灑於室內可消毒殺菌,飲蒲灑也頗有益。
④採茶、制涼茶。北方一些地區,喜於端午采嫩樹葉、野菜葉蒸晾,製成茶葉。廣東潮州一帶,人們去郊外山野采草葯,熬涼茶喝。這對健康也有好處。
在端午設置種種可驅邪的花草,來源亦久。最早的如掛艾草於門,《荊楚歲時記》:「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這是由於艾為重要的葯用植物,又可制艾絨治病,灸穴,又可驅蟲。五月文含艾油最多,(此時正值文生長旺期)所以功效最好,人們也就爭相采艾了。除采艾扎作人外,也將艾扎作虎形,稱為艾虎,《荊楚歲時記》注文雲:「以艾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帖以艾葉內人爭取戴之。」同時也在門上掛蒲束及葛蒲削的蒲劍,蒲束扎的蒲龍。《帝京歲時紀勝》:「(端午)插蒲龍艾虎。」《清嘉錄》卷五:「戴蒲為劍,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頭,懸於床戶,皆以卻鬼。」桃梗是辟邪之吉物,蒜頭被認為是象徵武器銅錘,與蒲劍、蓬鞭相配,以趕卻鬼祟。另外還焚燒艾蒿等以驅趕蚊蠅。在湖南、浙江等地則采葛藤掛於門相上,傳說葛藤是鎖鬼的鐵鏈子,可驅鬼辟邪。
與采葯、采艾蒲等相聯系的有蹋百草、鬥百草等游戲,是古人往野外游藝之遺俗。後來發展成為插花等裝飾藝術。
五毒圖

民間認為五月是五毒(青蛇、蜈蚣、蠍子、壁虎和蟾蜍)出沒之時,民間要用各種方法以預防五毒之害。一般在屋中貼五毒圖,以紅紙印畫五種毒物,再用五根針刺於五毒之上,即認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橫行了。這是一種辟邪巫術遺俗。民間又在衣飾上綉制五毒,在餅上綴五毒圖案,均含驅除之意。
端午也以桃印為門飾。桃是民俗中驅鬼之物,源於神荼、郁壘之神話,以桃刻印,亦為祛攘之意。《續漢書·禮儀志》:「朱索、五色桃印為門戶飾,以止惡氣。」後世的昧符、吉祥葫蘆即源於此。《夢粱錄》卷三:「士官等家以生朱於午時書『五月五日天中節,赤口白舌盡消滅』之句」,這是宋代之俗。《燕京歲時記》又記:「端陽日用彩紙剪成各樣葫蘆,倒粘於門闌上,以泄毒氣。」這是清代之俗。有的還在紙葫蘆上垂絲穗、飄帶等,更為好看,或在葫蘆中剪出五毒形狀,掛貼於門,亦表示將五毒之氣泄盡之意,意為「倒災葫蘆」。
在唐代,專於五月五日午時於揚州揚子江心鑄銅鏡,以進貢皇帝,稱為「天子鏡」,這也是辟邪之意(見《唐國史補》)。所以後世多於門前掛鏡驅邪。
懸鍾馗像,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鍾馗像,用以鎮宅驅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姓鍾馗,即武舉不第,願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後,瘧疾痊癒,於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掛艾草、菖蒲、榕枝
端午節在門口掛艾草、菖蒲(蒲劍)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通常將艾、榕、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懸在門上。因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徵卻除不祥的寶劍,因為生長的季節和外形被視為感「百陰之氣」,葉片呈劍型,插在門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們稱它為「水劍」,後來的風俗則引申為「蒲劍」,可 以斬千邪。清代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有一段記載「截蒲為劍,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頭,懸於床戶,皆以卻鬼」。而晉代《風土志》中則有「以艾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帖以艾葉,內人爭相裁之。以後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劍狀,名為蒲劍,以驅邪卻鬼」。

躲端午,時端午節習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節。簡稱「躲午」,亦稱「躲端五」。俗以五月、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歸家躲端午之俗。此俗宋代似已形成,陸游《豐歲》詩有「羊腔酒擔爭迎婦,遣鼓龍船共賽神」之句。《嘉靖隆慶志》亦記雲:「已嫁之女召還過節」。又,《灤州志》:「女之新嫁者,於是月俱迎以歸,謂之『躲端午』」。
端午雨,時民間歲時占驗習俗。俗信端午節下雨,不吉;反之則吉。此種俗信在宋代即已存在。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提要錄》雲:「五月五日哨,人曝葯,歲無災。雨則鬼曝葯,人多病。此閩中諺語。」又許月卿《次韻蜀人李施州芾端午》自注雲:「臨川人謂端午日雨,鬼旺人災。清趙懷玉詩自注亦引有「端陽無雨是豐年」的諺語。
龍舟競渡與祭祀屈原、曹娥
龍舟一詞,最早見於先秦古書《穆天子傳》卷五:「天子乘鳥舟、龍舟浮於大沼。」預《九歌·湘君》中「駕飛龍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瀨淺淺,飛龍兮翩翩」,學者們也認為「飛龍」即龍舟。《湘君》即描寫湘人馭駕龍舟,將玉佩沉入江中(與拋蹤子入江相仿)悼念某位歷史人物之詩。這即與「魂舟」暗合,與楚國《人物御龍帛畫》之像暗合,可互為印證。 《荊楚歲時記》載:「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 是日,競渡,競采雜葯。」此後,歷代詩賦、筆記、志書 等記載競渡就數不勝數了。
雍正十二月行樂圖軸之一

龍舟,與普通船隻不太相同,大小不一,橈手人數不一。如廣州黃埔、郊區一帶龍船,長33米,路上有100人,橈手約80人。南寧龍舟長20多米,每船約五六十人。湖南汨羅市龍舟則長16—22米,撓手24—48人。福建福州龍舟長18米,撓手32人。龍船一般是狹長、細窄,船頭飾龍頭,船尾飾龍尾。龍頭的顏色有紅、黑、灰等色,均與龍燈之頭相似,姿態不一。一般以木雕成,加以彩繪(也有用紙扎、紗扎的)。龍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鱗甲。除龍頭龍尾外,龍舟上還有鑼鼓、旗幟或船體繪畫等裝飾。如廣東順德龍舟上飾以龍牌、龍頭龍尾旗、帥旗,上綉對聯、花草等,還有綉滿龍風、八仙等圖案的羅傘。一般龍舟沒有這么多的裝飾,多飾以各色三角旗、掛彩等。古代龍舟也很華麗,如畫龍舟競渡的《龍池競渡圖卷》(元人王振鵬所繪),圖中龍舟的龍頭高昂,碩大有神,雕鏤精美,龍尾高卷,龍身還有數層重檐樓閣。如果是寫實的,則可證古代龍船之精麗了。又如《點石齋畫報·追蹤屈子》繪蕪湖龍船,也是龍頭高昂,上有層樓。有的地區龍舟還存有古風,很精麗。
龍船競渡前,先要請龍、祭神。如廣東龍舟,在端午前要從水下起出,祭過在南海神廟中的南海神後,安上龍頭、龍尾,再准備競渡。並且買一對紙制小公雞置龍船上,認為可保佑船平安(隱隱可與古代鳥舟相對應)。閩、台則往媽祖廟祭拜。有的直接在河邊祭龍頭,殺雞滴血於龍頭之上,如四川、貴州等個別地區。
而湖南汨羅市,競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廟,將龍頭供在詞中神翁祭拜,披紅布於龍頭上,再安龍頭於船上競渡,既拜龍神,又紀念屈原。而在湖北的屈原家鄉秭歸,也有祭拜屈原的儀式流傳。祭屈原之俗,在《隋書·地理志》中有記載:「其迅楫齊馳,棹歌亂響,喧振水陸,觀者如雲。」唐劉禹錫《競渡曲》自註:「競渡始於武陵,及今舉楫而相和之,其音咸呼雲:『何在』,斯沼屈之義。」可見兩湖地區,祭屈原與賽龍舟是緊密相關的。可能屈原(及曹娥、伍子胥等)逝去後,當地人民也曾魂舟送其靈魂歸葬,故有此俗。
又如浙江地區,是以龍舟競渡紀念曹娥。《後漢書·列女傳》中載,曹娥是投江死去的,民間則傳說她下江尋找父屍。浙江地區多祭祀之,《點石齋畫報·虔祀曹娥》即描繪會稽地區人民祭祀曹娥之景象。

㈦ 求一部香港老電影鬼片 兩個小偷在冰箱里翻,西瓜 一堆瓜之後說了一個毛瓜 結果是人頭 還有個小公主 將軍

漫畫奇俠

目錄

基本信息
演職員表
劇情簡介
製作發行
編輯本段
基本信息

【片名】:《漫畫奇俠》
【類型】:動作/神怪
【地區】:中國香港
【語言】:國語/粵語
【片長】:86分鍾
上映時間】:1990年6月28日
編輯本段
演職員表

【導演】:文雋
【監制】:陳欣健
【第一稿編劇】:林超榮
【編劇】:文雋?陳欣健
【製片】:李錦文?張少萍
【統籌】:黃秀嫻
【武術指導】:潘健君?江道海
【美術指導】:符致仲
【造型設計】:馬榮成
【攝影】:馬官華
音樂】:黃耀光
【剪輯】:馬仲堯
(台灣外景組:)
【統籌】:吳夢麟
【攝影】:張惠恭
【服裝】:潘美麗
【主演】:
吳大維?飾?王將
王祖賢?飾?朱可兒
樓南光?飾?朱大力
大?象?飾?血魔
陳卓欣?飾?小公主
【聯合出演】:倪匡?張堅庭?葉子楣?盧敏儀?雷宇揚?楊以和?文雋
編輯本段
劇情簡介

朱大力與朱可兒在一次野外燒烤中,巧遇清朝武士王將。身受重創和失去記憶,於是救了他回家,後來得知王將身世,便決定幫助他尋回小公主。而小公主同時也被硬天師救回工場中,朱大力認為王將是大陸偷渡客,收藏大批黃金,更加努力四處尋找。誤打誤撞間,王將及小公主終能在電視台里從縫,但因為二人是二百年前的人,血液不新鮮,唯一的方法是尋回千年珍珠及寶劍才能救回二人。眾人遂出發,回到支洞處,卻碰上一路追殺小公主的血魔,正邪交鋒,展開連場驚天動地的生死決戰。

閱讀全文

與類似葉子楣玉博團之西瓜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諜中諜2下載電影天堂 瀏覽:6
死亡島電影 瀏覽:939
國產大胸美女電影 瀏覽:792
電影窗檯女主演 瀏覽:835
誰有免費那個yellow網站 瀏覽:89
電影vip免費超級 瀏覽:378
美國小孩來到親戚家的農場電影 瀏覽:126
機器人戚薇電影有哪些 瀏覽:633
廚娘韓國電影 瀏覽:255
女的傲嬌男的偷內褲的韓國電影 瀏覽:235
四大名妓蘇小小電影 瀏覽:920
愛情18禁電影 瀏覽:19
對口型電影剪輯精彩片段 瀏覽:494
韓國珠穆朗瑪峰電影叫什麼 瀏覽:421
韓國版交換人生叫什麼 瀏覽:905
主角是啞巴打架很厲害 瀏覽:124
功夫里演員表 瀏覽:833
有沒有哪個網站可以任意看電視劇且不卡 瀏覽:727
下女網盤 瀏覽: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