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哪裡有相聲台詞
演員:劉偉,馮鞏
劉:虎年呢就要過去了。
馮:是啊,兔年就要來到了。
劉:這回正是虎跟兔交接班的時候。
馮:啊?啊……工作一年了,也該換換崗啦!
劉:去年我們說的是《虎年談虎》。
馮:對對對!
劉:今年啊,今年我們……
馮:我們就說回兒——《兔年談兔》,我們的任務,沒錯。
劉:到了猴年我們談猴?
馮:對到了狗年我們說狗!
劉:什麼年就說什麼啊?
馮:對,這輩子就算拿下來了。
劉:像話嗎!(觀眾大笑)這個談虎還可以,兔就不大好談了。
馮:那得分擱誰嘴裡!
劉:那要擱你嘴裡……
馮:比你說得好!
劉:那咱們說一回兒!
馮:一人一句的。
劉:我說虎。
馮:我說兔。
劉:我是虎老雄心在!
馮:我,我,我是,是兔小——志氣大……怎麼樣?比他強吧?
劉:我猛虎下山,勢不可當!
馮:我,我兔爺搗葯,救死——扶——傷。
劉:我虎頭虎腦無虎心!
馮:我,我兔子不吃窩邊草!
劉:我老虎屁股摸不得!
馮:我我我兔子尾巴支楞著!
劉:我老虎本是獸中王!
馮:我兔子尾巴,兔子尾巴……我就沒打算往長里兒長!!!(觀眾大笑)換詞吧換吧,這兔子真不好說。
劉:好,那我出個主意,咱們今天啊,說個「電影對聯」。
馮:用電影片名對對子?!(笑)你真了解我,知道我電影看得多,哈。
劉:你看得多?你不如我,打聽打聽,在單位我有個外號:電影工廠。
馮:那你不知道我在單位也有個外號吧:電影公司,專管工廠。
劉:在單位我還有個外號:電影倉庫!
馮:在單位我也還有個外號:倉庫管理員。哈哈!
劉:我,我,我還有,外號!
馮:有什麼?我都管你!
劉:我我叫「倉庫管理員的愛人」!!
馮:這怎麼回事?
劉:管理員怕老婆啊。
馮:這像話嗎?來咱們開始吧。我出上聯!
劉:我對下聯!
馮:我這上聯是一個字的片子,《燈》;
劉:張嘴就來,《葯》。
馮:你想想再說,別信口開河啊,三分鍾考慮時間。
劉:考慮什麼,對上來了。
馮:那你別讓我問住了!說,為什麼你的《葯》對我的《燈》?
劉:當然有原因了,它,它這么回事,你晚上吃葯你得開燈吧?你要不開燈你准得吃錯葯啊!
馮:(醒悟)你才吃錯葯呢!這回聽著,我說兩字的!
劉:我對兩字的。
馮:我這上聯是《小街》;
劉:我對下聯《老槍》。
馮:這怎麼講?
劉:當然有講兒啦,你走在小街上,我給你一老槍!
馮:招你啦?!
劉:怕你走在小街上不安全,給你一枝老槍起防身作用。
馮:好好算你對上了,這回我多說點兒。
劉:我多對點兒。
馮:我說得急!
劉:我對得快!
馮:我說一串兒!
劉:我來一筐!
馮:聽著,我這上聯是:《熊跡》;
劉:有點兒瘮得慌,我對《蛇案》。
馮:《傷逝》;
劉:《情探》。
馮:《夜茫茫》;
劉:《路漫漫》。
馮:《二度梅》;
劉:《十五貫》。
馮:《三家巷》;
劉:《五更寒》。
馮:《紅樓夢》;
劉:《白蛇傳》。
馮:《寶蓮燈》;
劉:《桃花扇》。
馮:《車輪滾滾》;
劉:《山道彎彎》。
馮:《梨園傳奇》;
劉:《哈里之戰》;
馮:《兵臨城下》;
劉:《挺進中原》。
馮:《突破烏江》;
劉:《智取華山》。
馮:《丹鳳朝陽》;
劉:《玉馬外傳》。
馮:《佩劍將軍》;
劉:《家務清官》。
馮:《六斤縣長》;
劉:《八百羅漢》。
馮:《綠色錢包》;
劉:《藍色檔案》。
馮:《紅樓夜審》;
劉:《金象奇案》。
馮:《火山禁地》;
劉:《冰海沉船》。
馮:《飛向未來》;
劉:《走向深淵》。
馮:《候補隊員》;
劉:《預備警官》。
馮:《城南舊事》;
劉:《阿惠新傳》。
馮:《獨立或死亡》;
劉:《愛情與遺產》。
馮:《陌生的朋友》;
劉:《神秘的旅伴》。
馮:《生活的彩音》;
劉:《遠山的呼喚》。
馮:《咱們的牛百歲》;
劉:《快樂的單身漢》。
馮:《陽光閃過之後》;
劉:《今夜星光燦爛》!
馮:《珊瑚島上的死光》!
劉:《尼羅河上的慘案》啊!(觀眾鼓掌)
馮:別鼓掌了,非難到他不可!聽著,《大李老李和小李》;
劉:《兒子孫子和種子》!
馮:《五十一號兵站》;
劉:《七十二家房客》。
馮:我這能添字。
劉:我這能加詞。
馮:我是《五十一號兵站》住著《七十二家房家》;
劉:……怎麼你全佔了?!
馮:誰先說算誰的,你來啊。
劉:當我對不出,聽著,我給你對《七十二家房客》搬出《五十一號兵站》!
馮:像話嗎!
劉:軍隊不許帶家屬,你都得搬出去。
馮:不行不行,你不懂規矩,對子不能重復上聯的。
劉:非要另說?好你聽著,《三十九級台階》發生《四零五謀殺案》啊!
馮:……你聽這個!《良家婦女》《秦香蓮》;
劉:倆兒片子擱一塊兒?哪也不怕,我對《模範丈夫》《李時珍》。
馮:這李時珍是秦香蓮的丈夫?
劉:年三十兒剛登的記,你別管。
馮:你再聽,《海外赤子》《劉三姐》;
劉:《霧都孤兒》《杜十娘》!
馮:聽這個!《英俊少年》《馬可·波羅》;
劉:《賣花姑娘》《葉塞尼婭》。
馮:我能添字!
劉:我能加詞。
馮:我這是《英俊少年》《馬可·波羅》參加過《地雷戰》《地道戰》,《南征北戰》;
劉:《賣花姑娘》《葉塞尼婭》賣的是《馬蘭花》《苦菜花》,《錦上添花》!
馮:《羊城暗哨》《偵察兵》《三進山城》《追捕》《駱駝祥子》;
劉:《馬路天使》《流浪者》《十字街頭》《絕唱》《半夜雞叫》!
馮:《大江奔流》《浪濤滾滾》——《怒吼吧,黃河》;
劉:我給你對《小城春秋》《杜鵑聲聲》——《祖國啊,母親》!
馮:《基督山伯爵》;
劉:《少林寺弟子》。
馮:《基督山伯爵》《爆炸》《卡桑德拉大橋》;
劉:《少林寺弟子》《奇襲》《相思女子客店》。
馮:啊?!
劉:偷稅漏稅,咱就奇襲!
馮:《王老虎搶親》;
劉:《李二嫂改嫁》。
馮:《王老虎搶親》搶的是《大海的女兒》,這是《煩惱的喜事》;
劉:《李二嫂改嫁》要嫁給《神秘的大佛》,才叫《奇異的婚配》呢!
馮:你聽著,我這兒還有一絕對兒呢!
劉:天下無語不成對,沒有我對不上來的。
馮:這回你就不行了,聽著,我這是:《寅次郎的故事》《黃浦江的故事》《水手長的故事》《夏天的故事》《柳堡的故事》《愛情的故事》《八哥的故事》,這些都是《不該發生的故事》;
劉:這就是你的絕對兒啊?
馮:你行嗎?
劉:聽著啊!我給你對——你再說一遍。
馮:我說八遍吧。
劉:你當我真沒記住?逗逗你的,聽我的下聯:《茶花姑娘》《蜻蜒姑娘》《上海姑娘》《景頗姑娘》《西子姑娘》《金剛山的姑娘》《端盤子的姑娘》《不當演員的姑娘》,這些全是《嫁不出去的姑娘》!!!(鼓掌,完)
2. 神秘的大佛在那個頻道是免費的
在西瓜視頻、星辰影院、央視網都可以搜索到,可以看。
3. 你拍過最照騙的照片是什麼樣子
說實在的我還是比較喜歡拍照的,尤其看到一些美景一定會拍下來的,那些風景很美,不需要太多的批圖,所以無所謂騙。但是自拍的時候就需要騙了,主要的是騙自己,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下面的圖片是我拍的,怎麼樣,是不是很美?有沒有水墨丹青的味道?其實只是雨天車庫外面的樹。
4. 夢幻西遊唧唧歪歪顯示橘子蘋果西瓜要該該成大佛鎮壓要不該成萬字炫耀
收個化生天書就行,那是法術效果
5. 哪部紅色經典影片是你心中的NO.1,為什麼
《小兵張嘎》是傳奇但並不神奇,面對這部影片表現出的誠意,現在的抗日神劇應該感到汗顏。這部影片中,對於殘酷環境的真實刻畫,各位藝術家們精湛的表演,都給我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對於情節的描寫,只有深入戰爭生活的人,才能表現得如此真實。比如抗日戰爭時期,情況危險,嘎子叫一聲“村長”都會被制止。再有給偵察員老鍾叔送飯,不能從大門出去,只能從家裡的暗道走才行。
2005年,中央電視台舉行了一個座談會,把電影《小兵張嘎》中,還健在的主創人員都請來歡聚一堂。影片中“胖墩”的扮演者吳克勤是北京人,他負責聯系嘎子安吉斯。
那天正好下雨,安吉斯電話中說北京雨太大,車不好走,結果就爽約了。不知道真是因為雨太大,還是他不願意來。當年留在彼此內心的傷痕,不知何時才能痊癒。失去這次相聚的機會,他們還會有機會見面嗎?
6. 誤把噴鼻子的大佛水當成西瓜霜噴到嘴裡面了 怎麼辦
扔掉。液態壓縮你強行要幹些什麼很危險的又不缺這點錢再買吧
7. 中國有多少個導演
在中國電影藝術史上,從一、二十年代第一代的鄭正秋、孫瑜、吳永剛到以張軍釗、張藝謀、陳凱歌、田壯壯為代表的第五代電影導演,可謂「代代相傳」。
關於第六代最原始的界定就是指北京電影學院85班:張元、王小帥、婁燁、路學長、胡雪楊、劉冰鑒、鄔迪(及後面87班的管虎、李欣)等一撥人。在中央戲劇學院的一撥:張楊、施潤玖、金琛、孟京輝等人「匯入」之後,在這一撥人自身發生了體制內/體制外拍片的分化之後,在晚於87班六年的電影學院93班賈樟柯的崛起之後,甚而至於一批處女作導演也加入了這一新生代的行列的今天。「代」的概念僅僅作為一個時間上的延續、特徵是不客觀的和籠統的。所謂的「第六代」導演肯定已經無法涵蓋這么龐雜的導演隊伍了。許多「第六代」之外的電影導演如朱文、崔子恩、吳文光、杜海濱、程裕蘇、孟奇、王超等,他們的電影製作與傳統電影相比有太多的文化意義分裂。DV、BEAT的出現和運用,任何一個人只要他有電影理想和電影追求他都可以拿起他的攝影(像)機,溶入這一奇特的影像之旅。各種思想的表達和情感的流露都使得中國呈現一個作為藝術的新電影運動,
新電影運動早已開始,卻遠遠沒有那麼快結束
1、 【學院派(第六代)】
——新電影運動的主力軍
關於中國新電影學院派(第六代),在這里就無須多言語(在這里使用「學院派」這個詞彙,沒有任何附加的社會意義和藝術意義,它所表達的僅僅是這一部分人「出身」的背景,別無其他)。他們大多具有「學院」背景,早期拍的電影大多深深烙下了諸如「違規」、「地下」、「晦澀」、「反叛」、「邊緣」、「探索」等標簽。張元、張揚、王小帥、何建軍、管虎、阿年、婁燁、章明、路學長、賈樟柯、胡雪楊、王全安、施潤玖等第六代導演的作品大都是通過小規模放映、刻錄VCD、盜版DVD以及極少數正規出版物來流通的。
張楊
張楊作品年表:
1997:《愛情麻辣燙》
獲獎記錄:1998年第1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處女獎
1999:《洗澡》
獲獎記錄: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的最佳導演獎
2001:《昨天》
2002:《太陽花》(短片)
2005:《向日葵》
獲獎記錄:2005年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最佳導演、最佳攝影獎
2006:《落葉歸根》
張楊,1965年出生。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張楊的父親張華勛,1980年代曾導演了風靡一時的電影《神秘的大佛》和《武林志》。身處第六代導演中的張楊卻是個例外,他的電影一直以來都兼顧了藝術與商業的雙重元素,他在1999年拍攝的影片《洗澡》,在世界上發行了50多個國家,這對當時的中國電影來說可以稱得上史無前例。
張元(名人,詳細情況略)
賈樟柯(名人,詳細情況略)
王小帥(名人,詳細情況略)
婁燁
婁燁作品年表:
1993:《周末情人》
獲獎記錄:1996年第45屆德國曼海姆61海德堡國際電影節「賴納-維爾納61法斯賓德最佳導演獎」
1996:《危情少女》
2000:《蘇州河》
獲獎記錄:2000年第29屆荷蘭鹿特丹國際電影節大獎(金虎獎)
第15屆法國巴黎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員獎
2003:《紫蝴蝶》
2006:《頤和園》
獲獎記錄:2001年韓國釜山電影節的青年導演計劃的劇本獎
婁燁,1965年3月生於上海。1983年畢業於上海美術學校動畫片製作專業。1989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2006年5月,婁燁攜未通過廣電總局審查《頤和園》參加戛納電影節。同年9月,廣電總局對婁燁和影片製片人耐安做出處罰,規定兩人5年內不得拍攝電影。之前婁燁的《蘇州河》也因為違規參賽而受到電影局的處罰。
孟京輝
孟京輝作品年表:
2002:《像雞毛一樣飛》
2005:《聚焦這一刻之西瓜》(3分鍾短片)
孟京輝,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研究生畢業,現為中央實驗話劇院導演。孟京輝是先鋒話劇的代表人物,《等待戈多》、《我愛×××》《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戀愛中的犀牛》等經典話劇以其獨特的先鋒元素、尖銳的反諷和黑色幽默完美組合在藝術、商業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2002年孟京輝執導了他的第一部電影。
路學長
路學長作品年表:
1997:《長大成人》
1999:《非常夏日》
獲獎記錄:第7屆大學生電影節大獎
2003:《卡拉是條狗》
2006:《租期》(原名《租妻》)
獲獎記錄:2006年第3屆日本東京國際數字電影節最佳影片
路學長,1964年出生於北京,早年學習繪畫。1989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1990年到北京電影製片廠導演室。
王全安
王全安作品年表:
1999:《月蝕》
獲獎記錄:2000年第22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國際評委大獎
2003:《驚蟄》
獲獎記錄:2004年中國金雞獎最佳女主角
2004年巴黎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
2006:《圖雅的婚事》
王全安,1965年生於陝西西安,1991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現就職於西安電影製片廠,因不滿中國電影的傳統表達,多次回絕了電影廠提供的電影拍攝機會,而專心的進行了大量的電影劇本的寫作。
王光利
王光利作品年表:
1992:《我畢業了》(紀錄片)
1997:《處女作》
2000:《橫豎橫》
2000:《祭天大典》(紀錄片)
2006:《血戰到底》
2007: 《棒子老虎雞》
王光利,1966年生於四川眉山。1989年從上海華東師范大學教育系畢業,同年,分配至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任教。1992年離開政治學院在北京有線電視台、北京電視台、中央電視台、義大利國家二台等多家媒體任職。1997年創辦東方東線文化藝術有限公司。
王光利和幾個朋友扛著攝像機,在幾所高校中拍下了40盒錄像帶(1000多分鍾),最後剪出60分鍾的紀錄短片。這個記錄下青春的最後光華的片子,展示了那一代年經人對於生活、愛情、政治、性的種種觀念。它是一部地下電影,沒有公映過,但是在歐美的電視台與電影節倒爭相播放,法國盧浮宮將此片拷貝收為館藏。——《我畢業了》
王光利的第一部故事片《處女作》講述的是一個關於導演的故事,之後的《代表作》、《成名作》與《處女作》構成三部曲,但後兩部未完成。
《橫豎橫》是一個關於下崗工人的影片。真實的人,真實故事。這是個很特別的片子,主要演員是自己演自己的,於是這個劇情長片帶有些紀錄片的面目。2006年王光利完成黑色幽默商業片《血戰到底》,取得不俗的票房。
趙燕國彰
趙燕國彰作品年表:
2001:《辨性》〈紀錄片〉
2001:《重心》〈紀錄片〉
2001:《恰同學少年》
獲獎記錄:瑞典第13屆斯德哥爾摩國際電影節「最佳觀賞電影獎」
趙燕國彰,1966年生於河北。1992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同年赴新加坡深造。1993年回國任中影聯合攝制藝術中心編導。1998年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定居並創立「a ART 5」影視工作室。2002年簽約北京金英馬影視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管虎
管虎作品年表:
1993:《頭發亂了》
1996:《浪漫街頭》
1998:《夜行人》(《超級城市》系列,上下集,電視電影 )
1999:《再見,我們的1948》(又名《古城童話》)
2001:《上車,走吧》(電視電影)
2002:《西施眼》
獲獎記錄:2002年夏威夷國際電影節亞洲電影評審團獎
2003:《黑洞》(電視劇)
2004:《冬至》(電視劇)
2005:《生存之民工》(電視劇)
管虎,1969年生於北京。1991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現在北京電影製片廠藝術創作中心導演室。
姜文 (名人,詳細情況略)
李欣
李欣作品年表:
1995:《談情說愛》
獲獎記錄:1996年第4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藝術創新特別獎」,
1997:《我血我情》
2001:《花眼》
2003:《慾望邊緣》
2004:《自娛自樂》
2006:《3溫暖》(李欣、毛小睿、吳天戈每人執導一段)
李欣,1969年生於上海,1991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畢業後分配到上海電影製片廠工作。從電影學院畢業後,他一直陸陸續續地寫過幾個劇本,幾年來他一直在從事商業廣告片的拍攝。
金琛
金琛作品年表:
1999:《網路時代的愛情》
獲獎記錄:中國電影華表獎特別獎
第21屆布魯塞爾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2000:《菊花茶》
2003:《三重門》(電視連續劇)
2004:《復活》(電視連續劇)
2006:《鳳凰》
金琛,1969年12月3日生於浙江杭州。1996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
李繼賢
李繼賢作品年表:
2001:《王首先的夏天》
李繼賢,1962年出生於遼寧。1989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電影美術系,畢業後分配到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至今。在《周末情人》、《長大成人》、《危情少女》等多部影片擔任美術設計。
章明
章明作品年表:
1992:《為了聚會的告別》(電視劇)
1993:《慾望的代價》(電視劇)
1994:《紅旱船》(電視劇)
1996:《巫山雲雨》
獲獎記錄:1996年第15屆溫哥華國際電影節青年電影龍虎大獎
第14屆義大利都靈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大獎、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
第1 屆韓國釜山國際電影節新潮流金獎
第12屆法國蒙彼利埃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1997:《真空愛情記錄》(電視劇)
2000:《晚安,重慶》(電視電影)
2001:《秘語十七小時》
2003:《巫山之春》(紀錄片)
2006:《院長爸爸》
2006:《結果》
章明1961年出生。1982年畢業於西南師大美術系油畫專業,1991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 1991年任教於北京電影學院至今,現任職副教授。
阿年
阿年作品年表:
1994:《感光時代》
1995:《中國月亮》
1997:《冬日愛情》
2000:《呼我》
2003:《黑水》(電視劇)
2006:《五美圖》
阿年,1965年生於浙江。1987年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編導專業,1987年分至浙江電影製片廠。1992年回至北京,開始獨立製片人生涯。
劉冰鑒
劉冰鑒作品年表:
1995:《硯床》
1999:《男男女女》
獲獎記錄:第52屆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影評大獎
2002:《哭泣的女人》
2004:《春花開》
劉冰鑒1989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
劉冰鑒的處女作《硯床》成為新中國電影史上第一部被美國好萊塢購買的國產電影。
施潤玖
施潤玖作品年表:
1992:《陝北》(紀錄片)
1993:《東北》(紀錄片)
1994:《上海》(紀錄片)
1996:《家》(紀錄片)
1998:《美麗新世界》
2000:《走到底》
2002:《安定醫院》(紀錄片)
2002:《靖大爺和他的老主顧》(紀錄片)
獲獎記錄:2002年中國電視紀錄片學術獎長片類大獎、長片類編導獎、錄音獎
施潤玖,1969年出生於上海。1992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 施潤玖早期拍過張楚、何勇、眼鏡蛇、鮑家街43號、許巍等搖滾音樂電視。
何建軍
何建軍作品年表:
1991:《自畫像》(紀錄片)
1993:《懸念》又名《世紀末的對話》)
1994:《郵差》
獲獎記錄:第23屆荷蘭鹿特丹電影節金虎獎
1997:《風景》
2000:《蝴蝶的微笑》
2003:《蔓延》
2003:《獎金》
何建軍(又名何一),1960年生,北京人。1990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進修班。何建軍是1982年開始接觸電影的。高中畢業後,他一直在家待業,臨時性的在報社干過、做過建築工人。何建軍先後做過《黃土地》、《大閱兵》、《孩子王》、《藍風箏》等多部影片的副導演。
鄔迪
鄔迪作品年表:
1993:《黃金魚》
獲獎記錄:1995年溫哥華國際電影節龍虎青年電影獎
1997:《黑龍江三部曲》(任導演,蕭風任總導演)
2002:《冬至》(與管虎聯合導演)
鄔迪1967年出生。1992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進修班。為多部第六代電影擔任攝影。《黃金魚》是他拍攝的第一部電影作品。
胡雪揚
胡雪揚作品年表:
1990:《童年往事》(在校短片)
獲獎記錄:1990年美國奧斯卡學院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1991:《留守女士》
獲獎記錄:第1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處女作獎
埃及開羅電影節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
1994:《湮沒的青春》
獲獎記錄:第15屆夏威夷國際電影節導演特別榮譽獎
1995:《牽牛花》
1996:《罪惡》
2000:《冰與火》
2002:《白領公寓》
2004:《麥子》(電視電影)
2004:《半生緣》(電視劇)
2005:《上海王》
胡雪揚,1963年生於上海,1989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畢業後,分配到上海電影製片廠任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