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的微商女主》馬上要開播了!不知道好看不
2015年8月20日,正值農歷七夕節,國內首部反映綠色微商勵志微電影《我的微商女友》在京舉行發布會。該片男女一號主角分別由許紹洋、楊晶晶飾演。
許紹洋,曾在《薰衣草》、《海豚灣戀人》等多部影視作品中飾演男一號,此次主演《我的微商女友》,他表示在看過故事梗概後發現故事充滿正能量,情節十分精彩,而且網路大電影也是電影新所趨,於是決定進行演藝道路上的一次大膽嘗試。
楊晶晶,大家都熟知她在《神醫喜來樂》中飾演古靈精怪的瑞芯一角被熟悉和喜愛;同時在《愛情烘焙屋》《秦香蓮》等多部電視劇中也出演重要角色,談起《我的微商女友》,楊晶晶表示,微商是一個非常寵大的群體,而這個群體中,很多微商的故事特別打動人心,十分十勵志,自己曾經也是演員,總感覺有責任來發起拍攝一部有關正能量的、反映綠色微商的公益微電影,通過影視作品向社會展示微商的勵志形象和創業過程的酸甜苦辣。
據了解,作為《我的微商女友》獨家贊助商、秀魅品牌創始人的魅力寶媽,也出席了當日發布會現場。<圖片2>
魅力寶媽是一家上市公司執行董事、上海市優秀女企業家、秀魅品牌創始人,從事健康無痕內衣設計、研發生產18年,致力於推進健康無痕內衣在中國的發展,解決傳統內衣給中國女性乳房的健康危機。是中國內衣行業當之無愧的健康無痕內衣一姐。
秀魅——秀出自信、秀出魅力,作為無痕內衣的第一品牌,它依託於亞洲最大的無痕內衣研發與製造企業——騰飛國際,致力於打造可以為廣大女性提供舒適健康的極致內衣體驗,傳播關愛女性乳房健康文化。
魅力寶媽長期投身於公益事業,她每年出資結對幫困已有40多名孩子,幫助貧困山區修橋築路,出資100萬建造希望中學,各項總資助費用近400餘萬元。
㈡ 湖南衛視近期有什麼節目是資助貧困學生的
湖南衛視經常做一些善事。
㈢ 有一部有點老的電影名字是《同在一片藍天下》,內容是關於捐助貧困山區兒童的,請問在哪能下載到
一樣的天空 95版
導演: 王沛毅
主演: 路輝
地區: 中國大陸
預告片
預告詳情 推薦
首播日期: 1995-1-1
類型: 劇情
評分: 8.5分來自豆瓣
簡介:
暑假期間,女孩其其作為《小主人報》的見習記者,在父親陪同下。去貧困山區少年趙順子家采訪。趙順子是她資助的「希望工程」的「小對子」。到這個小山村來,一方面是為了鍛煉和幫助順子學習,另一方面又想通過這次采訪成功爭取轉為報社的正式記者。她帶著照相機。要拍一張和順子合影的照片,還要寫一篇題為《我怎麼和順子同學進步》的文章。 但是,進村後,其其發現一切都與想像的不一樣。盡管村長主持了熱情的歡迎儀式滿足了她的虛榮心,而村裡的大人孩子都躲著她的照相機鏡頭,順子更是對她沒有笑臉,更沒有接受她的采訪與拍照的意思。 其其初到順子家時,盡管順子母親在生活上全力關照,但所見所聞和經歷的都讓她感到失落孤單。其其盡自己所能去接近順子,試圖用「都市文明」的優勢去「督促」順子,但都沒有成功。順子給其其講述了許多村裡的人和事,以及順子自己的理想,使其其了解到城鄉的距離和貧富的差異。暑假很快結束了,其其背著書包和相機依依不捨地告別了順子。
㈣ 農民變「拍客」記錄新生活有什麼電影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眼下正是新疆最寒冷的季節,在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縣托里鎮伊克呼都格村,每逢雙休日,村文化室都會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場面火熱。每到這時,總能看到一位中年婦女手拿一部DV機,拍個不停,一會兒來個全景,一會兒又是一個特寫,看架勢十分熟練。
2015年,經過一番認真思考,董希金把鏡頭對准村裡的種植大戶董成科。為啥?董希金說:「過去常聽人說,董成科經常幫助村民買肥料、資助貧困大學生。我就想,如果把他拍出來是不是可以滿足村民的好奇心呢?同時,拍出董成科的事,也可以教育更多的鄉親。」
決定一下,董希金馬上投入到拍攝中。一開始,拍攝並不順利。因為這位種植大戶不配合他的工作。
看到董希金跟著自己拍個不停,董成科說:「哎呀,拍我幹啥呢?」
「讓我們看看你咋幫助別人的嘛,讓大家學習學習。」董希金固執地對他說。
那會兒正是農忙,從4月份開始,董成科在田間地頭勞動,總是能看到董希金拿著DV機在地里忙碌。忙活了近5個月,當這部微電影展現在村民面前時,全村人都被董成科感動了。
第一次拍攝即告成功,董希金信心更足了。「打開DV機選好角度,端穩機器,彎下腰慢慢地把鏡頭往前推,給人物一個大特寫,這樣可以更好地交代人物特徵和情緒。」說起自己的拍攝經驗,董希金總有說不完的話。
董希金不是這個村裡唯一會拍微電影的農民。2015年,由呼薩英鐵熱克村村民拍攝的具備公共播放條件的微電影作品就有十幾部。村民們的積極性很高,2015年9月,精河縣農牧民微電影基地在呼薩英鐵熱克村掛牌成立。
2015年8月,為豐富當地群眾的文化生活,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機關事務管理局駐呼薩英鐵熱克村的「訪惠聚」工作隊花了30萬元,在村裡安置了一個LED大屏,每天晚上給村民放電影。現在,村民自己拍自己看,每晚熱鬧非凡。
激發更多的農民傳遞正能量
精河縣八家戶農場七隊農民楊衛東是一個有追求的人,他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農民要參與美麗新農村的建設。說起自己最近忙碌的事,他笑著說:「正參與拍攝一部農民畫題材的微電影。」
在農牧民微電影培訓班上,楊衛東聽老師講授拍攝微電影的技巧,還有拍攝者對作品主題思想的思考等,興趣一下子激發出來。他說:「現在農民的生活條件好了,平日里不能只種地,還得有精神追求。我把身邊值得拍攝的人物和題材拍出來,不僅表達我的思想,還能激發更多的農民傳遞正能量。」
幾年間,楊衛東陸續拍攝了十幾部微電影作品。民族團結、助人為樂、致富能手、文化能人……這些農村常見的事兒,成了楊衛東拍攝微電影的主要內容。
最讓他高興的是,其中3部還得到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和精河縣的獎勵。這3部微電影作品講述了3個故事——喜歡唱歌的農民登上各種舞台,不斷挑戰自己,最終成為一名文化能人;身殘志堅的農民創業當老闆,開了3家中介公司;大學生辭去外地工作,回家照顧重病老母親。
「我覺得自己正在成為美麗新農村建設的真正參與者。我的作品倡導的都是正能量,微電影里的故事可以提升村民的思想道德水平。」現在的楊衛東很自信。
據了解,2014年至2016年,精河縣每年都舉辦農牧民微電影節,共在全縣展演了92部由農民拍客拍攝的微電影作品,在贏得村民追捧的同時,也展現了新一代農民對文化的追求與自覺。
新年新氣象。
㈤ 有沒有好的微電影講述貧困山區孩子的
貧困山區的支教事業 微電影《希望樹》走紅網路---基於微博基礎上的微視頻、微電影成為企業「微」營銷的新寵。
㈥ 看微電影巜因愛而聚》觀後感
當時光倒回到兩年前的那個夏天時,愛心社的成員們正面臨著他們人生中頗具分量的一場考試――高考。彼時因為突然降臨的汶川大地震,什邡中學也嚴重受損,他們只能在廢墟上搭建起來的板房學校里進行復習,對於未來也平添了許多擔憂與疑慮。為了使他們能夠更從容地面對高考,得知這個情況的寶馬愛心基金專門派出了志願者探訪隊伍看望那裡的學生,並為什邡中學的高三考生們送去了相關的學習物資和用品,將社會的關懷與鼓勵送到了他們的身邊。同時為了讓這些在逆境中依然奮發圖強的優秀學子能夠圓了自己的大學夢寶馬愛心基金又匯聚廣大寶馬愛心大家庭成員的力量,在2008年啟動了學生資助項目,資助家境貧困但成績優秀的學子順利步入大學校園。也正是從這個夏天開始,他們與寶馬愛心基金正式結緣,並在隨後的時間里,共同在「匯聚愛、傳遞愛」的公益之路上,書寫出了眾多動人的故事。
2009年4月,寶馬愛心基金在四川地震災區組織了「寄愛心於歡樂」的愛心運動會,來自平武、北川、安縣等五所災區學校的師生們與寶馬經銷商、車主、員工等愛心志願人士混合組隊同場競技,在歡樂中傳遞關愛與希望。此時已在寶馬愛心基金資助下順利進入各大高校就讀的大學生們,積極主動地承擔起了運動會志願者的責任。在那時的運動會場上,處處可見他們熱情誠懇,不懼勞苦的身影。隨後,為了幫助四川平武大山裡的孩子們更好地學習英語,他們又主動組成暑期義教分隊,與寶馬愛心基金的志願者一起奔赴條件艱苦的平武縣壩子鄉,在兩間矗立於廢墟之上的板房教室里,為孩子們進行了為期三周的暑期補習。
在經歷這兩次愛心行動後,同學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團體協作的重要性,因此他們於2009年8月1 5日正式成立了「寶馬大學生愛心社」,並以「銘記愛,傳遞愛,中國心,傳十方!」為口號,開始積極參與寶馬愛心基金組織的相關公益項目:從2009年國慶節期間的「成都圓夢之旅」,陪伴孩子們了解山外世界,到2009年底前往平武山區,和古城中學的同學們共度「板房裡的,一個新年」,再到積極參與「愛心悅動2010」系列活動,與孩子們一起裝點新校園,保護家鄉河,這群懂得感恩的孩子始終活躍在寶馬愛心基金的各大公益活動中,以自身的實際行動,闡釋著他們的公益宣言。
一名受助大學生志願者在頒獎儀式上動情地說:「愛心社是因愛而誕生的社團,我們也是因愛而走到一起的孩子。感謝寶馬愛心基金三年來的持續資助,讓更多的弟弟妹妹實現了自己的大學夢。而現在,是我們回饋社會的時候了,我們將會牢牢銘記住這份愛,並繼續以自己的力量去溫暖他人、幫助他人,使愛的芬芳傳遞得更遠。」
隨著愛心力量的不斷匯聚與傳遞,寶馬愛心基金也在不斷豐富對學生的幫扶形式,以幫助他們更好地成長,並在將來自信地走向社會。今年的學生資助項目在繼續擴大受益學生人數的同時,也在BMW西區、本地經銷商和愛心車主的大力支持下,特意向廣大BMW愛心大家庭成員發起了「伯樂之悅」的倡議,號召大家積極關注大學生就業問題,幫助學子們及早樹立正確的發展方向以及進行合理的職業規劃。當天下午,多位BMW 7系車主還與部分同學共聚四川師范大學。作為各自行業內的佼佼者,這些愛心車主與同學們分享了自身的成長經歷以及成功經驗,鼓勵他們勇敢追逐自己的夢想,並建立了「1+1」的伯樂幫扶關系,為即將面臨畢業的同學們提供切實的就業指導,共享成就夢想之悅。
在愛心社成立一年多的時間里,同學們不僅熱心參與公益活動,也積極號召更多的同學加入愛心傳遞的行列,例如愛心社中的骨幹成員孫靜同學就曾說過:「愛心社是因愛而生的社團,我們也是因愛而走到一起的孩子。我們希望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溫暖他人、幫助他人,使愛的芬芳傳遞得更遠。」今年8月,10名愛心社的成員再次組成志願者小分隊,前往北京志願服務2010寶馬愛心基金夏令營活動,使來自西部地區的百餘名受助師生在京度過了一段溫馨難忘的時光。活動結束後,同為愛心社骨乾的鄭代紅同學就在愛心社的公共博客上寫下了這樣的話:「身為一名志願者,我們感到驕傲和自豪,因為我們不僅僅在夏令營中感受到了愛,更實踐了傳遞愛的理念。希望我們這一群寶馬大學生能夠繼續傳播愛的種子,讓它生根發芽,茁長成長。」
寶馬愛心基金自2008年12月8日正式成立以來,不斷匯聚包括BMW廠商、員工、經銷商、車主等BMW愛心大家庭成員的力量,持續地為需要幫助的人們送去溫暖與關懷。除了學生資助項目外,寶馬愛心基金還先後開展了優秀教師獎助項目、針對災區青少年心靈扶持的「點亮希望」心靈陪伴行動以及文教體育設施捐贈等一系列的教育支持項目。作為一項長期計劃,寶馬愛心基金將繼續增強自身的平台作用,不斷開拓豐富多彩的愛心活動,凝聚更多的社會力量加入到奉獻愛心的行列中來,並在未來將愛心輻射到更為廣泛的需要幫助的地區,為中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知恩於心,感恩於行。我們相信,這些懂得感恩的孩子,將來會在這條愛心之路上越走越遠,有愛相隨,他們也一定會收獲更加美好的未來!
㈦ 觀看感恩助學金微電影的觀後感
昨晚在老師的要求下去大禮堂看了這部電影。一般來說像這種題材的電影我是不會看的,因為我不想流淚。且在猶如電影院的地方看電影,效果更驚人,更具感染力,更讓我完整的把這部電影看完了。這部影片講述了一個拉琴少年的成長故事,它是一部反映普通人微小情感的「小」題材電影。
這部電影中給人印象深刻的人也就只有幾個,其他的人在電影里連名字都沒有,足以說明他們的主角地位。
首先肯定先說的是影片的主角——劉小春。春是個很有音樂天賦的沉默少年,他純朴善良,感情纖細,小提琴一直是他最喜愛的表達方式。他的父親劉成是一個普通的廚師,深以小春為傲,對兒子寄予深切期望和天真的野心。於是他們來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北京。
春剛到北京時就被時尚女郎莉莉所吸引,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成了朋友。對於春而言,他在莉莉的身上也許折射了他其他的感情,親情或愛情?
小春對他的第一個老師——江老師的感情也是不斷變化的。一開始認為江老師很是驕傲,桀驁不馴,傷感寡歡,不易相處,且生活不能自理,總是打斷他的練琴讓他做雜工,春認為江老師其實根本沒有好好的教他練琴。但後來他與江老師的關系在春純朴的影響下漸漸改善,最終當他爸要春改拜余教授的門下時,他們的感情爆發了,那曲小提琴鋼琴合奏曲震撼人心,充分表現出了他們的不舍之情。春對音樂的熱愛在被迫離開江老師後消失了,沒有音樂的寄託,還要琴有何用?這時,春把音樂的寄託轉嫁到莉莉身上,將琴賣掉而買了件貴重裘皮大衣送給莉莉。結果不重要,這種過程是春渴望留下記憶的唯一方式。
即使春用他的方式抗議過,但最終春在莉莉的努力下仍到余教授那學琴。小春在余教授的掌控下繼續追尋成功的路程。這位新老師嚴格、苛求,擺布控管,特意將小春和他得意女弟子林雨湊在一起,讓兩人競爭。林雨對春懷有敵意,小春的心在這段時間里受到的沖擊很大。在這段辛苦的過程中,小春與父親之間的關系卻越來越緊綳,兩人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大。比賽的前夕,余教授終於指定小春參加選拔賽,而不是林雨。他甚至泄露給小春一個將影響他一生的秘密——劉成並不是春的生父。在激動發泄過後,春對劉成的感情很是復雜,在得知劉父要在比賽當晚走,他的不舍及感恩之情都噴涌而出,他願意放棄比賽和劉父一起回老家,雖然他被暫時勸阻住了,但在林雨的刺激下,他最終去了車站。劉小春在火車站拉小提琴拉琴喚父的場景,好感人。
劉成,一個為了孩子的未來費盡心思的父親,即使孩子不是他親生的。小春在少年宮的比賽排名第五,對劉成來說,這象徵兒子大好前途的第一步。經過不懈努力,劉成終於讓江老師同意收小春為學生。劉成打工以支付小春的琴課學費,一趟偶然的送餐差事中,劉成聆聽了接受滿堂喝彩的一位年輕演奏家的演奏。他登門拜訪後者的恩師,高雅的余教授,並說服了他傾聽兒子拉段小提琴。其實我在電影里總是看到他對人卑躬屈膝的,對他的印象並不好,但我知道這是這個社會的氛圍所致。在這個舉動的背後是他為孩子無私奉獻的精神,這點又讓我非常感動。在余教授說他可能成為春成功路上的阻礙後,他又無悔的要回鄉下去,這點讓我對他的敬意達到了最高點。他值得我們尊敬。
江老師,在劉父想要為小春換老師時,他非常的理解劉成的心情,所以他說:「我可以給你音樂,但不能給你成功。」當他說出這句話,他便贏得了我的尊敬。他與小春的合奏非常感人。最後我可以說,他,是一個好老師。
林雨,在這部影片里相當於一個反派,她對小春言語刻薄,舉止挑釁。最後在決定小春為參賽選手之後,為了讓小春放棄比賽她拿出了余教授買的一把琴——之前小春賣的那把。於是小春追到了火車站,而她得償所願參加了比賽。她是個為了成功不折手段的人,但你說她錯了嗎?不,她沒錯,她只是把小春不知道的事實擺在他面前,她只是推了小春一把,讓他下定決心。成功是她的選擇。
余教授,我對他的感情挺復雜的。余教授很清楚,過多的商業演出會毀掉音樂天賦,所以在洗手間的感悟是余教授無奈的呻吟。他已經無法去改變這種格局。當他發現春的天才時,他想在春的身上實現自己的遺憾,所以他把春的身世告訴了春,想用這段心酸的感情來充實春的感恩之心,從而演奏出他希望出現的音樂。可惜,他的目的只達到一半,春將這顆感恩的心奉獻給了父親。余教授只能繼續聆聽他那冰冷沒有靈魂的琴聲。而那把琴就讓我對他的感覺復雜起來,人果然還是為了自己的。
莉莉,美麗俗艷,有點玩世不恭,張喬做致,忽而並懷,忽而嗔怒,轉換之間了無痕跡。在她美麗面孔下有著一個戀愛中包養女人的焦慮和不時受男人欺騙的傷心失望。熱情如火,變化如風,敢愛敢恨,做事有擔當。當她知道那件大衣是小春賣琴所得時,她二話沒說就開始湊錢,並親自去余教授的課堂,求余教授再給小春一次機會。她的美麗,她的個性,都讓人印象深刻。
整部影片中音樂貫穿其中,在適時的地方畫龍點睛,烘託人物感情,感恩是影片的主題,它融入到了音樂中。
在北京站,春用感激之心演奏了樂曲,整個車站都被他的音樂所包圍,所有人都被音樂所感染留下眼淚。
我想在成功和親情的選擇上,我們很多人都難以放下。所以小春是位巨人——感情上的巨人。
真實的情感,是給予,而不是所取。成功其實是種所取,江老師給予了音樂,余教授想所取成功。劉成的付出獲得了最真摯的音樂回報,我們是不是應該為家人做些什麼呢?從這部影片中我們應該學會感恩,不管是對父母還是朋友。
㈧ 《愛的奉獻》微電影有感450字以上
「生命的用途並不在於長短而在於我們怎樣去利用它,許多人短暫的生命卻永久地銘刻在人們的心間。」是啊!蒙田說的這句話一點也沒錯,白芳禮老人就用自己的一生來詮釋了這句話。他是一位普普通通、其貌不揚的蹬三輪車拉活的老人。
生活在幾近乞丐,可就是這樣一個人卻能在十八年支教生涯中,捐資助學35萬元,資助了300多名貧困學生。他就是人稱白爺爺的白芳禮。當我讀到「1994年,已經82歲高齡的他本應當安享晚年時卻自己規定每個月要給貧困的孩子捐款800元」的時候。我想:一個本來生活就不富裕的老人在自己晚年的時候,為自己立下了這樣一個既光榮又艱巨的任務時,每個人都會為此而感到驚訝。可是這位老人又是如何掙夠這筆「巨款」的呢?「為了實現這個計劃,老人決定通過借錢、蹬三輪車也要完成的方式來掙錢。」當讀到「老人為了拉活方便就挨著亭子搭了3平米的小鐵棚子;睡在一張用磚頭搭起,上面鋪上一塊木板的床上;在這種房頂露著一道青天的環境下卻睡了整整五年。」的時候。我的眼淚就不由自主的落了下來。可想而知老人在這個不足3平方米的小鐵棚里度過了多少個嚴冬和酷暑啊!這種地方青年人都堅持不了,更何況是一位老人呢?盡管這樣,在生命快到盡頭時,老人硬是給人家帶病看了三個月的自行車,硬是把自己的一角、二角、一元、兩元湊夠了五百元全部捐出去的時候,老人卻無奈地說:「我干不動了以後再也不可能捐錢了,這是我最後的一筆錢」的時候,在場的人無不熱淚盈眶「當看到這種情景時,我不爭氣的淚水又一次地流了下來。2005年9月23日清晨,93歲的白爺爺卻悄悄地離開了我們。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他那顫抖的聲音;永遠不會忘記他曾經捐助的一筆不小的數目……文章寫完了,我的淚水早已使我的視線模糊。
可我還是不忘哼起了那首愛的奉獻「這是心的呼喚,這是愛的奉獻……「這首歌我永遠記住,因為它是白爺爺一生真實的寫照。夜已深了,可我卻無法入睡,我對白爺爺的懷念將永遠永遠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