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球影訊 > 電影影評系列大全

電影影評系列大全

發布時間:2022-07-05 11:41:07

① 推薦電影和影評

1.推薦電影之一:《步履不停》。

面對著不可遏制的時間的水流,人生在"步履不停"中無奈前行,那些捨得的捨不得的人和事總會一一遠去,以至再也無法望見。你可能偶爾懷念,也可能丟了命似的道不了別。

整部電影細膩、真摯,很溫情很感人,音樂也絕美。人物性格不斷豐滿,讓我們一點點觸及這些家庭里的秘密。於是,我們看到了固執老父親的溫情,看到了慈祥老太太的殘酷,也看到了這個看似溫馨家庭里的裂痕。

電影用細節構建了一個家庭即是一個世界,透過它我們除了看到這個家庭幾十年的風雨,也看到了社會的變遷,生命的沉浮,像一個冰山,展示了一小部分,更多的隱藏起來,需要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去補充。

這個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會結束,任何感情都會有消逝的一天,可是家不會,我們對家人的情感也不會。人生是一條漫長的走不完的路,而在這條路上陪你一起的人是最被我們忽視的家人。

2. 推薦電影之二:《刺蝟的優雅》。

勒妮是一個門房,就是看公寓大門的人,還是一個寡婦,麻木的活了二十多年。小女孩帕洛瑪身在富裕家庭,但無法忍受世俗虛偽的社會,一直想著自殺,便用攝像機記錄生活中的一切。她發現勒妮表面冷漠、因循守舊,實則內心豐盈,勒妮有一個書房,書架上放滿了書,閑暇之餘便喝茶看書,與一隻肥貓為伴。後來入住了一個新房客一一小津格朗,一個去逝了妻子十多年的老人,為人謙虛禮貌,他拋開身份的距離主動約勒妮到家吃飯、看電影,勒妮重新審視自己,她的心重新被點燃。可惜一天早上,勒妮出去在馬路上為了提醒別人注意車而自己被撞身亡。整個影片細膩而真實,多有寓意。如把人比喻為一隻金魚在魚缸中不停的游動,說勒妮作為門房是找到了自己的藏身之處等等。

"重要的不是死亡,而是死亡的時候你在做什麼,勒妮,你死亡的時候在做什麼?你在准備去愛一個人。"最後影片這樣發問,讓人的心猛然一顫。

試想我們每個人的人生是向上的、樂觀的、開放的、有意義的嗎?你是否在體驗自己的生命?你是否在追尋生命的價值?每一個普通人都有這樣的權利!

3.推薦電影之三:《五月的四天》。

每當黑暗的時刻,人性的光芒格外引人注目。孩子單純善良為了保護喜歡的少女而閃出微弱的善意,走投無路與德軍共戰斗的蘇軍小隊噴泄正義的怒火,這些不是為了表達什麼宏大的意義、責任和作用,只是基於人性的情感表達:最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溫情。千萬不要被集體屬性所

② 誰給我寫10部電影的影評,外國電影,有內容的,像勵志的什麼的

阿甘正傳
天空中,一根羽毛隨風飄舞,飄過樹梢,飛向青天……最後,它落在福雷斯·甘的腳下,阿甘把它夾進自己最喜歡的書中。他正坐在薩凡納Savannah州的一個長椅上等待去珍妮家的公交。他要與自己多年沒見的、愛慕了一生的珍妮見面。阿甘開始思緒萬千,為了消磨時間,也是為了撫平浮動的情緒,他向同坐等公車的路人訴說著自己一生的故事——
洛奇

一部劇情影片,如果不想那些花哨誇張的內容,想懷舊,記得一定要看洛奇,劇情沒有那麼發雜只需慢慢品味即可。無論你是沖著偶像還是拳擊題材......,看了給人輕松的感覺
洛奇2
洛基•巴爾博厄(西爾維斯特•史泰龍 Sylvester Stallone
飾)戰勝了世界冠軍拳王阿波羅,卻很快花光了比賽贏得的獎金。為了養家糊口,他嘗試了很多的工作,均未成功。他再三考慮,決定做回本行,重新開始他的拳擊生涯。阿波羅對於上次的失敗也非常介懷,他多次給洛奇製造麻煩,逼迫他重出江湖。雖然太太反對,但洛奇仍然緊鑼密鼓,開始做好比賽的准備,他的決心終於得到親人的支持。在親友的協助下,他苦練拳術,走上賽場,和阿波羅展開驚險搏鬥。

洛奇3
在第二次擊敗宿敵——黑人拳王阿波羅·克里德(Carl Weathers 飾)後,當初貧民窟出身的窮小子洛奇(西爾維斯特·史泰龍 Sylvester
Stallone 飾)逐漸走上事業的頂峰。
洛奇6永遠的拳王
轉眼30年過去,往日的榮光漸漸不再。曾經的傳奇拳王洛奇(西爾維斯特·史泰龍 Sylvester Stallone
飾)生活平淡乏味,心愛的妻子亞德里安(Talia Shire
飾)因癌症去世,自己與兒子的關系又分外緊張,他終日坐在所開的小餐館里追憶往昔,誰也不會想到這位拳王退休後的人生竟如此落寞。是時,新一代的拳王橫空出世,年輕的梅森·迪克遜(Antonio
Tarver 飾)統治者重量級冠軍的頭銜。 男人可以流淚,但是不可以放棄!
肖申克的救贖

看完了,久久不能釋懷,讓我深深感受到了希望的可貴之處,不論我們處於人生的低谷還是頂峰,都不能失去了對生活的希望。非常不錯的一部片子~大力支持!
喜劇之王

10年以後再回首這部電影,其中的愛情依然能打動我。這是一部周星馳個人印記很深的電影,對演藝事業的之作,你永遠是我心中的香港喜劇之王。
國王的演講

影片講述了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父親喬治六世國王的故事。喬治六世就是那位為了美人而放棄江山的愛德華八世的弟弟,愛德華退位後,他很不情願地坐上了國王的寶座。然而喬治六世有很嚴重的口吃,發表講話時非常吃力,連幾句很簡單的話都結結巴巴地講不出來。幸運的是他遇到了語言治療師萊昂納爾(Lionel
Logue),通過一系列的訓練兩人成為好友,國王的口吃也大為好轉,隨後他發表了著名的聖誕講話,鼓舞了當時二戰中的英國軍民。

心靈捕手

謝謝導演,謝謝演員,謝謝所有的人。記憶里總是有很多好的影片讓我難以忘懷,看完後總是久久不願起身。很多年過去了,很多影片依然讓我難以平靜,還在回味那些台詞,那些表情。總之,很感謝。
舞出我人生

兩個有舞蹈天分的年輕人的激情碰撞--你可能覺得這是一個苦甜參半的青春故事,其實它更像是一個關乎夢想變為現實的美妙童話。
純自己DIY,請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勿右鍵~

③ 影評9.0分以上的動作電影有哪些

一部好看的電影,人氣和評價肯定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動作電影更能帶動觀眾的激情,讓觀眾看的熱血沸騰。像一些影評評分高的電影,知名度肯定也是非常高的,觀眾的喜歡程度也會很高。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些影評9分以上的動作電影。

1,《無間道》,評分9.2,參評人數798134

高評分的動作電影還有很多,在此我就不一一描述了。經典的動作片給人的視覺和聽覺體驗就是不一樣,影片中槍林彈雨的場面、拳拳到肉的打鬥場面,讓人看的特別過癮。我特別希望電影圈能夠多呈現一些這樣經典的動作電影,這樣就不會有劇荒的危機了。

④ 電影影評

大哥,你好歹也給加點分啊,這么干說沒激情啊。好吧 就說說我剛剛看完的《啟示錄》講的是瑪雅文明的時代,其實我覺得那根本算不上是文明,都是一群野蠻人,要不是後來那些航海家的發現,他們現在可能還那個樣兒呢。看完這個電影主要的感受就是:虎爪(火石天的兒子)在被俘以後一直有一個信念:就是要回村子救自己的妻兒,也可能這點就是導演所要表現的,所以發生了很多事情,幫助他成功逃跑救出妻子和孩子,表現了愛的偉大吧,可能是這樣。值得一看!

⑤ 軍事題材電影觀後感

《集結號》觀後感(一)
在《集結號》中,我們看到的戰士不再英勇無敵,也看不到那些符號化的革命英雄主義場面,因為在導演馮小剛看來,怕死是人類的本性,沒有人願意打仗。
鏡頭從對准將軍改為描寫普通士兵,英雄也「怕死」不會主動請戰、犧牲時更不會高喊口號撞槍子兒……正在遼寧寬甸緊張拍攝《集結號》的馮小剛日前接受記者探班采訪時表示:電影表現戰爭的方式有很多種,作為第一部大製作的戰爭商業大片,《集結號》也會凸顯英雄主義,但肯定不是傳統的主旋律戰爭片。馮小剛希望通過這部影片至少講清楚一件事情,「怕死是人類的本性,但在這種本能下主角穀子地又做出勇敢的舉動,這個反差,對比出來才是真正的英雄。」
在我們熟知的一些戰爭片中,敵人總是潰不成軍,好人往往以一敵百,而力圖還原戰爭真實的《集結號》將把人從神身邊拉回來。
《集結號》的拍攝,既有規模宏大的戰爭場面,也有注重細節的巷戰鏡頭。記者探班時恰逢攻堅戰突破城門的一場戲。韓國技術人員正在按照馮小剛的要求埋炸點,這些技術人員曾為《太極旗飄揚》製作戰爭效果。他們為這場戲使用了最新的氣爆技術,可以保證20厘米外的人不會受傷。因此,《集結號》中我們看到的,不再是過去一些戰爭片中「戰士」躲著炸點和子彈跑,「好人怎麼炸都炸不死的」的神奇場面,相反,這里的「戰士」們將迎著炸點上。
《集結號》的劇本非常簡練有力,比如過去戰爭英雄站起來一邊豪言壯語一邊機槍掃射,四周倒了一大片自己還沒事兒,但這次不少英雄「剛站起來還來不及說一聲『啊』,就已經中彈陣亡了」。馮小剛表示,影片希望從士兵角度塑造一系列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他們將脫下高大全的外衣,一個個真實地犧牲在戰場上。
正是因為每一次犧牲都非常寶貴,以往的戰爭片中經常出現的「主動請戰」劇情這次也不會再有,這些符號化的革命英雄主義場面在《集結號》劇本中被做了更多人性化的細節處理,比如最英勇的排長焦大鵬,為了保留連隊血脈在關鍵時刻選擇了撤退。馮小剛表示:「這部電影我要解決這么一個問題,沒有一個人是願意打仗的,他一定是怕打仗的,怕死是人的本性,我必須把這種真實感還原出來。劇中主角穀子地除了堅定不移執行命令,考慮得最多的就是士兵的生命。」

《集結號》觀後感(二)

——從《集結號》看後極權主義的藝術創新

在我的研究生的一再推薦下,看了最近的賀歲片《集結號》。在我的印象中,以往的賀歲片都是娛樂性的喜劇,而這次的卻是充滿教育寓意的正劇。當然,連在每天的《新聞聯播》中都黨旗飛舞,熱衷於向人民推出各種道德楷模的精神氛圍下,賀歲片由喜劇變成正劇就一點也不奇怪了。但是,我的學生對我說:這部電影雖然也是央視竭力推介的主旋律影片,卻和以往的主旋律藝術不同,它拍得很好看,同時,揭示了一些以往的藝術所不敢觸及的新東西。
看了電影之後,果然感觸良多,以致於產生了暫停手上正在從事的研究,來寫這篇影評的沖動。不過,就如魯迅所說的那樣,人們在一部《紅樓夢》中看到的只是他們自己想要見到的東西,我從《集結號》中看到的也正是自己在當下的研究中所關切的屬於道德哲學和政治哲學的問題,更准確地說,這個問題可以表述為:人們通常稱之為極權社會(或後極權社會)[1]的,由黨國體制治理的社會,究竟是建立在人與人之間怎樣的精神關系的基礎上的,以及在這樣的社會向自由民主社會轉型的過程中,需要每個個體在精神上和人格上相應地完成怎樣的成長?
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在經濟建設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整個社會在最基本的價值觀上卻陷入越來越嚴重的分裂和紊亂之中。執政黨內當下的主流思潮傾向於認為,彌合這種分裂,進行精神文明建設的基本路向應該是,不斷地回溯到執政黨早期的艱苦歲月,從而從黨創建之初的政治信念和道德熱情中去汲取精神力量,然後,用這種精神來教化整個社會。這種原教旨主義的精神文明建設路向導致的一個結果就是,在我們的文化空間中,原先早已沉寂的「紅色經典」重新開始熱播,各種「紅色記憶」被再度挖掘,新一代主旋律藝術家們則順勢創造了像《激情燃燒的歲月》、《亮劍》這樣的「新紅色藝術」,試圖在一種新的審美趣味下,重現執政黨通過武裝斗爭奪取國家政權時的艱難經歷。《集結號》正是從這股藝術思潮中涌現的,同時,又將這股思潮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不僅僅是由於相對而言,它在審美品味上更為現代和更加純正,更為重要的是,它在思想上也更有深度,在這一系列藝術作品中,惟有《集結號》才真正觸摸到了極權主義運動的靈魂,揭示了極權社會得以構成的精神邏輯。從這種意義上說,《集結號》可以當之無愧地被看作,「紅色藝術」在我們這個後極權時代的新經典。
《集結號》繼承了「紅色藝術」的一個最核心的精神傳統,並試圖在某種更具現代性的語境中對其加以重建。對一個社會來說,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任務就是如何通過提供某種文化樣式,來幫助個體給自我的生命賦予某種終結意義。一般而言,一種宗教或道德文化,總是通過為個體的自我人格和某個他者人格之間規定某種規范性關系的方式,來倡導一種帶有終極性的精神價值的。比如,在基督教文化中,就是通過確立我與神的關系,即在自我人格對一個超驗的神聖人格的確信、仰慕和順服中,來規定自我生命的終極價值的。[2]
而在一個由黨以一種總體主義的方式支配一切的社會中,「我與神」的關系被「我與黨」的關系替代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這兒的「我與黨」的關系,不是指外部的政治關系,而是指內在的精神關系。在一個極權社會中,所謂的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任務就是導引個體自覺地去建立「我和黨」之間的某種精神聯系,並且將這種關系看作是賦予自我的生命以終極意義的神聖性關系。[3]
在一個源遠流長的紅色藝術的傳統中,我和黨之間的精神聯系,被比喻為一個喪失了家園的孤苦無依、顛沛流離的幼兒,重新回到慈愛母親的溫暖懷抱的關系,這也就是我們在本文的標題中所說的「孤兒- 母親」關系。[4]表現這一主題的頌歌,像《唱支山歌給黨聽》、《黨啊,親愛的媽媽》等,構成了主旋律藝術的最強音。
《集結號》的藝術震撼力首先源於對這一傳統主題的繼承。電影是通過一個軍事片中常見的情節展開的,連長穀子地奉團長之命,率領全連僅剩的47個戰士,在舊窯場陣地打阻擊,掩護大部隊的撤退,最後,除穀子地外全部戰死。在這部1小時50分鍾的電影放映到一半的時候,觀眾們都會覺得它表現的是一個一般主旋律戰爭片中司空見慣的主題,通過戰爭的殘酷和戰士的英勇來說明紅色江山的來之不易,和歌頌革命軍人的犧牲精神。但是,隨著情節的進一步展開,人們發現上述主題只是表層的,《集結號》的真正的藝術力量來自於它對這一表層主題之下的另一更深主題的發掘。
和以往的主旋律戰爭片不同的是,《集結號》接下來出乎意料地告訴我們,穀子地和他部下如此英勇的獻身行為,卻沒有得到組織上的承認,團里只是冷漠地將他們當作失蹤者處理了。於是,在電影的下半部中,穀子地走上了歷盡千辛萬苦尋找失散的組織的漫長歷程。仗只打了幾個小時,尋求組織認同的努力卻進行了整整八年。正是在穀子地顛沛流離,忍受各種誤解和屈辱來尋求組織對自己的理解的過程中,一個對黨忠貞不渝的兒子,經過漫長的精神流放,重新回歸母親懷抱的主題被展示出來。
這時,回過頭去看,前面的那些殘酷的戰爭場景和戰士的英勇行為,就被賦予了更為豐富的含義。正是由於戰士們是如此的朴質和勇敢無私,組織的冷漠似乎變得更為令人震撼,但是,這一切最終只是為了突顯和證明,穀子地如孤兒渴望母親懷抱般的對組織的需要。只有通過常人無法承受的誤解、屈辱和疏離的試煉,才能顯現出穀子地這個黨的兒子,對組織的無以倫比的赤膽忠誠。《集結號》試圖向我們昭示的是,和勇敢相比,這種忠誠才是一種更為重要的品格,而正是由於無數兒女的這種忠誠,黨才獲得了戰無不勝的偉大力量。
然而,和傳統的紅色藝術相比,《集結號》的創新表現在它力圖在一種新的更具現代性的語境中,來重建我和黨之間的這種「孤兒–母親」式的精神聯系。在影片中沒有任何顯白的對黨的歌頌和直截了當的政治說教,從表層意義上看,穀子地和他部下的英勇作戰和自我犧牲行為,只是源於對團長的一個命令的不折不扣的執行,因而,影片彰顯的似乎只是「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這一具有現代性的軍人道德。但是,在影片一些細節的隱晦的暗示中,它道出了自己真正想要表達的東西。
團長在對穀子地下達打阻擊的命令時,似乎不經意地問道:「咱們老八區教導團出來的戰友,還剩幾個呀?」穀子地也漫不經心地答道:「你一個,我一個,還有誰啊?」但對這個問題的真正的回答,是電影後半部穀子地在團長的墓前感慨自己和團長一個命時所說的話:「老八區教導團出來的,有一個算一個,全是死心眼。」執政黨新的領袖在執掌權力時,都要到西柏坡朝聖一下,「老八區教導團」在這兒就像「西柏坡」和「延安」一樣,是一種象徵。它告訴我們,這支軍隊的威武強大和它的軍人的英勇無私,都可以追溯到其早期的某種聖潔的精神傳統,而這種精神的鑄成,則源於黨的教導和烽火歲月的考驗。另外,影片中戰士關於小時候給地主放羊挨打的回憶,和電影開頭指導員督戰時訓斥穀子地畏戰的鏡頭,都向我們顯示了,這支軍隊不是現代意義上的屬於一個憲政國家的軍隊,而是一支階級的軍隊和黨的軍隊,而黨的思想控制工作是軍隊戰鬥力的根本保障。[5]
同樣,一個連長為自己犧牲的戰友和部下的英勇行為作證,在一支不管什麼性質的軍隊中,無疑都構成了一種不可推卸的道德責任。但是,《集結號》所表達的主題,卻在這完全合理的表層意蘊下,傾心注入了大量的非理性的東西。它致力於表現的是穀子地和黨之間的精神上不可分離的共生性關系,它將穀子地對組織的尋找,和精神上獲得黨的理解和認同的渴望,上升到了某種形而上的高度。
在一個人們(包括黨的幹部和領袖)對黨的意識形態已經普遍失去了真正的熱誠和信任的後極權社會中,要重建「我和黨」之間的真誠的精神聯系,是一項艱難得近乎不可能的工作。因此,《集結號》沒有以高調和顯白的方式,而是相當明智地以一種低調和含蓄的風格來從事這項精神創新的。在表層結構上,穀子地的努力的意義,似乎只在200斤小米和700斤小米之間;但是,在深層結構下,影片卻用了大量的細節,既低調含蓄,又重彩濃墨地表現了穀子地和黨之間的「孤兒- 母親」關系。
一個情節是:穀子地和指導員王金存的遺孀孫桂琴在無名烈士陵園,孫桂琴對穀子地說:「別看了,都是無名烈士。」 穀子地則喃喃自語道:「爹媽都給起了名了,怎麼全成了沒名的孩子了。」 這時低沉、柔和的主題音樂響起來了,似乎既在表達某種哀思和幽怨,又在傾訴衷腸。影片將一個錚錚鐵骨的男子漢的內心深處的柔情和脆弱,這么一種在審美上十分具有感染力的情感,巧妙地導入了「我與黨」之間的「孤兒- 母親」關系。它試圖向我們昭示的是,穀子地尋求組織對他的忠誠的明察,也就是在尋求自己生命的終極意義和價值,一旦失去了組織的認同,他的存在就陷入了虛無的「無名」 狀態,成為精神上不再有任何寄託和依傍的被棄的孤兒。
另一個重要的情節是:穀子地登上了森林防火瞭望塔,茫然面對著錦綉河山,正以一種「望斷天涯路」的情懷,盼望早日找到組織時,突然,聽到孫桂琴在下面對他大喊:「谷大哥,部隊找著啦!」 這時,穀子地如被雷擊般地怔住了,好一會兒,才回過神來,一邊激動得渾身哆嗦,一邊沿著瞭望塔緩慢地往下爬。「你們可千萬不能誑我」,「不能誑我,可千萬別誑我。」 穀子地終於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雙手捂臉,發出孩子般嗚咽的哭聲。《集結號》在這兒力圖表現一個黨的兒子的理想型人格:對待黨所指定的敵人如雄獅般地勇猛,而對待組織則如嬰兒般地依戀和赤誠。這時,低沉、柔情的主題音樂再次響起,向我們展示這個長期處於精神流放中的赤子,突然聽到母親音訊時內心深處的感動和溫暖。[6]
影片中著意刻畫穀子地對組織的感情和態度的細節還有許多,比如在要求趙二斗為自己找部隊時,對自己是「從哪一股泉眼裡冒出來的」的頂真和在乎;在煤山上拚命刨挖戰友遺骸,忽然聽到他們已被追認為革命烈士時,激動得喘不過氣來的神情等等。礙於本文的篇幅,對此不再一一詳述。這些都充分說明了,這部影片想要表達的真正的主題,是一個對黨無比忠貞的兒子和黨之間的精神聯系。在這兒我們看到了《集結號》在藝術創作上的雄心,因為,自從改革開放使傳統意識形態解體以來,已經少有優秀的藝術家會去觸碰這樣的主題,但是,另一方面,就如我們在前文中已經提及過的,目前執政黨內的主流思潮迫切希望通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在30年的開放進程中已經變得鬆弛的我與黨之間的精神聯系重新扭緊發條。由此,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旨在重建這種聯系的《集結號》會受到主流思潮的大力推崇了。
不過,我們必須看到,為了消解後極權時代人們普遍存在的對黨化教育的抵觸情緒[7] ,《集結號》確實作了一些新的努力,通過反傳統的方式來承繼傳統,通過表層意義上的解構來實現更深意義上的建構,可以說是《集結號》在表現手法上的一個主要創新。影片的一個最核心的情節是,團長在向穀子地下達打阻擊的命令時,讓他聽到集結號後方許撤退,但是,穀子地一直盼望著的集結號卻始終沒有吹響。
於是,《集結號》的整個故事情節和它想要表達的主題之間,表面上構成了一種強烈的悖謬,它講的似乎是一個個人被組織冷漠地加以拋棄的故事,而不是「我和黨」之間無法分離的精神聯系。影片甚至還故意用一些細節強化人們的這種悖謬感,它讓團長不是以一種莊重肅穆的神情,而是一邊洗腳,一邊漫不經心地下達了事關部下生死的命令,從團長一反常態的要什麼給什麼的態度中,暗示團長明知穀子地他們難以生還,導引人們去猜度團長也許從一開始就根本沒打算吹集結號,同時,還讓堅持到最後的戰士說:河對岸早已沒有動靜了,大部隊早已撤退了。從而故意讓穀子地和他部下的犧牲行為蒙上了一層被欺騙的和無謂的陰影。
這樣做的用意在於,它通過引發人們對穀子地和他部下的命運的深切同情,和對組織上的冷漠的抱怨,解構了人們對影片的黨化教育主題的反感和抵觸情緒。然而,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這個包袱慢慢地被解開了,影片告訴我們這一悖謬其實是虛假的,只是一個佯謬。通過司號員之口,我們被告知團長是在發現大部隊有可能被敵人咬死的情況下,為了拖住敵人才沒讓吹號,同時,通過讓團長也在一個類似情景下犧牲的方式,消解了人們對團長可能抱有的猜疑和抱怨。
影片故意讓一直期盼集結號的穀子地,在團長的墓前充分地宣洩自己的怨憤之情,喊出:「你們怕被咬死,我們呢,九連呢?」的話。但是,所有的觀眾,包括穀子地本身都意識到,這一責問是無力的。在危急的戰爭情形下,軍事長官為了保全大部隊,而下達要求一部分軍人做出犧牲的命令是完全合理的,盡管對被要求犧牲的軍人來說,這是殘酷的。在這兒,我們看到了《集結號》在黨化教育的手法上的創新,以往的紅色藝術作品中的英雄,往往都是沒有個人的七情六慾,完全按照黨的要求行動的機器人。而在《集結號》中,則非但表現了英雄人物的個人化的感情和慾望,並且還讓其和組織的邏輯處在嚴重的,甚至是會導致個人毀滅的殘酷的沖突之中。最後,通過這種沖突教育人們,個人化的沖動和慾望雖然情有可原,可以理解,甚至值得同情,但是,本質上依然是狹隘的,組織的邏輯雖然站在個人的立場上看似乎是冷漠和殘酷的,但是,事實上,代表著更高的和更深刻的真理,個人假如不能在和組織的沖突中得到自我改造和升華,揚棄自己個人化的立場和情感,主動地融入組織的立場和邏輯,那麼,等待他的命運不是殘酷的滅亡,就是因為被邊緣化而陷入悲慘和絕望的境地。
在此,我們看到《集結號》在表現手法上的「新」的同時,也看到了它在思想觀念上的「舊」,極權主義者總是喜歡將軍隊和戰爭的邏輯,推廣到整個社會生活的所有領域。用戰爭中軍事長官為了保全大部隊而必須犧牲部分軍人的做法,來證明黨為了實現自己的總體目標,要求某些人犧牲的合理性。[8]《集結號》從根本上看,依然遵循著這一邏輯,它通過穀子地和他的部下的犧牲,以及團長自身的犧牲,表現和贊美了一種作為任何極權主義群體存在基礎的,個體為了群體而舍棄自我的勇氣和犧牲精神。[9]
在《集結號》的表現手法「新」和價值觀念「舊」的問題上,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它塑造的王金存這個形象。表面上看,影片似乎表現了對「怕死」、「軟弱」 等「人性化」行為的寬容,但事實上,它在價值觀念上卻大踏步地退回到了前改革開放時期。在這兒,我們看到了一個久違的窩囊、怯懦,又窮講究地將頭發梳得一絲不苟的知識分子形象。它讓教養和文化的價值在粗魯和勇猛的價值面前顯得如此可笑和一錢不值。穀子地對於王金存而言,成了精神上的導師和拯救者,影片讓王金存怯生生地對穀子地說:「連長,我沒有給你丟臉吧?!」《集結號》使王金存不斷地粗俗化和勇猛化,最後讓他以在大聲叫喊中拉響炸葯,將自己和敵人炸得粉碎的方式,使他獲得了「精神上的升華」。
影片試圖讓人們意識到的是,一個人身上的所謂的「人性化」的東西,總是和「怕死」、「脆弱」這樣的從組織的立場上看負面的情操聯系在一起的,而它們之所以被寬容,是因為它們身上存在著自我揚棄的可能性。只要通過適當的教導和鍛煉,它們就會自我克服和自我揚棄,最終「升華」到黨性和組織性的「高度」。同時,通過對改革開放以來形成的某種知識崇拜的顛覆和對戰爭年代的價值觀的回歸,影片向我們展示和推銷了這么一個真理:對維系一個極權主義政黨(事實上對任何類型的極權組織都是如此)的存在,和確保它不斷戰勝敵人,從勝利走向勝利來說,帶有一些蒙昧的忠誠,對敵斗爭的勇猛,為了黨的目標勇於犧牲自我的奉獻精神,這些價值比起建立在自我保全和個性成長基礎上的教養、理性和知識來說,是一些重要得多的價值。而後者對極權組織來說,則往往是一些具有解構作用的負面價值。[10]
當然,《集結號》在表現個體與組織的關系時,確實也為我們展示了一些更具現代性的新東西。傳統的紅色藝術表現我與黨的關系時,組織總是被比喻為溫暖的母親的懷抱,黨則被看作是洞察兒子的所有需要,無微不至地關愛著孩子的慈愛的母親。在影片中,黨和組織被傳統的擬人化藝術手法所賦予的全知全能全善的人格化特徵消退了,它按照一定規則運作的機械性,和由於信息和能力上的有限性而導致的可錯性的特徵被呈現出來。
這樣一來,黨和它最忠誠的兒子的關系變得復雜起來,不再是傳統紅色藝術中所表現的那種不含半點雜質的聖潔的關系了。《集結號》既表現了組織對個人的誤解和傷害,也表現了個人對組織的抱怨。[11]傳統的說法是:相信組織,相信黨。《集結號》解構了這種傳統的,建立在幼稚和輕信基礎上的個人對組織的一廂情願的盲目信任,但卻力圖在某種更加真實的基礎上,重建個體對組織的忠誠。
為了做到這一點,首先,《集結號》雖然沒有迴避組織對個人的誤會和傷害的問題,但它力圖讓人們理解,這種傷害並非出於組織的本意,而是組織按照自己的邏輯運作時,不得不產生的現象,機械、刻板和可錯性,本來就是組織的本質特徵,因而,它的這些特徵沒有什麼可抱怨的,而是,組織中的個體不得不作為命運加以忍受的東西;其次,作為最核心的主題思想,《集結號》著力加以渲染的是,在組織和個人的關系中,組織固然需要個人,需要個人去實現它的各種目標,但是,個人更需要組織。因為,個人對於組織來說,是可輕而易舉地被替代的,只是無名的芸芸眾生中微不足道的一個,而組織對個人來說,則是惟一的,不可替代的。[12]
就如我們在上文中提及的那樣,為了突現這一主題,影片重彩濃墨地刻畫了穀子地和組織之間,在精神上不可須臾分離的共生性關系,表現了穀子地靈魂深處對組織的,如孤兒對母親般的依賴和渴望。而且,影片讓我們看到穀子地對組織的這種需要是如此地真實,當他身處在組織中時,他是如此地生龍活虎和英氣逼人,他內在的全部激情和力量都淋漓盡致地迸發出來,以致於他獲得了勇氣常常去超越組織的戒律來展現自己的個性,而一旦脫離組織,他就像在河灘上擱淺的魚一樣,整個人從內在的精神到外在的力量都處在迅速的枯萎和衰敗之中。是的,《集結號》表現了穀子地對組織的堅貞不渝的忠誠,但是,在更深的層面上,它以一種近乎冷酷的嚴峻表達了,個人,哪怕他是一個頂天立地的英雄,都無法脫離組織而存在的無奈。它告訴我們,在穀子地和組織的關系中,歸根結蒂不是組織需要穀子地,而是穀子地離不開組織,穀子地身上的所有有價值的,閃光的東西歸根結蒂都是組織賦予他的。
作為德國極權主義運動領袖的希特勒,曾經說過一句極具震撼力的話,他說:國家社會主義運動的真正魅力在於,它使投身於它的人,從卑賤的臭蟲變成了一條巨龍身上閃閃發光的鱗片。正是由於洞察人們的這種心理需要,才使希特勒獲得了召喚群眾飛蛾撲火般地投身極權主義運動的巫師般的力量。
通過在影片的最後象徵性地點出這一主題,《集結號》達到了自己的高潮。在低沉、悠揚的主題音樂中,銀幕上出現了一列在夜幕中長龍般行走著的望不到頭的革命隊伍,每個戰士手中高舉著的火把,宛若這條巨龍身上閃閃發亮的鱗片。 頭帶鋼盔、手持火把、英俊威武的穀子地一個亮相之後,轉身身手矯健地奔走著跨入了這一巨龍的行列。這時銀幕上推出幾行字交待了穀子地的身世:「……三個月大時父母餓死在逃荒路上,一個鞋匠在穀子地里拾到他,見他沒名沒姓,取名:穀子地。」

⑥ 有哪些比較經典的影評範文

《霸王別姬》影評:一個人若是活的太過純粹,就註定被紛擾的世俗所埋葬。就如霸王別姬裡面的程蝶衣,終其一生,只唱一段京劇,只愛一個段小樓。而出於對生的本能的渴望,他的師哥段小樓出賣了同門之誼,同時也出賣了自己的愛情,那個死心塌地想和他過一輩子安穩日子的頭牌名妓----菊仙

⑦ 經典電影影評

《阿甘正傳》算不算是經典的電影?

飛舞的羽毛
——評《阿甘正傳》
一個智商不足80的傻子,如何能夠創造奇跡,成為億萬富翁呢?羅伯特•澤米基斯導演的《阿甘正傳》就為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智商不足80的傻子「阿甘」在母親和青梅竹馬的珍妮的鼓勵下,擺脫追打,跑進大學,跑進軍營,立下戰功,經營捕蝦船,購買蘋果公司股票,成為百萬富翁至億萬富翁。
影片按時間順序描寫,一片羽毛隨風飄舞,最後落到主人公腳下,這也暗示了命運的無常,阿甘就坐在等車的長椅上,給不同等車的乘客講述他的故事。
影片最大特點就是巴士到站這一鏡頭來串聯起不同的乘客,這些乘客就是阿甘的聽眾,隨著聽眾的變幻來串聯起不同的情節,這是關聯蒙太奇的運用。影片另一特點就是通篇使用了平行蒙太奇。影片有兩條線索線,一條是以阿甘為主體,主要講述了阿甘從入學到億萬富翁的歷程。另一條則以珍妮為主體描寫了珍妮的墮落。雖然他們發生在不同空間,可經過導演對鏡頭的切換,使它們發生關聯,給觀眾無限想像空間。
影片的主人公阿甘的童年是不幸的。阿甘的童年雖然有母親的呵護,但仍然處處受排擠,直到他遇到了珍妮。珍妮的Run,Forrest,Run!給了他奔跑的勇氣,使得他擺脫了腿上的束縛。從此,他開始奔跑,奔向希望。從阿甘身上我們可以看出執著、專一、勤奮、刻苦、善良等一系列的閃光點,充滿了正能量。
同時,影片中的其它人物也有著自己的特點。
「我希望變成一隻小鳥,飛向空中」珍妮的童年是不幸的,父親的虐待給了她很深的印象,再加上美國60-70年代是一段迷茫時代,社會風氣深深影響了珍妮,使她變得墮落。
丹中尉是另一個重要人物,丹中尉本應與祖先一樣戰死沙場,可他卻活了下來,成為了殘疾人人。後來,他們戰勝了風暴,丹中尉也救贖了自己的靈魂,重頭再來。
《阿甘正傳》的主題曲也十分經典。影片開始,一片羽毛飄浮在空中,隨風飄舞,緊接著音樂響起,這首充滿靈性的音樂一開始就奠定了全片的基調。以鋼琴為主旋律,簡單的音樂,如同羽毛一般輕靈,小提琴的高音似乎在訴說生命中的不平凡的事,飽含深情。
片尾是片頭「羽毛主題」的重復。與片頭形成呼應,讓人感受到生命的倫回與重復,再一次聽到這個配樂心情要比開始時還要平靜。生命就如同空中的羽毛,盡管中途坎坷,也要勇敢奮斗。
影片的一大特色就是大量的長鏡頭的運用。導演多次使用長鏡頭來完成場景轉換,這樣不會給觀眾突兀的感覺。長鏡頭跟拍也能夠將觀眾視線聚集在人物身上,能夠將導演所需情感很好的傳遞給觀眾。例如:片頭隨著羽毛飄落,鏡頭給了阿甘的那雙球鞋一個特寫,暗示著將把這雙鞋作為情節發展的主要推動因素。又如珍妮在外墮落,決定跳樓那場,導演只是使用了簡單的推進和升格,就製造了很強的懸念,把觀眾的心提到最高處。
《阿甘正傳》充滿了溫情與感動,阿甘媽媽的話給了我很深的印象「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我們的命運就像那羽毛四處飄泊,又像那巧克力,不知將要面對什麼,命運如何,我們都應坦然面對,接受現實。

⑧ 求幾篇電影的影評。(觀後感)

經典戰爭片拯救大兵瑞恩觀後感
觀看了《拯救大兵瑞恩》之後,驚嘆於斯皮爾博格深厚導演功力的同時,一些東西似乎壓在心頭,用一個誇張些的句子來說就是——戰爭,離我們有多遠。

80年代初,甚至更早一些出生的人,大概都是在紅色電影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記得小時候,一些電影,如《小兵張嘎》,《地道戰》,《地雷戰》,《閃閃的紅星》等片子是百看不厭的。更後來些,有了《大決戰》系列,更是讓人大呼過癮。同時,一種非常不好的觀念也油然而生,記得高中時,同宿舍的一位兄弟曾說,「真希望現在有場戰爭,那樣咱可以大展拳腳」當時大家也隨聲附和。在我們戰爭題材的電影中,有領導人的英名決策,有戰士們的奮勇殺敵,有敵人的狼狽不堪,貪生怕死,即便是在咱們最困難的抗日戰爭時期,依然可以通過各種途徑,游刃有餘的消滅日本帝國主義的軍隊及其走狗。真的如此嘛?我想我們的電影中至少缺乏了一個戰爭中必有的元素——殘酷。

從我們的老祖宗們開始,歷史、文化往往都是政治人物、英雄人物充當絕對的主角。在經典的古典戰爭名著《三國演義》中,如果從另一種層面考慮,這完全是部血腥的小說。在主人公們談笑間牆壚灰飛湮滅的同時,是千萬生靈的塗炭。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六齣祁山……哪一場不是數萬甚至十萬的死亡。記得有一段,諸葛亮把司馬懿困在子午谷,放火燒,我相信諸葛的腸胃應該是很好,因為這根本就是一個人間的修羅場。在我們的古典文學中,從來沒有一部是以一個士兵的角度來描寫一場戰爭的。5000年的文化,大概也只留下了一句「一將功成萬骨枯」來以慰人心吧。

在《拯救大兵瑞恩》中,曾經有過兩次,戰士臨死時痛苦的喊著「媽媽!」,這大概是整部電影中最讓人感動的鏡頭,在一個正常人臨死時,想到的一定會是自己最親的人。當然英雄在臨死時總會喊出些偉大的口號的,如《勇敢的心》中,華勒斯被行刑前那聲雄壯的「FREEDOM」。在我們的電影中,每一個戰士都是英雄,因為他們臨死時都會喊著「為了新中國,為了共產主義……」。

中國的文化傳統,與西方有著本質的差別,西方人從很早時就提出了「人」的概念,在他們心中人的生命、權利、財產都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中國傳統文化中,出現最多的大概是服從了,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忠、孝、仁、義,所有這些都是對別人的,自我這個概念,在傳統文化中,是被摒棄的。 有了這種文化傳統,我想就不難解釋,電影中為了什麼,什麼獻出生命言語了。

西方戰爭電影中也有英雄的存在,比如《拯救大兵瑞恩》中的上尉,《兄弟連》中的文特斯上尉等等,但英雄只是電影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拯》還是《兄》,其實是一種群像的塑造,他們是從不同的士兵的角度來反映這場戰爭,這些人人中有心腸軟弱,膽小萎縮的新兵,有經驗豐富,視殺人如家常便飯的老兵。無疑,這種手法使得兩部影視,對於戰爭的描寫有了種立體式的洞察。在我們的《大決戰》中,我們只看到了領導者的決勝千里,深謀遠慮,與士兵同甘共苦,而戰士們也都是一樣的英勇無畏,最多也只能算是兩個層面吧。

總言之,我們的戰爭電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在起著政治宣傳的作用,而美國戰爭片,則在揭示真實戰爭方面把我們遠遠甩在了後面。隨著國內的電影商業化逐漸普及,也許只有在票房的面前,才能真正反映中兩種電影被觀眾接受的程度了。
望採納

⑨ 誰能提供幾篇電影影評啊 (中英文不限)

十佳劇情片 1) 肖申克的救贖(刺激1995):男人必看的勵志影片。 2) 教父(1、2):經典黑幫片,有此作品,其他同類一概低頭。 3) 美國往事:整個人生都在裡面。 4) 天堂電影院:每個男人的童年回憶,太經典了。 5) 無主之城:人家怎麼能拍出這么牛的電影! 6) 活著:也許是中國目前最偉大的電影。 7) 阿甘正傳:教導所有的人要去寬容別人,傻就是福氣。 8) 勇敢的心:民族自尊的好教材,希望大家要愛中國。 9) 楚門的世界:探討人的價值和人性根本的奇思怪作。 10) 音樂之聲:音樂的力量、音樂的快樂! 11)辛德勒的名單:震撼人心的歷史、充滿感染力的攝影和傑出的演員。 十佳科幻片 1) 星球大戰系列:開創了一個電影神話。 2) 異次元駭客(第十三層):應該說它比黑客帝國的構思更精妙。 3) 超人:所有漫畫類科幻電影的代表。 4) 終結者(1、2):科幻電影經典中的經典。 5) 12猴子:如此引人深思的科幻電影真不多見。 6) 黑客帝國系列:引發了對現實和未來網路發展的思考,形成了一種黑客文化。 7) 移魂都市(黑暗城市):風格另類的科幻片,結尾出人意表。 8) 超時空接觸:比較嚴肅地探討外星文明問題的力作。 9) 千鈞一發:描寫未來社會人的基因問題的驚險影片,內容和主題俱佳。 10) 2001漫遊太空:經典作品,以嚴肅的科學性和預見性著稱。 十佳戰爭片 1) 拯救大兵瑞恩:最真實反映戰爭和人性的超級巨作。 2) 獵殺紅色十月:節奏和人物拿捏准確的潛艇影片代表作。 3) 兵臨城下:從獨特的視角描寫二戰的巨片,演員表演到位。 4) 大逃殺:歸入戰爭片只因其太震撼、太殘酷。 5) 巴頓將軍:全景式展示戰爭的代表作,演員表演出色。 6) u-571:效果出眾的新型海戰片,拍得很有特點。 7) 全金屬外殼:庫布里克對戰爭的深刻反思,看過後使人對戰爭產生恐懼。 8) 星際艦隊:科幻性質的戰爭片,士兵的訓練和戰斗的描寫很有煽動性和爭議性。 9)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隨時看起來都心潮澎湃的好電影! 10) 野戰排:反思越戰的經典影片。 十佳動作片 1) 英雄本色(1):吳宇森代表作。 2) 真實的謊言:阿諾演的最溫情和幽默的電影。 3) 生死時速(1):充滿動感,耳目一新! 4) 虎膽龍威系列:呵呵他怎麼總是一身傷卻不死啊!!! 5) 勇闖奪命島(石破天驚):動作片顛峰作品!演員表演出色。 6) 刀鋒戰士(1、2):新式吸血鬼動作片,非常另類和華麗。 7) 神秘的黃玫瑰系列:呵呵因為看的時候年紀小,覺得比西部片還經典。 8) 復仇:也是羅馬尼亞的老電影,這部影片的槍戰讓人百看不厭。 9) 三步殺人曲系列:干凈利落的墨西哥風格槍戰電影。 10) 第一滴血(1):有內涵有力度有故事,是史泰龍為數不多的好片。 十佳恐怖片 1) 奪命狂呼系列:校園恐怖片的代表作,對年輕人的胃口。 2) 殺出個黎明:另類誇張的恐怖片,不嚇人,反而很搞笑和另類。 3) 活死人的黎明:活死人系列代表作,以惡心的僵屍著稱。 4) 驅魔人:畫面陰郁,聲效凄厲,晚上看真的噤若寒蟬! 5) 見鬼:港式恐怖片代表,有恐怖,也有情感。 6) 解剖(1、2):歐洲恐怖片的代表,內容奇怪前衛。 7) 壞品味:指環王導演的早期作品,恐怖而搞笑。 8) 異形系列:科幻類恐怖片經典,1、2、4都很精彩。 9) 咒怨:日式恐怖的代表,極其邪惡! 10) 活跳屍:罕見的血腥的黑色幽默! 十佳喜劇片 1) 兩桿大煙槍:在英式幽默和一團亂麻中尋找答案的樂趣。 2) 我為瑪麗狂:美國廁所文化的代表,低俗但好玩。 3) 反斗神鷹系列:美式無厘頭動作喜劇。 4) 大話西遊(1、2):經典。 5) 花田喜事:港式老喜劇片的代表,明星雲集。 6) 驚聲尖笑系列:以模仿糟改其他影片取樂的新型喜劇片。 7) 虎口脫險:歐式喜劇片經典作,百看不厭。 8) 金雞:近年少見的優秀香港電影,有很深的內涵。 9) 面具:金凱瑞的成名作。 10) 喜劇之王:周星弛最有內涵的電影。 十佳武俠片 1) 卧虎藏龍:「美」式武俠片的開山之作! 2) 新龍門客棧:現在的武俠片製作模式都是照它來的。 3) 黃飛鴻系列:捧紅了李連傑啊!!! 4) 醉拳:成龍代表作,功夫片黃金時代的作品。 5) 少林寺三十六房:劉家輝的成名作,現在來看也趣味無窮。 6) 少林寺:不用說了,真功夫的代表。 7) 佐羅:法國劍俠片的代表,迷到很多mm。 8) 笑傲江湖:對林青霞扮演的東方不敗印象最深。 9) 座頭市:創新的日本劍俠片,很有特點。 10) 殺死比爾:呵呵,新派東西方結合的功夫片來啦!!!! 十佳驚悚片 1) 死神來臨(1、2):構思巧妙,場景驚人。 2) 黑暗降臨:描寫鬼怪傳說的驚悚片,有些新意思。 1 3) 沉默的羔羊:獲得奧斯卡獎的驚悚片! 4) 7宗罪:風格陰暗,讓人時不時想逃!表演精緻! 5) 閃靈:可以盡情欣賞傑克尼科爾森的超凡演技。 6) 第六感:此類影片代表作!!結尾精彩之極! 7) 斷頭谷:蒂姆伯頓的驚悚恐怖大作,人頭亂滾! 8) 心慌方(1、2):加拿大導演的匪夷所思之作!!! 9) 本能:不用說了,很色情! 10) 醫院風雲:拉斯馮提爾導演的丹麥影片,嚇的很多人不敢獨自回家。 十佳愛情片 1) 泰坦尼克:商業大作! 2) 漂亮女人:現代版麻雀變鳳凰! 3) 羅馬假日:奧黛麗赫本的經典。 4) 金玉盟:淡淡的幽怨、一生的承諾! 5) 卡薩布蘭卡(北非諜影):經典老片。 6) 畢業生:我們還能找到青春時代的純潔愛情嗎? 7)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以時代為背景的愛情名片,節奏緩慢。 8) 保鏢:輕松健康的愛情電影。 9) 克萊默夫婦:對婚姻、兒女進行深入思考的倫理片。 10) 陽光燦爛的日子:屬於我們這些人的青春! 十佳魔幻片 1) 狼族盟約:法式魔幻片,明星眾多的大製作。 2) 印第安納瓊斯(奪寶奇兵)三部曲:斯皮爾伯格和盧卡斯的強大組合! 3) 倩女幽魂:中國鬼電影的里程碑!決不輸於外國片! 4) 魔戒三部曲:偉大的經典的真正的電影!!! 5) 哈利波特系列:新魔幻電影的奇特分支。 6) 魔幻屠龍(龍的心):感情真摯。 7) 木乃伊:幽默和特技結合的娛樂片。 8) 剪刀手愛德華:蒂姆伯頓最有想像力的作品。 9) 小飛俠:嶄新的適合兒童的幻想片。 10) 大魚:多看兩遍吧,活著要善待自己啊! 十佳動畫片 1) 怪物公司:罕見的數碼特技!動人有趣的創意! 2) 冰凍星球:雖然賣座不是很好,但它的場景可是真的漂亮! 3) 辛巴達航海記:巧妙結合手繪和3d技術的優秀作品。 4) 怪物史萊克:健康的愛情觀和幽默的故事! 5) 尋找尼莫(海底總動員):融合溫馨情感和尖端技術的動畫經典。 6) 千與千尋:宮岐峻顛峰之作! 7) 最終幻想:3d人物數碼化的先驅,技術出眾。 8) 吸血鬼獵人:日式風格的華麗吸血鬼大作。 9) 蓋娜:歐洲的動畫大作,風格很怪異! 10) 恐龍:不用說了,好看! 男人必看的10部電影 羅馬假日 Roman.holiday.1953 愛情 阿甘正傳 Forrest.gump.1994 執著 第七封印 The.Seventh.Seal.1957 哲理 東方不敗 才華 美國往事 ONCE.UPON.A.TIME.IN.AMERICA 人生 外星20周年重映版 E.T.20 E.T 童心 現代啟示錄(新版) Apocalypse.Now.Rex 痛苦 肖申克的救贖 The Shaw shank Redemption 信念 辛德勒的名單 Schindlers List 責任 勇敢的心 Brave Heart 勇氣 女人必看的十部電影 漂亮女人 "Pretty Woman": 貧富之愛 西雅圖不眠夜 "Sleepeless in Seattle": 浪漫之愛 魂斷藍橋 "Waterloo bridge": 生死之愛 天使之城 "The City of Angle": 人神之愛 愛情故事 "Love Story": 青年之愛 金色池塘 "Golden Pond": 老年之愛 簡愛"Jane Eyre": 自尊之愛 繼母"Step Mother": 母子之愛 安娜�6�1卡列琳娜 "Anna Karenina": 悲劇性 飄(亂世佳人) "Gone With the Wind": 女人最愛

⑩ 影評9.0分以上的動作電影都有哪些

影評9.0以上,好看到爆炸的動作電影,重磅推薦!

這幾部電影打鬥乾脆利落,劇情演繹精彩萬分,鏡頭畫面製作精良。千萬不要錯過。

第一部:溫情殺手感人至深的《這個殺手不太冷》

絕對值得一看啊,上面5部我推的看不看無所謂,這片要是沒看過真的就不算動作迷了,結尾哪段真讓人腎上腺素直線爆曾。

與電影影評系列大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奧特曼傳說c電影全集 瀏覽:503
大年初一上映的電影怎麼搶 瀏覽:787
有的女人愛看外國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727
手機電影播放到電視機 瀏覽:59
大浪淘沙是什麼電影 瀏覽:4
戶外求生微電影 瀏覽:938
經典電影劫獄車場面分析 瀏覽:216
有哪些外星人的電影 瀏覽:130
過年電影票房2021 瀏覽:466
電影無法滿足西瓜影音 瀏覽:41
上海電影發行費用 瀏覽:422
怎麼在抖音上發錄制的電影 瀏覽:136
師傅說微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232
彩色電影片段 瀏覽:329
妹妹投靠姐姐的微電影 瀏覽:352
寶龍廣場電影大世界 瀏覽:546
日本刺激恐怖電影片段 瀏覽:257
聊聊如何學習電影剪輯 瀏覽:40
荻人傑系列電影 瀏覽:193
8256g手機存小電影 瀏覽: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