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誰能簡單說一下電影《蜜月中的離奇冒險故事》(茶花女)的故事情節
巴黎蒙馬特公墓的一個偏僻的角落。這里有一座白色大理石砌成的墳墓,同它四周的那些設計精巧、風格別致的各式墓冢相比,這座墓的外觀顯得簡朴而又單調。不過引人矚目的是,在它的右側上方鑲嵌著一個透明的塑料小盒子,裡面放著一束人工製作的茶花。墓的兩側刻著相同的一句碑文:「阿爾豐西娜·普萊西(1824.1.19—1847.2.3)安眠於此。深切懷念你」。
無論是在法國還是中國,如今知道阿爾豐西娜·普萊西這個名字的人也許為數並不太多,但是讀過《茶花女》這部作品、了解《茶花女》這個故事的卻大有人在。而阿爾豐西娜·普萊西就是舉世聞名的法國文學名著《茶花女》中的女主人公瑪格麗特·戈蒂埃的原型人物,那個動人的、催人淚下的茶花女的愛情故事,就是根據她的經歷演化、創作出來的。
(一)
阿爾豐西娜·普萊西在這個世界上只生活了二十三個年頭,但人們可以說她既嘗遍了生活的辛酸凄苦,也享盡了人間的奢華逸樂。然而她卻始終是一位不幸的姑娘,在她短短的二十多年的人生歷程中,她從未得到過真正的幸福。阿爾豐西娜·普萊西出身微賤,這位諾曼底姑娘家裡祖祖輩輩都是貧苦的農民,她的母親是一位心地善良、克勤克儉的農婦;父親是一位不務正業的農村巫師。也許是由於生活的艱難,她的父親性格古怪,脾氣暴躁,在家裡終日打罵妻子。妻子不堪忍受丈夫的虐待,被迫離家出走,去給一個有錢人家做幫工,後來又跟著這家主人離開了法國,到瑞士去謀生。而這時,阿爾豐西娜·普萊西尚不滿十歲,但是她的父親已經讓她到農莊裡去幹活了。
從現有的資料中,我們知道阿爾豐西娜大約在十五歲的時候離開故鄉來到巴黎。有人說是她母親的一位親戚幫助她離開諾曼底的,也有人說是她的父親把她賣給了一幫波希米亞人,而這幫四海為家的流浪漢又把她帶到了巴黎。不管怎麼說,阿爾豐西娜·普萊西來到了一個新的天地,開始了一種新的、卻依然是不幸的生活。她起先在一些店鋪里打工,過著清貧的日子。然而,聰明的阿爾豐西娜很快地發現,她雖然一貧如洗,卻擁有一筆非常可觀的、得天獨厚的「資本」,那就是她的美貌。這位具有稀世姿容的少女開始涉足巴黎各大跳
舞場,並立即成為那些公子哥兒、闊老闊少們競相追逐的目標。她結識了不少男友,也做過普通商人的情婦,後來又同一位非常闊綽的時髦青年同居了一個時期。這位年輕人就是日後的德·格拉蒙公爵,在法蘭西第二帝國時期還曾一度出任外交大臣。雖然這位花花公子當時的地位尚未如此顯赫,但他已經是巴黎社交界上的一位極為活躍的人物。正是靠著他以及像他這樣一類人物的「提攜」,阿爾豐西娜·普萊西大踏步地跨進了巴黎的上流社會,並很快地成為巴黎社交場上的一顆耀眼的明星。那些王公貴族、百萬富翁們紛紛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爭先恐後地為她一擲千金,提供豪華住所,購買各色珠寶,並滿足她的一切慾望。而她則來者不拒,巧為周旋,以她的容貌和肉體為代價,換來了無比奢華的生活。她不僅徹底擺脫了窮困,而且似乎也同貧賤的往昔一刀兩斷了,她改換了名字,昔日的阿爾豐西娜·普萊西變成了如今的瑪麗·杜普萊西。
瑪麗·杜普萊西無疑是一位天資出眾、聰穎過人的姑娘,她不僅具有艷麗的姿容和輕盈的體態,而且風度雍容大方,談吐高雅不俗。凡是同她接觸過的人,都驚奇地發現她在社交場合里始終表現得儀態莊重,對應機敏,從未流露出絲毫的庸俗和浮誇。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同社交場上的其他女性相比,瑪麗·杜普萊西具有相當廣博的知識和較深的藝術修養。
她在同客人們談古論今,點評某些文學、音樂、繪畫以及其他門類的藝術作品時,往往會出人意料地發表出一些獨到的見解。許多人對此感到困惑不解,像她這樣一個出身貧寒、從未受過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正規的學校教育的風塵女子,何以會具有如此端莊凝重的氣質和不同凡俗的教養?這個答案直到瑪麗去世以後才為人們所發現。人們在清理她的財產時看到她的書房裡擺滿了諸如拉伯雷、莫里哀、盧梭、夏多布里昂、雨果、大仲馬、拉馬丁、繆塞以及
塞萬提斯、拜倫、司各特等許多著名作家的作品,可見瑪麗·杜普萊西是一位勤於讀書,善於思考的姑娘。倘若命運為她提供某種機遇的話,她是完全可能走上另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成為一個頗有出息,頗有成就的新女性的。這也多少能夠說明為什麼當時法國的許多著名的作家、詩人、畫家、音樂家都傾心仰慕她,並千方百計地設法同她交往,這些人在瑪麗死後還寫下了許多紀念的文章,其中充滿了對她的贊美和懷念。可見,在瑪麗·杜普萊西身上的確具有某種獨特的魅力,而這種魅力是那些僅僅臉蛋漂亮的姑娘難以具備的。
但是瑪麗·杜普萊西不過是一個風塵女子,她有過許多情人,其中有兩個人應該引起注意。一個是一位年過半百的俄國老人德·斯塔凱爾貝克伯爵,他是一位老外交官,曾經做過俄國駐維也納大使。據說他之所以喜歡瑪麗是因為後者很像他的一個去世不久的女兒,他是以父親待女兒的深情去愛瑪麗·杜普萊西的。這顯然是無稽之談,事實上這位伯爵是一位情場老手,他「愛」瑪麗當然是為了她美貌。瑪麗在巴黎豪華住宅區瑪德萊娜大街上的那幢住房便是這位老外交官為她購置的,而在相當長的一段日子裡,瑪麗過著貴婦人一般的奢華生活,她每天的大筆大筆的開銷也大都是由這位老人支付的。另一個是一位年輕人,也是一位貴族,名叫德·貝雷戈伯爵,他也許是瑪麗·杜普萊西生前最後一位關系密切的男友。他不僅成為瑪麗的情人,而且甚至打算娶她為妻。一八四六年年初,他們兩人一起前往倫敦,在那裡辦理了結婚登記手續,但是不知為什麼,他們的婚禮卻遲遲沒有舉行。這可能是因為瑪麗·杜普萊西的健康急劇惡化,但更重要的原因,也許是由於瑪麗的家庭背景。在當時的那種社會環境里,像瑪麗這種出身卑微的「下賤女人」是不可能跨進貴族的家門,成為這類高貴門第中的家庭成員的。也正因為如此,他們在辦理結婚登記手續後不久,關系便逐漸疏遠了,但仍然保持往來。而且從現存資料來看,他們的婚約似乎也沒有解除。
由於童年時代艱辛生活的折磨,再加上到巴黎之後縱情聲色,追求享受,整日不分晝夜地沉湎於飲酒、跳舞、看戲和男歡女愛的逸樂中,瑪麗的身體健康受到了嚴重的戕害。她染上了肺結核,經常發燒、咳嗽、吐血,即使在接待客人的時候也常常咯血不止。按照瑪麗當時的經濟條件,如果她對自己能夠稍加節制,安心調養,她的健康也許會很快地恢復,至少她的病情可能得到適當的控制。但是她卻沒有這樣做,也許她認為來日無多,應該抓緊時間尋歡作樂,所以她常常以玩世不恭的態度對待男人,對待人生;也許她想盡快地結束自己的生命,有意使用各種手段損害自己的健康,所以人們在她的微笑中,常常會發現一絲憂郁的陰影,其中蘊含著對生活的厭倦和感傷。總之,她的健康迅速惡化,終於在一八四七年二月三日不治而亡。她死後,貝雷戈伯爵在蒙馬特公墓里為她買下一塊地皮,她身後的葬事既簡單又冷冷清清,一切事宜都是由貝雷戈伯爵和斯塔凱爾貝克伯爵兩人操辦的。一代佳麗,就這樣香消玉殞了。
同那許許多多沉歿在歷史塵埃中的同命運人相比,阿爾豐西娜·普萊西畢竟又是一位幸運者。關於她的故事被演繹成小說,話劇和歌劇,她的一切都同一個舉世聞名的藝術形象「茶花女」連在一起。這是因為她同法國文學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有過一段感情糾葛,這位作家便是亞歷山大·仲馬,而中國的讀者更習慣於把他稱作「小仲馬」。
在阿爾豐西娜·普萊西去世之後,我們沒有看到小仲馬寫過什麼悼念性的文字,也沒有聽說這位多情的作家是否常常到蒙馬特墓地去憑弔死者,然而,她的死深深地觸動了小仲馬,這一點應該是毫無疑問的。阿爾豐西娜·普萊西小姐的去世雖然並不出人意外,但畢竟來得太快了。我們從小仲馬同她分手之後的種種表現可以判斷,至少,小仲馬仍在時時眷戀著她,希望她能夠早日恢復健康。而如今,當他結束了北非之旅,在返回巴黎之前卻得悉她的死訊,心頭的震痛自然是可想而知的。也許,當他看到阿爾豐西娜·普萊西的遺物被拍賣一空的場面之後獨自一人在瑪德萊娜大街上漫步的時候,心裡便已經開始在醞釀《茶花女》這部小說的情節了。更耐人尋味的是,小仲馬去世之後也安葬在蒙馬特公墓里。這也許是一種巧合,但更可能是他本人生前有意識的安排。自然,這是後話了。
一八四七年六月,也就是在阿爾豐西娜·普萊西去世四個月之後,小仲馬又來到他曾與阿爾豐西娜一起度過一段愉快歲月的鄉間,那裡的一草一木都喚起了他對往日的回憶,也激起了他創作的沖動。於是他閉門寫作,花了不到一個月的功夫便寫出了小說《茶花女》,因此,我們可以說這部小說是作者一氣呵成的。然而,不知是什麼原因,小說《茶花女》完成後沒有立即發表,直到一八四八年,即阿爾豐西娜·普萊西去世一周年後不久,才在巴黎出版,並立即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小仲馬本人並沒有陶醉在小說所取得的成功之中而忘乎所以。就在小說《茶花女》問世後不久,他立即嘗試著手把它改編成話劇劇本。如果說小說《茶花女》的創作一帆風順的話,那麼話劇《茶花女》的問世卻經歷了許多阻力和波折,而且最使小仲馬料想不到的,阻力首先來自他的父親、劇作家大仲馬。創作過許多話劇劇本的大仲馬深知戲劇「這碗飯」不好吃,力勸兒子打消改編《茶花女》的念頭,並斷言這不是一個好的題材,沒有觀眾會歡迎它。但是小仲馬卻不為所動,仍然一心一意改編創作劇本《茶花女》。而當大仲馬讀到他兒子寫成的劇本《茶花女》時,不由得感動得熱淚直流,並立即接受了它。然而,當時法國的書報檢查部門卻又以「該劇不符合道德規范」為借口,進行無理刁難,阻止話劇《茶花女》上演。為此,小仲馬不屈不撓地進行了近三年的努力爭斗,直到一八五二年二月二日,話劇《茶花女》才獲准在巴黎雜耍劇院演出。而這一天,幾乎正好是阿爾豐西娜·普萊西去世的五周年紀念日。
至於歌劇《茶花女》的創作,它幾乎是與話劇《茶花女》同步進行的,而且同小仲馬本人毫不相干。當小說《茶花女》在巴黎引起轟動,人人競相閱讀的時候,義大利著名的音樂家威爾第正在巴黎。這位天才的作曲家立即從這部小說里獲得了啟迪和靈感,他敏銳地感受到這個動人的愛情故事可以搬上歌劇舞台,並立即開始構思它的音樂主題。而當一八五二年二月話劇《茶花女》公演之後,威爾第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他立即請他的好友皮阿威寫出歌劇《茶花女》演出腳本,然後便以滿腔熱情投入了譜寫工作。一八五三年三月六日,歌劇《茶花女》在義大利水城威尼斯的一家著名的劇院——菲尼斯劇場首次公演。
無論是小說,還是話劇或歌劇,《茶花女》的故事內容基本上沒有多大的改變,它敘述的始終是男主人公阿爾芒與女主人公瑪格麗特的愛情悲劇。我們已經比較詳細地介紹了阿爾豐西娜·普萊西的一生以及她同小仲馬的一段感情糾葛,盡管關於這段感情糾葛還有其他種種傳說,但大致經歷便是如此,讀者們很容易便可以從小說或話劇《茶花女》的故事中發現哪些是作者的親身經歷,哪些則是作者的加工和虛構。小仲馬同阿爾豐西娜·普萊西一段交往只不過是這位著名作家的一段風流韻事,而阿爾芒與瑪格麗特的愛情悲劇卻蘊含著相當深刻的社會內容和普遍意義。這是因為,無論小仲馬對阿爾豐西娜的感情如何,他敏銳地感受到這位不幸的風塵女子之死不是一樁孤立的事件,而是一種具有深刻含義的社會現象。他由此想到了自己的那位可憐的親生母親,想到了社會的種種殘酷和不平。而更令人不能容忍的是,人世間的這些悲劇卻往往又是在維護某種道德規范的冠冕堂皇的理由下造成的。小仲馬的創作觀念因而出現了深刻的變化,他開始自覺地把完善道德、追求理想作為文學創作的原
則,並意識到這是文學家的責任和義務。盡管人們並不十分清楚小仲馬心目中的「道德」和「理想」的准確含義,但是讀者們分明可以在《茶花女》中看到作者對那種壓抑人性、摧殘愛情的虛偽而又殘酷的道德觀念的批判和鞭撻,聽到作者發自內心深處的痛楚的吶喊。《茶花女》這個愛情故事的真正意義和價值,也許主要就在這里。
作為成功的文學作品,小說和話劇《茶花女》為我們塑造了一些生動、鮮明的藝術形象,而其中最突出、最令人難忘的自然是女主人公茶花女瑪格麗特。讀者們切莫把瑪格麗特和阿爾豐西娜·普萊西小姐混為一談,阿爾豐西娜的身世固然值得同情,但她的的確確是個墮落的女人,用小仲馬的話來說,她「既是一個純潔無瑕的貞女,又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娼婦」。但瑪格麗特卻不同,她美麗、聰明而又善良,雖然淪落風塵,但依舊保持著一顆純潔、高尚的心靈。她充滿熱情和希望地去追求真正的愛情生活,而當這種希望破滅之後,又甘願自我犧牲去成全他人。這一切都使這位為人們所不齒的煙花女子的形象閃爍著一種聖潔的光輝,以至於人們一提起「茶花女」這三個字的時候,首先想到的不是什麼下賤的妓女,而是一位美麗、可愛而又值得同情的女性。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為人們留下了許許多多不朽的藝術形象,而瑪格麗特則完全可以躋身其間而毫無愧色。
『貳』 貞女的故事梗概
清朝末年,一個寒冷刺骨的清晨,大霧彌漫著節婦街,15座貞節牌坊威嚴的聳立著。近處,一群女子、老嫗簇擁著披麻戴孝的青玉徐徐走過,她們一路燒香跪拜,紙錢在天空中紛紛揚揚飄灑。青玉跪在一具風化剝蝕的男童骷髏石雕前,根據祖傳遺規,18歲的寡婦青玉從此為這具骷髏終身寧節。(現代)一個悶熱的夜晚,夜來香酒店裡傳來女店主桂花的哭聲。他正承受丈夫吳老大的鞭打和貞操檢查。(清末)青玉住進了貞節房,院窄牆高,與世隔絕。她雙手合十,閉目念經。無意中觸摸胸乳,氣喘微微。正是懷春妙齡,怎禁得住封建道德觀念的束縛!(現代)桂花再也無法忍受吳老大的蹂躪,提出和他離婚。這觸怒了全村的男女老少,各種打擊接踵而至。她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清末)青玉、三嫂、五嬸三個年輕女子常坐在郎下挑花刺綉。她們有共同的悲劇命運、共同的感受。五嬸為了男歡女愛,獻出了生命。(現代)吳老大酒後開車,墜入山澗。村民們一致認為這與桂花提出離婚有關。當晚,怒不可遏的村民手舉數百支火把,蜂擁而來。他們用石塊、土塊鋪天蓋地的砸向酒店,最後竟把桂花和酒店一起埋葬。(清末)五嬸殉情後,青玉常對鏡自憐。三嫂看出了青玉的內心躁動,她知道青玉對教書的吳先生萌生了愛慕之情。青玉在絕望之中,呆望著束胸的白綾。三嫂趕來使青玉倖免一死。(現代)桂花未死,這不是村民對她的寬恕,一旦有機會,報復還會重來。女子提出離婚被視為不貞,如再婚更是大逆不道,盡管桂花和車桿子深深相愛。(清末)青玉終於出事了。吳先生也死於非命,三嫂被處死。他們的結局是悲慘的。青玉再也不留戀這個吃人的世界,她將所有經書付之一炬,含恨離開了人世。(現代)村民發現車桿子昨晚住進酒店。數百個人正悄悄地圍向酒店,一場暴動又在醞釀之中。(結尾)一位被人遺忘的前清遺老,看著眼前的一切,連連嘆息。因為他看到肖家大院的人們彷彿全部復活,兩個故事都在他們身上發生了。
『叄』 講清朝的電視劇
以清代為背景的電視劇有很多,比如《步步驚心》、 《宮》、《金枝欲孽》、《後宮甄嬛傳》、《後宮如懿傳》、《鐵齒銅牙紀曉嵐》、《鹿鼎記》、《紫禁驚雷》、《還珠格格》、《大清後宮》、《怪俠歐陽德》等。
一、《步步驚心》
《如懿傳》是由新麗傳媒出品的古裝宮斗劇,由汪俊執導,流瀲紫擔任編劇,周迅、霍建華領銜主演,張鈞甯、董潔、辛芷蕾、童瑤、李純、何泓姍、鄔君梅、胡可、經超、陳昊宇、曾一萱、曹曦文、張佳寧、袁文康、黃宥明、劉美彤、韓丹彤、於子洋主演,李沁特別出演。
該劇改編自流瀲紫小說《後宮·如懿傳》,講述了烏拉那拉·如懿與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歷一生從恩愛相知到迷失破滅的婚姻歷程的故事。
『肆』 貞女的介紹
《貞女》是1987年上映的中劇情電影,黃健中執導,顧艷、傅藝偉等主演。《貞女》講述了清朝末年貞女青玉和現代女人桂花的悲慘遭遇的故事。
『伍』 哪部電影里有貞女這個人
是《死神來了1》嗎 ?
『陸』 張宇豪近幾年演了什麼電視劇
年份 戲名 演出者 角色
? 一代天師劉伯溫傳奇 宇文宇豪 ?
? 媽媽再愛我一次 宇文 阿平
? 魔法ABC 宇豪 小皮
1997 狗蛋大兵 宇豪 賈正京
1999 家有仙妻Ⅱ 宇豪 豪哥
2001 台灣阿誠 宇文、宇豪 (王)林志誠
2001 貞女烈女豪放女 宇豪 佟喜
2001 珍珠綵衣 宇豪 小飛
2001 才子佳人乾隆皇 宇豪 小昊子
2001 薰衣草 宇豪 季晴川
2002 戲說台灣之少年廖添丁 宇文、宇豪 廖添丁
2002 戲說台灣之七媽娘的契子 宇文、宇豪 吳耀宗(宇文)阿 狗(宇豪)
10、片名{驚世新娘}時裝戲,華視。播出日期1995~時段晚上8點檔~屬連續劇。
11、片名{親親寶貝}時裝戲。宇豪演出王子欽~屬連續劇。
12、片名{花落花開}古裝戲,台視。宇豪演出小凡童年~屬連續劇。
13、片名{珍珠綵衣}國語,古裝戲,中視。播出日期2000年~時段晚上8點檔。宇豪演出小飛~只現出最前幾集~屬連續劇。
14、片名{才子佳人乾隆皇}古裝戲,華視。播出日期2001年~時段晚上8點檔。宇文演出~只出現一集(在10集~13集之間)~屬連續劇。
15、片名{真女烈女豪放女}古裝戲,中視。時段晚上8點檔~播出日期2001年。宇豪佟喜~出現在最前面3~5集。屬連續劇。
16、片名{何四}時裝,華視。播出日期2001年5月16日。宇文演出何畢~宇豪配音宇文沒說話的部份~本劇只有一集都有出現。屬金鍾劇。
17、片名{台灣阿誠}台語,時裝戲,三立。時段晚上8點檔。播出日期2001年2月21日~2002年1月29日。第一代宇文宇豪有交替演出小阿誠~第三代宇文演出阿誠的兒子子榮~第一代出現在第12~17集~第三代出現在第244~245集。屬連續劇。
18、片名{隔壁親家}台語,時裝戲,三立。時段晚上7:30~播出日期2001年2月17日~2004年11月2日。宇文宇豪交替演出宇文~出現幾集在105~115集之間。屬連續劇。
19、片名{薰衣草}國語,時裝戲,三立和台視。時段21:00~台視播出日期2001年12月6日~2002年2月7日~三立播出日期2001~12月8日~2002年2月9日。宇豪演出季晴川童年~宇文演出季晴川長大後回憶過去童年父母自殺的那段~宇豪只有在第1集出現~宇文在第2集以後的回憶父母自殺都有出現。屬偶像劇。
20、片名{煙雨江南}國語,古裝戲,華視。時段晚上8點檔~播出日期2001年12月3日~2002年1月17日。宇豪演出康熙童年~只有第一集出現。屬連續劇。
21、片名{劉伯溫傳奇-寸草心單元}國語,古裝戲,華視。時段晚上8點檔。宇文演出龍兒。屬單元劇。
22、片名{爸爸的本尊}國語,時裝戲,華視。時段晚上8點檔~播出日期1998年7月6日~1998年9月1日。宇豪演出小強。屬連續劇。
23、片名{台灣靈異事件-借屍還魂單元}晟裝戲,華視。宇文演出。屬連續劇。
24、片名{愛情大魔咒}國語,時裝戲,台視。時段每周一~四21:00~播出日期2002年1月23日。屬偶像劇。
25、片名{戲說台灣之少年廖添丁}台語,古裝戲,三立。時段每周一~五19:30。宇文宇豪交替演出小廖添丁。屬單元劇。
26、片名{戲說台灣之七娘媽的契子}台語,古裝戲,三立。時段每周一~五19:30。宇文宇豪分別演出男主的雙胞胎兒子燿宗和燿祖~其中有一人的名字暫時叫阿狗。屬單元劇。
27、片名{人生劇展-頑皮偵探}國語,時裝戲,公視。播出日期1998年。宇文宇豪交換演出。屬單元劇。
28、片名{人生劇展-風車}國語,時裝戲,公視。播出日期1999年。宇豪演出元元。屬單元劇。
29、片名{西街少年}國語,時裝戲,三立和華視。三立時段每周六21:00~華視時段每周日晚上22:00。宇豪演出小迪。屬偶像劇。
30、片名{第八號當鋪}國語,時裝戲,微視中文台。時段晚上8點檔。屬連續劇。
宇文宇豪配音的歷程
1、片名{泰山}迪士尼卡通電影,1999年7月17日上映。宇豪配音小泰山。
2、片名{鐵巨人}卡通電影,1999年12月25日上映。宇豪配音豪加。
3、片名{獅子王}迪士卡通電影,1999年上映。宇豪配音小師王。
4、片名{章魚燒超人}日本卡通,微視中文台。宇文配音青丸~宇豪配音紅丸。
5、片名{蟲蟲危機}迪士尼卡通電影,1999年上映。宇豪配音公小螞蟻其中一隻。
6、片名{玩具總動員2}迪士卡通電影,2001年上映。宇豪配音安地。
7、片名{變身國王}迪士卡通電影,2001年3月31日上映。宇豪配音主角的兒子。
8、片名{西遊記}中國卡通,微視中文台。宇豪配音美猴王。
9、片名{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小說改編真人電影,2001年12月8日上映。宇豪配音榮恩。
10、Iexus es300汽車廣告。宇豪配音小孩。
『柒』 《牌坊下的女人》是根據那部小說改編
它是根據台灣電視劇《貞女、烈女、豪放女》改編的,後者沒有小說版本!
『捌』 有人熟悉《貞女烈女豪放女》(現名《青河絕唱》)嗎
李欣
原名: 李 凌
藝名: 李 欣
生日: 05/19
星座: 金牛座
血型: B型
宗教: 基督教
學歷: 世界新聞大學廣播電視科系
專業證照:演員證,壽險證照
人生的座右銘 --愛是看到別人的需要--
出道經歷:
80年代從世新廣電科畢業,順利進入中視。
原本想從事導播工作的她,陰差陽錯成了名主持人包國良的節目助理,從此展開演藝生涯
從事演藝工作近三十年,演過上千小時的電視劇,是名職業演員
電視劇:
中視:
1985-夕陽山外山
1986-如果有來生(沈立婷)
1987-別愛陌生人 一串相思鈴
1988-老婆的兒女 孤挺花 胭脂扣(芙蓉九爺) 長江一號(日本女間諜) 花落知多少
1989-把愛找回來(情婦) 霹靂神捕(翡翠) 陳圓圓(俠女) 我兒俊孝(林老師)
好小子吉利(歌仔戲旦角) 不凋的康乃馨(母親) 床上的陌生人 回到從前(海玲) 奔情
1990-雪珂(福晉) 再生花 表哥出租(金花)
1991-戲說乾隆(欽妃) 李師師(元符皇太後)
1992-玫瑰豪情(情婦)
1993-黃土地外的天空 無盡的愛(高中教師)
1994-雪娘(錢夫人)
2001-貞女烈女豪放女(洪素蓉)
華視:
1977-琵琶環(蕭飛 *女扮男裝頭一回,出道首部電視劇)
1978-我倆有明天 艷陽天
1993-閣樓外的春天(紀曼雲) 包青天之雷霆怒(韋青瑩)
1994-七俠五義之太歲庄(張岳妻) 七俠五義之美人如玉劍如虹(李何氏/西夏皇姑)
1995-勸世媳婦(梅姨)
1996-金鍾單元劇之青蘋果 華視劇展之面具
劉伯溫傳奇之玉面羅剎(朱玉英) 劉伯溫傳奇之孤雛淚(春立) 劉伯溫傳奇之殺氣少年(靜塵師太)
劉伯溫傳奇之人肉包子(周二娘/江湖上有名的胭脂虎風艷萍) 劉伯溫傳奇之霧夜淚痕(光姬公主)
1997-天使是男人(青琦) 她租了一個女人
施公奇案之陰陽變(皇後) 施公奇案之夜遊神(皇後) 施公奇案之真假皇帝(皇後)
1998-天使夜未眠 軌跡(林老師) 土地公傳奇傳奇之為善最樂(劉氏)
1999-何日君再來
2000-懷玉公主(德福晉)
2003-四大名捕斗將軍(宋紅男) 愛謊言配偶欄之謊言(李英/郁文母)
2005-海豚愛上貓(林夫人)
台視:
1986-酸甜苦辣雙嬌會
1991-又是起風時
1992-半生緣一世情(洪碧英)
1993-歲月的眼睛(林秀滿) 冬梅、秋菊、康乃馨(母親)
1995-秦始皇與阿房女(趙姬/太後) 情愛紅塵(曼妮) 天下第一棒之危機四伏(婉娘)
1997-江湖小子之武林春秋/聖武令(墨靈/靈蛇島主) 康熙情鎖金殿(小翠花)
2000-包公出巡之明鏡高懸(鳳喜) 神仙動員令
2003-戀香(李敏)
公視:
1999-曾經(沖家寧)
2005-再見忠貞二村(周太太客串)
好消息電視台:
2003-為什麼春天會遲到
內地:
2007-媳婦的眼淚(美芝/高母)
電影:
1978-太空式的愛情(江欣欣)
1979-浪子快刀
1986-父子關系(客串)
1989-香蕉的天空(劉小姐)
1991-醉俠行(慈禧太後)
1995-校園敢死隊
2003-愛上麻煩(成明治母)
主持:
1978-陽光、綠野、攝影棚,翠堤春曉(華視)
1980-真善美 大突破(華視)
1993-新新人類(幼師電台)
1995-單身情人Coffee Shop(人人電台),跨年特別節目(中視)
1997-珠光寶氣(真相衛星台)
參與綜藝節目:
1989-天天看我(中視),烏龍大會串(中視)
1992-眾眾賀春節(台視)
『玖』 羅馬尼亞電影的發展歷程
羅馬尼亞在1896年 5月27日第一次放映了盧米埃爾的影片一年之後,於1897年出現了羅馬尼亞人自己拍的風景片《泰爾古.莫西洛爾》、《基謝列夫的公路》等1909年建成了專門的放映廳1911年拍攝了第一部故事片《非常不幸的愛情》,1912年拍了反映1877~1878年俄土戰爭的影片《獨立戰爭》(兩部均由布雷澤亞努導演)。
此時期內,維也納、柏林和布達佩斯的富翁們還出錢拍攝了一些情節劇和驚險片。無聲電影時期較好的影片都是在1920~1930年間拍攝的。
如齊奇西導演了《幸福的浪潮》、米哈伊爾在猶太人區域中攝制了《馬納塞》(1927年),沙希其安同奧地利合作拍攝了《一個愛情的悲劇》等。
在有聲片初期,生產的影片很少,外國影片充斥電影市場。從1940年法西斯佔領起,電影生產幾乎完全停頓下來。
解放前,較好的影片有:音樂喜劇片《乒-乓》(1935年,斯特羅耶和瓦西拉凱導演)、傑奧爾傑斯庫根據卡拉迦列的舞台劇名作改編的諷刺喜劇片《暴風雨之夜》(1942年);根據穆尚泰斯庫的話劇改編的《冬夜之夢》(1946年)。1944~1947年,進步的電影工作者把一些革命事件記錄到膠片上,攝制了一些新聞片和小型紀錄片,如《鄉村狂想曲》(1945年,米哈伊爾導演)、《森林》(攝影師傑奧爾傑斯庫)、《一分鍾》(攝影師波斯坦)等。共和國成立後影片生產和發行實現了國有化。1950年開始建立布夫迪亞電影基地,成立布加勒斯特電影製片廠和亞歷山德魯.薩希亞紀錄電影製片廠。1957年建立起國家電影資料館。
社會主義羅馬尼亞的第一個故事片《山谷在轟鳴》(1949年,克里內斯庫導演)。在隨後的1950年代,又相繼拍攝出《我們的村子裡》(1951年,傑奧爾傑斯庫導演、伊柳編導)、《為了美好的生活》(1951年,涅格良努導演)、《米特雷亞.科科爾》(1952年,丘萊伊導演);《號手的外甥》(1954年,米哈伊爾導演);《展開》(1955年,克里內斯庫導演)等反映社會主義建設、表現新人新生活的現實題材影片。此外,以文學作品改編的影片,有《羅馬尼亞佃農》(1952年,根據卡拉迦列的作品改編,傑奧爾傑斯庫導演)、《幸福的磨坊》(1957年,根據斯拉維奇的原作改編,伊柳導演)等。第一部彩色片為兒童片《紅睡蓮》,攝於1955年,托比亞斯導演。
進入1960年代以後,改編影片仍占很大比重,比較突出的有根據雷布雷亞努的小說改編的同名影片《被絞死者之林》(1964年,丘萊伊導演)和《起義》(1966年,穆雷尚導演),它們忠實地再現了原作者創作思想。這一時期反映羅共領導人民進行反法西斯斗爭的著名影片有《多瑙河之波》(1960年,丘萊伊導演)、《星期天六點鍾》(1965年,平蒂列導演)等。
1960~1970年代,還拍攝了一批愛國主義歷史題材的影片。第一部是《圖多爾》(1962年,布拉圖導演),它表現了1821年瓦拉幾亞人民的民族解放斗爭,歌頌了羅馬尼亞建國史上反土耳其統治的最大一次起義。
此後,尼古拉埃斯庫連續導演了 3部反映羅馬尼亞抗擊外來強大侵略者的歷史影片:《達基亞人》(1967年)、《勇敢的米哈伊》(1971年)、《不朽的人》(1975年);德勒岡也先後拍攝了同一主題的歷史影片《凱旋柱》(1968年)和《斯特凡大公》(1974年)。
除了上述史詩影片之外,還根據民間傳說拍攝了一些反抗外族侵略的古裝驚險片,如《綠林好漢》、《貞女遭劫》、《綠林好漢復仇記》(1966~1968年,科恰導演)等。
60年代後期,電影的題材日趨多樣,表現當代現實生活的影片日益增多,如《通情達理──青年的早晨》(1967年,布拉耶爾導演)、《蜿蜒曲折》(1967年,瑟烏坎導演)、《恢復》(1969年,平蒂列導演)等,既有表現「代溝」,又有表現道德問題、婦女問題的影片。
1970年代,以文學作品改編最成功的影片有:韋羅尤和皮察根據阿吉爾比恰努的作品拍攝的《石婚》(1973年)和《金魂》(1974年)。《在橋的那一邊》(1975年,原作斯拉維奇);《特納塞.斯卡蒂烏》(1977年,原作贊菲列斯庫);描寫地下反法西斯斗爭的有《陷阱》(1974年,馬爾庫斯導演);《牆》(1975年,瓦埃尼導演);《城市的藍門》(1974年,穆雷尚導演);《此路不通》(1975年,勒斯塔塞導演);根據真人真事拍攝的《爆炸》(1973年,德勒岡導演);反映工人生活的《沸騰的生活》(1975年,尼古萊耶斯庫導演);《我們需要的人》(1979年,馬爾庫斯導演);反映農村生活的《暴風雨》(1973年,莫爾多萬導演);反映青年生活及婚姻愛情等問題的《起飛》(1971年,烏爾蘇導演);《菲力普,好樣的!》(1975年,皮察導演)。
1970年代裡突出的還有兩部反映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黨內斗爭的影片《政權真理》(1972年,馬爾庫斯導演);《光陰》(1979年,維丹尼蒂斯導演)。
1980年代,現代題材影片進一步擴大。影片有挽救失足青年的《安娜和小偷》(1981年,卡洛泰斯庫導演),表現家庭、婚姻問題的《重歸於好》(1986,馬勒斯庫導演),反映社會道德問題的《競賽》(1983年,皮察導演)、《片段》(1982年,塔托什導演);表現農村生活的《熱麵包心》(1984年,克洛伊托魯導演)、《秋雨飄香》(1985年,莫爾多萬導演),表現工人生活的《伐木工》(1983年,科爾馬贊導演),兒童片《山之子》(1981年,納吉導演);《從地獄歸來的人》(1983年,馬爾吉內亞努根據阿爾比恰努的《憲兵》改編);《阿德拉》(1984年,韋羅尤導演)。
羅馬尼亞的動畫片從1950年代開始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其中首推波佩斯庫-戈波的作品,尤其是他的系列片:《簡史》(1956年)、《七藝》(1958年)、《人類》(1960年)、《喂,喂!》(1962年)等等。其他著名的動畫電影工作者還有特魯伊克、巴拉沙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