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哪吒之魔童降世》,魔童哪吒究竟反映了我們這個時代敘事的哪些特徵
這部電影的好不予否認,確實相比較於以前的作品有很大的改變。但它在逐步走向《流浪地球》的模樣,被人們越捧越高,從而忽略了關鍵的問題:哪吒反抗的是天命嗎?
雖然形象上和情節上都做了看似比以前更開放的處理,但實際上是越來越保守的,父權轉變為父愛就是體現。成為爆款的電影都有一個相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都在過審上做了保險,但總是扔掉了一些真正意義上的東西。何時能將「割肉還母剔骨還父」體現在電影中,何時能將「父權」成為主題,國產動畫以及國產電影才可以有真正的突破。
❷ 有沒有看了電影《少女哪吒》的,有太多疑問,求解!
其實大家都在執著這部影片說的是什麼年代,其實這部電影適合任何一個年代。曉冰生活在一個離異家庭,飽受父母帶來的傷害。父親找了小三,而母親卻和自己的語文老師好上了。好不容易找到了李小路這樣一個好朋友,小路卻因戀愛疏遠了她。她不讀高中並不是因為她成績不好,而是不想再像初中一樣受到學校的束縛。原以為選擇衛校可以解開束縛。在衛校第一堂課自我介紹時候說希望這里交到好朋友,像小路一樣的朋友,可是衛校班主任的責罰令她夢碎。軍訓時候喜歡上了教官李丹陽,而李丹陽卻調動了,生活再一次給她開了個玩笑。寫給李丹陽的書信全部退回,長輩們又反對她去當兵追求自己的愛情,讓她更加感到束縛。出來實習,猥瑣的醫生和那個需要消毒的女人,讓她看清現實社會。人口普查時候說「我們家2口人」反問現在世界多少人口,得到的答案是50多億。多我一個不多,少2個不少。一筆盒煙頭,筆盒代表學校和家庭,而煙頭代表自己夢想與追求,卻被筆盒困住了。
❸ 「哪吒割肉還母,剔骨還父」節選於哪裡
「哪吒割肉還母,剔骨還父」是封神榜的情節。
封神榜簡介:
是由港台大陸合作,1990年出品的古裝神話歷史劇,由郭信玲執導,冰天、顧漢昌、歐陽宇平、余又晨編劇,傅藝偉、藍天野、湯鎮宗、達奇、張曉林、徐婭、何威、王正偉等主演。
1990年版的《封神榜》已成為經典之作,該劇在服裝、神怪造型上都開風氣先。劇中紂王頭戴金箍,身穿短裙,露出小腿的造型,儼然是古羅馬時尚風潮的一次中國化嘗試。而很多觀眾對於"炮烙之刑"、"酒池肉林"、"姜太公釣魚"的認識也都來自於這部電視劇。
「哪吒割肉還母,剔骨還父」的情節描述:
《封神演義》說:一日哪吒去東海沐浴,因將太乙真人所賜寶物「乾坤圈」置水中玩耍,東海龍宮搖動不已。龍王急忙差巡海夜叉察看,惹火哪吒被打死。後來龍王三太子敖丙調集龍兵與之大戰,被哪吒打死。龍王秉奏玉帝,捉拿其父母。
哪吒又在天宮門前痛毆之。後為表示自己的作為與父母無關,便拆肉還母,拆骨還父。死後,其師傅太乙真人把哪吒的魂魄借蓮花為之而復活。又賜給他火尖槍,腳踏風火輪。後助姜子牙興周討伐紂王,戰功顯赫。
❹ 為什麼說《哪吒之魔童降世》唯一可惜的是沒有割肉還母,剔骨還父
整篇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哪吒之魔童降世》是以悲傷和搞笑相互穿插組成的,而製作組之所以舍棄「割肉還母,剔骨還父」這一情節,是因為這個情節不符合現在的思想觀念。所以即使這個情節是哪吒故事中最為精髓的部分,也不能出現在電影里。
《哪吒之魔童降世》正是可惜在沒有原版故事的精髓部分,但我認為這樣做並沒有什麼不對的地方。為了使整篇故事能夠成功,就必須舍棄一些東西。所以沒有「割肉還母,剔骨還父」只能說是可惜而不是可恨。
❺ 全網吹爆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真的有那麼好嗎
每個人對於電影的看法都是不同的,我個人是覺得這部電影還是很好的,在國產電影裡面算是很好的電影了,真的很良心,所以推薦大家去看!這部電影在上映的第一個小時的時候,票房就過億了,所以這部電影我覺得還是很值得去看的,雖然和之前的《哪吒鬧海》有所不同,但是劇情各方面還是很好的,很多人不喜歡可能就是因為這部電影有了改動。
所以我個人是覺得這部影片很好看的,在國產電影裡面已經算是很好了,雖然說有些人不喜歡這個電影,畢竟每個人喜歡的都是不一樣的嘛,所以看法也是不一樣的,但是我個人的感覺還是很不錯,也覺得這個影片很良心,所以我還是很推薦大家去看這個電影的,畢竟在剛開始上映的那一天票房就兩億了,所以喜歡一定要去看!
❻ 《哪吒》票房破20億,但這部電影的CP粉居然開始撕了
我感覺今年暑期檔的最大贏家非《哪吒》莫屬。
起初還只是頗被看好的國產動漫,正式上映之後,不僅票房爆了,成了今年暑期檔票房的冠軍。前天超過了《瘋狂動物城》拿下了國內動畫電影的票房冠軍。
今天則是邁過了20億票房的大關。其實《哪吒》從上映一開始,就在創造各種記錄。
比如動畫電影首日票房最高紀錄:1.389億元
動畫電影單日票房最高紀錄:3億
動畫電影首周票房最高紀錄:6.58億元
而在收獲電影票房的同時,《哪吒》的口碑也並沒有隨著觀影人數增加有下滑的趨勢,豆瓣8.6分,依然是今年暑期檔評分最好的電影。雖然這已經是國漫的一大進步,不過我喜歡《哪吒》片方的態度,這一句「國漫邁出一大步,依然是起步」實在是太戳了。
還有甚至開始爆粗口罵人。
同樣,作為觀眾,實在是一頭霧水。
對於《哪吒》來說,哪吒和敖丙的CP固然是一部分人群的解讀,但是代入飯圈的一套開始所謂的「提純」實在是毫無意義。既破壞了電影創作者的本意,也從部分人群的解讀變成了對電影本身的誤讀。
《哪吒》之所以成功,遠不是所謂的哪吒和敖丙的CP而已,就哪吒和敖丙的關系而言,更多是打破了過往傳統的神話里哪吒和敖丙的對立關系,既是對神話故事的新讀,也是在當前的時代下創新一個新的神話故事,創新才是故事的本意。
真正喜歡《哪吒》的觀眾,與其做這些毫無意義的「提純」的事情,不如多多安利身邊的人去看這部國產動漫,一起同它創造更多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