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景別鏡頭有哪些是怎麼運用的
景別——為了讓人們在銀幕上看到想要看的表現對象不同的距離、不同角度的形態,就產生了鏡頭的不同景別。景別主要是指攝影機同被攝對象間的距離的遠近,而造成畫面上形象的大小。景別的大小也同攝影鏡頭的焦距有關。焦距變動,視距相應發生遠近的變化,取景范圍也就發生大小的變化。景別的運用是影視藝術創作中的重要手段。為了塑好鮮明的影視形象,要求創作者根據人物的主次、劇情的需要、觀眾的心理,處理好景別的大小、遠近。景別的劃分沒有嚴格的界限,一般分為遠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寫。為了使景別的劃分有個較統一的尺度,通常以畫面中人物的大小作為劃分景別的參照物。如畫面中無人物,就按景物與人的比例來參照劃分。
1.遠景——攝影機遠距離拍攝事物的鏡頭。鏡頭離拍攝對象比較遠,畫面就開闊,景深悠遠。此種景別,能充分展示人物活動的環境空間,可以用來抒發感情,渲染氣氛,創造某種意境。遠景中視距最遠的景別,稱為大遠景。它的取景范圍最大,適宜表現遼闊廣袤的自然景色,能創造深邃的意境。
2.全景——出現人物全身形象或場景全貌的鏡頭。此種景別的視野相對小些,既能看清人物又可看清環境,故可以表現人物的整體動作以及人物和周圍環境的關系,展示一定空間中人物的活動過程。它常常用來拍攝人物在會場。課堂、集市、商場等一定區域范圍中的動作,是塑環境中的人或物的主要手段。
3.中景——顯示人物膝蓋以上部分形象的鏡頭。此種景別的人物佔有空間的比例增大,觀眾能看清人物的形體動作,並比較清楚地觀察到人物的神態表情,從而反映出人物的內心情緒。在影視作品中是使用較多的基本景別。中景在主要表現人物的同時,也提供人一定的活動范圍,如房間的一隅,院落的一角等。一部影視鏡頭的成功一與否,主要看中景的運用處理。
4.近景——表現人物的腰部或胸部以上形象的鏡頭。此種景別人像占據大部畫面,環境變得零碎而模糊。觀眾已難於看全人物的動作,注意中心往往在人物的肖像和面部表情上。所以常用來表現人物的感情、心理活動,它的作用相當於文學作品呂的肖像描寫,適宜於對人物音容笑貌、儀表神態、衣著服飾的刻畫,突出人物的神情和重要的動作,也可用來突出相當的景物,是影視作品中大量運用的景別。
5.特寫——表現人物肩部以上部位或有關物體、景緻的細微特徵的鏡頭。它是視距最近的一種景別,能把表現的對象從周圍環境中強調、突出出來,近使觀眾去注意某某關鍵性細節,諸如驚愕的眼睛、欲滴的淚水、顫抖的睫毛、抽搐的肌肉等等,造成強烈而清晰的視覺形象。當視距特近時,就稱為大特寫。特寫鏡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可以介紹人物,突出影片的主體形象;可以突出貫穿的物體,可作轉換時空的手段;還可與其它景別鏡頭反復,使速度節奏加快,造成緊張激烈的氣氛。特寫鏡頭不宜毫不無節制的濫用,一般應和全景結合起來使用。
『貳』 如何分析電影——(四)影片景別分析
五景別 電影的景別,是一個電影鏡頭和畫面的視黨形式的表述語言。表面上是一個造型元素,實際上是一個教事的手段。 景別最最根本的含義,是表達畫面所包括的范圍。電影景別的劃分大體上有如下的幾種形式;l)大遠景,2)遠景,3)大全景,4)全景,5)中景,6)中近景,對近景,8)特寫,9)大特寫。 電影中的景別,是影片視覺效果、導演語言風格的外在形式之—。決定影片風格,決定敘事風格,決定視黨風格,決定導演風格。 我們在分析影片的過程中,對於影片的是別的把握重點是在於全片,而不在於具體的某一個鏡頭。分析的重點在如下幾個方面: 1.影片全片的敘事過程中,以什麼樣的鏡頭畫面景別為主?在影片中是一種什麼樣的主導趨勢?對影片的風格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 2.場景中重要的人物對話鏡頭是以什麼樣的鏡頭景別為主?鏡頭景別變化之間有什麼樣的規律和特點?對於影片中的人物刻畫和敘事的推動有什麼樣的幫助? 3.電影場景中的內景的景別特點是什麼?外景的景別特點是什麼?這兩種景別交織在一起是一種什麼樣的效果?特別是要分析景別分別在外景和內景當中對於人物、敘事、對話、動作的表現和表達都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 4.每一個場景的開始的鏡頭和結束的鏡頭的景別的應用有什麼樣的特點?鏡頭剪接中景別的變化有什麼樣的規律? 5.全片中,鏡頭畫面的景別的變化幅度是什麼?對影片的節奏有什麼樣的影響?景別的這種變化對影片的敘事有什麼樣的幫助?6.分析在動作的場景中,人物的動作和鏡頭景別的應用有什麼樣的特點和形式?7.景別的運用以及最終畫面完成的效果對於影片的風格有什麼樣的作用?8.不同的景別運用,對於畫面的構圖有什麼樣的影響和幫助?9.分析景別的應用對於環境的氣氛,空間的表達,場景有什麼樣的作用? 10.分析不同的景別對人物形象和人物動作的表達。我們看到的影片,有的時候,賦予某一個人物以一個特定的景別,在有些情況下,不同的景別對不同的人物形象、不同的敘事內容、不同的情緒要求、不同的動作表達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11.分析電影的景別對影片的節奏所起的作用。
『叄』 景別的9種分類分別是什麼
景別大致可以劃分為以下五種:遠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寫。
遠景:在遠景中,人物在畫幅中的大小通常不超過畫幅高度的一半,用來表現開闊的場面或廣闊的空間,因此這樣的畫面在視覺感受上更加遼闊深遠,節奏上也比較舒緩,用來表現開闊的場景或遠處的人物。
全景:是表現景物全貌或者人物全身形貌的畫面。它既可以表現單人全貌,也可以同時表現多人。從表現人物情況來說,全景又可以稱作「全身鏡頭」,在畫面中,人物的比例關系大致與畫幅高度相同。
近景:是表現人物胸部以上或者景物局部面貌的畫面。在表現人物的時候,近景畫面中人物占據一半以上的畫幅,這時,人物的頭部尤其是眼睛將成為觀眾注意的重點。
特寫:是表現人物身體某個局部細節或者某被攝景物局部細節部分的畫面。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的話,就是「表現細節」。
景別變化:
1、景別的變化帶來的是視點的變化,它能通過攝像造型達到滿足觀眾從不同視距、不同視角全面觀看被攝體的心理要求。
2、景別的變化是實現造型意圖、形成節奏變化的因素之一。
在電視畫面的造型表現和畫面鏡頭中,不同景別體現出不同的造型意圖,不同景別之間的組接則形成了視覺節奏的變化。觀眾不僅在畫面時空和視距的變化中感受到了攝像者的畫面思維,而且也以景別跳度、視點跳度的大小、緩急中具體地感受到整個電視片或電視節目的節奏變化。
3、景別的變化使畫面具有更加明確的指向性
不同景別的畫麵包括不同的表現時空和內容,實際上是攝制人員在不斷地規范和限制著被攝主體的被認識范圍,決定了觀眾視覺接受畫面信息的取捨藏露,由此引導觀眾去注意和觀看被攝主體的不同方面,使畫面對事物的表現和敘述有了層次、重點和順序。
『肆』 電影中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的區別
全景,遠景,中景,近景,特寫,所說的這些統稱為景別,是指由於攝影機與被攝體的距離不同,而造成被攝體在電影畫面中所呈現出的范圍大小的區別。
景別的劃分,一般可分為五種,
特寫是指拍攝的部分為人體肩部以上,主要拍攝人的面部細節,從遠到近拍攝
近景所指的是拍攝的是人的胸部以上的畫面,主要是拍攝人面部的表情
中景是指拍攝的人體膝部以上的畫面,著重展示人的姿勢與生態。
全景指的是拍攝的人體的全部和周圍背景,能夠表現出人所在的環境。
遠景指的是被攝體所處環境。
在電影中,導演和攝影師利用復雜多變的場面調度和鏡頭調度,交替地使用各種不同的景別,可以使影片劇情的敘述、人物思想感情的表達、人物關系的處理更具有表現力,從而增強影片的藝術感染力。如果兩者直接組接,會造成視覺上和情緒上大幅度的跳躍,常能收到特有的藝術效果。
(4)電影中哪個景別多擴展閱讀:
景別就是攝影機在距被攝對象的不同距離或用變焦鏡頭攝成的不同范圍的畫面。電影為了適應人們在觀察某種事物或現象時心理上、視覺上的需要,可以隨時改變鏡頭的不同景別,猶如我們在實際生活中,常常根據當時心理需要或趨身近看,或翹首遠望,或瀏覽整個場面,或凝視事物主體乃至某個局部。
這樣,映現於銀幕的畫面形象,就會發生或大或小的變化。景別的確定是攝影者創作構思的重要組成部分,景別運用是否恰當,取決於作者的主題思想是否明確,思路是否清晰,以及對景物各部分的表現力的理解是否深刻。
比如,拍攝芭蕾舞演員的舞姿,若不遠不近恰恰去掉舞蹈者的足尖;拍精心檢驗產品,而手卻不在畫面之內;需要強調神情又遠得看不清面目;需要強調氣氛的沒有給予舒展的空間等,都是思路不清的毛病。
至於有些人事先不構思好景別的運用,往往先拍下來再說,需要中景、特寫靠放大後再剪裁,這就是不了解拍攝距離對畫面形象的質量和表現力的影響。要保證完美的畫面質量,景別的確定要盡可能在拍攝時一次完成。
『伍』 什麼叫景別 , 景別又有哪幾種。
景別:指的是攝影機與被攝體的距離造成被攝體在攝影機尋像器中所呈現出的范圍大小現象。在電影中,導演和攝影師利用復雜多變的場面調度和鏡頭調度,交替地使用各種不同的景別,可以使影片劇情的敘述、人物思想感情的表達、人物關系的處理更具有表現力,從而增強影片的藝術感染力。景別可以分為5種,分別為:特寫、近景、中景、全景、遠景。具體如下:
1、特寫(指人體肩部以上):拍攝人像的面部,人體的某一局部,一件物品的某一細部的鏡頭。
(5)電影中哪個景別多擴展閱讀:
景別不是單一使用,在電視和電影中,景別都是組合使用。景別作為單個畫面來講,僅僅表達一種視覺形式,而它們一旦排列起來,又和內容相結合,必然會對戲劇內容和敘事重點的表現與表達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從視覺語言及鏡頭規律分析,敘事內容越重要,越應該在畫面的景別上採用中景、近景等系列景別;反之,則採用遠景、全景系列景別。
當然,這是在導演與攝影創作中,針對人物作為被攝主體而言常規處理鏡頭的方法,其出發點主要是為人物動作而設計使用的景別。
『陸』 卓別林喜劇片常用的景別是什麼
全景。
卓別林的電影講究人物主角和環境襯托,很少出現主角面部特寫鏡頭。如城市之光片頭是一個大全景,將所有的景像展露出來,跟一般影片不同。另一方面.卓別林表演是臉和腳同時進行,所以全景很常用在他的電影中。
人物簡介
查理·卓別林(Charlie Chaplin,1889年4月16日—1977年12月25日),生於英國倫敦,英國影視男演員、導演、編劇。
查理·卓別林的第一部電影是《謀生》。從1915年開始卓別林開始自編自導自演,甚至還擔任製片和剪輯。稍後他加入了埃斯安尼公司,並於1917年出品了《移民》和《安樂街》。
1918年他和他的兄弟在洛杉磯開了自己的公司。並在1919年召集到了道格拉斯·費爾班克斯等人。但直到1923年,卓別林才為這個公司拍了第一部影片《巴黎一婦人》。之後1925年的《淘金記》和1928年的《馬戲團》為卓別林贏得了學院獎。
『柒』 景別的9種分類是什麼
全景、中全景、中景、中近景、近景、寬特寫、全特寫、中特寫、極近特寫。
1、全景鏡頭,也叫全身鏡頭,是指整個人從頭到腳都出現在畫面當中,全景鏡頭一般用於兩人或多人畫面,由於人物的縮小,身後的背景也就更加清晰、全面,可以給觀眾提供更多的背景信息,並使畫面看起來更加生動。
當然所指的局部特寫不一定只是眼部,也可能是身體其他部位。
『捌』 科幻片的主要以什麼景別為主
五景別 電影的景別,是一個電影鏡頭和畫面的視黨形式的表述語言。表面上是一個造型元素,實際上是一個教事的手段。 景別最最根本的含義,是表達畫面所包括的范圍。電影景別的劃分大體上有如下的幾種形式;l)大遠景,2)遠景,3)大全景,4)全景,5)中景,6)中近景,對近景,8)特寫,9)大特寫。 電影中的景別,是影片視覺效果、導演語言風格的外在形式之—。決定影片風格,決定敘事風格,決定視黨風格,決定導演風格。 我們在分析影片的過程中,對於影片的是別的把握重點是在於全片,而不在於具體的某一個鏡頭。分析的重點在如下幾個方面: 1.影片全片的敘事過程中,以什麼樣的鏡頭畫面景別為主?在影片中是一種什麼樣的主導趨勢?對影片的風格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 2.場景中重要的人物對話鏡頭是以什麼樣的鏡頭景別為主?鏡頭景別變化之間有什麼樣的規律和特點?對於影片中的人物刻畫和敘事的推動有什麼樣的幫助? 3.電影場景中的內景的景別特點是什麼?外景的景別特點是什麼?這兩種景別交織在一起是一種什麼樣的效果?特別是要分析景別分別在外景和內景當中對於人物、敘事、對話、動作的表現和表達都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 4.每一個場景的開始的鏡頭和結束的鏡頭的景別的應用有什麼樣的特點?鏡頭剪接中景別的變化有什麼樣的規律? 5.全片中,鏡頭畫面的景別的變化幅度是什麼?對影片的節奏有什麼樣的影響?景別的這種變化對影片的敘事有什麼樣的幫助?6.分析在動作的場景中,人物的動作和鏡頭景別的應用有什麼樣的特點和形式?7.景別的運用以及最終畫面完成的效果對於影片的風格有什麼樣的作用?8.不同的景別運用,對於畫面的構圖有什麼樣的影響和幫助?9.分析景別的應用對於環境的氣氛,空間的表達,場景有什麼樣的作用? 10.分析不同的景別對人物形象和人物動作的表達。我們看到的影片,有的時候,賦予某一個人物以一個特定的景別,在有些情況下,不同的景別對不同的人物形象、不同的敘事內容、不同的情緒要求、不同的動作表達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11.分析電影的景別對影片的節奏所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