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電影,電視劇中,民國時期的有葯鋪鏡頭,最好是全景。 大宅門看了好多集都沒怎麼出現過_(:зゝ∠)_
大宅門——百年老店百草堂,很多葯鋪鏡頭
戊子風雪同仁堂——也是葯鋪的電視劇
鎖清秋——主角家也是開葯鋪的
春天後母心——有個很好的老中醫,天柱後來就在葯鋪學醫
牌坊下的女人——主角家裡也是開葯鋪的
這些劇里許多的葯鋪鏡頭,應該合用吧
Ⅱ 哪部民國電影里有唱片機的特寫鏡頭 哪部電影里老上海的雪景
周星馳的電影功夫里有唱片機的特寫鏡頭,就在斧頭幫幫眾來幫被打的林雪報仇來的時候,之前有一段唱片機的片段,是特寫。
Ⅲ 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的劇情情節,會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張藝謀作為第五代導演代表人物之一,從《老井》開始,到《紅高粱》、《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活著》、《一個都不能少》、《我的父親母親》等影片屢獲國內外各大電影獎項,「張藝謀」也成了教科書一般的存在,他的電影成為後來者的學習對象,尤其是初期描述一些民俗、禮教的《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等,成為模範。
這部電影體現了大院牆里女性的悲哀,最致命的就是矛盾沖突的本質主要集中在了對封建體制的抨擊上,以「紅燈籠」為形象符號和「點燈」、「滅燈」、「封燈」的儀式把決裂以及封建體制完全真實具體地表現給了觀眾,讓觀眾更深刻地體味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質。
Ⅳ 一部民國動作片
《親恩國仇》
劇情:1915年,日本政府和袁世凱政府秘密簽訂了陰謀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但條約簽訂不久便被美國情報機關特務韋約翰搶走。從此,日、美、中三方展開了一場爭奪「密約」的秘密戰。竊賊四兄妹——志文、志武、志英、志傑在其乾爹胡政的操縱下也捲入了這場爭斗。一天夜晚,四兄妹潛入美軍情報大樓,但一無所獲。胡政非常奇怪。幾天後,胡政讓四離京去上海避風,他們住進一家事先有人預定好房間的飯店,接頭人琪琪是位姑娘,她只和志文單獨聯系。夜晚,四兄妹來到舞廳,他們發現,袁世凱政府要員凌文彪和女兒凌芷珊也在這里。少頃,凌芷珊來邀志武跳舞,舞間,她將一個紙卷塞到志武手中。此時,琪琪進來看到了這一切。一天,韋約翰被召至北京飯店,等待他的是一張逮捕令,他將「密約」出賣給了革命黨。胡政劫持了韋約翰,得知「密約」已到凌文彪手中,他立即電告上海。一天夜晚,四兄妹趁凌文彪與女兒外出之機,喬裝進入凌府搜尋,書房內,志武在書架後找到了「密約」,但他沒有說。琪琪發現志武形跡可疑,胡政即刻命志文殺掉志武。志文深念兄弟之情,未能下手。志傑對琪琪產生懷疑,他截住琪琪逼問,結果被琪琪殺死。凌文彪約志武到家裡密談,被志文發現,不料,胡政在日本兵的護衛下也來到凌府大院,志武大吃一驚。胡政走後,凌文彪讓志武送一份文件,並讓他把胡政的身份告訴弟兄們。結果,志武送文件途中被志文殺死。志文回到住所,突然發現胡政已等在那裡,他想起志武的話,頓時警惕起來。他到胡政房間搜索,紙簍里,他找到一張蓋有「古月正文」印章的紙。飯店房間內,志文和琪琪對峙著。琪琪脫掉衣服,露出背上的刺青。原來她是日本特務,胡政是她的上司——日本皇軍特戰部司令官。頃刻問,二人交手,為使「密約」不落入敵人手中,志文奪路而逃,他和志英逃往荒野的一間廢屋。但日軍很快包圍了小屋。一場惡戰之後,胡政、琪琪被打死,志文、志英壯烈犧牲,「密約」終又落入日本人手中……
Ⅳ 關於民國的電影比如鏡中人
小城之春,三毛從軍記,讓子彈飛,色戒等等
Ⅵ 尋求老電影
大辮子的誘惑
導演: 蔡元元
主演: 寧靜 / 里嘎杜 / 丁一
上映年度: 1995
語言: 普通話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劇情簡介 ······
三十年代的澳門,時逢中國人傳統的元霄節和葡萄牙籍澳門人的狂歡節,大家都在歡慶著。澳門青年阿托欣多和朋友路過,看到熱鬧的舞獅隊伍,其中一個梳著又粗又黑大辮子的漂亮姑娘深深吸引了阿托欣多的目光。 阿托欣多怎麼也忘不了姑娘明亮的眼睛和那條美麗的大辮子。一天他不由自主地來到華人居住區「雀仔園」,在井邊打水的一群女人中他遇到了「大辮子」姑娘阿玲。他向阿玲表示愛慕之心,阿玲惱羞成怒,掄起手中的扁擔向他打去,阿托欣多在眾人的嘲笑聲中落荒而走。 阿托欣多被阿玲深深吸引,想盡方法接近她,但幾次都遭到了拒絕。阿托不死心,他叫家中傭人辭退送水女工,特雇阿玲為他家送水,借故與阿玲搭話。 阿玲送水時來到阿托欣多家,豪華的住宅中有許多讓她驚奇的東西,女傭帶她到處看看,她在阿托欣多的房間里看到了自己畫像的草稿,才知道這就是被自己打的那年輕人的家。女傭對她說少爺人很好。 阿玲終於被阿托欣多的誠心和耐心打動了。他們開始交往,很快雙雙墜入愛河。他們的愛情惹惱了雙方家庭,阿玲犯了族規,被逐出雀仔園;門戶不當使阿托欣多的父親大怒,要他與阿玲斷絕來往,否則不認這個兒子。阿托欣多毅然走出家門,兩個戀人租了間房子,開始獨立的生活。但由於沒有收入,生活日見窘迫,加上文化差異和生活習慣的不同,往日的浪漫被瑣碎的齟齬所代替。終於有一天他們分手。阿托這個公子哥不得不出外打工,在艱苦的磨煉中他成熟了,他更加思念阿玲。 汗水證明了阿托的價值,他又一次找到了阿玲。用自己勞動掙的錢置了他們新的家。 阿玲懷孕了,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難產,她請求阿托去請自己的養母來接生。阿托的苦苦哀求感動了養母,她拖著病體冒著大雨趕來,將一個混血兒迎接到世上。 他們回到了雀仔園,在阿玲的堅持下,阿托按照中國的習俗為孩子辦了滿月酒。從此他們過著幸福的生活。
Ⅶ 《良辰好景知幾何》開播,陳都靈的民國洋裝造型有多讓人感到驚艷
5月1日,由竇驍、陳都靈出演的民國劇《良辰好景知幾何》邁入了開播,堅信許多粉絲們都驚喜不已。本劇依據靈希的小說改寫,敘述了民國初期,把門的兒子蕭北辰(竇驍飾)對落魄千金林杭景(陳都靈飾)一見傾心,後經歷幾重曲折,因愛成長,發展為青少年名將的小故事。
從劇圖上看,竇驍和陳都靈兩個人的民國兼容度確實比較嚴重超標准了,兩個人站一起有民國虐愛的味了,男帥女美看起來cp感十足,可以希望一波了。
此外,這一部作品的別的明星陣容也很強勁,有胡軍、王勁松、袁昊、趙櫻子、賴藝、董璇等藝人的加盟代理,實力派男演員一起線上搭戲,或是十分令人期盼的。
Ⅷ 《建國大業》影片的看點
一、大腕雲集
《建國大業》演員陣容可用「星光熠熠」來形容,幾乎囊括中國所有實力明星。除了主角張國立、唐國強,參與主演的有劉勁、劉沙、王學圻、陳坤、修宗迪、王伍福、許晴、王健、鄔君梅、王冰、王鑫,而姜文、葛優、孫紅雷、劉德華、陳凱歌、馮小剛、陳道明、陳寶國、尤勇、馮遠征、陳好、侯勇、江珊等都將在片中友情出演,分別對位扮演重量級政治人物。 另外還有國內頂級幕後製作團隊,如金牌編劇王興東,金牌音樂才子申寶峰,金牌攝影指導趙曉時,金牌化妝師王希鍾都傾情加盟此片,使《建國大業》更加金碧輝煌。
二、張國立陳坤演蔣氏父子
蔣介石由張國立扮演,這是他的首次挑戰,而陳坤出演蔣經國,與張國立上演一場父子戲。毛澤東則由「專業戶」唐國強扮演。
三、陳凱歌馮小剛甘心當綠葉
陳凱歌、馮小剛等導演加盟出演,讓這部題材沉重的主旋律電影陡增看點。 陳凱歌、馮小剛則將在影片里客串政協委員。
北京拍攝情況
由中國電影集團攝制的建國60周年獻禮大片《建國大業》開拍以來受到極大關注,因為該片聚集了眾多大腕,堪稱史上最豪華陣容。2009年2月,片方在懷柔影視基地組織了首次探班,現場拍攝的正是歷史上著名的中共七屆二中全會(西柏坡會議)。
拍攝還原歷史
連續張涵予在《建國大業》中飾演解放軍戰士[2]兩天下雪,懷柔影視基地也一片銀裝素裹。記者進入拍攝現場時,工作人員一再叮囑,一定要跺跺腳再進去,免得在剛剛打掃好的通道上再踩上雪。而這個通道,就是片中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眾多人物步入七屆二中全會會場的通道。
1949年解放前夕召開的七屆二中全會是中共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會議,這次《建國大業》的拍攝,最大限度地還原歷史,包括每個人的入場順序、誰跟誰一起入場、每個人的表情又是怎樣等。記者在現場看到,「賀龍」入場時,竟然一直朝著攝像機方向走,過了會議室的門也沒進去,後來發現之後,自己邊笑邊往回走。據導演介紹,歷史上的實際情況就是這樣,現場有人攝像,賀龍一直對著鏡頭走,後來發現自己走錯後,笑著返回。
大腕精益求精
《建國大業》聚集了眾多的大腕明星,記者在現場看到,這些大腕都非常認真,聽從導演指揮,唐國強和劉勁在拍攝完一個鏡頭後,就趕緊看鏡頭回放,生怕不滿意。在進入會場之前,唐國強、劉勁等都已經在跟導演組討論每一個細節,具體到當時的面部表情,唐國強也不忘跟導演組確認。在拍攝完畢後,唐國強和劉勁還專門到機器上看鏡頭的回放,直到覺得自己的表演還比較滿意後,才放心地離開。
《建國大業》在北京的拍攝完成後,2月21日起,劇組將轉戰南京進行拍攝,隨後,還將在上海取景拍攝。
明星「跪求」小角色 張國立願私人投資
《建國大業》投資是3000萬,但請的明星不僅大牌而且眾多,劇組還要轉戰幾個地方拍攝。黃建新導演透露,其實大部分演員都是義務演出。
黃建新說,現在都還有不少大牌明星打來電話,要求在《建國大業》中扮演角色,而且根本不問酬勞。
《建國大業》不來重慶拍 稱高樓多場景難還原
《建國大業》的時間跨度為1945年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重慶是這段歷史的一個重要見證城市,但遺憾的是劇組不會來重慶拍攝,導演表示,重慶很多地方都找不到了,很難還原當時的歷史。
記者了解到,其實在《建國大業》中有不少在重慶發生的情節,包括毛澤東和蔣介石在重慶的歷史性會晤、雙十協定的簽訂等。但是,這些戲都不會來重慶取景。據了解,其中八路軍辦事處的一些戲份是在北京搭景拍攝的。
導演黃建新告訴記者,之前他們來重慶選過景,也看過紅岩村、南山蔣介石舊居等地,但是都很難令他們滿意。黃導稱,雖然這些建築本身都還在,在裡面拍一些戲份也可以,但是這些建築多被一些高樓和現代建築包圍,拍攝起來很容易穿幫,所以最後他們不得不放棄。
除了搭景外,有些重慶的戲份則需要電腦製作,黃建新透露,他們很想要一組1946年的重慶夜景鏡頭,但是現在已經拍不出來了,所以他們只能選擇用電腦製作的方式完成,這也是該電影中為數不多的需要電腦特技和電腦合成的部分。
葛優演我軍團長
導演黃建新透露,葛優的角色也已經確定,是演共產黨的一個團長,而且同樣很有幽默感。
在第一批陣容公布後,就有說法稱,張國立、陳坤、劉德華都演出國民黨人物,那邊的明星陣容過於強大了,黃建新導演也笑稱:「葛優要演我軍,要增強我軍的明星陣容。」黃導透露了葛優的一段台詞和場景,相當有喜感。大意是:葛優下面的一個排長向他報告,說前面有家地主的院子很大,又很堅固,大炮都打不過去,結果葛優過去發現:「這不是北京城牆嗎?怪不得那麼結實。」黃導稱,雖然這是重大歷史題材影片,但是他們希望拍出新意,能讓更多觀眾喜歡。
唐國強:我只是一個普通百姓
唐國強謙虛地稱,不管演多少次毛主席,自己都不是大明星,只是一個普通百姓。這次演毛主席會有什麼不同,唐國強稱,其實每個階段對角色理解和演繹都會有所不同。唐國強還透露,他擔任導演的50集電視連續劇《解放》也剛剛殺青,該劇也是建國60周年的獻禮劇。
出演周恩來的劉勁也笑稱,自己跟唐國強合作這么多年,可以說是同甘共苦,相濡以沫,每年兩人在一起的時間,都比跟家人在一起的時間還要長。
南京拍攝情況
中影集團新中國成立60周年獻禮片《建國大業》因為請到了眾多大腕客串,吸引了媒體的高度關注。張國立(飾蔣介石)、陳坤(飾蔣經國)、馮小剛(飾杜月笙)、鄔君梅(飾宋美齡)等人的戲份均在南京。劇組從2月22日起轉場南京後,一直「封閉式」拍攝,與媒體玩「躲貓貓」。不過,「樹大招風」,劇組還是泄露了行蹤,南京期間在美齡宮、南京大學、東南大學、中山陵取景,拍攝重要戲份。
張國立鄔君梅見外賓 美齡宮戲份一天半
《建國大業》來南京拍攝的「國軍」部分,不用說,中山陵、美齡宮、總統府這些重要的與民國歷史有關的建築都會被攝入鏡頭。由於導演向劇組所有成員發下「禁令」,要求不能向媒體透露任何訊息。所以,本地媒體一直未能得知劇組的具體行程。美齡宮負責人表示,這里的拍攝進行了一天半,已經結束。
據了解,美齡宮主要拍攝的是蔣介石(張國立飾)和宋美齡(鄔君梅飾)在這里與一個美國使者的會面。「鄔君梅演宋美齡不是第一次了,在《宋氏三姐妹》中也演過,我覺得很像。」一位工作人員對比宋美齡的畫像笑著告訴記者。
南大取景大學生熱議 「蔣介石」張國立受期待
《建國大業》在南京的行程緊湊,2月25日上午完成美齡宮戲份後,立刻轉場南大,在南京大學的標志性建築大禮堂附近拍了整整一個下午。因為是戶外拍攝,引起了來往學生的追捧與圍觀。當看到穿著馬褂便服的「蔣介石」張國立出場時,學生們都異常興奮,拿出手機拍照,並及時地在南京大學小百合網站上發布並討論。
不少學生表示張國立形象氣質與蔣介石還蠻相似,令人期待,可惜「造型太過單一了,不出意外地就那麼幾套衣服。」南大學子對於該片在學校取景很是自豪,「要是全在學校拍就好了,可別是只拍一兩個場景就算了。招群眾演員的話,我們可以上一把鏡頭。」也有學生擔心,「別破壞了學校的環境啊!」不過,這一點學生倒是多慮了,2月26日有記者再次來到南大拍攝場地時,這里收拾得乾乾凈凈,看不出任何劇組停留過的痕跡。
而據校方負責人介紹,3月6日《建國大業》到南大再次拍攝。
東大老圖書館變成上海洋行 馮小剛陳坤戲份少
「《建國大業》怎麼在南大拍? 我們東大才是『中央大學』舊址啊?」一位東大學生在論壇上質疑。有意思的是,《建國大業》並沒有遺忘東大,一大早,印著「中影集團」「建國大業劇組」字樣的三十餘輛車就開進了東大四牌樓校區。氣勢很大,把來往的學生都「震住」了。一位學生告訴記者,「以前還很少有這么大規模的劇組進來過呢!」不過,《建國大業》相中的,倒不是東南大學是「中央大學」舊址,而是看中了該校室內裝修中的老圖書館。劇組將二樓進行了改造,將三百多平方米的場地改造成一個舊上海洋行,並拍攝了幾個重要的上海灘鏡頭,「杜月笙(馮小剛飾)和蔣經國(陳坤飾)見面的戲,上海灘黑社會的一些戲,都在這里拍了。」
一位劇組成員告訴記者。杜月笙和蔣經國上午的戲拍得十分順利,導演黃建新很是滿意,因此很快就結束了。馮小剛和陳坤進場化妝拍畢後,立刻乘車離開了拍攝現場,因為「保密工作」做得好,兩人又來去匆匆,並未引起太多注意。雨越下越大,這里仍然打著強光燈,亮如白晝,數位工作人員把守門口,攔住想進去看熱鬧的學生。不斷有穿中山裝或穿黑衣戴禮帽的演員進進出出,一片忙碌景象。
據劇組人士介紹,現在拍的是些過場戲,洋行里一些黑衣打手(杜月笙的手下)在討論和轉移財產,戲不重,但蠻磨時間,因為導演要求高。天色漸晚,雨也越下越大,而劇組絲毫不見收工的樣子,倒是後勤及時地送來了簡單的晚飯。
中山陵總統府迎接劇組 場景猜測:別陵與南京解放
現場一位自稱演「記者」的中年演員笑著告訴記者,「明天(2月28日)就轉去中山陵了。」至於去中山陵拍什麼戲,劇組不肯透露。
不過,《建國大業》既然講的是「新中國成立」,想必要拍攝蔣介石「別陵」的場面。而蔣介石最後一次去中山陵,是在1949年1月16日,「下野」前夕。專家介紹,蔣介石在日記里還寫到,當日「正午到陵墓謁陵默禱此為離京別陵之紀念也。」結果,這次「別陵」成了「辭廟」,從此終其一生,他再也沒有看見中山陵了。這么有意味的鏡頭,時間和氣候也與現在相當,想必影片不會錯過。另一個影片要重現的鏡頭該是「總統府」,1949年4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佔領國民黨總統府,南京長江路上的292號大院翻開它新的一頁。
總統府工作人員介紹,《建國大業》劇組將在3月1日與總統府簽約,進場拍攝。
上海拍攝情況
《建國大業》在完成了北京、南京兩地的拍攝後,《建國大業》3月上旬轉景上海。據悉,包括最新加盟的黎明在內的眾多大腕的戲份,都在上海完成。
黃建新贊上海老建築保護到位
2月中旬,《建國大業》在北京舉行開機儀式,到場的全明星陣容加上總導演韓三平許諾的眾多將加盟的演員,使得該部獻禮片堪比投資上億的「大片」。轉景南京後,飾演傅作義之女的陳好、飾演國民黨播音員的黃聖依等眾多演員的戲份逐一殺青。而在3月6日,劇組完成蔣介石赴台灣前與兒子蔣經國、愛將陳誠告別的一場重頭戲後,又馬不停蹄地轉景上海。
由於上海在解放前是民主人士的重要聚集地,也是中國共產黨爭取全國各階層團結合作的中心,因此《建國大業》在上海的取景將長達一個月。除了飾演宋慶齡的許晴將在上海完成主要戲份,飾演毛人鳳的姜文、飾演「卧底」的陳道明、飾演共軍團長的葛優等人的主要戲份也都在上海拍攝。
《建國大業》在上海的首場拍攝於科學會堂內進行,劇組還進入駐上海車墩影視基地。此外,上海的眾多花園洋房也將成為《建國大業》的外景地。該片導演黃建新表示,沒想到上海的老建築保護如此到位,大部分建築都保持了當年的風貌,為影片的拍攝提供了便利。
黎明客串幾乎沒台詞
國慶60周年獻禮大片《建國大業》在上海熱拍,黎明在上海的所有戲份都由陳可辛「客串」導演,這部分戲已經於3月31日拍攝完成。在《建國大業》中,黎明客串一位參與了首屆全國政協會議的民主代表,他幾乎沒有一句台詞。出現在片場的黎明身著西裝,更像一位地下工作者,雙手背在身後,表情嚴肅地聽著自己的下屬匯報工作。
黎明表示,雖然很多演員在片中都是客串的,彼此無法見面,但想到這么多演員會出現在同一部電影里,確實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黎明在結束該片的拍攝後,隨即將進入《十月圍城》劇組。
浦江飯店取景
電影《建國大業》4月6日、7日轉景北外灘的浦江飯店拍攝。這場大戲呈現出電影片場罕見的景象,在大幫群眾演員當中,隨處可見大家熟悉的大腕面孔。浦江飯店的這場大戲正是毛澤東和蔣介石的官邸晚宴,200位群眾演員首先在大廳排兵布陣等待主演入場。但是當群眾演員真正看清即將配戲的大腕都是誰時,現場立即起了一陣騷動。
經過幾個月的減肥,扮演蔣介石的張國立、瘦削的形象與身旁扮演毛澤東的唐國強形成了鮮明對比。而這場戲,出現的大腕還不止這兩位,一邊聊得正歡的是扮演周恩來的劉勁和扮演陸軍將領的胡軍。李連傑身穿海軍制服出現在人群中,他扮演的角色是海軍上將陳紹寬,台詞只有短短的三句話。「十三燕」王學圻也在人群中若隱若現。如此強大的明星陣容一度給拍攝帶來困難。
現身的客串演員除了李連傑,還有扮演青年黨黨魁的劉儀偉,扮演記者的孫紅雷。而據工作人員透露,接下來成龍也將客串一名記者,吳宇森、梁朝偉也有意客串角色,陳凱歌則會參與導演「西苑機場閱兵式」的戲份,看來《建國大業》的全明星陣容還將越來越壯大。
車墩基地拍攝招待會
4月7日上午,《建國大業》在上海車墩拍攝毛澤東、蔣介石重慶記者招待會的戲,客串《中央日報》記者的孫紅雷與主演唐國強、張國立進行對話。據悉,《建國大業》結束上海拍攝後,只剩下部分天津、北京場景,全片將於5月底拍竣。
由於在劇組的戲份即將完成,張國立馬上要投入到另外一部電視劇的拍攝中,為了積蓄體力,他開始結束減肥計劃,「昨天終於放量吃了點硬貨,但醫生說要讓胃慢慢適應,還是不敢多吃。」有記者質疑《建國大業》明星太多會影響影片質量,張國立稱「明星都是出色的演員,他們的合作會讓戲更生動,而且導演最後也會把握好影片節奏的。」 在毛澤東、蔣介石「重慶談判」時會見中外記者的戲中,多次扮演毛澤東的唐國強對這樣的場面可謂駕輕就熟,不過他對記者強調「這部戲我還是會有些改變,不然觀眾看多了也會厭煩。」為了拍好這場戲,甚至有部分探班記者也加入群眾演員中來,加強現場真實感。
影片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運籌帷幄
影片一上來,就是解放軍情報員在接收電報,匆忙回身中,神情、舉止甚是詭異。當時正值抗戰結束,國共兩黨是戰是和疑霧重重。由此推斷,張涵予接到的這一情報內容,極有可能關乎著國民黨假和談真內戰的陰謀。
隨後,保密局特務頭目毛人鳳接受密令;上海警備司令部高官閻錦文,秘密營救民盟領導人張瀾和羅隆基;聞一多號召學生揭露蔣介石反動面目,這些畫面恰恰反應了當時一觸即發的局勢。而最終毛澤東擦火柴的瞬間,緊接爆炸鏡頭,表現了共產黨決不畏懼國民黨反動派這只紙老虎的氣魄。(姜文飾毛人鳳 陳道明飾閻錦文 吳剛飾聞一多)
第二階段:決勝千里
國民黨的陰謀被拆穿,瞬時局勢劍拔弩張。毛澤東緊急部署、調兵遣將;解放軍某團也已攻至北平城下;另一方面,傅冬菊在勸說父親傅作義和平解放北平。眼看國民黨大勢已去,參政員甘介侯愧疚難當,此時蔣介石也不得不低眉認輸。(葛優飾解放軍團長 王寶強飾解放軍戰士 陳好飾傅冬菊 修宗迪飾傅作義 陳寶國飾甘介侯 張國立飾蔣介石)
第三階段:建國慶典
而西郊閱兵演習,田漢等文化界代表,一系列輕松熱烈的鏡頭,都表現了各界人士在為建國慶典進行積極准備。中國歷史由此掀開了嶄新的一頁。(甄子丹飾田漢 趙薇飾女作家)通過這個預告片,我們現在可以摸清影片的脈絡,但仍然有一人物的舉動,會讓人產生疑惑,比如陳凱歌飾演的馮玉祥為何當眾開槍?劉勁飾演的周恩來又為何情緒激動呢?
兩大疑點
疑點一:陳凱歌飾演的馮玉祥為何當眾開槍?
在馮玉祥開槍的一個鏡頭中我們發現,在他身後的樓上寫著新民報社四個大字。新民報社位於重慶,所以我們可以將馮玉祥出現的地點鎖定在重慶。同時從現場看,人很多、滿地狼藉,肯定是在馮玉祥開槍前,就出現了混亂。同時在鏡頭中還有穿著皮衣的周恩來。
綜合這些線索,我們不難將目光鎖定在那場慶祝政治協商會議勝利閉幕的集會。當時國民黨現場毆打政協代表,破壞和談。而馮玉祥是支持和談的,所以他對於這種破壞行徑作出了激烈反應。
疑點二:劉勁飾演的周恩來為何情緒激動?
片中,周恩來拉著朱德等人表情激動。看他們開合一致的口型,加上手勢往下一頓,不難猜想他們在動情歌唱。同時,我們還看到激動萬分的毛澤東,簡直就是老夫聊發少年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