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陸凱是哪個朝代的
陸凱是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人物。
陸凱(198年—269年),字敬風。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三國時吳國後期重臣,陸遜之侄、陸抗族兄。
陸凱於黃武(222年—229年)年間曾任永興和諸暨縣長,任內頗有治績。後轉拜建武都尉,又遷儋耳太守,與聶友率軍討伐朱崖和儋耳,戰後遷建武校尉。五鳳二年(255年),率軍討斬零陵山賊陳毖,以功拜巴丘督、偏將軍,封都鄉侯。不久,遷任武昌右部督,隨軍至壽春。後拜盪魏將軍,又遷綏遠將軍。
孫休繼位,拜征北將軍、假節、領豫州牧。孫皓即位,遷任鎮西大將軍,都督巴丘,又領荊州牧,進封嘉興侯。寶鼎元年(266年),遷左丞相。以正直及屢次勸諫孫皓而聞名。建衡元年(269年)去世。
2. 金陵女人的另類生活 的作者什麼背景,寫的如此深刻。懷疑羅媛春、陸凱確有其人,也許作者就是人物原型
說到底現在的「南京人」已經不是1937之前的南京人。
按我們老一輩蘇錫常人來解釋現在的南京人:江北人 自以為是、懶惰、沒素質的江北人。 不是蘇南人!!!
3. 三國里,有哪些著名人物是演義里沒有提到的
魏國:華歆、邴原、管寧並稱一龍,歆為龍頭,原為龍腹,寧為龍尾。
只有華歆寫很多。
田豫、牽招二人,官位較低,陳壽評:「豫位止小州,招終於郡守,未盡其用也」。
蜀國太傅許靖,在蜀國很有人氣,很少提及。
吳國文臣虧得《舌戰群儒》,提到了不少。但張昭和孫權的故事太多了,演義里卻寫得少。(張昭先後輔佐孫策、孫權,孫策對張升堂拜母,極其倚重。孫策臨終更是將孫權託孤與張昭。張昭對孫權很苛刻,不像臣子,更像嚴師。關於這個就發生好多事。孫權對他可以說是敬而且畏,或者忌憚,一直不用為丞相)。
其實三國演義提及的都是對政局、某個戰役、某個事件起直接作用的參與者,還有一些流傳著故事的人物。管理內部事務的那些歷史人物就難以穿插到整個小說里了。比如《三國志·魏書》里的《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里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