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描寫古代鬥富的詞語
答案是【甘拜下風】
【典故】西晉大官僚石苞的兒子石崇沒有得到父母的一點遺產,靠自己的功勞晉升為荊州刺史,他不擇手段大量搜刮民脂民膏,很快成為西晉頭號富翁。晉武帝的親舅王愷也是一個大富翁,但和石崇比起來真是小巫見大巫,他自己也承認甘拜下風 。
建議提問的朋友遇到正確答案時,能夠及時將最快回答正確的答案採納,免得其他朋友以為前面還沒正確的答案而費盡腦筋。
採納他人的答案,既是對他人勞動成果的肯定,也是對答題者的一種鼓勵,且提問者和答題者雙方都能獲得財富值,正所謂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
如果覺得我的回答未徹底解決你的問題或有其它疑難,盡可向我發起追問,亦可求助於我的團隊。
那條成語是:「愷崇鬥富,渾浚爭功」
愷崇鬥富:晉後將軍王愷、散騎常侍石崇,常常比富,王愷用糖沃鍋,石崇用蠟作薪;王愷作紫絲布步障四十里,石祟作錦步障五十里以敵之。武帝曾經賜給王愷珊瑚樹,高三尺許,枝柯扶疏,世上罕見,王愷給石崇看,祟便以鐵如意擊之,應手而碎。愷聲方厲,崇曰:「不足多恨,今還卿。」乃命左右取珊瑚樹,有高三四尺者六七株。
渾浚爭功:王渾,字玄沖,晉武帝女婿。王浚,字士治,小字阿童。公元279年一同率軍攻吳王孫皓。浚作戰英勇果斷,從武昌順流而下,一舉收復吳都建康,吳主孫皓歸降。次日,王渾方渡匯,反告王浚不受節制。皇帝偏袒女婿,賞賜王浚。二人爭功不止。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四體:指人的兩手兩足;五穀:通常指稻、黍、稷、麥、菽。指不參加勞動,不能辨別五穀。形容脫離生產勞動,缺乏生產知識。
【文選爛,秀才半】:文選:指《昭明文選》。意思是熟讀了《文選》,就可以成為半個秀才。諷刺科舉取士的話。現也含有熟讀詩文對寫作有益之意。
【秀才人情】:舊時秀才多數貧窮,遇有人情往來,無力購買禮物,只得裁紙寫信。俗話說:「秀才人情紙半張。」一般表示送的禮過於微薄。
【秀才人情半張紙】:舊時秀才多數貧窮,遇有人情往來,無力購買禮物,只得裁紙寫信。形容送的禮過於微薄。
【秀才人情紙半張】:舊時秀才多數貧窮,遇有人情往來,無力購買禮物,只得裁紙寫信。形容送的禮過於微薄。
你說的是西晉時王愷、石崇二人鬥富嗎
西晉時期盛行豪門政治。在按門第品位的高低分享政治上、經濟上種種特權的門閥制度下,豪門世族追逐名利,鄙薄勤恬,以奢靡競相誇尚,世風沉淪日下。
官宦子弟石崇(249年-300年),字季倫,小名齊奴。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東北)人。司徒石苞的小兒子。在荊州刺史任上,劫掠商客致富。史載,其「財富豐積,室宇宏麗」。姬妾百數,皆穿金戴翠,華服綺麗,至於吃的、用的無不極盡當時所選,珍寶田舍無數。
連石家的廁所里,也常有十數名侍婢,麗服妝飾排列在旁。還配備甲煎粉、沉香水一類香料,專供來客使用。客人如廁後,又給換上新衣才讓出來。結果,弄得許多客人不好意思上廁所。
石崇每次邀客宴飲,常叫身邊的佳麗給客人敬酒。如客人飲酒未盡,當即殺掉敬酒的佳麗。丞相王導與鎮東大將軍王敦曾一起到石家,王導一向不能飲酒,總是勉強飲盡,以致大醉。可王敦對敬酒堅持不飲,石崇連殺三位佳麗,他還是不飲。並面不改色地說:他殺自家人,關我們什麼事。
令人瞠目結舌的,當數石崇與貴戚王愷、羊琇等人的爭豪鬥富。
王愷,字君夫,東海郯(今山東郯城)人。魏蘭陵侯王肅之子,晉武帝司馬炎的舅父。官至後將軍。屢與石崇鬥富:他以飴糖、干飯洗鍋,石崇則以蠟燭做柴火;他用紫紗布做步障四十里,石崇則用錦做步障五十里。石崇用調味香料花椒做泥,塗抹屋舍牆壁;王愷則用陶土赤石脂來塗壁。
一次,晉武帝為了幫舅父爭勝,特賜與王愷一株珊瑚樹,高二尺許,枝柯扶疏,世所罕見。王愷得意地出示給石崇看,誰知石崇手執鐵如意,把珊瑚樹擊碎。王愷當即傻了眼,痛惜寶物之餘,認定石崇「羨慕妒忌恨」,不禁面色大變,厲聲開罵。
石崇卻不以為然地說,用不著記恨,馬上賠給你。於是,吩咐手下搬出六七株珊瑚樹,高三四尺,條干絕俗,光彩耀日。而像王愷那株大小的,其家藏有不少。末了,王愷惘然自失。
另一位貴戚羊琇(?-278年),字穉舒,泰山南城(今山東棗庄)人。司馬師妻子的堂弟,從小與晉武帝司馬炎通門,關系親狎。官至中護軍,加散騎常侍,掌管禁軍十三年,深受寵遇。他喜好游樂飲宴,夜以繼日,表親宗室男女混雜玩樂。
他花錢無度,講求闊氣排場。刻意把木炭軋碎,再將炭屑揉合成獸形,才用來燃燒溫酒。這種爭豪鬥富的舉動,竟讓京城洛陽一帶的豪貴爭相仿效。
還有一位貴戚王濟,字武子,太原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司徒王渾之子。娶晉武帝司馬炎女兒常山公主。官至侍中。他喜好養馬,有「馬癖」之稱。在人多地貴的北邙(今河南洛陽市北),買地自建騎馬射箭場。該馬場的圍牆全用金錢匝地排列而成,當時人稱「金溝」。
他與王愷鬥富,用的是打賭方式。王愷有一頭牛,叫「八百里駁」,毛色駁雜,日行八百里。被王愷視為心肝寶貝,常常把牛的角蹄收拾得十分光潔。王濟找上門,付錢一千萬(相當一千兩黃金)給王愷,要求打賭對射「八百里駁」。
王愷自恃其寶貝奔跑奇快,不待瞄準已絕塵而去,於是,一口應允,並讓王濟先射。怎料王濟彎弓搭箭,一發命中,而且叱令隨從速取牛心。轉眼間,他割取了牛心揚長離去。
在等級森嚴的門閥制度下,特權階層利用權勢謀私利,攫取社會資源,揮霍社會資源,出現爭豪鬥富的鬧劇丑劇,也就在所難免。毋庸諱言,奢靡之風成為加速西晉滅亡的原因之一。
古詩出塞.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隴西行 陳陶 誓掃匈奴不顧身, 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 猶是深閨夢里人. 《燕歌行》: 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撞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校尉羽書飛瀚海,單於獵火照狼山.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當恩遇常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後. *** 城南欲斷腸,徵人薊北空回首.邊風飄搖那可度,絕域蒼茫更何有 殺氣三時作陣雲,寒聲一夜傳刁斗.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涼州詞 王翰 葡桃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卧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回. 塞下曲 王昌齡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咸言意氣高. 黃城足今古,白骨亂蓬篙. 從軍北征李益 天山雪後海風寒, 橫笛遍吹行路難. 磧里徵人三十萬, 一時回首月中看. 楊炯的《從軍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雕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益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隴西行 陳陶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從軍行 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雁門太守行 李賀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 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可憐白發生!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王之渙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琶琵馬上催。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王翰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
但使盧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 ----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王昌齡 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塞下曲(月黑雁飛高)盧綸 滿江紅: 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段落一、滿地的鮮血,染紅了整個大地。
他踢踢腳邊的屍體向左右望去,左邊的兄弟右臂上插著一支箭,卻用不熟練的左手死命地砍著,面目猙獰;右邊的兄弟殺紅了眼,大聲的吼叫,嘴角甚至流出血來。 他用衣袖抹抹額頭的汗水,抬頭看看照耀著紅色土地的紅色太陽,耀得睜不開眼來。
可憐盧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不知她的那一邊看到的太陽,是不是也是這樣的血紅呢? 將軍在遠方揮舞著戟,彷彿在用鮮血畫畫一般,那顆盔甲下面的永遠不曾低下的頭顱,是所有國人的希望,好像旗幟。
他苦笑。 這便是戰爭。
要維護的始終是帝國的安寧,卻又有多少人想過那些新鬼煩冤舊鬼哭的場景。恐怕,那些達官顯貴們是不會想的吧。
吼!! 寒光一閃,卻是又是一刀砍到,那一瞬間,那雙凝望著天空的眼睛,卻終究是沒有閉上。二、一場血腥惡戰就這樣在瞬間爆發,是偶然,亦是必然!.剎時間,殺聲震天.無數短斧翻著斤斗,沖官軍橫飛而去.可憐那些軍健來不及招架,就被無數短斧連劈帶砸,殺得血肉橫飛.那些僥幸躲過短斧的軍健,也被眾弟兄蜂擁圍上,傾刻被無數短刃剁成肉泥.殘存的官兵,統是被嚇得魂飛魄散,只恨腿腳生得短,無不哭爹叫娘四散逃命.此時此刻,官府外圍激戰正酣.大隊援軍均有備而來,身著全套盔甲,刀牌長槍弓箭齊全.前面是步兵方陣,擔任攻堅主力.後面又有騎兵縱隊,擔負機動兵力,隨時待機追擊潰散之敵.唐代步兵方陣,多以「都」為基本作戰單位,相當於現代一個「連」.實戰時,每「都」通常的編制人數為一百人,以十人為一縱隊,排成十列縱隊.每一縱隊中,第一人是刀牌手,第二人是長槍手.刀牌手和長槍手亦即正副隊長,皆身穿重甲,擔任前衛,負責抵禦如蝗亂箭,同時負責抵禦偶爾沖到面前的強敵.後面八人統是弓箭手,各聽正副隊長號令,以八箭齊射一人.因此幾乎無射不中,大有不可阻擋之勢.而尚讓和王建一方,非但沒有盔甲,連僅有的少數盾牌,長槍和弓箭,也都是從官軍手中奪來,因此陣容不整,難以抵禦官軍進攻.所幸州衙的門口較窄,大隊官軍一時難以攻入,而且又怕誤傷裡面的官兵,戰陣推進十分謹慎,但形勢已經十分危急.。
②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歷屆獲獎名單
截止至2020年8月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一共有76屆(1969年至1979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再遭波折,政治因素導致原有的影片評獎制度被廢除,改為觀摩放映的方式,直至1980年恢復評獎),主競賽單元的獲獎名單如下:
第一屆(1932)
最佳導演:尼古拉.埃克《生路》(蘇聯)
最佳男演員:弗雷德里克.馬區《化身博士》(美國)
最佳女演員:海倫.海斯(美國)《馬德隆.克勞德特的罪惡》
第二屆(1934)
最佳外國影片:《阿蘭島人》(英國)
最佳導演:吉.馬哈蒂 《入謎》捷克 約.羅文斯基《青年之戀》(捷克)
最佳男演員:華雷斯.皮萊 《自由萬歲》(美國)
最佳女演員:凱瑟琳.赫本 小婦人 (美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泰雷薩旗手(義大利)
第三屆(1935)
最佳外國影片:安娜.卡列妮娜(美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幻影 (義大利)
最佳導演:金.維多 《洞房花燭夜》 (美國)
最佳男演員:皮埃爾.布郎夏爾 《罪與罰》(法國)
最佳女演員:保拉.韋塞利 《插曲》(奧地利)
第四屆(1936)
最佳外國影片:加利福尼亞的皇帝 (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利比亞騎兵隊(義大利)
最佳導演:傑克.弗德 《弗蘭德狂歡節》 (法國)
最佳男演員:保羅.茂尼 《路易斯.巴斯德傳》(美國)
最佳女演員:安娜.蓓拉 《戰斗前夜》(法國)
第五屆(1937)
最佳外國影片:《舞針的冊》(法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抗擊漢尼拔》
最佳導演:羅.弗拉哈迪《伏象神童》(英國)
最佳男演員:伊密爾.詹寧斯《統治者》(德國)
最佳女演員:蓓蒂.黛維斯《紅衫淚痕》(美國)
第六屆(1938)
最佳外國影片:《奧林匹克運動會》(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空軍敢死隊》
最佳導演:卡爾.里特《士兵的假期》(德國)馬塞爾.卡內爾《霧碼頭》(法國)
最佳男演員:李思利.霍華德《賣花女》(英國)
最佳女演員:瑙瑪.希拉《絕代艷後》(美國)
第七屆(1939)
最佳義大利影片:《阿布納.梅西阿斯》
第八屆(1940)
最佳外國影片:《驛站長》(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阿爾卡扎爾之圍》
第九屆(1941)
最佳外國影片:《克魯格總統》(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鋼盔》
最佳導演:格.沃.派勃斯特《喜劇演員》(德國)
最佳男演員:厄梅特.扎科尼《波那帕特先生》(義大利)
最佳女演員:路易斯.烏爾里奇《安奈利》(德國)
第十屆(1942)
最佳外國影片:《偉大的國王》(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檳加西》
最佳男演員:福斯科.格拉切蒂《一次槍擊》(義大利)
最佳女演員:克.蘇德鮑姆《偉大的國王》(德國)
第十一屆(1946)
最佳外國影片:《大地之光》(美國)
第十二屆(1947)
最佳外國影片:《罷工》(捷克)
最佳義大利影片:《悲慘的追逐》
最佳導演:亨利.喬治.格盧佐《巴黎警局》(法國)
最佳男演員:皮埃爾.費斯內《文森特先生》(法國)
最佳女演員:安娜.瑪格納尼《可尊敬的安吉利娜》(義大利)
第十三屆(1948)
最佳外國影片:《王子復仇記》(英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在羅馬的陽光下》
最佳導演:格.沃.派勃斯特《審判》(奧地利)
最佳男演員:恩斯特.多伊奇《審》(奧地利)
最佳女演員:珍.西蒙斯《王子復仇記》(英國)
第十四屆(1949)
聖馬克金獅獎:《曼儂》(法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沼澤的藍天》
最佳導演:阿.吉尼那《沼澤的藍天》(義大利)
最佳男演員:約瑟夫.科頓《珍妮的肖像》(美國)
最佳女演員:奧麗薇.迪.哈弗蘭《毒龍潭》(美國)
第十五屆(1950)
聖馬克金獅獎:《裁判結束》(法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明天太晚了》
最佳男演員:薩姆.傑夫《夜闌人未靜》(美國)
最佳女演員:埃莉諾.帕克《鐵窗紅淚》(美國)
第十六屆(1951)
聖馬克金獅獎:《羅生門》(日本)
最佳義大利影片:《自由市街》
最佳男演員:讓.加賓《黑夜是我的王國》(法國)
最佳女演員:費雯麗《慾望號街車》(美國)
第十七屆(1952)
聖馬克金獅獎:《禁止游戲》(法國)
最佳導演:溝口健二《西鶴一代女》(日本)
最佳男演員:弗雷德里克.馬區《一個推銷員的死》(美國)
第十八屆(1953)
聖馬克銀獅獎:《雨月物語》(日本)《紅杏出牆》(義大利、法國)
最佳導演:亞溫.李斯《四張廣告》(美國)
最佳男演員:亨利.維爾伯特《沒有懺悔的神》(法國)
最佳女演員:莉莉.帕爾默《四張廣告》(美國)
第十九屆(1954)
聖馬克金獅獎:《羅密歐與朱麗葉》(義大利、英國)
聖馬克銀獅獎:《在碼頭》(美國)《七武士》(日本)
最佳男演員:讓.加賓《不要碰珠寶》(法國)
第二十屆(1955)
聖馬克金獅獎:《諾言》(丹麥)
聖馬克銀獅獎:《跳來跳去的女人》(蘇聯)
最佳男演員:肯尼思.莫爾《親情深似海》(美國)
第二十一屆(1956)
最佳男演員:布爾威爾《巴黎橫斷面》(法國)
最佳女演員:瑪麗亞.雪爾《酒店》(法國)
第七十一屆(2014)
最佳影片金獅獎:羅伊·安德森《寒枝雀靜》(瑞典)
最佳影片評委會大獎:約書亞·奧本海默《沉默之像》(丹麥/挪威/芬蘭)
最佳導演銀獅獎: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郵差的白夜》(俄羅斯)
最佳男演員:獎亞當·德利弗《飢餓的心》(義大利)
最佳女演員獎:阿爾芭·洛瓦赫《飢餓的心》(義大利)
評委會特別獎:卡昂·穆德西《錫瓦斯》(土耳其)
第七十二屆(2015)
最佳影片金獅獎:洛倫佐·維加斯《來自遠方》(委內瑞拉)
評審團大獎:查理·考夫曼《失常》(美國)
最佳導演銀獅獎:帕布羅·查比羅《犯罪家族》(阿根廷)
最佳編劇獎:克里斯蒂安·文森特《貂》(法國)
最佳男演員獎:法布萊斯·魯奇尼《貂》(法國)
最佳女演員獎:瓦萊莉·高利諾《為你著想》(義大利)
評委會特別獎:艾明·阿爾珀《封鎖》(土耳其)
最佳新演員獎:亞伯拉罕·阿塔哈《無境之獸》(美國)
第七十三屆(2016)
最佳影片金獅獎:拉夫·達茲《離開的女人》(菲律賓)
評審團大獎:湯姆·福特《夜行動物》(美國)
最佳劇本獎:諾亞·奧本海姆《第一夫人》(美國)
最佳導演獎: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戰爭天堂》(俄羅斯)、阿瑪特·伊斯卡拉特《野蠻地區》(墨西哥)
最佳男演員獎:奧斯卡·馬丁內茲《傑出公民》(阿根廷)
最佳女演員獎:艾瑪·斯通《愛樂之城》(美國)
馬斯楚安尼最佳新人獎:葆拉·貝爾《弗蘭茨》(德國)
評委會特別獎:安娜·莉莉·阿米普爾《劣質愛情》(美國)
第七十四屆(2017)
最佳電影金獅獎:吉爾莫·德爾·托羅《水形物語》(美國)
評審團大獎銀獅獎:薩繆爾·毛茨《狐步舞》(以色列)
最佳導演銀獅獎:澤維爾·勒格朗《傾盡所有》(法國)
最佳男演員:Kamel El Basha《羞辱》(黎巴嫩)
最佳女演員:夏洛特·蘭普琳《漢娜》(法國)
最佳劇本獎:馬丁·麥克唐納《三塊廣告牌》(美國、英國)
評審團特別獎:沃威克·桑頓《甜蜜的國度》(澳大利亞)
馬塞洛·馬斯楚安尼最佳新人演員獎:查理·普拉默《賽馬皮特》(英國)
第七十五屆(2018)
金獅獎最佳影片獎:阿方索·卡隆《羅馬》
銀獅評委會大獎:歐格斯·蘭斯莫斯《寵兒》
最佳劇本獎:喬·科恩、伊桑·科恩《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
銀獅最佳導演獎:雅克·歐迪亞《希斯特斯兄弟》
最佳男演員獎:威廉·達福《永恆之門》
最佳女演員獎:奧莉薇婭·柯爾曼《寵兒》
評審團特別獎:詹妮弗·肯特《夜鶯》
新晉演員獎:巴凱里·甘納巴《夜鶯》
第七十六屆(2019)
金獅獎最佳影片:《小丑》導演:托德·菲利普斯
評審團大獎:《我控訴》導演:羅曼·波蘭斯基
最佳劇本獎:楊凡《繼園台七號》
最佳導演獎:羅伊·安德森《關於無盡》
最佳男演員:盧卡·馬里內利《馬丁·伊登》
最佳女演員:阿麗亞娜·阿斯卡里德《世界的勝利》
馬塞洛·馬斯楚安尼獎(最佳新人獎):托比·華萊士《乳牙》
評委會特別獎:《黑手黨不再是曾經》導演:弗蘭科·馬雷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