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推出《大鬧天宮》,幕後的故事有人知道嗎因為覺得純手工製作動畫,想想就難度很大。
上美影《大鬧天宮》的主創人員一起,到處采風、收集資料,觀察猴子的神態動作,聽京劇演員給大家講課。從1959年底開始采風,到1964年4月下集完成,4年時間里每天工作十個小時以上,十二本「圖畫台本」,七萬多張原畫,十幾萬張手稿,創作團隊艱苦而快樂地創作著,那個時候真的很不容易呀。
❷ 首部木雕主題電影《匠心》
4月22日,國內首部木雕題材文藝電影《匠心》在首都人民大會堂璀璨亮相,現場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等多家主流媒體,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事業發展中心領導及各界名流人士群賢畢至,現場座無虛席,700餘位來賓共同見證這場全國聚焦的匠心盛宴。
電影《匠心》改編自唐詩琦的原著,以中國木雕藝術大師吳騰飛為故事原型,取景木雕之鄉浙江東陽的大清翰林。電影在120分鍾的時間里為觀眾講述青年設計師陸曦機緣巧合回到故鄉木雕小鎮,重拾祖孫情與匠心精神的故事。在遠離繁華大都市的木雕小鎮上,傳統的中華工藝依舊在代代傳承。青年設計師陸曦和台商方寒冰為了一個建築修復方案誤打誤撞回到自己故鄉木雕小鎮,在這里重拾祖孫情,也找到了當下社會年輕人所缺失的匠心精神。
榮譽
2019.4.22國內首部木雕題材文藝電影《匠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了盛大首映禮。影片原型人物,來自東陽的中國木雕藝術大師、浙江大清翰林古典藝術傢具品牌創始人吳騰飛和影片演職人員一起參加了首映禮。
2019.4浙江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公布了第二批浙江省萬人計劃(《浙江省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入選人員名單,中國木雕藝術大師、大清翰林董事長吳騰飛榜上有名。據悉,他是全省紅木傢具行業首位入選領軍人才。
2018年12月,央視4套《記住鄉愁》欄目組走進吳騰飛藝術館。
2018.11吳騰飛大師受邀,攜時空系列作品之《時空文榻》參加2018上海國際紅木文化博覽會,_一舉榮獲了最佳設計獎。
2018.11在全國傢具製作技能大賽總決賽中,東陽分賽區4名選手榮居全國十強,其中大清翰林選手獲得了總決賽的銀獎,成為東陽參賽選手中的第一名。
2017.9吳騰飛大師應中央美術學院熱情邀請,赴往北京中央美術學院作為「傢具設計學術周」的特邀授課嘉賓。
2016.5大清翰林自榮獲浙江省著名商標後,再次榮獲浙江省名牌產品。
2016.3央視4套流行無限欄目組來到浙江大清翰林,專訪吳騰飛大師。吳騰飛成為繼亞太地區手工藝大師陸光正後,第二位做客流行無限欄目的東陽匠人。
2015.9在2015中國傢具設計金點獎頒獎典禮上,由吳騰飛大師設計的作品《九宮格》獲得2015中國傢具傳承設計金點獎,這也是本屆上海國際傢具展中唯一獲此榮譽的傳統傢具作品。
2015.6吳騰飛大師作品《文齋一號》奪得第三屆金斧獎最高獎項神品頭名,這也是繼2013年《盛世華鍾》、2014年《竹林七賢》三屆蟬聯此獎項。
2014.11為詮釋器以載道藝以傳文的思想,吳騰飛大師設計出了《竹林七賢》作品,並製作成中國紅木傢具微電影。
2014.10吳騰飛獲評中國傳統工藝大師,其作品《盛世華鍾》亮相中國傳統工藝大師邀請展,並榮獲雲工獎金獎。
2014.9大清翰林作品《乾坤博古櫃》名列2014年度中國紅木傢具東作獎特別金獎第一名,此作品在由東陽市政府舉辦的2014年度東陽市木雕紅木傢俱十大精品評選中也榮獲十大精品獎。
2014.6《竹林七賢》面世,亮相第二屆中國_木傢具精品品鑒會,榮獲第二屆金斧獎中國傳統傢具設計製作大賽最高獎項神品獎。
2014.4《世紀華鍾》榮獲第四屆浙江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特等獎。
2013.12吳騰飛被聘為南京林業大學工業設計學院客座教授。
2013.11《中華耕織世紀大櫃》榮獲三項吉尼斯世界紀錄,歷時六年製作的《中華耕織世紀大櫃》,還榮登2013年東陽市木雕紅木傢具十大精品榜首。
2013.7《盛世華鍾》面世,獲金斧獎中國傳統_傢具設計製作大賽神品獎。
2012年榮獲東陽市木雕紅木傢具十大骨幹企業。
2011.11《精雕海棠面圓桌》、《新寶座沙發》、《精雕溪山行旅圖會議桌》在第六屆中國(東陽)木雕竹編工藝美術博覽會參評作品評比中榮獲3項金獎。
2011.7《清明上河圖寶座》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_獲金獎。
2010.8大清翰林當選東陽市木雕紅木傢具十大骨幹企業。
2010.7參加天津工藝美術展榮獲三大金獎,《歷朝賢後圖大櫃》榮獲東陽紅木行業協會上海世博會唯一參展作品_獲金獎。
❸ 老電影天仙配的背景是實拍嗎
老電影中的背景場景並非全部為實景拍攝,而是根據需要和條件進行了大量的製作。以《五朵金花》為例,該電影的背景是由藝術家們利用膠塑、硬紙板以及其他材料手工製作完成的。同樣,對於《天仙配》這部電影而言,其背景也並非完全依靠實景拍攝。
在早期的電影製作過程中,受限於技術條件和資金預算,製作團隊往往無法在實際地點進行拍攝,因此選擇使用人工製作的背景來構建所需的場景。這種方法不僅能夠節省成本,還能讓導演和攝影師擁有更大的創作空間,更好地控制拍攝環境。
使用人造背景的電影往往具備較高的藝術性和創意性。在《天仙配》中,通過精心設計的人造背景,不僅營造出了濃郁的古典氣息,還成功地將觀眾帶入了一個充滿浪漫與夢幻的世界。這種背景製作方式在當時的電影行業中非常普遍,也是電影藝術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盡管如今的技術已經非常先進,許多電影都能夠輕松地進行實景拍攝,但仍然有一些導演和製作團隊選擇使用人造背景。他們認為,這種方式能夠更好地展現電影的獨特風格,同時也能在視覺效果上帶來驚喜。因此,我們不能一概而論地說所有老電影的背景都是實景拍攝的,而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人造背景的製作需要高度的專業技能和創意。電影製作團隊會根據劇本需求和導演的指導,設計出符合電影風格和氛圍的背景。這些背景往往需要經過精細的製作過程,包括材料的選擇、形狀的塑造、顏色的調配等,以確保最終的效果能夠達到導演的預期。
總的來說,人造背景在老電影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不僅解決了實景拍攝的諸多限制,還為電影製作帶來了無限的可能性。通過人造背景的巧妙運用,《天仙配》等電影成功地創造出了令人難忘的視覺體驗,成為了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