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題材 > 經典電影焦距景深鏡頭分析

經典電影焦距景深鏡頭分析

發布時間:2022-06-30 12:27:09

『壹』 什麼是電影中的景深鏡頭,具體說一下

在光學中,尤其是錄影或是攝影,景深(depth of field,DOF) 是一個描述在空間中,可以清楚成像的距離范圍。

景深就是對好焦的范圍。它能通過把背景模糊化來突出拍攝對象,也可以拍出清晰的背景。

景深的三種決定因素:

1、鏡頭焦距

2、被拍攝體的距離

3、光圈的大小.

鏡頭的焦距越短,景深的范圍就越大,光圈越小,景深就越大。一隻超廣角鏡頭幾乎在所有的光圈下都有極大的景深。一隻長焦鏡頭即使再最小光圈的情況下,景深范圍也會非常有限。一些單鏡頭反光相機都有景深預測按鈕,所以你在按下快門之前就可以預測到景深的情況。

(1)經典電影焦距景深鏡頭分析擴展閱讀:

一般會影響到景深長短的原因,有下面三種:

1.光圈越大、景深越短,光圈越小、景深越長

在拍攝距離不變的拍攝情況下,使用小光圈來拍攝時,因為景深變大,被攝體的前後景物清晰范圍會變長。而使用大光圈時,被攝體前後景物清晰的范圍就會變短。

2.鏡頭的焦距越長、景深越短,鏡頭的焦距越短、景深越長

在光圈、快門都不變時,拍攝同一個場景,使用長鏡頭會讓景深變淺。而使用廣角鏡時,景深就會變長。

左邊使用長鏡頭,右邊使用廣角鏡頭,可以看出景深的差異。

3.距離拍攝體越近時、景深越淺,距離拍攝體越遠時、景深越長

在光圈、快門、鏡頭焦距都不變的情況下,拍攝同一場景,離被攝體越近時,景深就會越淺。離被攝體越遠時,景深就會越長。

『貳』 景深鏡頭與縱深鏡頭各自是什麼意思

景深鏡頭:就是對好焦的范圍。它能通過把背景模糊化來突出拍攝對象,也可以拍出清晰的背景。在光學中,尤其是錄影或是攝影,景深(depth of field,DOF) 是一個描述在空間中,可以清楚成像的距離范圍。

縱深鏡頭:運用不同的光位、光比、光效和其他處理方法,在光線造型下可以構成富有縱深感的視像,使用不同焦距的攝影物鏡,在不同光圈和物距下拍攝,能在畫面中構成不同的景深范圍。電影創作中,選取和加工外景,設計和搭置布景,都要為未來鏡頭畫面提供一定的縱深感。

其實縱深一般是指調節前後景的縱深清晰度,最終來影響景深效果。

(2)經典電影焦距景深鏡頭分析擴展閱讀

在拍攝時,影響景深的三種決定因素:

1、鏡頭焦距。鏡頭焦距越長,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2、被拍攝體的距離。距離越遠,景深越大;距離越近,景深越小。

3、光圈的大小。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反之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大光圈的鏡頭能拍到清晰的范圍更大,這也是鏡頭向大光圈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現在產品中,一些單鏡頭反光相機都有景深預測按鈕,所以在按下快門之前就可以預測到景深的情況。

『叄』 如何通過電影畫面來判斷鏡頭的焦距

‍‍

當然大多數人覺得鏡頭選擇沒什麼好深究的,你要拍一個wide shot(遠景)你就拿一個廣角頭,generally 35mm or less on a FF35 camera(通常在FF35相機上用35mm或者更低的鏡頭),如果景別緊一點的,那就用長焦,FF35相機上通常是70-135mm焦段的鏡頭。但 是,我總覺得在選擇焦段上總還有點別的神馬的。曾經問過一個老攝影師,為什麼選23mm不是21mm,然後他給我的回答是「well, it depends on long years of experiences」。拍攝的時候試圖把你的地平線擺放進去,這樣會創造出一個場景的電影感。如果你要表現你的英雄夕陽下逝去的青春,那麼你的地平線就會在一個比較低的位置。如果你拍的是車水馬龍的街道,那麼你的地平線比較可能會在中間。如果你拍的是醉漢被扔出酒吧開始抽西瓜刀砍人,那麼你的地平線應該是在畫面的上方。選擇鏡頭的高度:拍電影的時候除了惡心的收音,爛俗的燈光之外還屎b的被搞砸的情況,那鏡頭高度一定是其中沒有之一:相機究竟該放在哪個高度?林林總總的高度皆在討論范圍, 包括腳架的高度,手持的高度還有dolly的高度(不包括doggie cam和搖臂的高度)。這些以後我會放在相機運動裡面說。如果拍特寫攝的時候略微低角度(比胸高再低一點點),然後我們會有個輕微的仰角,那麼你的演員真的就從整個熒幕上蹦出來了,觀眾會覺得找個龐然大物的演員好高大上,所以他們表演的角色也很高大上,說的話也很高大上。中景的時候通常都會用到腰部高度,還有群演比較多的時候也會用到這個高度。這樣很容易把重要的東西放到畫面的三分線上,這也是dolly的正常高度。

‍‍

『肆』 從經典電影分析導演怎麼用景深講故事

景深敘事

《公民凱恩》是出色地運用景深美學的經典範例。威爾斯想讓這部影片看上去像是人眼看到的那樣,前後景都清晰。影片有時以一個稍仰的攝影機角度拍攝,以凸顯凱恩這個人物的權威,有時則從上方拍攝以使人物顯得微弱渺小,如拍攝凱恩第二任妻子蘇姍·亞歷山大時。貫穿全片,無論何時我們看到凱恩在他所處的環境里,無論是在他所經營的報館還是他所建造的巨大的仙納杜庄園里,他所有的財產都是清晰可見的。他是他所創造的世界的一部分,他所創造的世界也是他的一部分。
影片開始的一場戲里,當母親將年幼的凱恩託付給一個監護人時,畫面構圖和景深揭示了故事本身的動力。凱恩正在外面的雪地里玩耍,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命運。透過窗戶可以清晰地看到他,而他的母親處在畫面的右側,正在簽字以放棄對他的監護權,父親則站在畫面的左側,顯得無能為力。母親,監護人處於鏡頭前景的顯眼位置,父親是被動的。而被剝奪了選擇與行動的小凱恩處於背景中。母親與監護人決定了小凱恩的命運,他在畫面中,一邊是父親,另一邊是母親與監護人。這場戲揭示了影片的本質,因為後來我們看到他的雪橇「玫瑰花蕾」被遺棄在雪中。

《公民凱恩》
在為了獲得較大景深而使用廣角鏡頭拍攝的場景中,觀眾在畫面中看到的那些所揭示的內容或許與角色本身同樣重要。景深可以用來展示一個角色的生活空間,他們的財產也許能在視覺上傳達給觀眾信息,彰顯他們的人格特徵。展示角色的環境,正如雷德利·斯科特《末路狂花》中所做的,往往能以微妙的方式揭示角色的性格特徵。我們看到露易絲的房間優雅整潔,而塞爾瑪的家中則凌亂無序,這在視覺上為角色的個性,以及在共同的旅行中兩個人的性格變化提供了最初的線索。因此鏡頭能夠清晰地表現環境是很重要的。

《末路狂花》
根據「希區柯克規則」,畫面中一個物體的大小應該等同於在那一時刻它在場景中的重要性。在電影《美人計》中,對那杯盛有毒葯的茶的突出表現便是告訴觀眾它有多麼重要。

《美人計》
約翰·福特導演的許多西部片經常使用廣角鏡頭來展現作為環境的一部分的牛仔。像電影《搜索者》的結尾,角色騎馬遠去走向夕陽,永無止境延續的大地將孤獨的英雄吞噬。當被攝體遠離攝影機時,使用廣角鏡頭拍攝,觀眾會感覺角色正緩緩地遠行融入廣袤無邊的平原,這種觀感通過景深的運用而得以增強。
由於大多數攝像機用的是電子變焦,大景深就成了數字攝像機與生俱來的一個 特性。當你用數字(DV)格式拍攝的同時又想削弱景深,就需要使用定焦鏡頭了: 如前所述,高清攝像機所攝畫面的景深更接近於超16毫米而不是35毫米膠片的效果: 有一些可以用來在數字攝影機上再現膠片電影感覺的方法,比如使用電影鏡頭或者 使用中灰密度濾鏡來開大光圈、縮小景深范圍。有一些固定電子變焦的低端數字攝 影機不能縮小景深,這一特徵也使其影像看上去非常數字化,此外還有解析度的問題: 當然,如今事物日新月異,電影鏡頭也被用在了高清攝像機上。但你更願意去看35 毫米、超35毫米或變形格式電影中的淺景深,而不是數字的東西。這是當你確定視 覺效果會怎樣影響故事的表達時該考慮的事情。

《搜索者》
淺景深敘事
削弱或減小畫面景深的審美原因是要將觀眾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在處於畫面焦點 的主體身上。鏡頭中的其他物體都被虛化,只有一個角色清晰,而觀眾的注意力就 只集中在那個主體或物體上。這可用於多種方面,有一個例子是,主體處於紛繁城 市環境之中,只有他一人是清晰的,這可能便是暗示在這個忙碌的世界裡主體的形 單影只,或者其未能融人這個世界。它還可以用來表示以另一角色的主觀視點觀察 剛才那個人,後者置四周的嘈雜紛亂而不顧。它可以明確地告訴觀眾該看哪裡,告 訴觀眾他們正在看的就是畫面中唯一重要的,因為其他所有東西都一片模糊。

《墜落天使》
另一個利用景深來虛化背景的原因是掩飾外景地原本的特徵,模糊環境的細節, 用來「偽造」——使它看上去像是在其他地方拍攝。利用或削弱景深既是一種技術 的工具,也是美學工具,導演需要理解如何正確地利用它們,以便在電影中強化視 覺敘事。
鏡頭間的切換也應當考慮到景深。如果你想保持兩個角色在交談時的連續性, 應當用相似焦距的鏡頭拍攝他們,使背景的景深保持平衡。如果一個主體使用長鏡 頭拍攝,背景被虛化,而另一個主體由廣角鏡頭拍攝,景深很大,那當這兩個鏡頭 被剪接到一起時,就會讓人感覺非常古怪。

《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
對焦距的控制還可用於製造心理上的效果。例如,你可能想讓觀眾感覺場景中 的某些事物不對頭。但如果你沒有意識到你是怎樣利用景深的,就可能製造出並不 需要的隱含意義,這就給剪輯師造成棘手的局面,他得設法剪掉一個情景,以保持 客觀連續性。

『伍』 求電影景深的詳細介紹

剛上完導演課,說一下景深
簡單來說,景深大致分為遠景 全景 中景 近景 特寫 這五個層次
分別依靠機位變換來做到的,表達不同的藝術構想

復雜地說
景深是指在攝影機鏡頭或其他成像器前沿著能夠取得清晰圖像的成像器軸線所測定的物體距離范圍。

光軸平行的光線射入凸透鏡時,理想的鏡頭應該是所有的光線聚集在一點後,再以錐狀的擴散開來,這個聚集所有光線的一點,就叫做焦點。

在焦點前後,光線開始聚集和擴散,點的影像變成模糊的,形成一個擴大的圓,這個圓就叫做彌散圓。

在現實當中,觀賞拍攝的影像是以某種方式(比如投影、放大成照片等等)來觀察的,人的肉眼所感受到的影像與放大倍率、投影距離及觀看距離有很大的關系,如果彌散圓的直徑小於人眼的鑒別能力,在一定范圍內實際影象產生的模糊是不能辨認的。這個不能辨認的彌散圓就稱為容許彌散圓(permissible circle of confusion)。

在焦點前後各有一個容許彌散圓,這兩個彌散圓之間的距離就叫景深,即:在被攝主體(對焦點)前後,其影像仍然有一段清晰范圍的,就是景深。換言之,被攝體的前後縱深,呈現在底片面的影象模糊度,都在容許彌散圓的限定范圍內。

以持照相機拍攝者為基準,從焦點到近處容許彌散圓的的距離叫前景深,從焦點到遠方容許彌散圓的距離叫後景深。

這些主要因素對景深的影響如下(假定其他的條件都不改變):

(1)、鏡頭光圈: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2)、鏡頭焦距

鏡頭焦距越長,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3)、拍攝距離

距離越遠,景深越大;距離越近,景深越小。

在進行拍攝時,調節相機鏡頭,使距離相機一定距離的景物清晰成像的過程,叫做對焦,那個景物所在的點,稱為對焦點,因為「清晰」並不是一種絕對的概念,所以,對焦點前(靠近相機)、後一定距離內的景物的成像都可以是清晰的,這個前後范圍的總和,就叫做景深,意思是只要在這個范圍之內的景物,都能清楚地拍攝到。景深的大小,首先與鏡頭焦距有關,焦距長的鏡頭,景深小,焦距短的鏡頭景深大。其次,景深與光圈有關,光圈越小(數值越大,例如f16的光圈比f11的光圈小),景深就越大;光圈越大(數值越小,例如f2.8的光圈大於f5.6)景深就越小。其次,前景深小於後後景深,也就是說,精確對焦之後,對焦點前面只有很短一點距離內的景物能清晰成像,而對焦點後面很長一段距離內的景物,都是清晰的。

最後概括地說一下

能同時被眼看清楚的空間深度稱為眼的成像空間深度,即是景深。

『陸』 什麼是景深鏡頭 景深鏡頭的影響因素

當鏡頭聚集於被攝影物的某一點時,這一點上的物體就能在電視畫面上清晰地結像。在這一點前後一定范圍內的景物也能記錄得較為清晰。超過這個范圍就不清晰了。這就是說,鏡頭拍攝景物的清晰范圍是有一定限度的。鏡頭的這種記錄得「較為清晰」的被攝影物縱深的范圍便為景深。當鏡頭對准被攝景物時,被攝景物前面的清晰范圍叫前景深,後面的清晰范圍叫後景深。前景深和後景深加在一起,也就是整個電視畫面從最近清晰點到最遠清晰點的深度,叫全景深。
有的畫面上被攝體是前面清晰而後面模糊,有的畫面上被攝體是後面清晰而前面模糊,還有的畫面上是只有被攝體清晰而前後者模糊,這些現象都是由鏡頭的景深特性造成的。可以說,景深原理在攝像上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正確地理解和運用景深,將有助於拍出滿意的畫面。決定景深的主要因素有如下三個:
1、光圈
在鏡頭焦距相同,拍攝距離相同時,光圈越小,景深的范圍越大;光圈越大,景深的范圍越小。這是因為光圈越小,進入鏡頭的光束越細,近軸效應越明顯,光線會聚的角度就越小。這樣在成像面前後.會聚的光線將在成像面上留下更小的光斑,使得原來離鏡頭較近和較遠的不清晰景物具備了可以接受的清晰度。
2、焦距
在光圈系數和拍攝距離都相同的情況下,鏡頭焦距越短,景深范圍越大;鏡頭焦越長,景深范圍越小。這是因為焦距短的鏡頭比起焦距長的鏡頭,對來自前後不同距離上的景物的光線所形成的聚焦帶(焦深)要狹窄得很多,因此會有更多光斑進入可接受的清晰度區域。
3、物距
在鏡頭焦距和光圈系數都相等的情況下,物距越遠,景深范圍越大;物距越近,景深范圍越小。這是因為遠離鏡頭的景物只需做很少的調節就能獲得清晰調焦,而且前後景物結焦點被聚集得很緊密。這樣會使更多的光斑進入可接受的清晰度區域,因此景深就增大。相反,對靠近鏡頭的景物調焦,由於擴大了前後結焦點的間隔,即焦深范圍擴大了,因而使進入可接受的清晰度區域的光斑減少,景深變小。由於這樣的原因,鏡頭的前景深總是小於後景深

『柒』 為什麼景深鏡頭能夠成為長鏡頭中的核心樣式

什麼是影視中的長鏡頭
長鏡頭是指連續地用一個鏡頭拍攝下一個場景,一場戲或一段戲,以完成一個比較完整的鏡頭段落,而不破壞事件發展中時間和空間連貫性的鏡頭。
一般認為,電影史上最早應用長鏡頭的範例是「紀錄片之父」羅伯特·弗拉哈迪1916年拍攝的紀錄片《北方的納努克》。
1941年美國奧遜·威爾斯在他的經典影片《公民凱恩》中,又成功地運用了長鏡頭段落和景深鏡頭、運動攝影以及多視角的敘事結構。這部影片被譽為「現代電影的里程碑」。
長鏡頭是指連續地對一個場景、一場戲進行較長時間的拍攝,所形成的鏡頭。
在拍攝長鏡頭時,通過攝象機的運動,形成多角度、多機位的效果,造成畫面
空間的真實感和一氣呵成的整體感。
它原為電影的拍攝技巧,產生於上世紀20年代。在電影發明之初,剪輯技巧還沒
成為專門的製作手段時,電影畫面大多是採用長鏡頭拍攝的。
長鏡頭最根本的在於鏡頭內縱深的場面調度產生的紀實性和整個影片節奏的起承轉合所體現的現實主義風格。當然,相對而言,講求景深內的場面調度會使鏡頭的時間變長、節奏變慢。看看侯孝賢等台灣導演的電影就相當明顯。
大景深長鏡頭:是一種採用深焦距拍攝的長鏡頭。是在長鏡頭內實現現場畫面調度的手段。
這種鏡頭常用來保持畫面時間和空間上的完整統一。
其作用為:
a.能以一個單獨的鏡頭表現完整的動作和事件,而其含義不依賴它與前後鏡頭的聯結就能獨立存在
b.強調長鏡頭在時間上的連續性和深焦距造成的完整的空間的作用,形成幾個平面互相襯映、互相
對比的復雜畫面空間結構
c.由於這種多層面和多元性的畫面,比然派生出多義性,使大家在欣賞影片時有相當大的選擇自由
並自由地對畫面形象的某些或全部含義做出自己的判斷和理解。
攝影長鏡頭的缺點
首先,質量上乘的長鏡頭價格昂貴.
其次,長鏡頭往往又大又笨重,在你整天背著它到處轉之後,就會有切身體會.
第三,鏡頭的焦距越長,照相機就必須把握得越穩定,以避免影像模糊.經驗准則是只有當快門速度至少等於鏡頭焦距毫米數的倒數時才能夠手持鏡頭進行拍攝.也就是說,當快門速度低於1/100秒時就不能手持100mm鏡頭拍攝,低於1/1500秒時就不能手持500mm鏡頭拍攝等等.在下一課中還會講到.為了確保得到銳利的影像,我們推薦設置更高的快門速度.我們推薦的設置值是鏡頭焦距的"兩倍".也就是說,當快門速度低於1/200秒時就不能手持100mm鏡頭拍攝,低於1/1000秒時就不能手持500mm鏡頭拍攝.因此,對於大多數遠攝鏡頭的拍攝工作都需用要使用三腳架.這樣,你不僅僅要背著那隻長鏡頭,而且還要扛著三腳架.
第四,不管長鏡頭的光學系統多麼完美,拍攝遠處的物體時,影像總是處於充滿塵埃、陰霾和熱折射的大氣環境中。只有在非常罕見的清澈空氣中,才能獲得特別清晰的遠攝影像。
我們建議在練習的這個階段,除了照相機上已經配備的鏡頭之外,不必再購買任何鏡頭。以後成為"高手"時,可以考慮較長焦距的鏡頭。即使在那時,除非對超長鏡頭具有特殊的需求,並且資金也不成問題,否則我們建議不要考慮超過200mm的任何鏡頭。如果偶爾需要超長鏡頭,可以考慮添置一隻遠攝增距鏡。

『捌』 誰能給我簡明扼要的說明什麼是電影里的景深鏡頭

景深,顧名思義指鏡頭畫面所能看到的清晰景物的深度。舉個例子,採用廣角鏡頭小光圈拍攝時,整個畫面中從近到遠都看的十分清晰,比如風景戲;如果是長焦大光圈拍攝時,畫面中只能看到主角的臉,而人後面的整個背景都完全虛化看不清了,起到襯托作用,同時觀眾的注意力也就注意到人物的面部表情上來了,不會分散注意力到無關的背景雜物上了。

『玖』 電影中景深鏡頭和深焦距鏡頭的異同

景深鏡頭
法國電影理論家安德烈.巴贊認為:蒙太奇破壞時空統一,帶有很大的的虛假性,巴贊主張用長鏡頭表現,這樣最真實,長鏡頭可以多層次的表現,畫面的景深要求很大,因此巴贊把長鏡頭稱為景深鏡頭。景深鏡頭就是長鏡頭(不是長焦距鏡頭)。「深焦距鏡頭」,在影視界不常用,焦距只有長短之分,沒有深淺之別。長鏡頭和長焦距鏡頭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所以長鏡頭也不能叫深焦距鏡頭。關於長鏡頭的特點請閱有關詞條。「深焦距」可能是翻譯的問題。《公民凱恩》和《母狗》中的例子,都是指景深鏡頭即長鏡頭。景深鏡頭和深焦距鏡頭是一個概念,深焦距指短焦距,短焦距景深很大。

『拾』 在影片分析中,什麼是深景鏡頭專業一點的

經常有一句話
為小景別
大景深。小光圈,大景深,短焦距,這樣,在鏡頭在影片表現中十分清晰,並且會表現一些有深刻含義的鏡頭,不過要具體鏡頭具體分析。

閱讀全文

與經典電影焦距景深鏡頭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閃電少女電影什麼時候出 瀏覽:989
盲山電影180分鍾完整版 瀏覽:359
電影搬運去哪裡找素材 瀏覽:723
電影素材網站 瀏覽:381
翻譯電影票房 瀏覽:39
微電影誠信的較量簡介 瀏覽:177
她法國電影西瓜 瀏覽:952
釜山行電影視頻片段 瀏覽:408
電影古裝精彩片段 瀏覽:620
奧特曼傳說c電影全集 瀏覽:503
大年初一上映的電影怎麼搶 瀏覽:787
有的女人愛看外國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727
手機電影播放到電視機 瀏覽:59
大浪淘沙是什麼電影 瀏覽:4
戶外求生微電影 瀏覽:938
經典電影劫獄車場面分析 瀏覽:216
有哪些外星人的電影 瀏覽:130
過年電影票房2021 瀏覽:466
電影無法滿足西瓜影音 瀏覽:41
上海電影發行費用 瀏覽: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