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看完電影《王牌特工:特工學院》有什麼感受
我就是我,瓦倫丁,我為自己代言
——《王牌特工?特工學院》觀後感
我是瓦倫丁,一個有著2萬名員工的有錢老闆,一個不愛正裝愛夾克愛棒球帽的樸素主義者,一個憂國憂民憂地球的環保主義者。
眼看著人類不停的排放各種氣體,讓地球慢慢變成一個大烤爐,所有人都要變成水煮系列菜色,居然還沒有人(超人、蜘蛛俠、蝙蝠俠什麼的都死哪裡去了)出來挽救大家最後的家園,作為一名深愛地球的熱血青年,我實在忍不住要出手了。在我看來,要就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既然人類無法控制自己,那我來幫你們控制。所謂簡單就是最美,人口減少了,自然排放量也減少了,暴力美學難道不是是美學?
到底誰是該被減少的,當然要看你為人類做的貢獻了,比如各國首腦(沒有他們,以後誰來幫我放牧庶民),比如各個著名教授(沒有他們,以後誰來幫我忽悠民眾),比如在物質和精神上支持我的有識之士(我是非常具有感恩心理的)。其餘的那些人,誰讓你們貪圖我的免費手機卡,我的便宜是那麼好占的嗎?我一不為名,二不為利,一心只想給大家多騰出一點生存空間,請各路人等到我的度假區里的別墅好吃好喝招待,苦口婆心的給他們做思想工作,讓我的手下們給他們表演各種打鬥技巧,展示各種武器裝備和並出動武指進行技術指導,最後還自掏腰包給這些人免費安上了高科技的電子晶元方便他們隨時接收我的逃生指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說的就是我吧。我真心認為,我的行動雖然比不上那些開宗立派的神啊、聖啊,但是,功在千秋,利在當代,相信後人會理解並支持我的。「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我就是我,瓦倫丁,我為自己代言。
但是總有一些目光短淺的人打著所謂「正義」的旗號對我進行各種竊聽、監視甚至暗殺活動,就差喊「代表月亮消滅我了」。這我能理解,所謂真理總是站在少數人的那邊嘛。
最讓我不能忍受的就是他們的武器還停留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能當手榴彈用的打火機、能亮出刺刀的牛津皮鞋、藏著毒葯的鋼筆,唯一有點檔次的居然還是《007》系列中是能使出棍法、射出子彈並且還防彈的長柄雨傘。
這實在是太打我的臉了,我好歹也綁架了好多個國家(具體數字懶得數)的國王、公主、王子、主席、總統等等重要人物,不說用核武器對付我,好歹也要用上武裝直升飛機、電磁炮之類值點錢的高科技武器,看看我,我身邊的女秘書都用上了刀鋒戰士的刀鋒腿了好不好。是可忍,孰不可忍,必須和他們拼了。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更讓我氣憤。在我正在通過衛星直播收看參與人數高達59.99億的地球群毆畫面的時候,這些「特工」(總共就3個人,分別是特工學院的教官一個,學員兩只)派了有嚴重恐高症的那個女學員,乘著兩個熱氣球,手持老式的火箭炮就跑出了大氣層,幹掉了我的信號衛星。
而剩下的兩個人偷了張請帖就溜進了我的大本營。老師操作電腦,學生單挑了我的將近100個手下,他們還引爆了我好不容易邀請來的精英們大腦中的電腦晶元,放了一場無比絢爛的腦漿焰火。
這些沒有人性的混蛋與我青春靚麗的女秘書火拚之後,連屍體都不放過,還殘忍的拔下她的假肢隔著200米距離,擊穿了防彈玻璃將我心臟擊中。所謂「生又何歡,死有何懼」,我不怕死亡(我是為了拯救人類的偉大事業犧牲的),但是我不甘心,我不瞑目,你們毀了我的豪華party還不夠,還毀了我拯救地球的夢想,我掙扎了留下了一段遺言。
B. 電影王牌特工特工學院真的好看嗎 劇情講的是什麼 揭
影片既有英國間諜的儒雅風范,也有「麻雀變鳳凰」的勵志故事。影片中科林·費斯扮演的是智慧驚人的超級間諜哈利,擁有高科技全副特工裝備,西裝革履的他盡顯紳士風度,而他戴著墨鏡拄著雨傘出現在電影中時,更是味道十足,突顯出英國男人的獨特風采。飾演科林·費斯侄子的演員塔倫·埃格頓是影壇的一位新人,初登大熒幕,與其在影片中特勤局菜鳥的身份有著某種相似之處 。(網易評)
《王牌特工:特工學院》雖然有慈祥的邁克爾-凱恩老爺子的加盟,但其在基調上與克里斯托弗·諾蘭式的超級英雄電影截然不同。影片的那股認真勁經常轉換為豐富的笑場,動作場面與陣陣幽默更是齊頭並進。(《衛報》評)
影片或許成為日後最為冒險的主流電影之一,也是沃恩寫給間諜電影的一封情書,電影極其出其不意和有趣。(《帝國》評)
C. 《王牌特工:特工學院》(Kingsman: The Secret Service)這部劇給人的感受如何
商業電影」讓人看 的如此過癮放肆又有人文關懷,也算是一種極致了吧。
有人問導演為什麼要用新人演男主。他回答說比如你選小李子來演男主,觀眾肯定覺得他最後沒事。新人的話觀眾根本不知道結果會怎樣。 雖然有不少的動作戲,但是每一段都是有機的和故事串聯在一起,沒有片段化的炫技感,這都歸功於導演對整體節奏的掌控,還有很多故事本身的因素。不管外表看上去多麼瘋狂,這本質是一個關於成長的電影。觀眾永遠是和Eggsy一起走的。結尾彩蛋的前後呼應也更是把這種成長體現的淋漓盡致。獨到的動作+血腥+喜劇的奇妙組合也是近些年最有意思的觀影體驗了吧。大家覺得這部劇給人的感覺如何呢?歡迎留言評論哦
D. 《王牌特工:特工學院》的情節有吸引到你嗎
柯林菲爾斯只要站在那兒就已經帥到泯滅人性了,但是你們再想像一下,這傢伙在片中穿高級定製西裝,戴斯文黑框眼鏡,手持紳士專屬長柄傘,還是個一人可以打100個、打起架殺起人來瘋子一般的精英殺手……
我操我覺得整個影院的男男女女都要去舔他領帶了!!劇情是什麼能吃嗎——試圖建立更美好的世界的反派真是有病到可愛!新人男主會怎麼樣誰在乎啊——就這張稚嫩的臉能比得上凱恩爺爺+馬強+柯林叔嗎!簡直是想多了!
這是一部設定專為炫酷的電影,中老年組的存在也只為了炫酷一個目的。你們想想啊,一個類似IMF的間諜機構名為「王的男人們」,其成員代號均為圓桌武士,凱恩爺爺代號亞瑟王,柯林叔代號加拉哈德,馬強代號梅林,感覺好中二好羞恥的樣子,但是炫酷的人無論怎樣羞恥都很炫酷啊。預告里只展示了柯林毆打小流氓,但正片里還有一場更宏大的單人動作戲,預告只是冰山一角啊!我還沒想過如今能在英國班底的電影里看到如此出彩的動作設計,兼具伯恩系列拳拳到肉刀刀出血的實用,和賞心悅目卻一點都不花里胡哨的華麗技能,無論是乾脆利落的開場殺,還是柯林叔開啟狂戰模式的室內1V100,那種爽快感、打擊感、爆漿感,就是看高端玩家示範連殺的體驗。
如果未來刺客信條電影版的連殺能做的有這部片里一半出色,我就很欣慰了。
對!啊!就是看柯林叔穿西裝行雲流水大殺特殺就值回票價了好嗎!所有觀眾的Holy Shit都憋在了嗓子里因為眼睛已經看!直!了!蕾絲已被扳直!直男已被扳彎!根本把持不住。
與之相比,男主的一些重頭動作戲,盡管模式照搬,但是感覺已經不一樣了,你們懂嗎!小朋友們打架玩槍,哪有叔輩兒的風騷!就是穿著西裝也還像中學生好嗎!畢竟叔輩兒的都是王的男人不是王的男孩啊!這部電影時而走硬朗現實路線,時而走「我操我實在編不下去了」的神經病路線,反而造就了一些奇怪的笑點和極度詭異瘋狂的場景,配樂與之相得益彰,頗有狂歡氛圍,再加上反派設定實在奇葩,搞的整片像James Bond版的G.I.Joe,情節有時成熟得讓人欣慰點頭,有時又荒誕得像動畫片,你一直以為在看一個喜劇,其實……
我就不劇透了。
不要對劇情有所奢望,相信我,青少年訓練什麼的可以無視,反正就是那老一套,看中老年組就可以滿足你的一切慾望了。塞繆爾傑克遜的反派是個不斷帶來驚喜的亮點,他身邊的女刀鋒戰士也貢獻了不少出色又有新意的動作場面。當然,這一切都比不過柯林叔的一顰一笑一面癱,他沒有兄貴般的肌肉,沒有陰柔秀麗的五官,也沒有緊身制服,可是他只要一出現在銀幕就是大殺器,全體觀眾的內心都在狂吼「我血流滿地啊!」。
所以就感覺他的動作戲完全看不夠,還想要更多!更多!更多!如果有前傳將是多麼幸福的事情啊。
E. 《王牌特工:特工學院》值得一看嗎
我其實一直不喜歡「商業電影」和「藝術電影」兩種區分方法,好像「商業」的就不能「藝術」,「藝術」的就不能「商業」。何必如此認真。電影的用途很多,細心編排製作,能讓觀眾看的過癮的同時又能獲得好心情的片子為什麼一定要被一個「不藝術」的標簽束縛著。比如《銀河護衛隊》就是部很有趣的漫改電影,各個方面都下了心思、雖說上不了奧斯卡這樣的高台,不過能做到不侮辱觀眾智商又獨具匠心也算難得。導演Matthew Vaughn 產量不多,不過從《星塵》開始就讓人注意到他對的喜劇元素的獨到處理方式。《X戰警:第一戰》更是我心目中叉人系列裡最有意思的一部,執導效果反而好過元老級的Bryan Singer,給這個超級英雄系列帶來一種獨特的生命力。這一部片子他更是把個人印記發揮到了極致。
不過既然說到所謂的「商業」電影,不妨來看看為什麼這部」Kingsman」是近些年最出色的商業大作之一。
航拍鏡頭的運用
大投資片子的Coverage(素材覆蓋面)往往都很全面。意思是不管劇本有多糟糕,遠景,中景,近景,多機位等素材都會有。但是本片最讓人不可忽視的是各種航拍鏡頭,給觀眾非常直接的視覺震撼。不管是片中的雪山,Kingsman總部,以及最後全球人類的撕逼大戰,航拍的使用讓逼格瞬間提升。往往這種航拍都會在《魔戒》《星塵》這樣有史詩特質的片子里廣泛運用,但是在這部關於特工的片子里的出現有著很特別的震撼。特別是和喜劇元素結合後給觀眾帶來很獨特的觀感。演職員表裡更是有一大段獻給了航拍組,足以體現導演對航拍素材的重視,這也一定是一個刻意的選擇。
絲般順滑的鏡頭設計
《鳥人》已經讓觀眾體驗到流利的鏡頭運動能帶來多少暢快感。動作片節奏掌控向來是一大難題,在邦德系列裡拖泥帶水的不在少數。很少能像《諜影重重》系列那樣乾脆利落。本片的導演很好的利用一致的鏡頭運動來加速時間流逝。比如柯林叔被天行者盧克炸暈之後發生的那個簡短的蒙太奇,男主訓練,神盾局局長加速sim卡生產,柯林叔昏迷不醒,這些都是從下到上的鏡頭運動。雖然從空間角度完全沒有道理, 但是不同事件都被一樣的鏡頭運動串聯在一起,看起來既讓觀眾覺得舒服,又有一種流暢感,讓時間流逝顯的不那麼突然。有些過渡鏡頭也是相當順滑。比如一開始從玻璃球里的雪山直接穿越到真雪山; 從需要勾引的女生照片直接穿越到真人。很利索。
鏡頭運動的速度掌控也很不錯。比如Eggsy在家門口被混混圍攻開始跑酷那一段,鏡頭流利的跟隨他的動作,不快也不慢,把他的好身手體現的淋漓盡致。前期肯定做了不少演練。鏡頭推進推出的速度也有抖包袱的功效。比如男主成年後的第一個鏡頭是個Kingsman徽章的特寫,然後慢慢推到遠景來呈現他已經成人這個事實;還有神盾局局長和奧巴馬會談的那段也是以前者的面部特寫開場,然後慢慢推遠,等到他台詞結束,觀眾正好看見奧巴馬的背影,把這個包袱抖了出來。當真是在無形中讓觀眾領會各種信息。
慢鏡頭的使用也算是恰到好處,沒有到喪心病狂的程度(賣拷貝黑的就是你)。只是偶爾為了體現張力的時候會用一下,其他時候都是相當利索的快速剪輯。比如結尾和男主和鋼腿俠大戰那裡,沒了雙踢腿運動那個酷炫的慢鏡真的不知道會少了多少味道。
節奏掌控和音樂配合
其實兩個小時時長包含的信息量很多的,但並不覺得漫長。我覺得既有情節設計上的功勞,也有對話的作用。文戲有逗比來調節氣氛,武戲就更不用說多過癮了。其實數一數,全片讓人心跳加速的地方真的不少,比如:
雪山劈人
倒車撞人
酒吧訓人
面試之潛水秀肉
面試之跳傘耍帥
面試之卧軌喊娘
面試之開槍射狗
生化危機5:教堂的詛咒
……等
大戲過癮,小戲揪心,文戲愉悅。觀眾的腎上腺素一直處於分泌狀態,注意力沒有跑偏過。有幾個關鍵情節點的出現位置處理的不錯,沒有太靠後也沒有太靠前,讓風險一點點上升。很多地方的交叉剪輯也是增強了張力,比如雙乳飛天炸衛星/一路小跑斬殺敵/後勤酷炫巧作機。 這一部分就是在三段行動里不停切換而達到高潮的。
Henry Jackman的配樂也是相得益彰。除了個別地方有點搶風頭,大部分時間的襯托都比較到位。其他音樂選擇也是「超凡脫俗」。本該殘忍的教堂戲在背景音樂的幫助下增加了不少荒謬;本該血腥的爆腦戲更是在威風堂堂進行曲的襯托下變的惡趣味十足。尋常路是什麼?沒聽說過。
動作戲編排
關於特工的電影怎麼能沒有動作戲呢。片中讓我覺得最出彩的是跳傘戲和教堂戲。
跳傘又不是沒在大片里出現過。比如《鋼鐵俠3》《哥斯拉》《變形金剛》。這部片子跳傘戲讓我驚訝的是在如此的高空中,依然能該切遠景切遠景,該切近景切近景,甚至在短暫對話戲里還能切各種角度,用剪輯來創作戲劇張力。這在前期得花了多少功夫統籌。尤其對於高空戲,因為沒有多次演練的機會,得設計鏡頭角度,還有安全問題,何況還得同時錄聲音…真是想著就頭疼。或許運用了很多後期特效吧,但從製作角度這依然很了不起。
教堂戲看到很過癮。但是不要忘記,任何看著過癮的東西都得花很久來設計,尤其是涉及這么多人的打戲。你得告訴每個群眾演員該怎麼演吧?你得設計每個群眾演員身上是被插把刀啊還是流點血吧(特效化妝部門開始頭大)。你得在看似混亂的場景里設計最佳拍攝角度吧?你得讓演員和鏡頭排練看是否沖突吧?你得保證所有人的安全吧?真不是所有人都能handle了這個工作量。動作設計人員一定是費心費力。
還有水下戲。先不吐槽男主是怎麼做到在運動的同時還這么能憋氣的。水下戲又要牽扯到多少部門!又要提前演練多久!又得拍多久!(因為經常為了演員安全考慮,一條拍十幾秒就停)
這樣的動作場面比比皆是(科林叔的酒吧戲!)。雖然有著導演獨特的處理,比如節奏控制,音樂選擇等方面,但是能把這么多都統籌的這么好並且風格統一不凌亂絕對是本事。
反間諜片的間諜片
當年導演Mattew推掉"Days Of Future Past"的原因就是"Kingsman"。他說自己想拍一個「有趣的間諜片」,如果不抓緊拍出來別人有可能會搶先。這部片子可以算是充滿了對間諜片的致敬和戲謔。
首先是情節上的設計。最開頭拯救天行者盧克教授的那位超帥特工上來就掛了;男主居然沒有通過Kingsman最後的考試;科林叔被直接斃掉;男主的娘真的要砍死自己的寶寶(閃靈神馬的);以及逼入絕境後的大腦煙火……都是情理之中,卻也在意料之外。在惡心/喜感/緊張/震撼/傷心/萌/等情緒里讓觀眾經歷亂燉,完全脫離傳統間諜片的刻板印象。
有人問導演為什麼要用新人演男主。他回答說比如你選小李子來演男主,觀眾肯定覺得他最後沒事。新人的話觀眾根本不知道結果會怎樣。(話說男主長的還真是耐看) Samuel Jackson的反派也是不傳統。不像邦德電影里反派那樣故作高深,反而是一身街頭風,動不動罵臟話,操著奇怪的口音,還暈血,死之前還吐一吐……簡直了。
對話在小幽默的同時還有各種冷吐槽。黑邦德,黑Jason Bourne,在秘密電梯下沉此等酷炫時刻吐槽「這破爛玩意還要下沉多久」......
這些選擇都達到了導演對「有趣的間諜片」的承諾,也是他刻意的選擇。就如男主和反派所說,」This ain't that kind of movie.」
結語
雖然有不少的動作戲,但是每一段都是有機的和故事串聯在一起,沒有片段化的炫技感,這都歸功於導演對整體節奏的掌控,還有很多故事本身的因素。不管外表看上去多麼瘋狂,這本質是一個關於成長的電影。觀眾永遠是和Eggsy一起走的。結尾彩蛋的前後呼應也更是把這種成長體現的淋漓盡致。獨到的動作+血腥+喜劇的奇妙組合更是近些年最有意思的觀影體驗。「商業電影」讓人看的如此過癮放肆又有人文關懷,也算是一種極致了吧。
吐槽:
1. 柯南叔叔手錶專利已被攻破
2. 柯南叔叔眼鏡專利也被攻破
3. 再來個神奇領結就真齊活了
F. 如何評價電影《王牌特工:特工學院》
場面不大,但節奏掌控非常好,細節很精緻。刪掉的教堂殺戮一段還是有些影響,一是缺少過渡階段的小高潮,二是對毀滅世界的恐怖程度交代不足,幸好在網上預習過了。最後煙花爆頭的場面既標新立異又充滿惡趣味,而且不掉一滴血,為我們展示了不用毀天滅地也能拯救世界的奇觀。科叔的儒雅紳士特工范兒帥爆
G. 你是否看過逼格很高的《王牌特工.特工學院》
作為一部特工片,《王牌特工:特工學院》特別不正經。台詞也說了,現在的間諜片太嚴肅,這片秉著乾死嚴肅的原則,奉獻了一場極嗨的煙火盛宴。綳著臉、憋著勁、上刀山下火海地搞緊張?不,通往高潮的途徑,不一定非走標准程序。嬉皮笑臉地玩動作、撒幽默,一樣可以一路狂嗨。過於嚴肅的風潮,是英國人整出來的。倫敦人克里斯托弗·諾蘭把美漫英雄染黑後,劍橋門生薩姆·門德斯又把來自英倫的邦德先生,拐入了古希臘悲劇式的暗黑世界。現在,名聲小一些的導演馬修·沃恩,直接跨過這倆嚴肅同胞的肩膀,和更舊一些的007握了一下手,再擁抱一下眾多英國電影的英式幽默,最後搞出了他的新意思。同有諾蘭的御用邁克爾·凱恩出演,同樣連著以007為首的特工片血脈,但《王牌特工》和諾蘭《蝙蝠俠》、門德斯《007》的差異,能有多大就有多大。和《海扁王》對超級英雄電影進行了一次妙趣橫生的顛覆一樣,馬修·沃恩再次改編馬克·米勒的漫畫,成功地完成了一次對特工電影的顛覆。 《王牌特工》講的是一個屌絲少年,如何成長為超級特工,並拯救世界的故事。沒錯,是那種柔弱小男生最喜歡意淫的情節。而特工養成記的過程,每處有著俗套的經典味道,又迸發著不落俗套的新鮮感。 敬傳統,又愛顛覆,此策略貫穿全片。「西裝是紳士的盔甲,特工是新世代的騎士」,科林·費爾斯飾演的哈利·哈特,穿著優雅西裝,一出手卻橫掃一片。小男孩艾格西與哈利的關系,進入特工學院的學員生涯,以及如何挺身而出拯救世界,其間沒有愛情的俗套,但有與同伴相爭的老套,有把特工基地神秘化的設置,又有對神秘電梯的吐槽:還沒到?搞定反派,此為傳統,轉瞬來了個調侃:對不起,這里沒有那種經典橋段。含著對特工電影的深深愛意,又時時調戲它們的經典橋段,說到底,不僅要新鮮、要好看,還要有情懷。黑有時是愛,顛覆與調侃里,往往藏著最深的愛——沒有由愛催生的熱情,就不會對傳統如此了熟於心。 不止情節,在最表層的面子上,也處處是顛覆。從沒演過動作片的科林·費爾斯,經典形象是1995年BBC版的《傲慢與偏見》,此次是生猛特工。塞繆爾·傑克遜在漫威英雄片里,是嚴肅的神盾局局長,此次是嘻哈范的大反派。承擔拯救世界的頭號人物,是個初登銀幕的無名小子。 屌絲變英雄,街頭混混變紳士,這種麻雀變鳳凰的故事,就像哈利和艾格西談及的那些老片一樣,《漂亮女人》、《顛倒乾坤》(Trading Places)、《窈窕淑女》。除了致敬特工片,這片還致敬了一堆老片。在《海扁王》里,他致敬、調侃、戲謔過《黃金三鏢客》、《這個殺手不太冷》、《蝙蝠俠》、《縱橫四海》、李小龍等。執導漫威電影《X戰警:第一戰》時,他的個人趣味只能收斂起來,一擺脫大片體系,又肆無忌憚地開始爆發。而他的個人趣味,主要還是服務於影片,好看才是第一原則。像酒吧打鬥、煙火爆頭,以及被總局剪掉的教堂屠殺,這些動作戲的營養源,有港式動作、歐美諜戰、卡通原作等,在好看至上原則的指導下,達到了好看至上的結果。到最後,嗨點之嗨,幾乎可以讓你忘掉它還有缺點。 忘掉上面這一切,你看到的,就是一部活力爆棚、酣暢淋漓的娛樂電影。這是打開它的正確方式。而對於閱片無數的影迷,帶著心中之碼,也可以享受到一場狂歡般的盛宴。導演表露、埋藏的那些迷影趣味,很顯然也不希望無人問津。同樣,這也是打開它的正確方式。
H. 電影 王牌特工:特工學院的劇情介紹。
《王牌特工:特工學院》劇情介紹:哈里(科林·費斯 Colin Firth 飾)是英國秘密特工組織金士曼中的一員,某次行動中,他的戰友不幸犧牲。
哈里將一枚徽章和一個電話號碼交給了戰友年幼的小兒子艾格西(亞歷克斯·尼科洛夫 Alex Nikolov 飾),叮囑他將來如果遇到了什麼麻煩可以撥打這個號碼,然而,這樣的機會只能使用一次。
一晃眼十七年過去,破碎的家庭讓艾格西(塔倫·埃格頓 Taron Egerton 飾)成長為了一個整日無所事事的小混混,某日,因為違反交通規則而遭到逮捕的艾格西使用了手中珍貴的號碼,趕來的哈里在艾格西玩世不恭的外表之下發現了他善良的本質和極高的天賦。
於是,哈里決定將艾格西培養成為新一代金士曼,他們需要共同面對的是強大而又邪惡的億萬富翁瓦倫丁(塞繆爾·傑克遜 Samuel L. Jackson 飾)。
(8)王牌特工特工學院電影分析擴展閱讀
《王牌特工:特工學院》角色介紹:
1,哈里·哈特/加拉哈德
埃格西的導師,金士曼特工組織這個特工組織的核心人物,不斷地為組織招募新血的時,當年埃格西的父親為救他而犧牲,為了補償他才推薦了埃格西,最後為了收集情報而被瓦倫丁槍殺。
2,瓦倫丁
是一名思想偏差的科技天才,他用扭曲觀念打算自己解決全球人口增長,當這個威脅在蔓延時,卻埃格西迅速變成超級特工協助哈利阻止這場致命威脅。
3,埃格西
原本是一個街頭混混,但他得到哈里·哈特的舉薦,有了一個麻雀變鳳凰的機會,不過需要經過史上最危險的測試才能真正加入這個拯救世界的現代騎士組織,最後走向成功。
I. 有大神幫我寫一篇王牌特工之特工學院(kingsman)的影評嗎急求啊!
影評如題,這是一部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紳士比成為一名特工更重要的電影。
當然不是說這部特工片不及格,事實上這部影片全篇貫穿著特工的工作內容,和反派鬥智斗勇,但是這部片子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還是英國人引以為傲的紳士文化。這部影片就是一部典型的打下英倫紳士味道的電影。
男主是個熊孩子無疑,但是這跟他的家庭背景有關。被哈利特工提拔的男主父親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因為一次疏漏,男主父親敏銳的察覺到並且以行動拯救了在場特工。但是他的犧牲並不能被大肆宣揚表彰,哈利特工唯有送信物表示日後可以幫助男主家庭。
事實上開篇後很長一段時間,哪怕男主出場了我還停留在哈利特工那典型的中年男士修養與紳士味道上——我以為這才是男主。
後面一路穿插著利落的打鬥,亮眼的反派BOSS和反派女(這是一個蛇精病以及他的女人的蛇精病行為導致的一系列慘案),特工學院的教育,埋下暗示的特工頭子與哈利特工關於是否提拔平民帶來的新舊沖突和階級觀念,男主平民出身與貴族學院的一眾特工候選的不同之處不斷貫穿影片。間接透露了反派的財力,觀念,智商與蛇精病卻沒有吃葯的鋪墊。
不得不說一句,反派BOSS總是讓我有種穿越到復仇者聯盟看到神盾局局長的錯覺,他的有錢任性總讓我想沖口而出——壕,你認識一個叫斯達克的鐵罐嗎?要拯救人類進行科學鑽研你找他准沒錯啊!
可惜這不是復仇者聯盟,所以反派女一個人可以KO掉所有人,反派BOSS的蛇精病症狀病入膏肓,並且沒人能阻止他去做自己認為的拯救地球計劃——以清理人類為過程。他的途徑總讓我想起了比爾蓋茨或者喬布斯,還好這兩哥們是正常人,還好這個世界還是正常的,精神病人集思廣,有病就得吃葯。
說白了一個舊瓶裝新酒的特工故事被拍出了精彩,鏡頭的運用,音樂的穿插都非常出色,以質量來說完全是這個檔期最好看的電影沒有之一。
唯一值得傷心的是哈利特工這個形象魅力遠遠碾壓主角的中年帥哥紳士經歷了一次次任務,給主角雞湯教育把他打造成一名特工後,出了事又醒過來,最後……還是掛了。
後面那麼多反派炮灰掛了的方式其實很老套,不過拍攝的創意——導演給你個雞腿,那一幕幕煙花簡直是拍得和英國式幽默完美契合,但是估計換給天朝導演出品大家就會在網上噴垃圾,什麼玩意了。幽默了一把之後,大概讓我想吐槽的是電影想走007路線,讓男主忘記了一直有曖昧的美女特工同學,拯救完世界跟公主滾床單了。這是扣分項,但是要討好男性觀眾的惡俗也是沒辦法——值得嘉獎的是女同學(疑似女主)當了正式特工男主卻落選,雖然想引出下文,但是也算側面說明了女性地位的崛起(什麼鬼)
J. 如何評價電影《王牌特工:特工學院》
個性,畫面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