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不是潘金蓮》究竟是什麼樣的一部電影
根據劉震雲同名小說的改編,馮小剛的《我不是潘金蓮》不僅呈現著一場用黑色幽默所寫實的現代官場現形記,而對三種不同畫幅的善用,更使電影在觀感上呈現出一種別具一格的意蘊,可以說馮式喜劇的魅力在這部電影中即有著延續也有著創新。
圓形、正方形、寬銀幕三種不同畫幅的善用,成為了電影一道鮮明的亮點,在主人公李雪蓮故事所發生的地方,電影採用了圓形畫幅,這一占據了絕大多數時間的畫幅,不僅形成了一種對人物和內心的聚焦,契合電影水墨丹青般的質感,也使電影仿若一場唯美的畫卷,而當李雪蓮上訪進京的時候,電影又採用了方形畫幅體現法制社會的天圓地方,李雪蓮不再告狀,回憶新生活的時候,畫符也變回了正常的寬銀幕,體現主人公對執念的放下,這使《我不是潘金蓮》在頗具意境之美的同時又做到了與人物劇情的高度契合。
電影劇情上以一個假離婚不料被丈夫假戲真做,還污衊為「潘金蓮」的女人李雪蓮為展開,她為了去還自已清白,執拗不肯妥協的四處告狀希望各級官員給她幫助,但電影中的官員,看似在幫助她試圖去解決問題,但實則只是明哲保身的求和諧求穩定,甚至阻撓她繼續上訪,以此所引發的諸多黑色幽默在逗人捧腹的同時。也令電影的深度從一個情感糾葛的故事轉化成了一場將矛頭直指體制,極具諷刺意味的現代官僚主義現形記。
在看這部作品的同時,其不經會令人聯想到張藝謀的《秋菊打官司》,雖然不論是從拍攝手法,還是從構思形式來說,《我不是潘金蓮》都顯得更勝一籌,但從故事的根本來看,李雪蓮或許很可憐,但她所做的種種卻並不值得認可,在她的身上看不到一種《秋菊打官司》那源於對公平正義的堅守,在法律對她不利的時候,她選擇了鑽空子,假離婚,而當被騙了,又希望法律能給她以幫助,甚至偏執的想利用他人幫自已殺人,如若並非是突如其來的意外,那麼這個故事又應該走向何處?以如此手法所形成的官場諷刺,並無從反襯小人物的苦難與對正義公知的告解。
雖然電影在感情上很難給人以何般真摯的動容,但我更願意相信馮小剛這次已然在嚴苛的審核制度下做到了極致,對比如今浮誇盛行的中國電影,不談感動,但講幽默的這場官場現形記仍顯得如此彌足珍貴。
㈡ 推薦幾部關於官場的電影
1、《我不是潘金蓮》
《我不是潘金蓮》是由馮小剛執導的電影,范冰冰領銜主演,郭濤、大鵬、張嘉譯、於和偉、張譯、趙立新等聯合主演,該片於2016年9月8日在多倫多電影節上映。
影片根據劉震雲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一個被丈夫污衊為「潘金蓮」的女人,在十多年的申訴中,堅持不懈為自己討公道的故事。
《我不是潘金蓮》是一部嚴肅的現代「官場現形記」,明線是李雪蓮的上訪,探討的其實是官司背後的生活邏輯。
該片改編自張賢亮的小說《浪漫的黑炮》,講述了趙工程師為尋找一枚丟失的黑炮棋子而鬧出一場大誤會的故事。
㈢ 周星馳電影《審死官》的結尾是宋狀師全家出來換風水,這有什麼隱喻嗎
暗喻宋世傑得罪了這四個官員,最後這些官把他和他老婆一起害死了,這部電影的基調基本都是在諷刺官場的黑暗以及官官相護的主題。
清朝時期,有一名叫宋世傑(周星馳飾)的著名訟棍,他膽敢批評當時的衙門大官,運用其絕頂聰明的才智為人告狀申冤,雖不滿官場腐敗黑暗,但自己也曾收受賄賂,賺了很多昧心錢,以至生了十多個兒子都養不大。
其妻(梅艷芳飾)為了不至絕後逼其關門封筆,不可再上衙門辦案,宋世傑考慮再三後決定接受妻子的建議,但其後他又遇上了一個身負千古奇冤的寡婦(吳家麗飾),於是又被迫重出江湖,發揮自身本領令她沉冤得雪。
影片評價:
杜琪峰以舊瓶新酒的方式,翻拍了經典粵劇《審死官》,通過民間狀師形象為周星馳的無厘頭風格找到最佳的註解點。
但這是一部很容易令所以形象都淹沒在星爺光彩下的電影,梅艷芳以刁蠻、善良、直爽而武藝超群的設計令她游刃有餘地與星爺平分秋色,成為第一個沒有淪為花瓶形象的「星女郎」。
《審死官》是周星馳早期作品中比較獨特的一部,周星馳離開了正在影院瘋狂賣座的賭片和喜劇武打片,而出演了的一部喜劇「法庭片」。該片文戲武戲皆重,有笑有淚,演員表演純熟自然,各個環節穩健厚實,整體效果嚴密緊湊之下細節也不失亮點,但笑料絕非刻意而水到渠成。
㈣ 有什麼好看的電影,官場類型
國內《不成問題的問題》(能過審就是奇跡)
老美的國內你看不到正面的官場電影的,不過可以看看,《斯諾登》《第四公民》之類的
而前段時間出了一個《至暗時刻》看過之後,你會了解議會制度和總統權力范圍
㈤ 講盡官場的爾虞我詐,對於電影《血觀音》應該作何評價
《血觀音》上映於2017年,被評為金馬獎最佳劇情片,與今年上映的婁燁導演的《風中有朵雨做的雲》一樣,這部電影講述的也是"官商勾結"的故事。但是與風雨雲不同的是,《血觀音》的鏡頭直接伸向了利益中心的陰謀里,給觀眾帶來的震撼也更加直觀。
雖然在電影的結局裡,絕大部分角色都因為那看似唾手可得的利益明爭暗鬥,包括相對單純的棠真也黑化了。但這並不意味著電影完全是站在黑暗面,僅僅停留在"人性之惡"這個層面上——比如說整部電影里最重視感情的棠寧,就隨著渡輪在海上的那場爆炸離去,雖然殘酷,但這也是在保存電影陰暗氛圍的前提下,最浪漫的處理方式了。
㈥ 如何評價電影《樹大招風》
樹大就會招風,風雨將來,樹欲靜而風不止。
1997香港回歸之前,香港城中人心動盪不安,紛紛把回歸想像成一件恐慌的事情。
《樹大招風》,可以理解成兩層意思,一個是賊王的名頭大了,樹大招風,就會惹來警方和同行的關注。另一層可以是宏觀的理解,就是香港將要回歸了,這是新中國建國以來的又一件大事,樹大招風,這時候全世界的目光都將集中在這里,許多勢力都希望趁回歸前,在沒有死刑的香港撈個最後一筆,其中就包括影片中的「三大賊王」團伙。
任賢齊的角色葉國歡,是一個無法無天、敢在光天化日持AK47上街瘋狂打劫金行的悍匪。回大陸避難之後,經營著「發過周潤發」的走私電器的生意。做著非法的生意還想要賺錢,那就不可避免要和一些政府機關打交道。面對香港回歸之前的政府機關,自然就會遇上許多難言之隱。
從工商局、到海關、再到公安局,各層次的辦事人員,各種各樣的飯局和套路,形形色色的官員。葉國歡每次在飯局前點菜都想吃梅菜扣肉,但都被鄙視「不會點」或「太土了」。他的家中陳列了各式各樣形態各異的「花瓶」(行賄的工具),包括廁所里臨時拿來的只有手掌那麼大的,這既是某種形式的「戰利品」,也是他面對體制所蒙受的恥辱。
他的經歷,就像是一本「97以前官場目睹之怪狀」,誇張、荒誕而又寫實,只是那個資訊不發達時代,被蒙在鼓裡的國人都不知道罷了。這部分的鏡頭,由於諷刺過於尖銳,多是導演偷偷到廣州番禺偷拍出來。其中的故事,有可能講的就是我們父母親那一輩如何在廣州發家奮斗的故事。
陳小春扮演的卓子強,其原型是犯罪所得金額創下吉尼斯世界紀錄的「世紀大盜」張子強,其最著名的案件當屬綁架亞洲首富李嘉誠長子並勒索十億余港幣現金的案件。影片中也著重刻畫了張子強綁架李、郭兩大亞洲富豪的故事,片中的他單刀赴會,獨闖「首富」豪宅,不緊不慢唱著卡拉OK談判;他飛揚跋扈,開著裝滿現金的豪華超跑在路上狂飆;他充分利用制度缺陷,深知李嘉誠不敢報警的心理,將警方玩弄於鼓掌之間。
他的故事是一個「英雄惜英雄」的故事。他作為劫匪中最富可敵國的代表,也在犯罪事業上期望不斷超越自己。偶然的機會,記者拍到「三大賊王」同在一家酒樓的照片,便傳出三人即將在香港回歸之前聯手做一單大案的流言。「要玩一定要玩大點啦!」他聽到這個傳言後,也萌生對其他兩位大盜的惺惺相惜之情。「三大賊王聯手,就算開店賣魚蛋粉也要賣瘋了!」
他下定決心一定要召集其他二人,強強聯手,作一場驚天大案。他甚至已經躍躍欲試,幻想著綁架港督,綁架賭王等等狂妄的犯罪想法。而在這個尋找的途中,他也受到了各式各樣的欺騙、戲耍,但他仍然信守承諾,專設爆料熱線,給提供或真或假線索的人獎金。難道大賊真的比小賊傻嗎,若非出於惺惺相惜他會這樣做?
林家棟扮演的季正雄,稱得上是一個「百變大盜」,如果說之前兩個「賊王」還有點莽撞的話,那最後這位就是小心謹慎、手法高明的頭腦型罪犯了。季正雄的原型,是一個在廣州火車站的小偷。小偷後隨扒手集團偷渡香港,並獲得香港身份證,隨後他又憑自己的手段獲得了加拿大、東南亞等多國的身份證,每次作案以不同的身份出現。他用的犯罪同夥,也是從中國大陸的廣州等地招來的偷渡客和亡命之徒,幹完活後作鳥獸散,片中為了放大刻畫,讓他的手下說著各省的方言。
影片中他的故事,是一個關於道義的故事。他在看中了一家金鋪後,投靠了一位住在金鋪附近的「沙煲兄弟」家中。該兄弟雖然家中貧窮,但已金盆洗手,戒煙戒酒,和自己的泰國老婆養了個小女兒,簡單生活在九龍城中的籠屋裡。而季正雄的來到打破了這個家中的平靜,一方面他利用小女孩的掩飾,進行槍械的運送;另一方面,他也利用地理位置的便利謀劃劫案。
在即將行動的那一刻,他似乎明白了什麼,最終放棄了打劫計劃。道義上他是有情有義的,雖然私下抱著打劫的邪念,即使沒有成功還是給蒙在鼓裡的兄弟很多的錢,他對小女孩關愛有加,本來可以為了自保將兄弟一家滅口,他卻沒有忍心下手。
任賢齊之「猛」,陳小春之「狂」,林家棟之「狠」,構成了《樹大招風》里的三大賊王。三段故事,也是由歐文傑、黃偉傑及許學文帶領各自編劇,分別對進行三個人物展開資料搜集和人物創作,各自獨立拍攝,最終剪輯在一起。
這些導演也是銀河映像的「孫子輩」成員,他們中的某人或許就會在以後接下杜琪峰、韋家輝、游乃海、鄭保瑞等為首銀河創作組的衣缽,這次的作品登陸柏林電影節,也是最好的肯定。影片已經確定無法通過中國大陸的審查,究竟「三大賊王」聯手的結局如何?這單驚天巨案是否能實現,還是這一切只是歷史洪流中的一朵浪花?此處暫不劇透,結局還請各位有緣再去欣賞。www.m80ys.com
悍匪能拍成英雄末路 還有很多迷之燃點 過癮極了 是很好笑 但那是荒誕和悲涼 極盡諷刺和隱喻之能事 赤裸裸地扎向社會 香港的命運毫不留情地全部投射出來 反轉不難猜 但節奏把握之妙 絕對繼承了銀河的精髓 陳小春打電話的劇情完全神作 陳小春的角色也像是度身定製 林家棟的心理戲不能更好 配角也很棒
㈦ 觀眾好評的反腐題材電視劇,每一部都不容錯過,你看過哪幾部呢
《掃黑風暴》《征服》是由高群書執導,陳育新編劇,由孫紅雷、劉威葳、江珊主演的警匪劇,孫紅雷在這部電視劇中塑造的黑老大劉華強絕對是他演員生涯最重要的一個角色:不僅讓他一夜成名,更留下了一個在中國同類題材劇領域幾乎難以超越的黑老大形象。
這部劇雖然集數不多,卻是國產涉案題材劇濃墨重彩的一筆,該劇不僅描寫了黑惡勢力之間的相互仇殺,孫紅雷更是賦予了劉華強這位大反派無限魅力,世紀之交的遺響,流動在粗礪的顆粒,回盪在反復的配樂,那些貌似簡陋的布景和稀鬆平常的街拍,彷彿親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