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問歷史上(宋 元 明三朝間)有沒有惡貫滿盈的山賊或海盜一類的人物
汪直
小時候的汪直很聰明,而他的聰明體現在了他的行為上。作為封建時代的人,要想有出路唯一的選擇就是讀書。汪直的腦袋靈,讀書應該還是有前途的。可惜汪直同志似乎對四書五經不感興趣,因為他覺得做生意更有意思。不過他作的這個生意卻很特殊。汪老闆對一般的貨物流通沒興趣,因為他發現了更賺錢的行道,那就是走私。我們知道明朝雖然沒有海關收稅,但是卻有「片板不準下海」的禁海令。汪直的行為其實就是殺頭大罪。不過中國自古就有「寧為財死,鳥為食亡」的格言,此時在汪直的眼睛裡裝的都是白花花的銀子,殺頭?恐怕還沒有想過呢! 汪直的走私經歷最早應該是在東南亞開始的,因為那些地方太窮了,汪直的商品都是他們的生活必須品。因此,在汪直領略到了走私帶來的利潤。從這以後,汪直也開始了自己的不歸路。在東南亞嘗到甜頭的汪直並不滿意現在的成就,因為當時的東南亞都是蠻荒之地,人口少市場小。而此時汪直聰明的頭腦又一次的幫了他,汪直發現遠在離大陸千里之外的日本才是他真正的舞台。於是,汪直放棄了苦心經營的東南亞市場,轉而進軍日本市場。事實證明汪直的選擇是正確的,因為在日本他賺到了更多的錢。 當時的日本,正好處於戰國時代,軍閥混戰,什麼東西都缺。而汪直卻什麼東西都有,而且不僅僅限於生活用品。因為汪直還有更牛的商品,那就是槍。有人會疑問:難道汪直有兵工廠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了,那麼槍從何來呢?那當然是貿易了,因為汪直就是作商人生意的。當時的葡萄牙在全世界擴張,窮的叮當想,對中國的瓷器和絲綢仰慕得不得了,但是又沒有錢買,於是只好拿槍換了。而且還生怕汪直不要他們的破銅爛鐵,不惜賤價出售。得了便宜的汪直馬上把槍賣給了混戰的日本人,從而獲得了更高的利益。 此時的汪直財大氣粗,儼然成了走私派的領袖。但是走私終究是走私,在海上航行的,最怕的還是海盜。面對海盜的搶劫,汪直從郁悶逐漸轉為惱火。因為他的船隊運的不是什麼日用商品,而是軍火。你們海盜他媽的瞎眼了啊?連軍火也敢搶?於是汪直組織了自己的護船隊,成立了自己的私人武裝。但是慢慢的,汪直發現原來搶劫比走私來錢更快,於是汪直的成分便由一個商人變成了一個強盜。 成為強盜後,汪直的野心膨脹,他覺得以自己的實力應該要有一個辦事處才行。但是大陸去不了,於是汪直把目標盯在了日本。准確的說是日本的沖繩島。也就是我們中國的琉球群島!(盡管現在被日本佔了,但是我始終認為他是中國的。主權不屬於日本,法理上屬於中國)在島上,汪直成為了實際上的皇帝。而且這還不是終結,因為他還創建了國號「宋」。面對汪直的這一舉動,日本人似乎很平靜。並沒有派兵干涉,這是為什麼?我敢肯定的說!在當時的日本沒有一個諸侯是汪直的對手。而且汪直還是他們的軍火供應商,擁有如此的條件,還有哪個人敢對汪直指手劃腳的? 日本這種小國,本身實力就不強,再加上國內四分五裂。最強的諸侯也只有幾萬人,在汪直的面前那就是小巫見大巫。汪直的船隊經常是耀武揚威的經過日本海,日本人見了根本連屁都敢放一個,反而還要派兵護送汪老闆的船隊。對汪直俯首貼耳,比見了天皇還要尊敬。而汪直也成為了事實上的領袖,倭寇們都必須賣他面子。因此可以說,汪直就是統帥十萬倭寇的人。 據歷史記載,在汪直最頂盛的時候,他的貿易總量超過了當時倭寇頻繁的浙江、福建省。估計身為總督的胡宗憲可以氣死,自己乃堂堂的大明總督,管轄的地域卻還不如一個流氓。而事實上胡宗憲也確實憤怒了,但是汪直勢力太大,根本無法鏟除這個混蛋。硬拼是不行的,於是胡宗憲想到汪直的家屬,企圖依靠汪直的妻兒來勸說汪直從良。可惜他的這招失零了,因為汪直比他聰明,汪直明白一個最簡單的道理,那就是只要自己對胡宗憲存在威脅,那大明就不敢拿自己的家人怎麼樣!如果自己一旦自投羅網,那麼自己的全家就會被政府處決掉。 碰了壁的胡宗憲沒有灰心,很快他的參謀徐渭(徐文長)就想到了另外一個妙計-招安!胡宗憲派使者請汪直的養子毛海峰上岸飲酒,胡宗憲假裝喝醉,毛海峰將其扶回房內,看見許多討伐汪直的文書,但在最後看見了胡宗憲的請求招安的文書,贏(實際上是騙)的了汪直的好感。作為商人汪直的野心並不大,因為只是想要一個地位,那就是自由通商的權力。雖然胡宗憲給不了他這個要求,但是並不代表不能糊弄汪直,經過長時間類似於打太極的談判後,汪直終於同意招安。招安後的汪直登上了大陸,囂張跋扈。而官府卻不能奈他何,因為只有汪直還活著,他就有能力鎮住倭寇,大明的海防也能得到喘息,而汪直一旦被殺,則倭寇們就是群龍無首。到時又將是四處流竄,燒殺淫掠。所以在當時來看,在明軍沒有做好准備以前,汪直不能死。 但是汪直終究還是死了,囂張的汪老闆自以為官府都怕他,可以卻有一個二愣子的御使王本固把他捉住獻給皇帝給砍頭了。胡宗憲氣的半死,自己花了半年的功夫好不容易把汪直穩住,沒想到一個白痴御使自以為正義的行為把這一切都毀了。汪直死後,他的養子毛海峰立即起兵攻打大陸,於是倭寇又開始橫行。百姓們又開始遭殃。但是卻成就了大明的武將們,戚繼光、俞大猷成為了民族英雄。而胡宗憲也屬於有志青年。那汪直算什麼? 毫無疑問,汪直的形象已經超出了我們對漢奸的理解,和以往在電視裡面看到的那些對鬼子們狗尾乞憐的翻譯官和偽軍們相比,汪直無疑讓我們大開了眼界,倭寇在他眼裡就是狗。我們的歷史學家把他作為漢奸來看待, 汪直他帶著倭寇殺害自己的同胞這是漢奸行為,但是同樣汪直風光無限儼然一世梟雄
鄭芝龍 鄭成功他爹 先做海盜在做漢奸實足敗類
② 《龍門飛甲》雨化田原型是什麼
汪直。
在電影《龍門飛甲》中,陳坤飾演的雨化田是明朝西緝事廠掌印督主,明憲宗最寵愛的萬貴妃的親信,位高權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且心思縝密,武藝曠世,同時又心狠手辣,冷酷殘忍。雨化田這個人物角色在歷史上是有原型的,他就西廠第一任提督,權傾朝野,令百官聞之色變的宦官汪直。
成化三年(1467年),曾是大藤峽叛亂中瑤民後代的汪直以幼童身份被俘進宮,最初在昭德宮侍奉萬貴妃,隨著萬氏在後宮斗爭中節節勝出,汪直的地位也不斷提升,後升任御馬監太監。
成化十二年,北京城爆出所謂「妖狐夜出」的離奇傳聞,憲宗見汪直「為人便黠」,靈活機警,便令他易服出宮,化裝成老百姓「密出伺察」。
為加強特務統治,成化十三年憲宗於東廠之外增設西廠,與東廠及錦衣衛合稱廠衛,其權力超過東廠,活動范圍更是自京師遍及各地。深受皇帝信任的汪直被任命為西廠第一任提督,西廠直接聽命於皇帝,不受其他任何機構和個人的節制,西廠提督汪直也成為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專權太監。
電影角色:
1、雨化田
統領宮中,權傾朝野。長臂一揮,圍捕俠士千里之外;馬鞭一指,追殺妃嬪大漠之間。論身手,世間幾人出其右;論心智,狡黠布局誰人察。怎奈何,一點驕傲全盤皆輸,十分野心盡付黃沙。
2、風里刀
混跡江湖中,探寶大漠里。指繞鋼絲,三分本事七分膽;舌燦蓮花,不論感情只談金。智轉乾坤,巧戲諸公於股掌;化風為雨,一襲素袍染鉛華。說他無情,寧棄萬金不掩真心;贊聲聰明,一入皇城逍遙難尋。
③ 明朝大太監汪直簡介
汪直(?-1487年),明朝宦官。 廣西桂平西北大藤峽人,祖先因反對朝廷被抄家。成化三年,汪直被閹為宦人。之後得到明憲宗的寵信而統領西廠,兼職為司禮監掌印太監,並與萬貴妃壟斷朝,後來由於朝臣反對,被撤職。成化十三年恢復西廠後,汪直又開始掌管西廠。最後因為東廠宦官尚銘所忌,在朝臣許寧、中官阿丑的聯手下,汪直遭揭發諸項罪行被明憲宗貶逐而亡。
④ 醫館笑傳里汪公公到底是不是壞人
相信很多觀眾對於汪公公汪直這個角色並不陌生,在2011年電視劇《後宮》中,譚耀文飾演的汪直痴情至極讓人印象深刻,而2011年電影《龍門飛甲》中陳坤飾演的西廠廠公雨化田也是汪直為歷史原型,醫館笑傳中汪公公更是直接還原歷史明朝宦官汪直形象,在醫館笑傳中汪直位高權重,可謂一手遮天,在劇中目前尚看不出好壞,想要知道汪公公是好時候,我們來看看歷史上的汪直是忠還是奸相信就有答案了,下面看看歷史上的西廠提督汪直。
⑤ 不止加勒比是大海盜,我國古代有沒用著名的海盜王
盜賊中,還有一種盜賊讓人津津樂道,這就是海盜!過去一說海盜,是加勒比的,現在一說海盜,是索馬里的!
張保仔原名張保,廣東江門人,以捕魚為生,因抗拒清朝水師勒索,船被擊毀,全家失散。張保仔靠漁民撫養,少時習武藝。他15歲時隨眾出海捕魚,被海盜擄去。海盜頭見張保仔聰明機警,收留他在身邊。張保仔就這樣被迫「落水」,成為「海盜」。
海盜頭死後,大權逐漸落到張保仔手中。他以香港為根據地,開荒生產,標榜自己為「第二鄭成功」。還常與海外華僑往來,使當時荒涼的香港島興旺起來,居民達20多萬。
清嘉慶中葉,張保仔共擁有大船800艘、小船過千、徒眾數萬,活動於珠江出海口香港的大嶼山一帶,後稱霸珠江三角洲,隊伍迅速發展壯大,最盛時,聚眾達10萬人。
張保仔不喜歡搶劫鄉人。他的船隊往來香港、澳門各處,專劫歐洲人的商船。一次在南海與葡萄牙船隊發生沖突,全殲葡艦隊,發現葡艦上的財物全是襲擊擄掠中國客船得來,張保仔極憤慨。於是常集結大隊縱橫海上,襲擊侵犯我國領海的葡、西、荷、英等國船艦,使殖民者提起張保仔都心驚。
清嘉慶十四年(1809年)九月十七日,張保仔擄獲英國東印度公司商船,囚船主索贖,得款萬元及鴉片煙土兩箱、火葯兩箱等物。被清政府聯合英、葡帝國主義者的聯軍圍攻。後來張保仔投降清廷,陞官晉爵。
中國這海盜是不是也是挺能折騰的,由於今天,中國海軍的實力的加強,海盜這個行業,在中國已經銷聲匿跡了。但是索馬里那塊,還是不消停,常有劫掠商船,綁架船員,勒索大量贖金的事發生。中國已經和各國加強了聯系,為各國商船護航,為國際貿易的長期安全,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⑥ 《後宮》汪直誰演的 汪直扮演者譚耀文資
譚耀文(Patrick Tam),1969年3月19日生於中國香港,祖籍廣東開平。香港歌手、演員。
1988年,參加第7屆全球華人新秀歌唱大賽奪得冠軍出道,是梅艷芳的第二名入室弟子。1993年簽約無線電視轉往戲劇發展,1999年,憑借《野獸刑警》榮獲第1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和第4屆中國香港電影金紫荊獎的最佳男配角;轉簽亞洲電視,參演電視劇《縱橫四海》飾演反派明智傑。2001年參演電影《野獸之瞳》獲得第3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配角 。2012年憑借微電影《Mr.Right》奪得第1屆金微獎最佳男主角。
2013年,譚耀文回歸歌壇,籌備製作首張個人國語專輯。2014年,憑借2013年全年收視冠軍劇《天天有喜》入圍第十屆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觀眾最喜愛的港澳台演員獎」。2015年憑借電影《我們停戰吧》奪得美國紐約電影節「最佳男主角」和聖地亞哥獨立電影節「最佳男配角」兩項大獎。
⑦ 16歲西廠提督,20歲權傾朝野戰功赫赫,汪直到底有多傳奇
作為廠花雨化田原型的汪直,是一位相當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我很奇怪這樣一個有實際戰功在身的人,一個16歲就能提督西廠充滿傳奇色彩且本身並沒有什麼黑點的人是怎麼被論堆算進四個奸宦之中的?汪直的一生實在是比蠢貨王振,比人渣劉瑾和大字不識魏忠賢好太多太多了。
汪直這樣的一個年少有為,能文能武,智商超絕,秉公執法且以德抱怨的人,為什麼黑他?就因為他是個太監?
⑧ 作為開眼看世界第一人,預言了清末百年國恥的海盜是誰
從元朝時開始,中國東南沿海就有海盜倭寇四處劫掠,到了明朝,這種現象愈發劇烈,為此,明廷花費了不少人力物力進行整治,但海盜倭寇四處游擊,來無影去無蹤。
為此,明廷官軍左右奔命,卻收效甚微,為了禁絕倭寇之患,明中後期朝廷直接海禁。
海禁政策對海盜倭寇造成了一定的打擊,但這種政策更大程度上,將明朝官方和民間力量,都統一禁絕在了海洋之外,西太平洋和東南亞一帶海域,直接成了海盜倭寇的自由天堂,期間,催生了不少大佬級海盜。
其中,有個名聲如雷貫耳的大海盜,叫汪直,汪直根據自己對海洋的洞察,直接預言了海禁政策導致的更嚴重的倭患,甚至還看到了後來中國因為與海洋隔絕導致的落後。
汪直雖然是海上巨盜,但是忠君愛國的儒家思想還是從小紮下根的,在胡宗憲的誘惑下,汪直就答應了招安,並且親自前往杭州接受招安,但是卻被杭州巡按御史王本固直接抓住砍了頭。
在被砍頭之前,汪直氣憤地對王本固說:「死吾一人,恐苦兩浙百姓百年!」
但是,王本固並沒有放在心上,殺了海上巨盜,他就是大功一件,以後陞官發財,自然是少不了的。於是汪直就這樣被殺了頭,過後,王本固果然一路升遷,甚至做到了戶部尚書的大官。
而汪直死後,因為海盜沒人節制了,所以在海上肆無忌憚,而其義子毛海峰為了替汪直報仇也大肆擾亂沿海,倭寇也開始大行其亂。
幾年之後,汪直當初的預言竟然成真,東南倭患已經到了不可控制的地步,這么殺掉汪直真是一個錯誤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