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天堂電影院 》反應了什麼哲學思想
1.柏拉圖主要體系就是關於理想國中根據人的職業和能力進行社會分工,另外他的主要思想是「理型論」,理型論是指在我們居住的現實世界之外,存在一個完美的理型世界。我們的世界是理型世界不真實的倒影。
2.亞里士多德的學術涉及很廣,包括早期的物理學,邏輯學,修辭學。他強調人的社會性和政治性,並認為人(其實是男人)應該參與政治,獲得治理城邦的一部分權利,我的世界觀基本上唯物,然而他對於運動的解釋卻是唯心的,他認為世界的變化是在一種「因」(如動力印,目的因)的推動下進行的。
3.培根,他的主要哲學成就是「工具論」和以科學實踐為基礎,以理性認知事物的方法論。
4.笛卡爾是個二元論者,其思想與培根類似(因為培根受過笛卡爾影響),笛卡爾的世界觀中,擴延和精神是二元並存的,並且他用數學和科學的「精確手段」來重新解釋哲學。是現代哲學之父。
5.盧梭,盧梭為人所知的其實就是「社會契約論」,就是平民和統治者之間存在的契約,平民以被統治(交出權力)為代價,獲得統治者保護,如果統治者不履行保護職責,社會會病變。(因為根本上統治者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
6.康德,這是德國古典哲學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是他的不可知論和唯心主義,主要著作是兩本《批判》,他認為我們對世界的觀察是局部而且不真實的,因為他不確定我們看見的東西是否是真的如我們所見(他認為,人類對世界的認知是一種戴墨鏡看東西的行為,故在許多方面失真)
7.黑格爾就是唯心主義辯證法。他相信世界有一種「自然理性」(自然的意識,一種有條不紊的絕對精神,世界運動的根本),而自然理性根據其固定程序運動。並且在運動中遵循相互聯系,以矛盾為動力等辯證法原理。
8.馬克思的哲學主要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中,首先他豐富了「物質」這個概念。並在此上用聯系,全面,發展的角度去理解事物,而在歷史唯物主義中,他揭示社會進步的動力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這一基本矛盾!他主張無產階級暴力革命,推翻剝削,建立共產主義。
9.尼採的學術真是極度復雜,也因此很容易備曲解!主要是「超人哲學」「權力意志」,就是說權力是英雄的意識,人類是不完整的產物,我們應不惜代價的成為(進化)成超人。而超人不必多,因為他們是統治者,超人能力極強,無限施與,不球回報。尼採的學術中,有貴族主義情結,他輕視平民,強調力量與權力,歧視女性。但是他卻為人類從天主教禁錮的進一步解放做了貢獻。(「上帝死了」)
10.羅素,羅素的思想呢,其實在美學上體現得多一點,他的哲學就是由辯證客觀唯心主義(新黑格爾學派)過度為「新現實主義」。他的哲學方法和笛卡爾類似,以數學邏輯推動~~~
好了,就這樣了,我要上班了。希望對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