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美軍鳳凰火力基地詳細資料
這個基地現實中是不存在的,但是有原型.阿富汗巴格拉姆空軍基地
巴格拉姆空軍基地位於阿富汗東部的帕爾旺省,距離該省首府恰里卡爾南部約11公里,距離首都喀布爾北部大約47公里,離中國西部邊境只有700公里左右的路程。
Ⅱ 誰有游戲王GX的全集動畫啊!要高清晰的,還是迅雷下載!
樓上的還真不知道你無聊還是說你有問題
至於LZ的問題.愛莫能助咯~
游戲王GX還在連載.沒完的動畫沒有全集
再說.樓主要的訊雷下載應該是在說FTP或者HTTP吧~
這是不可能會有的~就算是連載,BT種子都很少人留以前的了.
而且還要免費...高清晰.....不可能的事~
BT的話還能幫你找個種子~
Ⅲ 求 火力地堡 百度網盤免費資源下載鏈接,謝謝
《火力地堡》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ORWgFZueHZmgc-g419Q9lA
又名《第九區》導演尼爾·布洛姆坎普的Oats工作室發布其製作的第二部實驗短片《Firebase》,猶如《合金裝備5》+《現代啟示錄》,這個血腥和真實程度讓人頭皮發麻但又很吸引…講述越戰期間,美軍遇到一個恐怖的敵人「河神」——一具血肉之軀,可自由變換形態、隱身、心靈感應、起死回生。
如果資源不正確,或者版本不正確,歡迎追問
Ⅳ 美軍師屬炮兵的活力如何
近年來,美軍進攻作戰的理論和實踐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但其中一些基本的特點並無大的變化。這主要表現在以下5個方面。
一、行動力求隱蔽、突然,把突然性作為進攻制勝的第一原則
美軍認為,進攻如能達成突然性,可達到以下目的:一是推遲敵人作出反應的時間;二是使敵人指揮與控制超負荷、陷入混亂;三是可給敵造成心理上的巨大的震撼;四是可破壞敵人防禦的完整性。因此,美軍非常強調進攻的突然性,並把它作為進攻制勝的第一原則,要求各級指揮官盡可能通過突然的進攻行動去達成預期的戰斗效果。美軍通常採用的方法主要有:
1、利用不良的氣象條件和地形實施進攻。美軍認為,在惡劣的氣象條件下,通過表面看上去無法通行的地形向敵人發起進攻,比較容易達成突然性。由於進攻的時機和地點都可能出敵意料,敵人預先未加提防,遭攻擊時一般都很難作出及時而有效的反應,攻方則很容易取得進攻戰斗的勝利。
2、改變行動的方式和節奏。進攻行動的方式和節奏如果有別於守軍的判斷或計劃,守軍肯定會由於未作準備而難以進行有效的防禦。比如,守軍預計攻方可能只以裝甲、機械化部隊實施地面進攻,而攻方卻突然以空降或空中突擊部隊插入敵人縱深實施內外突擊,即可瞬間增大對守軍的壓力,造成恐怖和混亂,甚至使整個防禦處於癱瘓狀態。另外,通過出敵不意地改變進攻部隊的行動節奏也能達成進攻的突然性。比如,進攻部隊在開始時行動很慢,誘使敵人錯誤地判斷攻方的行動進程。爾後,在進攻的關鍵時節又突然加快進攻的節奏,甚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然出現在守軍面前,迫敵在尚未作好充分准備的情況下應戰,也同樣可以達成突然性。
3、結合運用欺騙行動和保密措施使守軍無法判斷攻方的行動和意圖。美軍認為,「採用欺騙行動、狡詐行動和詭計,也有助於達成突然性」。欺騙行動可使守軍真假難辨,判斷失誤或推遲其定下決心的時間,可為進攻行動的突然性創造有利條件。美軍較常用的欺騙手段有:佯攻、佯動、進行假通信、散布假情報、設置假指揮所等。
但是,美軍條令同時指出,與這些欺騙行動密不可分的隱蔽和保密措施也不容忽視。如果攻方不能有效地隱蔽自己的意圖,沒有嚴格的保密措施,就很難產生預期的欺騙效果。按照美軍條令,採取欺騙手段,要預先進行周密的計劃,各部隊要密切配合、統一行動,以免被敵人識破。大規模欺騙行動通常由師以上部隊計劃實施。
二、強調以人力制勝,依靠人力保持和增強進攻銳勢
美軍歷來強調以火力優勢彌補軍隊數量上的不足。從近期的作戰理論看,美軍更加重視和依賴火力。其原因:一是軍隊規模不斷削減,兵力相對不足,如果沒有強大的火力進行掩護和支援,進攻將難以達成最終目標;二是認為在高技術戰場上,進攻一方比防禦一方更易遭受傷亡,只有「依靠強大的火力殺傷、殲滅守敵和有效地壓制敵人火力,才可減少攻方的傷亡。正因為這些原因,美軍近幾年提出,「陸軍需要更多的野戰炮兵」,准備給軍、師兩級都增編1個野戰炮兵旅,並換裝新型野戰火炮。進攻中,美軍對火力的依賴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進攻的每個階段或關鍵時節都要求向部隊提供強大的火力支援。一般情況下,美軍除在進攻前數日至數月,要對防禦之敵進行長時間的空中戰役,即以航空火力和遠程導彈對敵進行戰略或戰役性空襲外,還要求在進攻戰斗的各個階段和時節向地面進攻部隊提供多種火力支援。主要包括:
(1)火力准備。美軍師在對預有準備防禦之敵發起進攻直前,通常都由野戰炮兵和戰術空軍飛機進行10分鍾到1小時左右的火力准備,即使是在旅進攻中,有時也進行10分鍾以上的火力急襲。
(2)支援縱深戰斗。遠程支援火力對敵防禦縱深實施火力遮斷或縱深打擊,是縱深戰斗的主要方式之一。除此之外,如果進攻部隊在敵縱深內派有地面部隊,盡管部隊本身有隨伴炮兵,但海、空軍航空兵、艦基或地面炮兵還要以強大的火力優先支援其遂行縱深戰斗任務。
(3)支援進攻部隊實施沖擊。美軍要求,為支援進攻部隊實施沖擊,所有火力,包括全般支援和直接支援火力,都要優先提供支援,以便有效地壓制敵防禦前沿和淺近縱深內的炮兵陣地、指揮所等重要目標,以火力和煙幕掩護相結合遮蔽沖擊部隊,隔離守敵陣地之間的聯系。
(4)壓制敵炮兵。壓制和摧毀敵支援火力,保障進攻部隊的行動自由,也是美軍火力支援的重要任務。師在進攻中,除了要以遠程兵器預先打擊敵人導彈、航空兵基地和炮兵陣地外,還要在戰斗進程中及時對新發現的敵火力支援基地進行摧毀或壓制。由於美軍裝備有先進的AN/TPS-25型機載和AN/TPQ-36型車載反炮兵雷達,只要敵人野戰火炮或迫擊炮進行射擊,就能很快測出其位置並予以有效的火力還擊。此種火力通常由師掌握的全般支援炮兵營和軍屬炮兵部隊計劃實施。
其他還有:抗擊敵人反沖擊的火力、保護己方部隊翼側安全的火力和支援後方地域戰斗的火力等。由此可以看出,美軍進攻戰斗處處都離不開支援火力。
2、擁有多種且較強的火力。美軍武器技術先進,種類多、射程遠、威力大、反應快。這正是美軍主張在進攻中以火力制勝的主要原因。美軍在進攻中使用的主要火力有:
(1)地面支援火力。亦稱間瞄火力,包括野戰炮兵(火炮、火箭,導彈)火力和迫擊炮火力。美軍師屬炮兵現編有3個155毫米榴炮營和1個12管多管火箭炮連,配有72門榴彈炮和9門火箭炮。各營特遣隊編有1個6門制的107毫米重迫擊炮排。若同直接支援炮兵營配合使用,其火力覆蓋面積可達1平方公里。
(2)空中支援火力。戰術空軍和陸軍航空兵可對戰術級地面部隊提供空中偵察、戰場空中遮斷和近距離空中支援。此種火力是進攻部隊打擊直瞄武器射程以外敵軍的主要力量。戰術空軍主要向師以上部隊提供空中支援,每個師在進攻戰斗中大約可得到1個空軍聯隊的支援。師還編有戰斗航空旅,每個特遣旅可得到1個攻擊直升機連的直接支援。
(3)反裝甲火力。美軍認為,反裝甲斗爭對進攻戰斗的勝敗起著關鍵作用。因此,強調以強大的反裝甲火力改變兵力對比,以保持進攻中的優勢。進攻中,除靠以上火力消滅敵裝甲和反裝甲目標外,地面機動部隊本身也都具有較強的反裝甲能力。比如,1個由2個坦克連和2個機步連戰斗隊編成的營特遣隊,可能編有28~30輛坦克、26~28輛步兵戰斗車、4~8輛「陶」式反坦克導彈發射車、18具「龍」式反坦克導彈系統以及「勞」式反坦克火箭筒等共計80件以上。
三、要求避強擊弱,尋找或製造守軍弱點,增強攻方的優勢
美軍條令要求,「應把各個營特遣隊和強大的支援火力集中使用於關鍵的時刻和關鍵的地點,即敵人最弱的時候和最弱的方向上。」為此,美軍進攻戰斗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進攻之前先要找守軍的弱點,如果找不到弱點就設法創造條件,迫使敵人暴露弱點。
1、設法發現敵人弱點。美軍認為,在實戰中,要發現敵人弱點並非都很容易。因為任何防禦的組織者都會設法把防禦部署得更嚴密,採取措施彌補自己的弱點。因此,遂行進攻任務的指揮官要想發現敵人的弱點,必須做到以下三點:一是熟悉敵人,包括熟知敵軍指揮官的用兵特點,敵軍條令和各種戰術、慣用戰法和作戰能力等。二是注意偵察,除了派專業偵察分隊和人員積極開展對敵偵察外,戰術指揮官要親自參加情報的搜集和分析研究,以便掌握第一手材料。三是分析地形,戰術指揮官戰前要親自觀察戰場、熟悉地形,對於觀察不到的地形也要通過圖上分析來了解情況。
2、設法給敵人製造弱點。如果找不出明顯的弱點,美軍主張採取各種手段在敵人防禦中製造弱點或迫敵暴露弱點。主要做法有:
(1)以突然性行動製造弱點。如前所述,出敵意料地發起進攻,必然會使敵人產生顧此失彼、喪失平衡的狀況,從而使敵人防禦的完整性遭到破壞,戰斗支援和戰斗勤務支援也會失去協調。除了守軍部隊的行動會陷入混亂外,由於受到巨大的心理壓力,其官兵的士氣和戰鬥力也可能受到嚴重影響。
(2)以火力製造弱點。美軍慣於集中火力在敵防禦中製造弱點。主要做法:一是集中火力掃「擊突破地段上的敵防禦陣地,摧毀其火力系統,打亂其防禦配系的完整性,大量殲滅敵有生力量,改變兵力對比。二是以部分火力壓制主攻目標陣地周圍的守軍,以大部分火力將目標陣地的守軍與其支援陣地割開,使其喪失相互支援能力,迫使主攻方向上的守軍孤軍作戰。這樣一來,強軍也就變成了孤軍、弱軍。
(3)以煙幕製造弱點。煙幕不僅可以迷盲敵人、掩蔽自己,而且還是孤立守敵的有效工具。在主攻陣地周圍施放煙幕,可使守軍視度降低75%,同火力一樣也可以達到割裂敵人防禦配系之目的。由於守軍無法觀察和捕捉目標,進攻部隊可明顯減少傷亡。
(4)以全縱深同時攻擊行動製造弱點。對防禦之敵實施全縱深同時攻擊,是給守軍製造弱點的最佳方法。美軍《作戰綱要》認為,全縱深同時攻擊行動可以打亂或破壞敵人防禦的完整性和作戰節奏。此戰法可使敵人四處受敵、窮於應付,自然就會暴露出兵力分散、喪失行動自由的弱點。此外,此種行動的目標也包括敵人的C3I系統、後勤和防空等職能部門或部隊,這就更容易使敵人暴露或直接造成可供己方部隊利用的弱點。
四、強調縱深攻擊,通過縱深內的戰斗行動剝奪守軍的行動自由
美軍為了戰勝數量上占優勢的敵軍,要求指揮官不要僅限於在己方部隊前沿附近攻擊敵人,要設法派部隊到敵人的縱深,打擊其脆弱的高價值目標,與其尚未投入使用的後續梯隊交戰,以火力和機動相結合配合主攻部隊完成任務。
在實施縱深攻擊時,其主要任務是隨著進攻戰斗的進展而不斷變化的。一般情況下,其任務重點:先是孤立、壓制、消滅縱深內守軍;隨著戰斗的發展,任務重點將依次轉變為阻止敵軍重組堅固防禦,破壞敵預備隊的行動計劃,防止敵人逃跑等,戰術部隊在遂行這些任務時,主要採取以下兩種手段。
1、縱深火力遮斷。美軍認為,縱深攻擊手段雖然很多,而真正簡單易行、效果明顯又不易遭受傷亡的手段,就是火力。所以,美軍比較喜歡使用海、空軍飛機、直升機和野戰炮兵等遠程武器,對守軍的防禦縱深進行火力打擊,以確保近距離戰斗的順利進行。
2、地面縱深攻擊。機動部隊,包括空降和空中突擊部隊,以及地面機械化部隊,均可潛入敵縱深對指定的高價值目標進行突然攻擊。不過,此手段多由師以上大部隊計劃與實施。師以下部隊多採用以徒步步兵搭載直升機滲入敵縱深的辦法,實施縱深攻擊。
五、主張盡可能採用迂迴、包圍戰術,把包圍作為進攻制勝的理想機動樣式
美軍在進攻戰斗中通常採用包圍、迂迴、滲透、突破和正面攻擊5種機動樣式。然而,美軍的戰術指揮官卻「更喜歡採用包圍戰術」,認為採用這種方式既能獲得極好的殲敵機會,又能減少己方的傷亡,而且還能對守軍心理上產生一定的震撼作用。具體來講,迂迴和包圍同屬2種類型;滲透實際上是一種配合性的機動樣式。因而可以把包圍、突破和正面攻擊區分為從翼側攻擊和從正面攻擊兩大類。包圍屬於前一類;突破和正面攻擊屬於後一類。美軍認為,正面攻擊是5種機動樣式中需要付出傷亡代價最大的一種,所以最不可取。包圍比其他機動樣式優點多,所以美軍各種版本的野戰條令部要求指揮官在進攻中不要輕易採取正面攻擊,要盡可能運用包圍和迂迴戰術殲滅守軍。當然,實施包圍是需要一定條件的。美軍認為,雖然包圍比其他機動樣式更容易達成進攻目標,但如果進攻部隊不具備所需要的能力,比如快速機動能力,選擇防禦弱點和製造弱點的能力等,恐怕也很難完成所受領的包圍任務。 美軍重型師的師屬炮兵編有3個自行榴炮營(裝備72門155毫米炮)和1個多管火箭炮連(9門M270多管火箭炮),和俄國風格編制的國家相比,美軍師炮兵一個特點就是,沒有直接支援火力,師級單位轄有獨立的炮兵部隊,再向下,比如旅級單位中,是沒有建制內的炮兵部隊的(迫擊炮除外)。而俄軍的師、團各級炮兵分得就相對比較清楚,師炮提供全般支援火力,團炮則對本團的進攻提供直接支援火力,在需要時,再由師級炮兵提供支援。美軍這樣做,一方面是由於其空中優勢思想比較濃厚,前方部隊進攻時,經常可以呼叫空中火力進行支援。另一方面,在具體使用時,美軍經常把師的火炮加強給某一方向的旅,作為直接支援火力使用,有時甚至超越旅級部隊,直接為營級單位提供火力支援。此外,美軍師炮兵的目標搜索和信息處理能力很強,不僅師炮兵有一個目標搜索連,師炮兵司令部下還有獨立的偵察分隊,其戰斗航空旅的偵察直升機(共有44架)也可以為炮兵指示目標,再加上所配火炮(大口徑自行火炮和火箭炮)的威力很大,對面目標和有生力量的殺傷能力是異常兇猛的。在上次海灣戰爭中,許多伊拉克俘虜反映,伊軍步兵最怕的兩種武器,其一就是M270多管火箭炮(另一種是A-10攻擊機),原因是它每次齊射的12枚殺傷子母火箭彈可以在空中760米高處撒出7728顆子殺傷彈,覆蓋60000平方米的面積,幾乎相當於10個足球場,使人無法逃脫,伊拉克人將其形象地比喻為「鋼雨」。不過相對而言,美軍師屬炮兵的反坦克能力和個別其他國家相比要弱一些,比如俄軍的摩步師,往往建制裝備有反坦克炮和專用的反坦克導彈發射車。其中原因主要是由於美軍將師戰斗部隊的反坦克任務交給了武裝直升機和機步營、坦克營下屬的反坦克火力,炮兵的負擔相對較輕,當然,在需要時,師屬炮兵也可以用155炮發射「銅斑蛇」激光制導炮彈打擊裝甲目標(只是不太經濟),或用M270火箭炮發射「薩達姆」反裝甲子母火箭彈(該炮彈一次可以釋放648枚反坦克彈頭攻擊裝甲目標,比較適合對付敵方裝甲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