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影院跟影片是怎么分成的 比如一张电影票为30元,那么电影院拿多少 导演能拿多少,制片人和演
按照中国电影的票房分账惯例,假如是100元的票房,
5元钱是要上缴的电影基金,上税3.3元,剩下的91.7元,
影院拿走35—40元,院线拿约5元,制片发行商方拿剩下的约50.
导演,编剧、演员没有分成,只有报酬,但一般都会约定分红。分红导演和大牌演员一般没问题,但编剧就拿得到拿不到就两回事了。(本人就是编剧)
2. 电影票房收入中,电影院和制作方如何分成
可分账票房如果一部电影的原始票房是108.3元,那么制片方首先得要从这108.3元中缴纳3.3元的特别营业税和中影数字代理费,并同时扣除5元的电影专项基金。剩下的100元,被称为可分账票房。另外,中影数字代理费视票房而收。如果一部电影的票房在6亿以上,那么你那6亿以下的部分继续收取该费用,6亿以上的部分则不需要收取。这个比例大概在1-3元。2.制片方到手票房到了这一步,影院院线与制片方的分账就开始进行。目前比较普遍的分发是43%归制片方,57%归影院院线,这也是常年的老规矩。所以,制片方到手票房为43元,电影院到手的票房为57元。11年《金陵十三钗》的制片人张伟平硬是要将这一比例抬高到45%,闹出了“八大院线联合抵制”的事情,后边电影局出面调解,最后定下来《金陵十三钗》票房5亿前的部分按45-55(制片方-影院院线)的方法分账,5亿部分后按41-59(同上)分。
3. 电影票房是怎么分成的 电影票房是如何分成的
1、以100块票房为例:国家直接先扣掉5%做为电影专项基金,3.3%的税款这部分8.3%,就剩下91块半了。现在你知道每张电影票,你已经自动给国家交了税,看电影顺道当了纳税人。这8.5%,影院、院线、片方都见不着钱,直接被划走了。
2、剩下91块半里,差不多有百分60左右,直接分给院线和影院,也就是常说的院线和投资发行6,4分账。还剩下37。
3、院线、影院分完之后,发行方还要收一个发行代理费(发行佣金),目前行规是发行票房可分配收入(毛收入)的5~15%比例都是正常。票房可分配收入总票房3%电影基金5.5%税款院线和影院分成款(38%~43%不等)。
发行总可分配收入=票房可分配收入其他渠道发行收入(电视、音像、网络、政府奖金、海外)发行方要在发行总可分配收入中逐项减掉下面几项内容后,才是片方所得:发行佣金、导演或主创明星奖励(有或者没有)、代为垫付的发行成本(拷贝费宣传费等)。
税金(往来发票都是要交税的),剩下的才是片方净发行收入(净收入)。其中,代为垫付的发行成本这块,学问大了,一般来说,100块票房收入,片方能分到30块多点。在这个基础上,再加其他渠道发行收入,最后大概35左右。
4. 中国电影票房如何分账分账票房是什么 吴京靠《战狼2》能赚多少钱
中国电影票房的分账方式主要是基于实际总票房进行分配,而分账票房是指参与分账的各方从实际总票房中获得的收益。
中国电影票房的分账方式: 电商服务费扣除:观众通过电商渠道购票时,每张电影票会扣除约7%作为电商服务费,这部分收入计入总票房但不参与后期分账。 实际总票房计算:实际总票房 = 总票房 电商服务费。 净票房计算:净票房 = 实际总票房 不可分账票房,以及中影数字征缴的发行代理费。 制片方与发行方分账:制片方与发行方的具体分账方式按合同进行,通常制片方会获得净票房收入的一定比例。
分账票房:分账票房是指从实际总票房中扣除电商服务费、国家电影转型资金、税金以及发行代理费后,参与分账的各方按照合同约定所获得的收益。
吴京靠《战狼2》能赚多少钱: 投入与回报基础:吴京在电影制作时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资金,并担任导演和主演,同时作为主出品方的实际控制人,他的投入为收益回报打下了基础。 利益合作方众多:《战狼2》有21家出品方和发行方,票房收入需要按照合同约定在这些合作方之间进行分配。 保底发行方式:电影采用了保底发行的独特方式,这也影响了票房收入的分配。 收益预测:假设《战狼2》最终票房为50亿,经过一系列计算后,吴京个人及其实际控制公司大约能拿到约5.9亿左右的收益。
需要注意的是,吴京的实际收益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电影的制作成本、票房表现、合作方的分成比例等,因此以上预测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