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影指南 > 上海电影发祥地具体位置

上海电影发祥地具体位置

发布时间:2025-07-27 08:20:39

⑴ <命中>上海取景拍摄的具体在哪些地方

秘景一:茂悦酒店(黄浦路199号) 剧中场景:纪存希在上海的下榻酒店,也是他和欣怡的旧情复燃之处。 【偶像导览】 阮经天:饭店有70几层楼高,从高楼层望去,整条黄浦江一览无遗,整片外滩的景色尽收眼底,若能在这里住上一晚,绝对是一生难忘的享受。 【背景介绍】 位于北外滩的茂悦酒店,上海六星级饭店,去年才开幕。右邻浦西,左接浦东,从饭店高楼可全览外滩的美景;住一晚牌价要台币16,000元以上。 秘景二:浦东陆家嘴 剧中场景:陈欣怡到达上海的第一站,也是Dylan向欣怡告白的地点。 【偶像导览】 陈乔恩:浦东陆家嘴这一区,我最爱的就是外滩;不管白天或夜晚,景色都很美。几年前曾来过,印象深刻,这回造访,更能感受夜景的美丽与浪漫。外滩不管何时总是满满的人潮,难得这次拍摄场景清空,只有我一人,还可拍张“我和外滩”的美照。 【背景介绍】 这一带享有“东方曼哈顿”的美誉,其中又以外滩的夜景最为知名。该区原本是个废墟,花了15年的时间开发,成为今日繁华的风貌。陆家嘴聚集了许多具设计感的现代高楼,逛街购物之余,不要忘了顺道欣赏每栋建筑不凡的设计。 秘景三:徐家汇公园(肇嘉浜路889号) 剧中场景:存息、Dylan在此地为欣怡大打出手。 【偶像导览】 阮经天:很漂亮的公园。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拍摄跳进水池帮欣怡捡设计图的时候,旁边好多民众围观,拍摄数度中断。 陈楚河:徐家汇公园的感觉,有点像台北大安森林公园。我第一次来到徐家汇公园,就是拍电影《功夫灌篮》时,那次因为有许多动作比较危险,无心细赏。这次拍戏,终於可以好好欣赏徐家汇公园周边景色,真的是美得没话说。 【背景介绍】 位在上海徐汇区的大公园,就在天主堂附近。汇集有“四大金刚”美誉的东方商厦、港汇、太平洋百货和汇金广场,散步赏景、逛街血拼都很优。 秘景四:朱家角 剧中场景:欣怡与师父中山龙初次见面的地方。 【偶像导览】 陈乔恩:朱家角镇里,有一家卖猪脚的店,猪脚超好吃!现在回想起来,还忍不住流口水,真想立刻吃上一腿。 陈楚河:剧中大骂欣怡之后,又觉得后悔,于是四处寻找她。那段戏,我就在朱家角镇的桥上跑来跑去,感觉滑稽又有趣,让我印象极为深刻。 【背景介绍】 位于上海市青浦区的朱家角,镇上保留原味的明清街道、江南水乡特色的小桥流水,走入其中,就像完全置身在明清,有种时空错乱之感,是上海必游景点。 秘景五:汤公馆(四川北路2023弄35号) 剧中场景:陈欣怡在上海的温暖小窝。 【偶像导览】 陈乔恩:汤公馆是一间很漂亮的老房子,不仅里面摆设古老,房子外观也是让人看了就着迷,像是进入古色古香的世界里。唯一可惜的地方,就是不能尽情拍照,否则真想将每个角落都拍下来,回台湾把自己的房间也布置成这款典雅风。 【背景介绍】 汤公馆是蒋中正亲信汤恩伯的故居,位于多伦路文化名人巷里,其间还有知名的孔公馆、白公馆、薛公馆、景云里、多伦现代美术馆、文博街市骨董商店、夕拾钟楼等景点。电影《梅兰芳》也曾在此取景,导演陈凯歌当时将汤公馆变身为梅公馆。 秘景六:黑池艺廊(乌鲁木齐路64号) 剧中场景:Dylan在上海的艺廊。 【偶像导览】 陈楚河:感谢好友的意气相挺,不仅租借艺廊让我们拍摄,就连艺廊中的陈设也全数撤出,留给剧组一个完美的空间搭设布景。 【背景介绍】 上海并没有剧中的黑池艺廊,片中的招牌是剧组挂上去的,但是拍摄地点是确实存在的。它原本是歌手张信哲开设的餐厅“三仟院”,之后改为画廊。画廊老板是陈楚河的好友,因为陈楚河一句话,老板大方出借画廊拍摄。 秘景七:滨江创意产业园-登琨艳工作室(杨树浦路2218号) 剧中场景:中山龙工作室的花园场景 【偶像导览】 阮经天:初次进入园区,就觉得他们的美术实在太厉害,印象最深刻是一场帮ANNA(白歆惠饰)挑礼物的戏,现场陈设作品都是昂贵的艺术品,质优且美,当下感受到他们做事的认真态度。 【背景介绍】 《命中注定我爱你》制作单位三顾茅庐,才打动空间设计大师登琨艳愿意租借场地。上海的大杨浦是老工业厂房集聚区,曾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祥地,随著工业时代的没落,逐渐走向衰败,而遗留下大批废旧厂房。 登琨艳发现这地方,提出“拆旧用旧”的历史建筑保护模式,尽可能保留原本韵味,并试著赋予新生,因此建造出上海最大的艺术新天堂“滨江创意园区”。登琨艳将废旧厂房改造成艺术园区,古韵味中透出新创意,犹有亭台绿荫营造出休闲气氛。 秘景八:南岸艺术中心(南苏州路1247号) 剧中场景:中山龙的工作室,也是陈欣怡工作捏陶的地方。 【偶像导览】 阮经天:这是剧组在南岸艺术中心搭建的一个工作室,现场每处布置都是剧组精心设计,透过画面可发现剧组的“实力”喔。 【背景介绍】 位於苏州河畔的南岸艺术中心,肩负的使命是保存、发扬历史建筑的独特艺术氛围,也为上海艺术家提供展示机会。 秘景十:乐天陶社(泰康路210号) 剧中场景:陈欣怡教小朋友捏陶的陶艺教室。 【偶像导览】 陈乔恩:这是个很有艺术美感的空间,在那里捏陶,心情也跟著紧张起来,很怕自己捏出来的东西和大师们差太多。 【背景介绍】 1985年成立的乐天陶社,是陶艺家和爱好陶艺者共享的艺术空间,在中国大陆及国际陶艺界都相当知名且活跃。

上海电影集团公司简介及详细资料

概况

(图)上海电影集团公司

上海电影集团公司是由闻名全国的上海电影制片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译制厂、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技术厂等单位合并组建的大型电影企业,是目前全国最具规模和实力的电影集团之一。公司以制片、发行、传播为主营业务,形成三足鼎立的经营格局,电影技术服务日益成熟,电影拍摄基地不断完善,影视文化产业链基本形成,产业水平初具规模。

简介

(图)上海电影集团公司

上海电影集团公司是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设立、由上海电影电视(集团)公司(含上海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技术厂、上海影视乐园、上海东方影视发行公司、上海银星皇冠酒店等)、上海永乐电影电视(集团)公司悔亏激(含永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动画影视(集团)公司(含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译制厂、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上海影城、上海美术设计公司、上海电影艺术研究所、上海木偶剧团、求索影视制作公司等单位合并组建的国有大空激型电影企业,是目前中国最具规模和实力的电影集团之一碧袜。

上海电影集团公司公司拥有5家大型制片企业,14家影视制作公司,以及大型拍摄基地。

上海电影集团公司公司旗下拥有中国第一院线----上海联和电影院线。2003年至2005年联和院线连续3年票房居全国首位。

上海电影集团公司公司拥有24小时播出的电视频道-----东方电影频道,播影视精品、树评论权威、建专业频道,为观众服务是频道宗旨。

上海电影集团公司公司片库拥有电影650多部;卡通片30000分钟;科教片1555部;电视剧近10000部/集。

宗旨

上海电影集团公司以影视内容产品制作、电影院线经营和以电影频道为媒体的影视传播宣传等为主营业务,并兼营影视相关产品和业务,形成制片、发行、放映一体化,影视录盘综合发展的经营格局。长期以来,上影出品的优秀影视片受到国内外广大观众的喜爱和欢迎。

上影集团全体员工将团结一心,努力拚搏,把上影集团建设成为以一流影视内容产业为主体,以一流影视技术为支撑,以一流拍摄基地为基础,以一流市场覆盖为保障,以一流影视人才为首要资源的上海标志性文化产业,成为主业突出、择业发展、核心竞争力强、跨越区域发展的、具有海外重大影响和国内领先地位的影视文化集团。

经营理念

发展新兴电影产业,打造运作有效的产业链。建立以电影频道为主体,以多家平面媒体为辅助的多媒体新型产业实体。

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优秀人才为基础,与海外资本相联合,与国际水平相衔接,建设设施齐全,技术先进、服务优良、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完整高效的制作技术基地和服务体系。

积极开拓影视相关产业,理顺体制,寻求新突破,组建新团队,形成以影视布景制作、美术设计、广告制作推广以及相关专业化产业群体;合作兴建电影产业研究所和电影学院,延伸电影社会功能,扩大电影影响。

影视制作

(图)由上海电影集团公司创作拍摄的纪念 *** 同志诞辰100周年献礼片——《 *** ·1928》

献礼片——《 *** ·1928》 上影集团以发展影视内容产业为立身之本,以“华语电影”为品牌理念,始终追求创作生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优秀作品。

上海电影集团公司出品故事片、美术片、科教片、译制片、电视电影、电视剧、电视专题片、广告片、纪录片、资料片及电视综艺节目等各种类型的影视片。长期以来,上影的优秀作品受到国内外广大华语影视观众的喜爱和欢迎。仅故事片就荣膺500多个国内外奖项。

短短十年间,上海电影制片厂、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和上海电影译制厂相继成立,上海电影的发展进入了第一个丰收期,各路精英汇聚申城,新片佳作层出不穷,影响深远广泛。上海成为中国民族电影的重要基地和“半壁江山”。

项目

故事片、电视剧

动漫新天地

译制片

科教片

合作拍摄

市场行销

上影集团的追求:社会效益最最佳化,经济效益最大化,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确立市场主体地位,强化影视产品的销售能力和市场覆盖率,积极开发后电影产业资源。 发展新兴电影产业,打造运作有效的产业链。建立以电影频道为主体,以多家平面媒体为辅助的多媒体新型产业实体。 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优秀人才为基础,与海外资本相联合,与国际水平相衔接,建设设施齐全,技术先进、服务优良、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完整高效的制作技术基地和服务体系。积极开拓影视相关产业,理顺体制,寻求新突破,组建新团队,形成以影视布景制作、美术设计、广告制作推广以及相关专业化产业群体;合作兴建电影产业研究所和电影学院,延伸电影社会功能,扩大电影影响。

影院投资发展公司

联和院线

联和院线之上海影城、新世纪、西南影城

市场行销联和院线之控股、加盟影院

市场行销之永乐股份

东方影视发行公司

相关产业

积极开拓影视相关产业,理顺体制,寻求新突破,组建新团队,形成以影视布景制作、美术设计、广告制作推广以及相关专业化产业群体;合作兴建电影产业研究所和电影学院,延伸电影社会功能,扩大电影影响。

电影学院

美术设计公司

银星假日酒店

布景制作

发展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电影经受了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逐渐走上了集团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近年来,经过多次结构调整,新组建的上海电影集团,整合集中了上海电影策划、制作、发行等多方面优势资源,正向着建立一个混合所有制的现代企业集团的目标努力。相信不久的将来,上海电影必定会成为上海文化产业的标志,成为海内外华语电影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开放促改革,合作促发展。上海电影集团公司热忱欢迎国内外同行前来进行业务交流洽谈,真诚希望与各界朋友携手合作,共同为繁荣中国电影做出贡献。 上影集团以发展影视内容产业为立身之本,以“华语电影”为品牌理念,始终追求创作生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优秀作品。

公司企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拥有一支艺术精湛、技术精良,具有文化素质、敬业精神和责任的电影专业人员队伍。

公司三年后将年产电影20部,电影电视50部,电视剧800部集;院线销售占全国四份之一,年销售收入15亿元人民币。

总裁

(图)上海电影集团公司

自上世纪初期电影进入中国,上海就一直引领着中国电影发展的潮流,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上海电影更在上世纪的三、四十年代达到 *** ,胡蝶、阮玲玉、赵丹等电影明星载入中国电影的史册。身为上海电影集团公司的副总、上海电影译制厂的厂长,许朋乐对中国电影有一份独特的理解和执著。

在上世纪,电影是人们娱乐的主要方式,对国家机器而言,电影也是宣传的主要手段。从看电影到制作电影,许朋乐对电影的影响力感觉尤其深刻,他说,电影所塑造的形象比文学作品更加具象化,声像传播方式相比报纸等媒体能为更多观众接受,电影中英雄人物的一个动作或是一个微笑会深刻留在一代甚至几代观众的记忆中,成为不可忘却的经典,电影中表现的爱国、爱劳动、纯朴等精神也成为那个时代的精神标志。许朋乐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1984年担任<上影画报>编辑部副主任、主编,后历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总经理助理、上海东方影视发行公司总经理、上海电影电视(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现任上海电影集团公司副总裁,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电视家协会常务理事。

(图)许朋乐

身为一级文学编辑的许朋乐目前已发表六七十万字作品,分别收入《中国电影评论集》、《电影与电视艺术研究》,他创作的报告文学《张良夫妇与少年犯》荣获首届“剑与盾文学奖”、“优秀报告文学奖”,他编写的《冤家路窄》获《电影与戏剧》杂志举办的“影视剧小品征文比赛”二等奖。曾创作电影文学剧本《月光曲》、电视连续剧剧本《黄牌警告之后》、《女律师家事》等。近十年来,策划监制了近200部影片和2000多集电视剧。

许朋乐的主要作品有,电影:《紧急迫降》、《生死抉择》、《兄弟》、《走出西柏坡》、《假装没感觉》、《花儿怒放》、《美丽上海》、《鲁迅》、《长恨歌》、《世界》、《做头》、《2046》、《上海伦巴》等。电视剧:《生死卧底》、《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帘幽梦》、《飞天舞》、《血红白》、《亮剑》等。

下属企业

上海电影集团公司动画影视公司是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核心企业组建的集美术电影电视制片、制作、发行及相关产业的开发经营为一体的综合性影视文化集团。(集团)公司现有上海亿利美动画有限公司、上海卡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上海美术电影绘制厂、《卡通王》杂志社和上海美术电影专修学校等下属企业。

大力开发一切与儿童、卡通相关的产业和产品,使集团公司从单一的制片生产单位逐

步转变为一个集美术片和儿童影视制片、制作、发行、放映;图书、杂志、音像制品、多媒体产品的出版、发行、销售;著作权授权经营(特许经营)与开发;儿童卡通服装、玩具、文具礼品的开发与销售,以及儿童旅游、餐饮、艺术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卡通文化娱乐集团公司。

上海动画影视(集团)公司曾经做过的具有影响力的影片有:

●《小蝌蚪找妈妈》:

1962年影片获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

1961年获瑞士第十四届洛家诺国际电影节短片银帆奖。

1962年法国第四届安纳西国际动画节短片特别奖。

1964年第四届坎城国际电影节荣誉奖。

1978年南斯拉夫第三届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电影节一等奖。

1981年法国蓬皮杜文化中心第四届国际青少年二等奖

●《牧笛》获丹麦国际电影节上获金质奖

●《宝莲灯》

●《我为歌狂》

战略合作

(图)中国上海电影集团公司与搜狐网签约现场

2008年6月15日,中国最具规模和实力的电影集团之一上海电影集团公司与2008北京奥运会网际网路内容服务赞助商搜狐公司在上海电影集团阳光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双方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定,并共同启动上影集团搜狐官网(sfs-.yule.sohu. )。上海电影集团副总裁许朋乐、搜狐公司营运长龚宇共同出席了签约仪式,由此拉开了双方在内容、品牌、宣传、渠道、技术等多方面战略合作的序幕。

中国上海电影集团公司副总裁许朋乐先生,搜狐公司营运长龚宇先生,中国上海电影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郭大康先生,搜狐娱乐公司副总经理、搜狐公司娱乐事业部总监邓晔女士,中国上海电影集团公司副总裁田锋先生,星美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覃宏先生,北京英福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林秘女士,北京逆光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王小梅女士,著名导演杨树鹏先生,演员姜武等出席签约仪式,见证上影集团与搜狐的战略合作。

上影集团搜狐共贺签约 互赠礼物表情谊

在当天的签约仪式上,上影集团副总裁许朋乐表示非常荣幸与搜狐网达成战略合作伙伴。上影集团作为国内最大的电影集团之一,非常重视与新媒体的合作,此次与搜狐网达成战略合作有着很深的体会,在08年新春上影集团推出的年度大片《大灌篮》合作中,搜狐网凭借其强大的宣传平台,为影片赢得1.2亿票房优异成绩作出了卓越贡献。除传统模式之外,上影集团还将与搜狐进行深度而全面的合作。

与上影集团成为战略合作伙伴的搜狐公司营运长龚宇当天也表示“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今天,上海电影集团是海内外华语电影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搜狐作为国内最大的入口网站,从文字媒体、图片媒体到视频媒体,除了已成为国产电影、电视剧首选的宣传与传播的平台之外,更是一个有责任的媒体,我们有义务为推动中国电影业的发展而努力。凭借优势的技术,以及搜狐3.0网路平台,我们希望为中国电影开辟出更多的盈利模式。”

强强联手的上影集团和搜狐在发布会上正式签署战略合作,为了庆祝这一意义非凡的合作正式拉开帷幕,上影集团副总裁许朋乐先生和搜狐公司营运长龚宇先生均为对方送上涵义深远的礼物表达情谊:上影集团副总裁许朋乐为搜狐公司送上“金鼎”,预示著搜狐网已成为中国网际网路中的“领军人”;而搜狐公司营运长龚宇先生则送上一尊黄金“鸟巢”模型,寓意著作为中国电影发源地的上影集团能够继续辉煌。

影片《苦竹林》剧组道贺 双方签约合作后首个项目

此次启动仪式双方宣布了首个合作的项目,由上影集团出品、胡军和姜武主演、杨树鹏执导的电影<苦竹林>官网正式宣布落户搜狐。

当天,该片导演杨树鹏、演员姜武、王晓亲临签约发布会,见证这一重要时刻。至此,广大网友可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通过搜狐网关注该片的最新进展。该片讲述的是关于两个笨拙强盗误入苦竹林村的戏剧化的经历,整部影片充满黑色幽默气质,最后却以一个悲剧的结尾揭示出人性复杂的一面。

公司荣誉

2011年8月26日,2011乐视影视盛典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上演,荣获年度电影金牌机构奖。

拍摄产品

(图)上海电影集团公司

(图)喜马拉雅王子 (2006)

(图)长恨歌 (2006)

(图)如果·爱 (2005)

(图)亮剑 (2005)

(图)天下无双 (2002)

⑶ 为何上海会成为中国电影发祥地

早在1941年,影界大佬罗明佑就提出:“自最初的中国电影至最近的中国电影,悉由广东人领衔演出”;他还如数家珍报了一长串粤籍影人名单,有郑正秋、黎民伟、黎北海、罗明佑、蔡楚生、张织云、杨耐梅、阮玲玉、胡蝶、陈云裳等等,声称“随时随地都遇见广东籍的银色战士”。另据浙江影协统计,在中国电影百年历史长河中,共有上百位宁波籍影人作出了贡献,包括电影编导张石川、袁牧之、应云卫、桑弧、林杉、干学伟、张鑫炎、张子恩;电影经营家邵醉翁、邵逸夫、柳中亮、柳中浩、徐桑楚;电影技术家郑崇兰、林圣清;电影演员韩非、张翼、舒适、王丹凤、乔奇、白穆、陈思思、洪金宝、周星驰等。然而,广东人从影虽多,广东并未成为中国电影的摇篮;宁波人从影也多,宁波亦未提供早期影人驰骋的空间。当年那些“耻为人后、勇于进取”的宁波人,不约而同作出了“成才非去上海不可”的选择。上海自开埠后形成的开放性、商业化社会环境,当仁不让地成为电影这一舶来品在中国落地生根的理想土壤。
19世纪末以来,“影戏”在上海这个娱乐需求极旺盛的大都市营造出得天独厚的文化空间与市场,生成了中国电影史上诸多“第一”,举其要者有:
1896年8月,上海徐园放映“西洋影戏”,首开中国人第一次看电影的纪录;
1913年9月,第一部国产故事片《难夫难妻》在上海问世;
1922年3月,张石川、郑正秋等在上海创办第一家股份制“明星影片公司”;
1927年1月,中国第一部电影年鉴《中华影业年鉴》在上海出版;
1931年3月,明星公司在上海推出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1941年9月,万氏兄弟在上海摄制中国第一部大型动画片《铁扇公主》;
1947年10月,史诗性悲情大片《一江春水向东流》在上海连映三个多月,观众近80万人次,创下国产片票房新纪录;
1948年8月,中国第一部译配英语的《假凤虚凰》从上海输往欧美放映。
据统计,上世纪20年代共有142家电影公司在上海开张,此后优胜劣汰,形成明星、天一、联华三大公司鼎足而立的格局,奠定了上海作为中国电影制作、发行、放映的龙头地位。曾有人提出“一城电影”的说法,因为1949年以前摄制的3000多部国产片,其中80%以上出自上海,使上海成为中国民族电影的重镇。与此同时,在上海涌现出中国第一代、第二代影人群体,名编导与名演员珠联璧合,创作出《神女》《渔光曲》《大路》《马路天使》《万家灯火》《小城之春》等载入世界电影史册的经典名作。中国电影史上有不少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均同上海有着密切关联,诚如先驱者郑正秋所言:“中国之上海,犹美国之好莱坞。影片公司,星罗棋布;电影明星,荟萃于此。”可以说,在中国没有哪一座城市与电影的历史渊源如上海这么深厚久远。
然而,上海作为中国电影的发祥地,至今给后人留下了哪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电影历史遗痕?
深入上海的大街小巷,现今还能寻访到不少与中国电影历史相关的旧址,在那些物理空间的背后潜藏着影坛轶闻,留存着弥足珍贵的电影文化符号,彰显上海所拥有的深厚电影文化积淀。例如1896年最早放映“西洋影戏”的徐园,其原址为天潼路814弄地块,此前还遗留着1881年建造时的界碑。又如,30年代初任光、聂耳录制有声电影插曲的“百代唱片公司”小红楼,现掩映在徐家汇绿地之中,此处追根溯源乃是《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地。再如,中国影坛名人30-40年代几乎都在上海石库门弄堂居住生活过,如郑正秋(进贤坊)、田汉(日晖里)、夏衍(业广里)、阮玲玉(沁园邨)、胡蝶(四明邨)、周璇(元吉里)、蔡楚生(千爱里)等,他们住过的寓所现已受到文物保护部门,一块块镌刻着名人姓氏的纪念铭牌出现在那些故居的门首。从抢救电影历史遗产的意义上说,这些存量不多的旧址构成中国电影跨越一个世纪的人文景观资源。
上海曾是中国电影市场的半壁江山。20世纪30年代,国内共有233家影院14万个座位,上海一地拥有53家影院3.7万个座位,约占四分之一比例,市民看电影的风靡程度可见一斑。但令人遗憾的是,前些年上海掀起新一轮城区改造,如建于1925年的“夏令配克大戏院”(解放后更名新华电影院)说拆就拆,从此让人觉得南京西路少了点人文气息。这也警示我们,上海历史文化遗产不容再流失!由主管部门公布的“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名单上,不少老字号影院榜上有名(当年称“大戏院”):金城大戏院、中国大戏院、光陆大戏院、大光明、新光、兰心、国泰、美琪等等。在这些影院里曾发生过轰动一时的社会新闻,如1930年2月22日,洪深在大光明戏院愤起阻止好莱坞辱华片《不怕死》上映;1936年3月,卓别林访沪“闪电之旅”光顾新光戏院等。目前“老当益壮”仍在服役的专业电影院屈指可数,仅剩大光明、国泰两家了。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也是电影刊物出版中心。早在1921年4月,顾肯夫、陆洁、张光宇在上海创办中国第一本《影戏杂志》,现已成为上海图书馆珍藏的电影文献镇馆之宝。此后近三十年间,在上海出版的电影杂志、电影画报多达207种。这些尘封已久的电影文献,已被上海图书馆列为数字化抢救项目。
记得数年前访洛杉矶漫步好莱坞街头,看到早期美国电影业的瓶瓶罐罐、一纸一片均被当作文物陈列,不由感叹好莱坞角角落落都溢出电影的气息。香港同胞亦大力打造“电影香江”城市名片,访港游客步出机场,随手能取到一张《香港电影地图》,以此吸引四方影迷按图寻址,参观港岛各种电影景点。我想,黄浦江畔也应树起“电影上海”的标帜,与浦东迪士尼乐园遥相呼应,吸引海内外游客和影迷来此观光,构成一趟抚今追昔的上海电影文化之旅。

⑷ 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的学校筹备

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如今,上海这座“中国电影第一城”,又将迎来新一轮腾飞。6月15日,上海国际电影节将发布温哥华电影学院落户上海,与上海大学合办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的消息。
温哥华电影学院建校20多年,是加拿大最具规模的娱乐艺术专业学院,设有3D动画与视觉特效设计、电影制作、视觉媒体声音设计、影视化妆、影视表演、娱乐产业管理、影视剧作、经典动画等与电影产业高度接轨的专业。
由于温哥华电影学院的电影后期制作专业尤其出色,因此也被业界视为一流的后期制作院校。而在“大制作”、“全球化”的背景下,能够增加视听体验、克服文化鸿沟的电影后期制作,逐渐成为中国电影争夺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砝码。
地处北美第三大影视中心的温哥华电影学院也充分利用其地理资源优势,使教育与产业高度融合,聘请一线从业人员作为导师,为学生提供最前沿的知识结构。上海大学与温哥华学院的这次“联姻”,被视为一次国内院校与世界电影教育体系接轨,进一步完善中国电影制作专业水平的尝试。

⑸ 中国电影之都是哪个城市

目前并没有官方明确认定“中国电影之都”是哪个城市,但有几个城市在电影产业方面表现突出。
1. 北京:作为中国的文化中心,北京拥有众多影视制作公司、电影发行机构和专业院校。像中影集团等大型企业扎根于此,为电影产业提供了强大的制作和发行支持。北京电影学院更是源源不断地输送专业人才,同时各类电影节、影展频繁举办,吸引着全球目光。
2. 上海:上海电影历史悠久,早期就是中国电影的重要发祥地。如今,上海国际电影节是国际A类电影节,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此外,上海积极打造影视产业园区,吸引了大量影视项目落地,推动电影产业蓬勃发展 。
3. 横店:横店虽然是浙江金华的一个镇,但它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被誉为“东方好莱坞”。横店拥有众多逼真的影视拍摄场景,每年有大量影视作品在此拍摄制作,形成了完整的影视产业链,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贡献巨大。

阅读全文

与上海电影发祥地具体位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一部讲述dj的微电影粤语 浏览:434
看小电影怎么说 浏览:189
003电影最新消息 浏览:848
成龙的电影神话评论怎么样 浏览:264
情弓电影完整版中字在线 浏览:894
韩国神马在线电影网 浏览:638
victory有很多部二战电影 浏览:405
电影猎色迅雷下载 浏览:453
牧马人电影mp4迅雷 浏览:449
好看又科幻的美国电影迅雷下载 浏览:330
一部英语版的动画电影 浏览:25
最新微信在线电影 浏览:891
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女顶流 浏览:362
铁血军魂新电影天堂免费观看 浏览:922
可以看电影的英语网站有哪些 浏览:361
西瓜怎么播电影网站大全 浏览:56
反刍之城完整版动画电影 浏览:286
穿越到未来的中国电影有哪些 浏览:559
里德的游戏电影 浏览:940
一部聋哑女查毒犯的电影 浏览: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