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电影八佰四行仓库还在吗 淞沪会战遗址在哪里
电影《八佰》讲述的是一段悲壮的历史,在上海关于这部电影的纪念馆有下面这些,大家可以直接去参观,详细了解一下当初的历史全貌,最后勿忘历史,要记住这些烈士。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日军登陆后迅速扑向宝山等地。如今的上海淞沪抗战纪念公园正是当年宝山战场的旧址。
当年的抗日英雄姚子青正是在此地率六百官兵与敌奋战七昼夜,终因寡不敌众,全营将士壮烈牺牲。
公园内至今仍保留有“姚子青抗日牺牲处”的纪念碑。
而且位于公园东部的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则是全国唯一一处反映两次淞沪抗战的主题纪念馆。
展馆外墙上,“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淞沪战歌、两个用铜管缠绕而成的巨大的绳结,象征着全国各方抗战力量拧成一股绳的巨大能量。
同仇敌忾、一致抗战的《结1937》,以及展馆内征集到的一件件文物,都如实讲述着那段血与不屈的过往。
八字桥
地处上海市虹口和闸北交界处的柳营路、同心路、水电路的交叉口的八字桥,如今看来是一座平平无奇的水泥桥。
但在淞沪会战中,确实一处见证历史的存在。
1937年8月9日中午,一辆日本军车突然闯进了虹桥机场的大门,化装成保安团的中国正规军果断开火,把开车的大山勇夫中尉当场击毙。
那时的上海已经是待点燃的火药桶了,而虹桥机场事件终于将引线点燃。
8月13日下午4点,在八字桥进行前进搜索的日本海军特别陆战队第3大队踩中了中国军队事先埋设的地雷,日军随即向柳营路上的87师阵地开火。
得到命令的87师随即全面发起进攻,八字桥就这样成为了淞沪会战最初的战场。
昨天电影《八佰》的票房已破20亿,这一段热血而悲壮的往事也通过电影印在了很多人的心里。
先烈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今天依然可以寻找到些许踪迹。
当你漫步上海街头,有机会见到这些已经成为风景的历史,不妨放缓脚步,读一读介绍栏上的文字,也许会从那段往事中获得一些力量。
『贰』 电影《八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电影《八佰》的真实历史是抗战时期著名的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
历史上四行仓库战斗中负责作战的笑贺毁其实是日本的海军陆战队,因为当时只有海军陆战队在市区内作战。片中的陆军第68步兵联队虽然真实地参加了淞沪会战,但确是在苏州一带执行作战任务,因此这一点也是最多被诟病的地方。
剧情简介
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中日双方激战已持续三个月,上海濒临沦陷。第88师262旅524团团副谢晋元(杜淳饰)率420余人,孤拍租军坚守最后的碰备防线,留守上海四行仓库。
与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实际人数四百人而对外号称八百人。“八百壮士”奉命留守上海闸北,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鏖战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获令撤往英租界。
『叁』 八佰电影主要讲什么
《八佰》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的一段英勇抗战故事:
背景设定:电影发生在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中日双方激战已持续三个月,上海濒临沦陷的危急时刻。
主要人物与事件:第88师262旅524团团副谢晋元率领420余人,孤军坚守上海四行仓库这一最后的防线。他们与租界仅一河之隔,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这场战斗成为了一场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
战斗过程:“八百壮士”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内,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鏖战,这一战斗持续了四天之久,直至10月30日才接到撤退命令,撤往英租界。
这部电影通过展现这场英勇的抗战,向观众传递了不屈不挠、英勇抗争的精神。
『肆』 电影《八佰》演绎了一个什么故事
据了解,电影《八佰》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最后一役,主要讲述了在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八百名壮士在四行仓库对抗三十万日军,并奋战四天四夜的故事。这场战争也是中日第一次正面交锋,持续了接近三个多月,当时的上海濒临沦陷,人心涣散。
电影《八佰 》是由管虎执导,他曾在微博里表示过,因为很少有人了解四行仓库保卫战,所以他决定将四行仓库保卫战拍摄成电影,让大家感受到英雄们的热血战斗的过程。
这部电影原本定于2019年6月15日上映,后来官方宣布因技术原因,不能如期播出,影片定于2019年7月5日中国内地上映。据说,《八佰》开拍之前,为了还原1937年的时代感,进行长达整整两年的筹备工作,可见导演的用心,相信这将是一部良心剧。
除了剧情上之外,《八佰》的演员阵容十分强大,不仅请来黄志忠、姜武、张译、王千源等老戏骨加盟,还有张俊一、欧豪、杜淳、魏晨、俞灝明、郑恺等小鲜肉,让人非常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