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台灣電影《海角七號》在大陸票房非常慘敗
大陸觀眾對這部電影沒有像台灣人那樣那麼有感情,那麼喜歡看是有很多原因的。
第一,海角七號裡面大量的閩南語會讓大陸北方城市的觀眾極不適應,所以在大陸的北方很難紅,這個是純粹文化差異,大陸本身的南北文化也會遇到的問題。
第二,台灣電影中表現的對於日本的特殊情感是大陸觀眾很難感受到的。這是大陸和台灣非常不同的地方,日本統治大陸和台灣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與大陸人單純仇恨日本不同,台灣人對於日本其實是能兩面來看的,雖然日本也有侵略台灣的不好的一面,但是日本並沒有完全把台灣人當做奴隸來統治,而是當做自己的領土,且讓台灣從中受益不少,這種歷史感情大陸是完全沒有的。
第三,對於刪減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觀眾走進影院的興趣,尤其對於電影的口碑營造的後勁市場會是不小的沖擊,畢竟誰也不願意去看不完整的電影。
第四,電影的上映時間一拖再拖,幾乎比台灣上映期要晚了將近半年,很多人已經在網路上看過,肯定會熱情大減。
綜上所述,海角七號之所以在大陸很難成功復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是大陸南北文化本身的差異,第二對於日本文化的影響問題,還有愛情電影似乎近幾年在大陸也不是有很強的票房,你看大陸本身愛情藝術的電影在大陸票房也一般。
另外,海角七號的世界影響力也沒有台灣媒體說的那麼強,除了在日本引起了一些反響以外,在歐美反響也是很一般的,所以這部電影的影響是有誇大的成分的,當然,不能否認的是,這部電影是近年來最能代表台灣本土的電影,但是確實是有些台味太重了。作為台灣的媒體的確是不忍心苛責這部好不容易從美國大片中突圍的台灣本土電影。
喜羊羊的火熱從根本上說是大陸政策的保護造就的,當然不可否認的是這部動畫是可以滿足學齡前兒童的欣賞水準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這種類型的動畫很難走出國門。廣電總局對於本土動畫實行了強有力的保護政策,黃金時段禁止的境外動畫使得中國的兒童沒有了選擇的權力,而據我所問過的小學生似乎對於中國動畫的感觀沒有好轉,當然學齡前就不同了,由此可見,這部動畫不能標志中國動畫真正的輝煌也很難走出國門和持續發展。
㈡ 《四海》12月2日台灣上映,大陸票房5.43億元,這部影片講述了什麼
自嗨這部影片主要講述了劇中人物阿耀與喜歡的女孩的故事。在這部劇中充滿著挫折,但是阿耀沒有放棄自己的生活,而是不斷努力還完債之後在小島中生活。
人們的業餘生活越來越豐富,在閑暇之餘能夠帶上三五好友,共同前往電影院看一部電影,無疑是十分愜意的事,電影四海中,我們也可以看出真實的悲涼,當然也存在著一些純粹的愛。眾口難調,在春節檔想要製作符合各類觀影人群的影片,實非易事。
喜劇的內核仍是悲劇。
從四海這部劇中也可以看出人生中總存在著一些悲劇,但是這並不能成為打敗我們的因素。對悲劇主題的堅守和思考本身就是我對於自己創作的一種反思、一種表達方式,而不是像以往的一些作品那樣將自己置身於電影、電視中。但如今面對生活中真實且復雜得多的人與事、愛情和理想時所可能產生的“壓力”以及各種“意外情況”時,我更多地選擇了更為深刻、更具幽默感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這種“壓力”的理解和處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