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微電影為何「微效果」——家居建材微電影之殤
很多企業做品牌,從傳統的「自古華山一條道」——必須央視投廣告,轉向了輕盈快捷、門檻不高、費用不高的微電影領域。
微電影是多指在各種新媒體平台上播放的、適合在移動狀態和短時休閑狀態下觀看的、相對具有完整故事情節的「微視頻」短片(從幾分鍾到幾十分鍾),內容多樣,可以單獨成篇,也可系列成劇。企業之所以青睞微電影,是因為微電影與品牌的結合,可以通過故事化、情節化的內容,全面展示品牌的
內涵和訴求,突破了常規電視廣告的限制,實現與消費者深層次的互動溝通,與消費者建立更加親密的關系,從而帶動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甚至忠誠度的提升。
企業做的微電影,筆者認為,消費者有四種反應。第一種反應就是看到一半,「靠,是廠家廣告,坑爹啊!」沒看完就關了;第二種反應是勉強看完了,覺得很爛,嗤之以鼻,內容看完就忘記了,也絕對不會去看第二遍;第三種反應是看完了,記住了,但還沒有沖動到去轉發給其他人;第四種情況就是看完了,記住了,而且有強烈的沖動去分享、轉發給自己的朋友和其他人。對於第四種情況,是很多企業做微電影都想達到的最佳境界,也就是江湖上傳說的「病毒營銷」。最經典的和值得稱道的就是網路的病毒營銷視頻了。
筆者,在微電影這個名詞誕生之前,就在09年從事過企業品牌通過視頻「病毒營銷」的品牌營銷實踐,親自策劃和發布了《阿諾受虐辛格》——中國家居建材行業首部生活喜劇。雖然進行了有益的嘗試,也有了些傳播效果,這部系列「微電影」還是沒有達成筆者的預期效果。最近,又看到很多家居建材企業都在看好微電影,相繼推出了如依諾維紳的《失眠城市》,特別是陶瓷行業扎堆出現的《激情森活》、《觸動愛》、《愛依諾》、《讓瑪緹飛》等系列微電影的出爐。
坦白地講,家居建材行業的微電影的效果確實是差強人意。企業做微電影的目的,是「以微知著」,微電影建立大效果,從而達到對品牌建設「四兩撥千斤」的作用。但從實際情況來看,筆者認為,所有企業的微電影都沒有達到預期「大效果」,而是相反的「微效果」——如果有哪個企業不服的話,時間可以說明一切問題。看看過個兩三年,消費者還會不會再想到和提到企業做的微電影,這是檢驗企業微電影效果的最簡單和有效的手段。
為何家居建材行業的微電影只有「微效果」呢?筆者認為,還是內容上有硬傷。要做出能有「病毒營銷」效果的微電影,縱觀中國的微電影市場,可以走兩條路線。一是「胳肢窩」路線,也就是讓觀眾看了能發笑的那種類型,也就是網上慣有的惡搞類的路線。代表人物是胡戈。其最新的為企業做的幾只微電影如「咆哮私奔諜戰劇」等還是延續了這種風格;二是打動「淚腺」,走情感路線,通過對人性的深刻洞察,通過動人的情節,引發消費者強烈的情感和精神共鳴,從而征服消費者,達成消費者「病毒式」自傳播的目的。最典型的微電影案例就是台灣大眾銀行的系列和百事可樂賀歲片《把樂帶回家》。
家居建材行業企業最近出品的微電影,也基本遵循這兩條路線。但影片內容都是浮光掠影、浮皮潦草,創意一般,故事平淡,即成不了逗消費者發笑的「癢癢撓」,也成不了重磅「催淚彈」,所以只有作用不大的「微」效果。
而且筆者發現,所有家居建材企業的微電影基本都患上了早「瀉」症,產品信息和品牌信息總是按耐不住地要盡早「傾瀉」出來,唯恐微電影的錢白花了。這點要向台灣大眾銀行的系列微電影學習和致敬,如《夢騎士》、《母親的勇氣》,在片尾最後才出來品牌的信息,但消費者記憶反而是那麼地深刻。這才真正是品牌的「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在日新月異的新媒體環境下,筆者相信,越來越多的家居建材企業會嘗試「微電影」這種新營銷手段。對於家居建材行業企業來講,品牌的建設,沒有捷徑,微電影,不可能是一個「四兩撥千斤」的品牌神器!雖然,微電影的門檻不高、費用不高,但它對創意的要求很高很高!微電影絕不是企業品牌視頻化了的一篇軟文!而是能軟化消費者心靈的一篇視頻檄文!
『貳』 微電影營銷的核心
微電影營銷需要把握幾個重點,營銷的對象是誰?預期的目標是什麼?效果如何監控等等問題。
1、推品牌還是推單品?
如果只是推品牌,如何追求ROI?微電影應該在附合品牌調性的前提下,落地單品銷售!但前提是,電商要重視品牌推廣,品牌力對銷售的驅動力是不可忽視的。因此,應該以推品牌為主。比較流行的做法是牢牢把握住品牌的基因和基調,再將單品嵌入到故事情節當中。總而言之,微電影品牌方通過電影要表達的內容和背後的含義,來跟會員進行溝通的一個手段。
如果公司還處在資金較少,品牌建設不夠成熟的階段,建議大家在考慮效果的情況下選擇淘寶內部的推廣工具直通車、鑽展和淘客進行整合傳播。
2、如何評估微電影的效果?
微電影傳播的評估需要立體地看,不同層面、不同類型的媒體有不同的衡量標准,要根據傳播的目的,媒體的特性,才能合理規劃與衡量傳播的效果。
微電影對品牌產生的效果,除了視頻的播放次數以外,網路上對視頻的大量輿論也可以是衡量的標准之一。另外,為了更加客觀了解傳播效果,調研是比較好的方式。
微電影的效果評估可從三個緯度來測評:1、微電影的播放量和主動傳播的數量,可從播放量和微博轉發數、論壇跟貼數等做統計;2、品脾知名度提升,可從網路指數、淘寶指數等工具來統計;3、淘寶銷售轉化,淘寶熱詞品牌、店鋪名搜索、品牌淘寶整體銷售額增長率、主核心店鋪銷售轉化率、客服關鍵詞中對微博事件買家主動提及次數等。 微電影不同於網路視頻短片,它更偏向商業化,更偏向於影視專業製作。微電影一定是一個故事,不一定是品牌故事,但主要是品牌故事,而且它的背後一定是商業驅動,一定是專業化的製作,一定能夠起到商業電影一樣的視覺與情感享受。
微電影與微博有異曲同工之意。微博是靠一百多字,圖片等有限信息支撐起大眾言論平台,而微電影要想在短短十幾分鍾,甚至幾分鍾內打動觀眾,引發關注,一是靠故事性,二是靠與觀眾的情感共鳴,用戶看完一部微電影後願意轉發和評論,願意分享,甚至願意尋找故事中出現的人和品牌,比如大眾銀行製作的老人環島旅行微電影。好的微電影觸發用戶願意做出相應的動作,這是核心,而不是企業自說自話。 微電影營銷優勢交易成本節約。
微電影營銷能夠節約交易成本,交易成本的節約體現在企業和客戶的兩個方面。對於企業,盡管互聯網需要企業有一定的投資,但是相比其他銷售渠道,交易成本已經大幅降低,降低交易成本主要包括通信成本,促銷成本和采購成本降低。對於客戶,無需銷售人員主動尋找客源,而是讓客戶主動「送上門」,節約了人力資源以及成本。
交易信息的交互性。
互聯網促銷是一對一的,而且是消費者主動 了解信息,而不是強制性的,微電影營銷是一種低成本、人性化的推廣,避免推銷員對消費者的干擾,並通過信息和互動的對話和消費者建立長期良好的關系。網路是一個活躍的信息傳輸通道,與存儲傳統的銷售方式的比較,企業可以在網路上發布信息,積極活躍市場或者是發送一封電子郵件廣告,客戶在家裡可以詢價或了解訂購信息,實現雙向互動完整的市場銷售流程。網路互動性也表現在市場推廣活動,市場單方面積極傳播和實現偏轉在網路和客戶溝通和交流的雙向互動,使推廣效果更有效。
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因為互聯網已經超越時間和空間限制的約束信息交換特性,因此,從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是一個交易,企業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和更多的空間用於市場營銷。物流的快速發展也促進了微電影營[2]銷的發展,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更加「貼近」,打破了傳統的空間限制,因為有的企業銷售網路並未發展得很完善,部分地區還沒有銷售企業的產品;或者是企業的最新產品在宣傳推廣期,即可在網上預售,這樣消費者也可以提前在網上購買,而不是一定要等到市場正式的發售日期。
微電影之所以火,就是中國廣告業發達,受眾傳播越來越依靠網路渠道,同時就是廣告主對廣告效應的追求,尤其在投入與效益比上,更加對微電影情有獨鍾。微電影營銷具有以下明顯優勢:
1. 更具吸引力。每個人都可能僅僅因為對微電影內容的好奇而播放、欣賞,而普通的企業廣告宣傳片卻無法吸引不相關觀眾的目光。
2. 更具親和力。普通的企業宣傳片純粹以宣傳自身為目的,容易引起觀眾的抵觸情緒,而企業微電影的劇情、內容更容易讓人接受。
3. 更具可看性。劇情賦予了企業微電影更豐富的表現形式,相對於千篇一律的企業宣傳片,企業微電影可以包含更豐富的創意元素。
4. 更具傳播力。好的微電影作品能夠將企業品牌融於故事情節,與觀眾情感共鳴,因而觀眾的參與深度更有利於傳播。
微電影的逐步興起,對苦於找不到新營銷手段的廣告公司而言,也是一次重要的機遇,不僅重新打開了他們的營銷創意視野,而且還讓他們有了整合上游影視娛樂閑置資源的機會。據了解,影視製作方有大量的資本和人力資源都處於閑置或者半閑置狀態,急需要新的產業平台對其進行盤活。 當我們對網頁跳出的廣告熟視無睹,對視頻放映前的廣告植入心存憤懣……網路營銷的硬廣告時代正在漸行漸遠;當月月姐的火爆引來世俗的抨擊、鳳姐的炒作遭受世人的鄙棄,網路惡俗炒作也隨之引來爭議。至此,企業主們面對傳統的網路營銷模式,營銷投入開始變得躊躇。
由於微電影的興起,引發了眾多鞋企也戀上「微電影」。奧康就是其中之一。對於奧康拍「微電影」,奧康品牌推廣部負責人表示,她更願意把這種視頻看做是「病毒視頻」,它的最大特點是富有一定的情感訴求,能在短時間內激發人們積極的情感並達到一種共鳴。「我們不推廣產品本身,只是傳達一種精神一種理念,詮釋我們的品牌文化。」這種視頻主要是針對年輕群體,因為他們更能接受這種營銷形式,品牌可以以此達到品牌營銷的目的。除此之外,知名鞋企匹克體育的微電影《灌籃高手三分扭轉杯具》剛剛上線,便引起業內轟動,單是在優酷網上,2天內就被點播了16萬屢次,據了解,這已經是匹克第二次用輕片子這種新興的法子來進行品牌營銷了。其第一次嘗試的《跑過死神的快遞員》,屆時在網路上的點播量累計超越了800萬次。而在多個月前,特陶衛浴的《馬桶編年史》在短短10多天就有100萬次的播放量。
這一個個成功範例正在告訴著我們,繼硬廣告、惡俗炒作之後,網路營銷即將迎來一新的紀元——微電影營銷時代!
「今晚,跟我一起駕車遊走吧!」微電影《為愛沖動》中桂綸鎂清純俏皮的表情令人難忘。mg品牌的廣告代理公司為全新mg3所制定的整個上市傳播策略,緊緊圍繞著「為愛沖動」這一主題展開。其不僅邀請到了亞洲炙手可熱的人氣偶像趙又廷、桂綸鎂擔當代言人,更請到知名導演張恆泰拍攝mg3電視廣告與微電影。還有,以《老男孩》為代表的科魯茲「11度青春」系列電影,收獲了超過1億的網路點擊量;以《父親》為代表的科魯茲「青春感恩記」,則是一組關於「感謝」的深情表達。這部圍繞父子、父女之間的故事,寫下了70、80後與父親之間那種始終難以出口的愛,在影片及主題曲結束之際,雪佛蘭科魯茲logo及「未來為我而來」幾個字出現,毫無做作痕跡,自然過渡,卻深入人心,企業品牌在故事情節中得到升華。
『叄』 三星電子巨額廣告投入是否能轉化為品牌成功
三星電子巨額廣告投入並不一定能完全轉化為品牌成功。以下是具體分析:
綜上所述,雖然廣告投入對於品牌建設具有一定作用,但單純依賴高額廣告投入並不能確保品牌的成功。三星電子需要更加註重與消費者的情感連接、提升產品質量和差異化,以及優化營銷效率等方面的工作。
『肆』 有哪些成功或失敗的互聯網產品的情感營銷的案例
日本武藏野銀行成立60周年敬孫之際推出了短片《測謊儀》(2012年ACC日本廣告節銀獎),短片中人們頭上都頂著一個測謊儀,指針的偏轉越大,就說明這個人說的話越違心。有迎合上司冷笑話的下屬,有跟顧客說「你穿得真好看」的售貨員,有約會中對女友說「我挺喜歡你的」的男生,女主經歷了各種甜蜜的謊言之後,回到自己的家鄉,面對閨蜜的挖苦和「嘲笑」,測謊儀的指針反而平靜了。一正一負,一真一假,在對比中傳遞了品牌的訴求:武藏野是日本的一座城市,而這支廣告正是武藏野銀行面對本地人所要傳遞的信息,家鄉人應該選擇家鄉的銀行,親密人之間真誠相待。幾乎每個人每天都要撒謊,對自己亦或對他人,撒謊甚至成為租梁一種語亮型鏈言和社交技巧。這是一個社會人性層面的深刻洞察,卻被武藏野銀行洞察到,並運用到情感營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