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藝妓舞妓的電影或電視劇
如果想了解有關藝妓舞妓的文化,奉勸一句,千萬不要看《藝妓回憶錄》,小到塗唇畫法,大到水揚儀式,全部錯誤,並且將藝妓與溫泉藝妓(實則是娼妓)搞混了。
個人推薦《陽暉樓》的小說,它的作者宮尾登美子是日本文壇上不可多得的女性名家,對於日本傳統藝能世界的研究也非常深入。不過電影有些遜色,改動太多,爭議比較大,個人感覺它的導演五社英雄的野心過大了,敘事比較零碎,強行插入各種元素,全劇一潭死水,讓人看得有些摸不清頭腦。當然,這些片段式的影像在整體上起到的的蒙太奇效果非常強,渲染出強烈的藝術即視感。
影片《藝妓院》也不錯,全片圍繞女主展開,與《陽暉樓》不是很相近。
紀錄片《藝伎之路》我暫且還沒看過,但是據藝伎吧吧友反響,還是不錯的
《窈窕舞妓》是去年上映的,和《藝妓院》《陽暉樓》等不同,它裡面的歌舞表演是結合了現代元素的。但是也有非常不到位的地方,雖然搬演了美國電影《窈窕淑女》的故事架構,但卻遠不及前作。導演將更多的鏡頭用於表達對京都藝妓文化以及傳統文化的失落與擔憂,整部劇情平淡無奇,看完有些令人失望。除去歌舞方面,關於出道問題上、細節方面的化妝上也有不足之處。當然,這比《藝妓回憶錄》要好些。
《舞妓班》是很難得的關於藝伎的喜劇,情節上有些誇張荒誕,不過在笑聲中也能令人學到不少文化知識,反響普遍很好。
《花戰.京都祗園傳說之藝伎.岩崎峰子》是我著重想推薦的,因為岩崎峰子正是《藝妓回憶錄》里女主小百合的原型藝妓,可以說,這才是真正的藝妓回憶錄。裡面有非常多的有關藝妓的細節知識,令觀眾最影響深刻的,是京都藝子們,在離開花街時,會挨家挨戶給有來往關系的商家和同業贈送盒飯,盒飯中半紅半白,紅豆飯的部分代表花街,白飯代表一般人居住的世界。意思是「我現在雖然要步出花街,到另一個世界生活,但人生難測,也許哪天我會再度回來,到時還請您們多多指教照顧。」而岩崎峰子在引退時,史無前例地贈送了全白的盒飯-——「既然我決定離開,就再也不回來了。」是個極具個性和傳奇色彩的女子,我一直很想看她所寫的《真正的藝妓回憶錄程》,作為20世紀中葉最紅的藝妓,她不滿小說《藝妓回憶錄》作者篡改藝妓生活真相,向美國法院提起訴訟,並親自寫下了這本書。然而遺憾的是,我一直無法尋找到這部書的資源。
如若對藝妓方面還有疑惑,可以來藝伎吧,裡面有專門的問答區和視頻資源,以下是地址:http://tieba..com/p/2923328331
㈡ 《藝伎回憶錄》中的「藝伎」是干什麼的
藝妓最早出現於日本元祿年間,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最初,由於妓館人員不足,不得不從民間招收一些男子男扮女裝,歌舞助興,或是招收一些女子充當樂隊中的擊鼓女郎。後來,逐漸過渡到清一色的女藝妓。藝妓從一產生就是為日本上層社會的達官顯貴、富商闊佬們服務的。普通人只能在那些豪華的茶肆酒樓和高級料亭中看到她們的身影。
由於被服務對象的地位所決定,過去藝妓很少在大庭廣眾面前拋頭露面。她們深居簡出,外出時要乘坐放下簾子的人力車,步行則要在頭頂上扣一個寬大的竹編草帽,把整個臉部遮掩得嚴嚴實實。藝妓群體相當封閉,一直被籠罩在一種神秘的境況中,即使在現代物質高度文明的日本,一般人也只能在電影或電視鏡頭中了解她們。
藝妓都是經過專門訓練過的,她們不僅服飾華貴,舉止文雅,而且談吐不俗,多才多藝。在酒席上,她們會察言觀色,總在適當的時候為客人送上恰到好處的服務;她們也總能找到合適的話題,以活躍酒桌上的氣氛,讓客人盡興。最初,藝妓大多來源於有志獻身這一充滿浪漫情調行業的女子,二戰後則基本來源於為生活所迫的孤女或藝妓的私生女。
而今,大多數年輕的藝妓們卻是沖著豐厚的收入而加入這一行列的。距東京兩小時車程的靜岡縣熱海市是著名的溫泉旅遊城市。上世紀50年代,這里的藝妓迎來了她們的鼎盛時期,其後隨著時代的變化,藝妓行業漸漸失去活力。近年來,為發展旅遊業,熱海市開始重視這一古老的傳統行業,使沉寂了半個世紀的藝妓行業又復甦起來。據稱,熱海目前注冊的藝妓約有300多名。
㈢ 悲涼的美好《雪國》
「穿過縣界長長的隧道,便是雪國。夜空下一片白茫茫。」《雪國》的開篇,就有一種冰冷迎面而來。斷斷續續地讀完,心裡滿滿的是傷感與悲涼。
《雪國》,已經不是第一次拿起來看了,這次讀完了林少華老師翻譯的,又看完了葉渭渠與夫人唐月梅老師翻譯的版本。
故事的結構其實很簡單:舞蹈藝術研究家島村,一個靠著祖業吃飯,閑散而富足的遊客,在雪國的溫泉旅館,與當地一位名叫駒子的藝妓、一位萍水相逢的少女葉子之間發生的感情糾葛,整個故事,是通過他的視野呈現給大家的。
雪國究竟是哪裡?據川端康成在《我在美麗的日本》中講,日本雪鄉越後就是雪國所在地,古禪僧良寬曾生活在此。
川端先生在創作《雪國》期間多次去那裡旅行。而故事女主角駒子也是有原型的,是一位名叫松榮的藝妓。從小說中可以略微窺見川端先生與這位女子之間的緣份,但葉子是否有原型卻似乎沒有人提起過。或許那樣潔凈到極點的人物多半出於虛構;就像「雪國」這個再普通不過的溫泉村在作者筆下也帶上了半虛構的幻夢般的色彩。
雪國,本質上其實就像是一個夢境,是小說男主角島村心中的夢境,也是川端先生心中的夢境。在如夢如幻般的虛無、明滅的時空瞬間里,島村對少女駒子與葉子的愛,正是其虛無思想的深刻體現。正如川端康成在諾貝爾文學獎授獎儀式上所做的演說詞《日本的美與我》中強調說:「滅我為無。這種『無』不是西方的虛無,相反,是萬有自在的空,是無邊無涯無盡藏的心靈宇宙。」在這篇演說詞的最後,又特別強調指出:「有的評論家說我的作品是虛無的,不過這不等於西方所說的虛無主義。我覺得這在『心靈』上,根本是不相同的。」其虛無思想實質上是東方式的虛無,是人生無常、萬事皆空、滅我為無、無中生有的虛無。
《雪國》是川端康成的第一部中篇小說,也是作者在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時,被評獎委員會提到的三部小說之一。在1968年諾貝爾文學獎授獎時,瑞典皇家文學院評價道,「他忠實地立足於日本的古典文學,維護並繼承了純粹的日本傳統的文學模式。在川端先生的敘事技巧里,可以發現一種具有纖細韻味的詩意。」川端先生的文字中所表現的「日本美」,除了「純粹」二字更無法找到詞彙來形容;他深深地眷戀著這種純粹的日本美,而《雪國》正是為其而寫,既是一封情書,又是一曲輓歌。極度優美的筆觸,帶著川端先生心底的愛憐之情,甚至是淡淡的悲憫。舉目所見,到處都是澄澈,到處都是靜寂,到處都是虛無,一個以真亦幻的夢境,便一點點地展現在讀者的眼前。這個夢境幾乎是概括濃縮了川端先生所能描繪的高度的日本美,那樣的日本美在今日卻難以尋覓,它具有著特定的氛圍和情韻,只能求諸記憶和文字中已然逝去的時代。
川端康成先生的生平:
1899年6月14日生於大阪。畢業於東京大學。日本文學界「泰斗級」小說家。幼年父母雙亡,其後姐姐和祖父母又陸續病故,一生多旅行,心情苦悶憂郁,逐漸形成了感傷與孤獨的性格,這種內心的痛苦與悲哀成為後來川端康成的文學底色。川端康成善於用意識流寫法展示人物內心世界。因寫《伊豆舞女》而成名。1961年,日本政府即「以獨自的樣式和濃重的感情,描寫了日本美的象徵,完成了前人沒有過的創造」,授予他最高的獎賞——第21屆文化勛章,成為日本文化功臣。1957年,獲西德政府頒發的「歌德金牌」。1960年獲法國政府授予的藝術文化勛章。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突然採取口含煤氣管的自殺方式離開了人世,未留下隻字遺書。他早在1962年就說過:「自殺而無遺書,是最好不過了。無言的死,就是無限的活。」
《雪國》金句
1、穿過縣界長長的隧道,便是雪國。夜空下一片白茫茫。火車在信號所前停了下來。
一位姑娘從對面座位上站起身子,把島村座位前的玻璃窗打開。一股冷空氣卷襲進來。
姑娘將身子探出窗外,彷彿向遠方呼喚似地喊道:『站長先生,站長先生!』
2、黃昏的景物在鏡後移動著。也就是說,鏡面映現出的虛像與鏡後的實物在晃動,好像電影里的疊影一樣。出場人物和背景沒有任何聯系。而且人物是一種透明的幻像,景物則是在夜靄中的朦朧暗流,兩者消融在一起,描繪出一個超脫人世的象徵世界。特別是當山野里的燈火映照在姑娘的臉上時,那種無法形容的美,使島村的心都幾乎為之顫動。
3、貧寒之中自有一種強勁的生命力。
3、待島村站穩了腳跟,抬頭望去,銀河好像嘩啦一聲,向他的心坎上傾瀉了下來。
4、歌聲清澈得近乎悲戚,馬上就能引起回聲似的。
5、月兒皎潔得如同一把放在晶瑩冰塊上的刀。
6、但是,這種摯愛之情,不像一件縐紗那樣能留下實在的痕跡,縱然穿衣用的縐紗在工藝品中算是壽命最短的,但只要保管得當,五十年或者更早的縐紗,穿在身上照樣也不褪色,而人的這種依依之情,卻沒有縐紗長。
7、這是一種錯覺。因為從姑娘面影後面不停地掠過的暮景,彷彿是從她臉的前面流過。定睛細看,卻又撲朔迷離。車廂里也不太明亮。窗玻璃上的映像不像真的鏡子那樣清晰了。反光沒有了。這使島村看入了神,他漸漸地忘卻了鏡子的存在,只覺得姑娘好像漂浮在流逝的暮景之中。這當兒,姑娘的臉上閃現著燈光。鏡中映像的清晰度並沒有減弱窗外的燈火。燈火也沒有把映像抹去。燈火就這樣從她的臉上閃過,但並沒有把她的臉照亮。這是一束從遠方投來的寒光,模模糊糊地照亮了她眼睛的周圍。她的眼睛同燈火重疊的那一瞬間,就像在夕陽的余暉里飛舞的妖艷而美麗的。
8、島村感到百無聊賴。發呆地凝望著不停活動的左手手指。因為只有這個手指,才能使他清楚地感到就要去會見的那個女人。奇怪的是,越是急於想把她清楚地回憶起來,印象就越模糊。在這撲朔迷離的記憶中,也只有這手指所留下的幾許感觸,把他帶到遠方的女人身邊。
9、對面的層巒和山麓的屋頂在迷濛的雨中浮現出來。
10、島村看見這種悲愁,沒有覺得心酸,就像是在夢中看見了幻影一樣。
11、茫茫的銀河懸在眼前,彷彿要以它那赤裸裸的身體擁抱夜色蒼茫的大地,真是美的令人驚嘆不已。
12、溪中多石,流水的潺潺聲,給人以甜美圓潤的感覺。
13、「這樣的日子裡連音色都不一樣啊!」駒子仰頭望瞭望雪後的晴空,只說了這么一句。的確,那是由於天氣不同。要是沒有劇場的牆壁,沒有聽眾,也沒有都市的塵埃,琴聲就會透過冬日澄澈的晨空,暢通無阻地響澈遠方積雪的群山。雖然她自己並不自覺,但她總是以大自然的峽谷作為自己的聽眾,孤獨地練習彈奏。久而久之,她的彈撥自然就有力量。這種孤獨驅散了哀愁,蘊含著一種豪放的意志。
14、遠處的崇山疊巒迷迷濛濛地罩上了一層柔和的乳白色。
15、你連指尖都泛出好看的顏色。
16、葉子的聲音美得不勝悲涼,美到消散了溫度。純粹的聲音從紛擾瑣碎的時光中穿越而來,從生到死,從昂然走向衰亡,鏡中的影像,結霜的車窗。
17、這笑聲清越的近乎悲戚。
18、她這種情感與其說帶有城市敗北者的那種傲慢的不滿,不如說是一種單純的徒勞。
19、她那合上的濃密睫毛,看起來好像是半睜著的黑眸子。
20、這種虛偽的麻木不仁是危險的,是一種寡廉鮮恥的表現。
21、以朋友相待,不向你求歡。
22、清淺的疏影映在格子窗上,窗外是茂密新綠的竹葉,女子的頸項間彷彿映上一抹杉林的暗綠。黑色的發絲襯托白皙的面頰,隱約感覺到的是空氣里來自白雪的涼意。
25、不是欣賞舞蹈家栩栩如生的肉體舞蹈藝術,而是欣賞他自己空想的舞蹈幻影,彷彿憧憬那不曾見過的愛情一樣。
27、這種焦灼不安的樣子,像是夜間動物害怕黎明,焦灼地來回轉悠似的。
28、島村彷彿坐上了某種非現實的東西,失去了時間和距離的概念,陷入了迷離恍惚之中,徒然地讓它載著自己的身軀賓士。
29、燈光從她的臉上閃爍而過,卻沒能將她的面孔照亮。那是遠遠的一點寒光,在她小小的眸子周圍若明若暗的閃亮。當姑娘的星眸同燈火重合疊印的一剎那頃,她的眼珠兒便像美麗撩人的螢火蟲,飛舞在向晚的波浪之間。
30、島村正陷在虛無縹緲之中,駒子走了進來,就像帶來了熱和光。
31、山腳下的河流,彷彿是從杉樹頂梢流出來的。
32、駒姐說我快要瘋了。
33、人的感情連最易損的縐綢都不如。因為那些綢緞至少可保存50年,而人的依戀之情遠比此短。
34、在遙遠的山巔上空,還淡淡地殘留著晚霞的余暉。透過車窗玻璃看見的景物輪廓,退到遠方,卻沒有消逝,但已經黯然失色了。盡管火車繼續往前賓士,在他看來,山野那平凡的姿態越是顯得更加平凡了。由於什麼東西都不十分惹他注目,他內心反而好像隱隱地存在著一股巨大的感情激流。這自然是由於鏡中浮現出姑娘的臉的緣故。
35、在做撲朔迷離的記憶中,也只有這只手指所留下的給幾許感觸,把他帶到遠方的女人身邊。
36、生存本身就是一種徒勞。
37、對城市美好事物的憧憬,隱藏於淳樸的絕望之中,變成一種天真的夢想。
38、島村不知怎地,內心深處彷彿感到:憑著指頭的感觸而記住的女人,與眼睛裡燈火閃映的女人,她們之間會有什麼聯系,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情。這大概是還沒有從暮景的鏡中清醒過來的緣故吧。他無端地喃喃自語:那些暮景的流逝,難道就是時光流逝的象徵嗎?
39、「你來干什麼?」「看你來了。」
40、披上一層薄雪的杉林,分外鮮明地一株株聳立在雪地上,凌厲地伸向蒼穹。
41、這是清澈得近乎悲戚的優美的聲音,像是從什麼地方傳來的一種回響。
42、駒子撞擊牆壁的空虛回聲,島村聽起來有如雪花飄落在自己心田裡。
43、這種孤獨驅散了哀愁,蘊含著一種豪放的意志。
44、白花花的一片銀色,好像傾瀉在山上的秋陽一般。
45、鏡里映現出披上紅葉的重山疊巒。鏡中的秋陽,明亮耀眼。
46、玲瓏而懸直的鼻樑,雖嫌單薄些,但在下方搭配著的小巧的緊閉的柔唇,卻宛如美極了的水蛭環節,光滑而伸縮自如,在默默無言中也有一種動的感覺。如果嘴唇起了皺紋,或者色澤不好,就會顯得不潔凈。她的嘴唇卻不是這樣,而是滋潤光澤的。兩隻眼睛,眼梢不翹起也不垂下,簡直像有意描直了似的,雖逗人發笑,卻恰到好處地鑲嵌在兩道微微下彎的濃密的短眉毛下。顴骨稍聳的圓臉,輪廓一般,但膚色恰似在白瓷上抹了一層淡淡的胭脂。脖頸底下的肌肉尚未豐滿。她雖算不上是個美人,但比誰都要顯得潔凈。
48、由於天氣不同,要是沒有劇場的牆壁,沒有聽眾,也沒有都市的塵埃,琴聲就會透過冬日澄澈的晨空,暢通無阻地響徹遠方積雪的群山。
49、人嘛,都是脆弱的。據說從高處摔下來,就會粉身碎骨。可是,熊什麼的,從更高的岩石山上摔下來,也不損毫毛。人如果有一層像熊一樣又硬又厚的毛皮,人的官能一定很不一樣了。然而,人都是喜歡自己那身嬌柔潤滑的皮膚。
50、鏡中的雪越發耀眼,活像燃燒的火焰。
51、她的眼睛同燈光重疊的那一瞬間,就像在夕陽的余暉里飛舞的妖艷而美麗的夜光蟲。
52、山野的燈火在她的臉上閃過,燈火同她的眼睛重疊,微微閃亮,美得無法形容,島村的心也被牽動了。
53、有朝一日,對生命也心不在焉了。
54、但是,看上去她那種對城市事物的憧憬,現在已隱藏在淳樸的絕望之中,變成一種天真的夢想。他強烈地感到:她這種情感與其說帶有城市敗北者的那種傲慢的不滿,不如說是一種單純的徒勞。她自己沒有顯露出寂寞的樣子,然而在島村的眼裡,卻成了難以想像的哀愁。如果一味沉溺在這種思緒里,連島村自己恐怕也要陷入縹緲的感傷之中,以為生存本身就是一種徒勞。但是,山中的冷空氣,把眼前這個女子臉上的紅暈侵染得更加艷麗了。
55、綴滿銀河的星辰,耀光點點,清晰可見,連一朵朵光亮的雲彩,看起來也像粒粒銀砂子,明澈極了。
56、雪夜的寧靜沁人肺腑。
57、這張臉同早晨雪天映在鏡子中的那張臉一樣,紅撲撲的。在島村看來,這又是介於夢幻同現實之間的另一種顏色。
58、穿過寂靜的幾乎連冰水滴落的聲音都能聽見的杉林,沿著鐵路走過滑雪場下方,就有墳地了。在田埂稍高的一角,只立著十來座舊石碑和地藏菩薩。每座墳都顯得十分寒磣,光禿禿的,沒有鮮花。
59、玻璃上只映出姑娘一隻眼睛,她反而顯得更加美了。
60、她好像一個在荒村的水果店裡的奇怪的水果,獨自被遺棄在煤煙熏黑了的玻璃箱內似的。
她面對著枕旁的梳妝台照了照鏡子。
「天到底亮了。我要回去了。」
島村朝她望去,突然縮了縮脖子。鏡子里白花花閃爍著的原來是雪。在鏡中的雪裡現出了女子通紅的臉頰。這是一種無法形容的純潔的美。
也許是旭日東升了,鏡中的雪愈發耀眼,活像燃燒的火焰。浮現在雪上的女子的頭發也閃爍著紫色的光,更增添了烏亮的色澤。 ----川端康成
6、燈光從她的臉上閃爍而過,卻沒能將她的面孔照亮。那是遠遠的一點寒光,在她小小的眸子周圍若明若暗的閃亮。當姑娘的星眸同燈火重合疊印的一剎那頃,她的眼珠兒便像美麗撩人的螢火蟲,飛舞在向晚的波浪之間。 ----川端康成
10、「這樣的日子裡連音色都不一樣啊!」駒子仰頭望瞭望雪後的晴空,只說了這么一句。的確,那是由於天氣不同。要是沒有劇場的牆壁,沒有聽眾,也沒有都市的塵埃,琴聲就會透過冬日澄澈的晨空,暢通無阻地響澈遠方積雪的群山。
雖然她自己並不自覺,但她總是以大自然的峽谷作為自己的聽眾,孤獨地練習彈奏。久而久之,她的彈撥自然就有力量。這種孤獨驅散了哀愁,蘊含著一種豪放的意志。 ----川端康成
14、玲瓏而懸直的鼻樑,雖嫌單薄些,但在下方搭配著的小巧的緊閉的柔唇,卻宛如美極了的水蛭環節,光滑而伸縮自如,在默默無言中也有一種動的感覺。如果嘴唇起了皺紋,或者色澤不好,就會顯得不潔凈。她的嘴唇卻不是這樣,而是滋潤光澤的。兩隻眼睛,眼梢不翹起也不垂下,簡直像有意描直了似的,雖逗人發笑,卻恰到好處地鑲嵌在兩道微微下彎的濃密的短眉毛下。顴骨稍聳的圓臉,輪廓一般,但膚色恰似在白瓷上抹了一層淡淡的胭脂。脖頸底下的肌肉尚未豐滿。她雖算不上是個美人,但比誰都要顯得潔凈。 ----川端康成
15、鏡中的雪越發耀眼,活像燃燒的火焰。
5、女人在未墜入情網前,是不知道男人下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