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背靴訪帥的故事梗概
北宋真宗年間,樞密使、兵部尚書王欽若,力主議和,賣國求榮。他羅織罪名,欺矇天子,將主戰保國的三關元帥楊延昭發配充軍,為將忠良置於死地,他又假傳聖旨,以鴆酒賜死,強令楊延昭從命盡忠。噩耗傳來,楊府上下一片哭場。哀痛之際,忽報任堂輝求見,楊母佘太君接見時,發現他正是自己的兒子六郎楊延昭。原來,楊府家將任堂輝隨同延昭發配充軍,在延昭手舉御杯,欲飲鴆酒之際,他毅然奪過毒酒,代延昭服鴆身亡。延昭當機立斷,換上堂輝衣裝,深夜潛回汴京楊府。頓時,楊府老小轉悲為喜。邊關告急,宋室江山危在旦夕,滿朝文武臣僚束手無策。天官寇準奏請聖上赦免楊延昭。令其掛帥御敵。真宗正欲詔赦,忽聞延昭病死牢營,靈柩已運回楊府。八賢王趙德芳和天官寇準共赴楊府弔祭。機智的寇準從靈堂凌亂的祭奠陳設,以及楊府人們並不真悲的表情,看出了破綻。於是,他以守靈為名,留在楊府暗察動靜。深夜,寇準佯裝熟睡,柴郡主迫不及待,提籃到花園送飯。寇準悄悄尾隨,在去花園的路上,他唯恐郡主發現,便脫下朝靴,背在肩頭,赤足跟蹤,終於找到了楊延昭。寇準急忙找來八賢王,他們得知真情後,異常憤慨:任堂輝義烈可嘉,定奏請旌表。皇封御酒之事,定要查明,嚴懲奸佞。並一同勸說延昭掛帥出征。深明大義的楊延昭慨然應允,掛帥出征。
⑵ 老年人喜歡聽的戲曲MP3格式
老人愛聽的戲曲下載 戲曲mp3下載
(下載地址http://www.chaka123.com/zhuanti/laoren.html)
戲曲是我國特有的民族藝術,歷史上也稱戲劇。中國戲曲是包含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各種因素綜合而成的一門傳統藝術。中國戲曲雖然產生的比希臘、印度晚一些,但是早在漢代就有了百戲的記載,在13世紀已進入成熟期,其鼎盛時期是在清代。新中國成立之初,已經發展到300多個劇種,劇目更是難以數計。世界上把它和希臘悲喜劇、印度梵劇並稱
------分隔線----------------------------
珍珠塔 | 呂劇名劇唱段選段23首 | 苦菜花 郎咸芬版 | 竇娥冤 | 信義亭 | 雙婿奇緣 雙合鏡 | 路遙知馬力 | 龍太子轉世 | 父子三狀元 | 狄青平南 | 巡按告狀 | 十三太保 | 女子三狀元 | 仇大姑娘 | 柳月娥掛帥 | 包公奇案之金釵記 | 玉簫情 | 五虎平南 | 太子別傳 | 殺豬狀元 | 青竹絲奇案 | 柳枝傳奇 | 金童玉女 | 白蛇傳 | 狀元認母 | 執法斬親 | 玉龍審母 | 薛仁貴投軍 | 誤斬鄭恩 | 天下第一孝子 | 十五貫 | 女人心 | 呂布與貂蟬 | 駙馬投番 | 丹心救主 | 包公斬郡馬 | 五子哭墓 | 秦淮煙雨 | 李湘君 | 金牌風波 | 百花芬芳京劇演唱會 | 京劇之春大型京劇演唱會 |春華秋實 大型京劇演唱會 | 李少春紀念館開館京劇演唱會 | 迎新春京劇名家名段演唱會 | 中國京劇院建院50周年名家名段演唱會 | 紀念楊寶森誕辰100周年京劇演唱會 | 京劇名家名段演唱會 | 呂劇名家欒勝利高鼎鑄作品演唱會 | 山東省首屆呂劇戲迷大賽三場全 | 蔡文姬 | 山東民間呂劇演唱會 | 呂劇名家名段演唱會 | 電視劇苦菜花 |高靜個人演唱會 | 施琅將軍 | 緣中緣 | 玉釵奇冤 | 鬧茶館 | 李旦鬧商州 | 觀世音傳奇 | 鴛鴦扇 | 打鑾駕 | 秦鳳蘭 | 錫劇、越劇、滬劇等經典戲曲讓遊客目不暇接 | 宜興的地方戲是「錫劇」,還特別喜歡「越劇」 | 台上唱的是錫劇"珍珠塔"選段 | 一些男人盤腿坐船頭,喝茶聊天看電視聽薌劇 | 哼幾聲薌劇或閩南語歌曲 | 邊聽邊哼幾段楚劇就飄飄欲仙了 | 五女拜壽 | 鎮國九龍劍 | 賣豆腐 | 賣花記 | 牛郎織女 | 攀龍附鳳 | 有紅歌和婺劇夾雜著聲音飄來| 今天有空,走,哥兒們幾個去看場婺劇 | 我的大伯是金華婺劇團的,上世紀50年代就唱婺劇 | 觀婺劇狸貓換太子| 714多部婺劇劇目一覽表 | 村裡有自己的贛劇隊,媽媽是成員之一 | 贛劇里有一出戲叫八仙飄海 | 媽媽一邊勾拖鞋一邊唱贛劇給我們聽 | 戲劇在我的記憶里很久遠 | 陪著奶奶去禹廟會上聽聽蒲劇看看眉戶 | 父親 | 小巷總理 |觀晉劇現狀,令人堪憂 | 晉劇?沒人唱了,也沒人懂了 | 晉劇相當於戲曲中的民歌 | 無論紅白事宴都要弄台歌舞,從鼓樂、晉劇到情 | 高高興興上山去拜菩薩,看晉劇 | 早上九點鍾電視准時響起豫劇的曲調 | 爺爺沒有文化,但是酷愛聽豫劇 | 爺爺坐在搖椅上聽著我不愛聽的豫劇 | 揚劇熟悉的唱腔,從廣播里急急的傳來 | 奶奶,您還好嗎?您還愛聽揚劇嗎 | 剛才看到別人在排練揚劇,大多聽不懂 | 他跟我和駕駛員談淮劇,揚劇以及錫劇 | 遠處傳來傳統劇目揚劇的聲音 | 分裙記 | 不知啥時候喜歡上聽幾段京劇 | 既然爺爺那麼迷戀戲劇,兒女就為老爺子雇一場 | 好命人 | 桃花雨 | 現在的80後、90後聽戲的很少 | 火車上,旁邊的老爺爺在用收音機聽豫劇 | 年少時,總看到父親每天早上抱著收音機聽京劇 | 父親不僅喜歡收聽新聞,他還特意收聽京劇節目 | 京劇的魅力首先在於聲腔之美 | 演唱京劇有延緩衰老的作用 | 傳奇隴劇專題節目 | 楓洛池 | 古月承華 | 萬家春 | 經典隴劇名段專輯 | 目蓮救母 奈何橋 | 穆桂英休夫之追帥贈印 | 西狹長歌 | 血濺烏龍院 | 官鵝情歌 | 苦樂村官 | 隴劇經典唱段選段集錦 | 對花槍 | 扈家莊 | 牧牛歌 | 寶玉哭靈 | 穆桂英休夫 | 越調神話劇劉全進瓜 | 燕青賣線 | 電影桃李梅 | 包公賠情 | 晉劇不要說在全國,就是在本省現在也是鮮有耳 | 我非常喜歡秦腔、晉劇、河北梆子的剛勁挺拔 | 為什麼河南的老人喜歡豫劇呢? | 豫劇《花木蘭》劇情簡介 | 耳邊飄來了豫劇的唱腔和樂調 | 我們應該為蒲劇這一劇種有這么多的戲迷而高興 | 本人喜歡欣賞蒲劇近二十載 | 蒲劇是我們家鄉的一個戲曲劇種 | 小區里來了婺劇團 | 婺劇講究「武戲文做,文戲武做」。 | 婺劇戲《龍鳳奇緣》觀後感 | 今天,師傅帶我們去拍全省婺劇表演比賽 | 國慶節的時候,我在家裡看了一台婺劇 | 婺劇,是我的家鄉戲,小的時候看得很多 | 灘簧,美其名曰「姚劇」。是我們這里的地方戲 | 我喜歡京劇、越劇,有事沒事常喜歡掛在嘴上哼 | 晚娘 | 姐姐十二歲時考入了酒泉市秦劇團 | 山妹子進城 | 挽水西流 | 從小到大一直喜歡看薌劇以及歌仔戲 | 一出讓人耳目一新,令人震撼的歌劇式的薌劇 | 從小到大,我最窮的就是學薌劇的這段時間 | 聽著薌劇,總能感覺到那點點的親切感 | 跟愛好薌劇的奶奶到交通會場看薌劇 | 外婆喜歡看薌劇 | 薌劇團的團長直接跟我說一天五塊錢 | 奶奶竟然也愛上薌劇了 | 新娘潭 | 大炮二接妻| 我和老公一起去看淮劇 | 原來有淮劇團在演出 我好奇走近看了看 | 我聽父親唱淮劇 | 淮劇沙龍就設在公園里的茶室里 | 小時候周邊的鄰居親戚大都喜歡聽淮劇 | 單位每年總要轟轟烈烈辦幾期淮劇演出 | 淮劇在我們這里唱了好幾天了 | 淺說淮劇《李三娘》之竇公送子 | 對於淮劇我打小就喜歡,因為我父母就很喜歡淮 | 觀看滬劇《大雷雨》歸來 | 老媽驚呼沒想到滬劇也可以這么好看 | 這些天又重新迷上了滬劇 | 人生第一次看滬劇 | 送給媽媽的禮物滬劇《金絲鳥》 | 賭鬼 | 感情騙子 | 劉廷英 | 叔叔樂於助人喜愛贛劇,閑暇時就咿咿呀呀的唱 | 贛劇《游園驚夢》 | 看新編贛劇《臨川四夢》 有感 | 玉珠串 | 鳳冠夢 | 母女追鳳 | 山歌戲 嫂子 我愛你 | 偷來的兒子 | 金魁星 | 連升三級 | 妙計理家 | 十八嬌嬌三歲郎 | 王金鸞祭法場 | 二人台傳統劇目9首 | 傻子的真情 | 大河謠 | 黃卷與蚊詩 | 真假龍子 | 我的童年就在這悠揚的越劇中長大 | 越劇,是水墨江南一朵美麗的奇芭 | 美麗、婉轉、優雅的越劇 | 再看越劇電視劇《梨花情》 | 我愛越劇是從懂事開始至今一直很喜歡 | 媽媽回憶起年輕是看越劇的事情| 垃圾車傳來唱越劇的 | 素蘭告狀 | 對於越劇和崑曲的接觸完全是無聲無息 | 火車上的老爺爺在用收音機聽豫劇 |現在雷劇演員的境況則今非昔比 | 我獨愛的是唱粵劇 | 在網上找到兒時記得的一處越劇五女拜壽 | 回到家聽到了自己喜愛的河南豫劇 | 母親坐在電視機前看她喜愛的戲劇 | 全國所有戲曲劇種 | 裡面有山東梆子劇團,可惜了我去時人家剛散戲 | 南昌採茶戲傳統劇目 方卿戲姑 | 湖北戲曲劇種簡介 | 湖南省戲曲劇種介紹 | 中國八大戲曲劇種| 二十四孝 | 攀龍附鳳 | 感悟豫劇 | 大型豫劇現代戲常香玉 | 為母親上傳一段評劇 | 愛上戲曲 | 大鬧洪洲 | 湖南戲曲電影名錄 | 戲曲里最喜歡是越劇黃梅戲,不喜京劇 | 老人唱戲機里的豫劇飄盪在村落的上空 | 聽房 | 打經堂| 大南京 | 大劈棺 | 姊妹易嫁 | 尋工夫 | 雙婚配 | 鑰匙記 | 趙美蓉觀燈 | 假婿乘龍 | 三院禁約碑 | 情真意切的豫劇青年名家 張艷萍 | 九件衣 | 楊繼業招親 | 薛剛鬧花燈 | 下南唐 | 合玉環 | 鳳儀亭 | 吊金龜 | 火燒裴元慶 |楊八姐闖幽州 | 玉堂春開酒店 | 五子圖 | 八仙飄海 | 白玉釵 | 碧桃花 | 六月雪 | 紅燈花轎 | 越劇著名演員和十姐妹 | 京劇譚派藝術 | 周信芳舞台藝術 | 豫劇皇後陳素真 | 越劇的兩代四大名旦 | 蝴蝶杯 | 黃三裊 | 麒麟鎖 |邱玉成斬子 | 三狀元 | 殺狗記 | 雙合緣 | 武松 | 陽河摘印 | 白扇記 | 仇大姑娘 | 丁香打肚 | 販馬記 | 越劇名家錢惠麗演出越劇經典《紅樓夢》 | 河北梆子劇院張警月、於靜、丁雲飛等演出經典 | 生死牌 | 銀羅衫 | 忠義報 |東甌王 | 白蛇傳之斷橋 | 鬧親 | 賢良福 | 喜劇 洗心記 | 降天雪 | 三線姻緣 | 雙鞋記 | 高機與吳三春8集 | 金手釧 | 雙貴圖 | 蛟龍扇 | 雙玉蟬 | 百名錫劇男演員精選唱段 | 百名錫劇女演員精選唱段 | 錫劇精典唱腔四百首 | 江蘇省錫劇團演唱的部分錫劇(音響資料) | 江蘇省錫劇團演出的錫劇部分資料(視頻) | 記著名錫劇表演藝術家周樹林| 二十六年前一次錫劇盛況 | 觀看武進戲迷協會演出錫劇(珍珠塔)有感 | 團結.和睦.務實.求精的團隊―武進錫劇團 | 錫劇自有後來人 | 錫劇《五女拜壽》 | 錫劇名家張金華《金色年華》宜興演唱會圓滿成 | 《三請樊梨花》省揚劇團.PK.武進錫劇團 | 沉痛悼念錫劇音樂創作改革一代宗師.鄭樺先生 | 觀錫劇《十五貫》 | 二次觀看武進戲迷協會演出錫劇《珍珠塔》 | 馮亞琴(小陽)個人錫劇專場圓滿成功 | 十六年的追求——《珍珠塔》造就一代「錫劇王 | 欣賞越劇《梅龍鎮》 | 蘭繼子討飯 | 唐天子微服私訪 | 洞房冤 | 父子狀元 | 狀元與乞丐 | 玉鐲情 | 碧蓮洞 |綉花女 | 雁門關 | 五虎平西 | 贛劇 刁南樓 | 鴛鴦帶 | 珍珠塔 | 白蓮庵 | 金寶盆 | 大八仙 | 哪吒鬧海 | 天寶圖 |寶蓮燈 | 尼姑思凡 | 大解寶 | 打嚴嵩 | 斬岳飛 | 春娥冤 | 滿堂福 | 生死牌 | 盤絲洞 | 穆桂英掛帥 | 魚藏劍 | 龜山奇案 | 醉陳橋 | 搜杜府 | 白溝河 | 竇娥冤 | 賣苗郎 | 罵殿 | 穆桂英掛帥 | 靈堂計 | 成敗蕭何 | 楊七娘 | 斬子| 珍珠塔 | 菏澤戲劇院山東梆子和棗梆戲曲學員2010新年演出 | 徐龍鍘子 | 呂布戲貂蟬 | 蝴蝶杯 | 劉墉下南京 |香囊記 | 風流女 | 風流才子 | 風雪配 | 風雪桃李 | 香魂女 | 馬三保征東 | 馬前潑水 | 鴛鴦戲水電影版 | 黃鶴樓| 花木蘭 | 程咬金鬧洞房 | 包龍圖坐監 | 趙匡胤歸天 | 仨願意 | 七品芝麻官 | 朝陽溝電影版 | 背靴訪帥 | 卷席筒續集 | 富貴滿堂 | 滿姑娘上吊 | 打蠻船 | 魂斷藍橋 | 討學錢 | 毛國金打鐵 | 四美圖 | 珍珠塔 | 苦婆 | 湘劇高腔及選段等11首 | 喬老爺上轎 | 女縣令 | 李貞回鄉 | 電影 拜月記 | 借女沖喜 | 白兔記 | 張古董借妻 | 韓湘子服葯| 子血 | 二堂審子 | 打雁回窯 | 阿三戲公爺 | 地保貪財 | 崔氏逼休 | 電影 劉三姐 | 扒灰吃草 | 跛子狀元 | 春米| 打爛瓢 | 桃園失子 | 王二報喜 | 五娘上京 | 陳姑追舟 | 醜媳婦當家 | 打皮掌 | 大鬧屠行 | 碓砍煞 | 二女爭夫 |初一拜菩薩 | 金蓮調叔 | 花子盤學 | 花子審案 | 酒醒不見牛臘巴 | 藍三妹 | 老少配 | 柳氏戲花屠 | 娘送女 | 女送娘 | 三子學藝 | 雙擺渡 對子調 | 雙采蓮 | 雙觀花 | 四九問路 | 偷雞失鴨 | 王三打鳥 | 小姑賢 | 小買貨 | 小調情 | 一根稱桿兩個砣 | 玉春進府 | 趙老五借妻 | 孟姜女 | 新孟姜女 | 電視劇 孟姜女 | 上黨鼓書小劇17場 | 養子| 杜十娘 | 割肝敬母 | 廣西桂劇選段16首 | 紅泥關 陣前定親 | 王三打鳥 | 雙拜月 | 拾玉鐲 | 梨花斬子 | 大儒還鄉 | 電影 劉三姐 | 打棍出箱 | 抬轎 | 孟麗君上下集 | 嫂娘 | 姐夫戲小姨 | 紅羅山 | 打婆婆 | 東西兩院 | 孟麗君| 孝婦殺家姑 李麗容 李開珠版 | 孝婦殺家姑 王瑞芬 林潔版 | 小姑賢 | 鐵嘴刀筆宋士傑10集 | 母親 | 子長縣道情劇團文藝晚會 | 退婚 | 換娘 | 閻家灘 | 收邳彤 | 包青天全集8集 | 秦樓案 | 破洪州 | 摺子戲 看女 | 盜虎符 |皇後夢 | 白蛇傳 | 白玉樓 | 白帝城 | 生死牌 | 王寶釧 | 狸貓換太子 | 狀元與乞丐 | 湖陽春夢 | 游龜山 | 游園逼宮 | 汾河灣 | 漢宮秋月 | 柳河灣的新娘 | 楊八姐盜刀 | 九月棗兒紅 | 賭逼妻淚 | 三回頭 | 春江月 | 摺子戲 放飯| 摺子戲 探窯 | 摺子戲 打鎮台 |
⑶ 曲劇電影背靴訪帥
是洛陽市曲劇團
演出的一個劇目
原名叫
:
《寇準背靴》
主演
:
馬奇(琪)
東方尚英
(
心言
)
⑷ 馬琪的不老「活寇準」
天波府中,新寡的柴郡主紅衣紅裙,提籃潛行,守靈的寇天官撩袍緘口,緊緊跟蹤。路滑靴重,只見他輕輕抬足,一隻朝靴飛起,恰恰落在肩頭;另一隻飛得更高,又准確地落在手上……
這是曲劇《寇準背靴》中最精彩的一幕。
劇中寇準的扮演者是曲劇藝術傳承人馬琪。從1956年《寇準背靴》上演至今,他已演出了3400多場。因獨創「踢靴功」,把寇準塑造得活靈活現,馬琪被譽為「活寇準」。
60多年的演藝生涯,馬琪主演了150多出戲,代表劇目《寇準背靴》、《四進士》、《九齡救主》等多次被錄製成磁帶。1982年,《寇準背靴》被拍成電影,易名《背靴訪帥》,風靡全國。2006年首屆「河南曲劇藝術節」上,他獲得「河南曲劇藝術家終身榮譽獎」。
馬琪廣泛吸取豫劇、蒲劇、越調等劇種的精華,融入曲劇表演。他的唱腔以本嗓為主,中音結實宏亮,低音渾厚有力,高音有時採用腦後摘筋的唱法,有時則採用高音輕過的唱法,這在曲劇老生行當中獨樹一幟。
「帽翅功」和「踢靴功」是馬琪最為人稱道的兩個「絕活兒」。
1953年冬天,馬琪率團到山西臨汾演出,蒲劇演員閻逢春在《周仁回府》中表演的帽翅功讓他驚嘆不已。他冒著鵝毛大雪上門求教,不巧閻逢春正在午休,他就在閻家門外等了3個鍾頭,站成了雪人。馬琪的誠意感動了閻逢春,他破例傳授帽翅功。此後,馬琪用心苦練,不僅熟練掌握,還自創了耍相紗翅(帽翅加長的宰相帽)的絕技。
1956年,馬琪著手把豫劇傳統戲《寇準背靴》移植到曲劇中。他從京劇《虹橋贈珠》的武打動作「踢飛槍」中受到啟發,設計了「踢靴子」的動作。但真正踢好談何容易,最初半年時間,朝靴不是踢到遠處,就是砸在頭上。馬琪並不氣餒,他將草帽綁在頭上,用布條把肩膀勒住繼續練,終於將朝靴「馴服」。2008年4月18日晚,省人民會堂的舞台上,85歲高齡的馬琪寶刀不老,在《寇準背靴》中再度表演起「踢靴功」,令觀眾嘆為觀止。
觀眾通過「彈髯口、閃帽翅、踢靴子」等絕技記住了馬琪,然後很少有人知道,《寇準背靴》中扮演柴郡主的正是馬琪的妻子馬鳳琴。他們在舞台上互相學習,在生活中相依相伴,攜手度過了大半生美好時光。
洛陽市曲劇團家屬院那套簡朴的兩居室里,最顯眼的是兩人演出的劇照。
馬琪說這個幸福的家正是他永葆藝術活力的秘訣。多年來,妻子馬鳳琴在保證演出的同時,承擔起了照顧家庭的重任。兩人如今每天一起散步,一起練功、吊嗓,有演出的時候照樣登台,且樂此不疲。
馬琪收了很多弟子,最大的李潤傑已經60多歲了。今年年初,他又收了一個20歲的徒弟。當上非遺傳承人後,馬琪覺得肩上的責任很大,「我希望多教一些有藝德又勤奮的學生,和他們一起學習進步。曲劇的未來就在於不斷吸納新生力量,走創新之路。」
⑸ 寇準與楊家將的那些事兒,是民間傳說,還是真有其事呢
20世紀80年代,有一部享譽全國的曲劇電影《背靴訪帥》,主要內容是:在北宋真宗年間,奸臣王欽若矯詔欲害死主戰的楊六郎(楊延昭),義士任堂輝代楊六郎飲下毒酒而死,楊六郎死裡逃生。正在這時候,遼國南犯,王欽若主和苟安,寇準主戰,宋真宗下詔赦免充軍汝州的楊六郎,讓他出征,不料楊六郎的靈柩已回。眾人皆以為死的是楊六郎,無不悲痛。八賢王與寇準到楊府弔唁,細心的寇準看出了破綻,遂以守靈為由住下,跟蹤柴郡主找到了楊六郎。真相大白後,八賢王請楊六郎掛帥出征,佘太君以大局為重,也同意了。八賢王、寇準許諾一定查出元兇,為任堂輝報仇。
真相大白之後,他恨奸臣對忠良的陷害,與八賢王起誓一定查明真相,嚴懲元兇,並極力懇請楊六郎出征,為國御敵。末了,還把跟蹤的細節說出,把柴郡主玩笑了一番。馬騏老先生的精湛演技,讓人不由得叫好,他在劇中飾演的寇準一角,成了他扮演的戲劇人物的代表,也因這部戲奠定了他在河南戲劇界的地位。
柴郡主出生後不久,趙匡胤就奪位建立了北宋,她也由公主降成了郡主,後來嫁給了楊六郎。戲劇中的她敢愛敢恨,嫉惡如仇,又心直口快,無所顧忌。她是以哭靈的方式出場的。
靈柩一回,她以為丈夫真的死了,便大哭起來。哭著說著,令人心痛。先哭訴對丈夫的思念之情,接著說自己此時的絕望心情,又回憶了楊家將保國為民付出的巨大代價,再回到現實中來,無限悲痛。因為楊家能領兵打仗的男人都已經為國捐軀了,只剩下「老的老小的小,老少寡婦八九名」,而且「咱家破人亡還擔著罪名」。想到這,她萬分憤慨:「乾坤朗朗無公正,天網恢恢咋無報應。我哭天叫地誰應聲?」最後,決定去找王欽若報仇。
⑹ 我要戲劇電影的全集目錄。。。。。不管是京劇還是什麼別的劇種,只要拍成老電影就算。
早起默片(就是無聲電影)《定軍山》《長坂坡》《青石山》《艷陽樓》《金錢豹》等,均為京劇短片,是由任慶泰的北京豐泰照相館拍攝的,分別由當時的「伶界大王」譚鑫培和京劇俞派創始人俞菊生主演,後期梅蘭芳大師也曾主演一些如京劇《天女散花》《黛玉葬花》《木蘭從軍》《西施》「羽舞」、《霸王別姬》「劍舞」、《上元夫人》「拂塵舞」等和崑曲《春香鬧學》等等。
到了1930年出現第一部有聲電影後的拍攝的戲曲電影就是有聲的了。主要有京劇《四郎探母》《周瑜歸天》《霸王別姬》《林沖夜奔》《斬經堂》《三娘教子》,費穆導演的京劇電影《古中國之歌》包括有《水淹七軍》《朱仙鎮》和《王寶釧》等戲,比較著名的還有費穆導演梅蘭芳主演的京劇電影《生死恨》。
1949建國年只有一部越劇電影《越劇精華》包含有《樓台會》《販馬記》《雙看相》《賣婆記》等摺子戲。
1954年的有漢劇《宇宙鋒》、桂劇《拾玉鐲》、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錫劇《雙推磨》、淮劇《藍橋會》和京劇《蓋叫天的舞台藝術》(含《白水灘》《七雄聚義》《茂州廟》《劈山救母》《英雄義》《武松》)
1955-1959年的有評劇《秦香蓮》《三勘蝴蝶夢》、豫劇《花木蘭》《穆桂英掛帥》、曲劇《陳三兩》、川劇《杜十娘》、晉劇《打金枝》、錫劇《庵堂相會》《庵堂認母》,蒲劇《竇娥冤》、揚劇《上金山》《百歲掛帥》、閩劇《煉印》、黃梅戲《天仙配》《女駙馬》和京劇《洛神》《荒山淚》《群英會》《借東風》《梅蘭芳的舞台藝術》(含崑曲《斷橋》和京劇《宇宙鋒》《霸王別姬》《貴妃醉酒》)等。
1960-1969年有崑曲《游園驚夢》、淮北梆子《寇準背靴》、曲劇《楊乃武與小白菜》、崑曲《牆頭馬上》、京劇《楊門女將》《穆桂英大戰洪湖》《野豬林》《尤三姐》《武松》《鍘美案》《傳槍記》《周信芳的舞台藝術》(含《徐策跑城》《下書殺惜》)《尚小雲舞台藝術》(含《昭君出塞》《失子驚瘋》)、越劇《紅樓夢》《碧玉簪》《毛子佩闖官》《柳毅傳書》,漢劇《齊王求將》,評劇《花為媒》,楚劇《雙教子》,錫劇《雙珠鳳》等,還有一些現代新戲。
1970-1975年,均為新戲、樣板戲
1976年公開發行的戲曲電影有河北梆子《寶蓮燈》京劇《打孟良》《打焦贊》《打韓昌》等,還有一些拍攝但未公開發行的如京劇《鬧天宮》《二堂舍子》《長坂坡》《斬黃袍》《盜魂鈴》《三岔口》《轅門斬子》《紅娘》《空城計》《白蟒台》《孔明弔孝》《羅成叫關》《武松打店》等
1977年有京劇《苗嶺風雷》,1979年吉劇《燕青賣線》《包公賠情》,京劇《鐵弓緣》,豫劇《七品芝麻官》,崑曲《西園記》。1980年京劇《白蛇傳》《盜御馬》,豫劇《包青天》、越調劇《諸葛亮弔孝》。1981年有河南越調《包公誤》《智收姜維》,京劇《紅娘》《李慧娘》,秦腔《三娘教子》等。1982年有豫劇《背靴訪帥》,曲劇《風雪配》《清官怨》,京劇《陞官記》等。1983年豫劇《程咬金照鏡子》《樊梨花》,京劇《白蛇傳》《呂布與貂蟬》《真假美猴王》等。1984年豫劇《風雨情緣》,越劇《五女拜壽》,黃梅戲《龍女》,晉劇《三關點帥》等。直到近年,均不斷有傳統戲或者現代戲搬上熒幕。近期還有戲曲《清風亭》《桃花庵》上演,也取得了很大的反響。
這些還只是大概,還有很多,如果你想了解戲曲電影史的話,建議你買一本高小健的《中國戲曲電影史》,一定對你有很大幫助的。
⑺ 急求河南豫劇片段下載!剛剛給老爸買了插卡式收音機,希望朋友們能幫忙傳一下,謝謝了!
我給你說說,你首先找到網路搜索,先下載一個「維棠FLV下載軟體」,再下載一個「格式工廠」的軟體後,你就可以開始下載了:
1、你在網路視頻上找豫劇,比如《穆桂英掛帥全場》等。
2、用維棠FLV下載。
3、用格式工廠轉換成MP3.
4、最後把它放到你的收音機上。
你說的這些戲曲沒有現成的MP3格式,就是有,也沒有人給你發過去。因為要發過去,這一個全場估計要將近200-300M的內容。而郵箱發送最大的單個文件一般在20M左右。所以沒有人給你發過去。
還是自己給自己製作為好。
⑻ 周玉珍的主演曲目
主演的《背靴訪帥》八二年被拍成彩色戲曲電影片,《小二姐做夢》、《勸墳》、《五福臨門》、《千里送京娘》、《花為媒》、《勸酒》、《紅娘》、《攀龍附鳳》、《紅色娘子軍》、《王婆罵雞》、《王二姐盼郎》、《小二黑結婚》、《賢良女勸夫》、《海港》、《洪湖赤衛隊》、《金鱗記》、《搜書院》、《櫃台內外》等等幾十部劇目被錄製成光碟、盒式帶、唱片、四扇屏、小人書發行海內外。
應邀赴台灣演出《寇準背靴》、《小二姐做夢》震撼寶島。台北市長黃大洲先生獻花蘭,河南同鄉會贈金盤詞曰:曲劇揚輝、金聲玉振等榮稱。多次晉京獻藝,受到中央首長親切接見。
她的曲劇表演藝術特點:聲腔明亮清脆、委婉甜美、唱作兼工、巧妙細膩。扮相秀麗端莊、溫柔俊俏;做派阿娜多姿、莊重典雅;演技活靈活現、栩栩如生;清脆悅耳、琅琅上口的道白,形成她獨有的周派藝術風格。
民間傳流:「古有杜康醉劉令,今有玉珍唱迷人」。「振乾玉珍二大賢,德藝雙馨不虛傳。唱做念打空前無,兩袖清風誨不倦。聲腔絕妙恰到好,曲劇之魂貫中原。雙鞍並轡興曲劇,獨樹一幟好典範」等歌謠。
專家和戲迷稱她為《百靈鳴春》、《正宗曲子》、《中原鄉音—絕》、《曲劇神韻》、《曲劇第一旦》、《曲劇二皇後》、《曲劇之魂》、《曲劇女皇》、<曲劇至尊>等榮稱。
正因她對曲劇藝術的不懈追求和奉獻,黨和人民先後授予她河南省《文教衛英模》、《三八紅旗手》、《模範黨員》,《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她的業績被編入國內外各大典。
⑼ 講述河南戲曲的電影有多少 順便說下電影名 謝謝、
《花木蘭》 豫劇, 河南豫劇院演出 , 常香玉主演, 長春電影製片廠1956年拍攝。
《下鄉與趕腳》 曲劇兩個小戲 鄭州市曲劇團演出 海燕電影製片廠1958年拍攝
《穆桂英掛帥》 豫劇 河南省洛陽市豫劇團演出 馬金鳳主演 江南電影製片廠1958年拍攝
《穆桂英掛帥》 豫劇 河北省邯鄲專區東風劇團演出 胡小鳳主演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1959年拍攝
《陳三兩》 曲劇 開封市曲劇團演出 張新芳主演 長春電影製片廠1959年拍攝
《寇準背靴》 豫劇 淮北梆子(屬豫劇沙河調)88歲老藝人顧錫軒主演 安徽電影製片廠1961年拍攝
《朝陽溝》 豫劇 河南省豫劇院三團演出 魏雲、王善朴、高潔、楊華瑞、馬琳主演 長春電影製片廠1963年拍攝
《傳槍記》 京劇 河南省京劇團演出 根據豫劇《傳家寶》改編 長春電影製片廠1965年拍攝
《買牛、扒瓜園》 由曲劇《買牛》和越調《扒瓜園》兩個小戲組成河南省曲劇團、河南省周口專區越調劇團演出,北京電影製片廠1965年拍攝。
《山村新曲》 越調 由《夫妻倆》和《賣蘿筐》兩個小戲組成 河南省許昌專區越調劇團演出 毛愛蓮主演珠江電影製片廠1965年拍攝
《人歡馬叫》 豫劇 許昌地區豫劇二團演出 常香玉、任宏恩主演 西安電影製片廠1965年拍攝
《游鄉》 曲劇 河南省曲劇團演出 珠江電影製片廠1966年拍攝
《七品芝麻官 》 豫劇 河南省豫劇院二團、鶴壁市豫劇團聯合演出 牛得草、吳碧波主演 北京電影製片廠1979年拍攝
《卷席筒》 曲劇 鄭州市曲劇團演出 海連池、董秀娟、吳自力主演 西安電影製片廠1979年拍攝
《包青天》 豫劇 商丘地區豫劇團、安陽市豫劇一團、開封市豫劇團聯合演出 張寶英、吳清平主演河南省演出公司、香港金馬影業公司1980年聯合拍攝
《李天保娶親》 越調 根據越調《李天保弔孝》改編 周口地區越調劇團演出 馬蘭、陳靜、何全志主演北京電影製片廠1980年拍攝
《諸葛亮弔孝》 越調 周口地區越調劇團演出 申鳳梅主演 北京電影製片廠1980年拍攝
《白奶奶醉酒》 越調 許昌地區越調劇團演出 毛愛蓮主演 長春電影製片廠1981年拍攝
《包公誤》 豫劇 河南省新鄭縣豫劇團、開封地區豫劇團聯合演出 河南電影製片廠1981年拍攝
《智收姜維》 越調 舞台劇名《收姜維》 周口地區越調劇團演出 申鳳梅主演 珠江電影製片廠1981年拍攝
《背靴訪帥》 曲劇 舞台劇名《寇準背靴》 洛陽地區曲劇團演出 馬琪、周玉珍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1982年拍攝
《風雪配》 曲劇 河南省曲劇團演出 王秀玲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1982年拍攝
《洛陽橋》 豫劇 洛陽市豫劇團演出 曾廣蘭主演 西安電影製片廠1982年拍攝
《桃園喜》 豫劇 舞台劇名《小白鞋說媒》 商丘地區豫劇團演出 河南電影製片廠1982年拍攝
《程咬金照鏡子》 豫劇 珠江電影製片廠1983年拍攝
《樊梨花》 豫劇 開封市豫劇團、開封市實驗劇院聯合演出 河南電影製片廠1983年拍攝
《風雨情緣》 豫劇 舞台劇名《大祭樁》 河南省豫劇二團演出 王清芬、修正宇主演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1984年拍攝
《三全其美》 豫劇 舞台劇名《金雞引鳳》 洛陽地區豫劇二團演出 李金枝主演 北京電影製片廠1984年拍攝
《花槍緣》 豫劇 舞台劇名《對花槍》 洛陽市豫劇團演出 馬金鳳主演 西安電影製片廠1985年拍攝
《卷席筒續集》 曲劇 鄭州市曲劇團演出 海連池、董秀娟主演 西安電影製片廠1985年拍攝
《巧配鴛鴦》 豫劇 鄭州市豫劇團演出 王希玲主演 湖北電影製片廠1985年拍攝
《倔公公犟媳婦》 豫劇 河南省豫劇三團演出 長春電影製片廠1985年拍攝
《文帝殺舅》 豫劇 湖北省老河口市豫劇團演出 天山電影製片廠1985年拍攝
《棒打薄情郎》 豫劇 河北省邯鄲地區東風劇團演出 北京電影製片廠、河北電影製片廠1986年聯合拍攝
《芙蓉女》 豫劇 舞台劇名《宇宙鋒》 河北邯鄲東風劇團演出 北京電影製片廠1986年拍攝
《七奶奶》豫劇 舞台劇名《花打朝》 洛陽市豫劇團演出 馬金鳳主演 河南省演出公司、香港金馬影業公司聯合拍攝
《抬花轎》 豫劇 舞台劇又名《香囊記》 河南省豫劇二團演出 王清芬主演 浙江電影製片廠1986年拍攝
《武當仙袍》 豫劇 湖北省十堰市豫劇團演出 峨眉電影製片廠、河南電影製片廠1986年聯合拍攝
《丫環傳奇》 豫劇 河北邯鄲東風劇團演出 上海電影製片廠1986年拍攝
《倒霉大叔的婚事》 豫劇 許昌市豫劇團演出 任宏恩、艾立、湯玉英主演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河南電影製片廠1987年聯合拍攝
《鴛鴦戲水》 豫劇 鄭州市豫劇一團、二團演出 王希玲、小香玉主演 深圳影業公司1988年拍攝
《閻家灘》 曲劇 南陽市曲劇團演出 河南省電影公司、南陽市文化局1998年聯合攝制
《鄉村警官》 豫劇 李樹建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2002年拍攝
《幸運十點鍾》 豫劇 河南電影製片廠2003年拍攝
《我愛我爹》 豫劇 舞台劇名《老子兒子和弦子》 任宏恩 、王希玲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拍攝
《我愛我孫》 豫劇、東北二人轉 任宏恩、高秀敏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拍攝
《村官李天成》豫劇,賈文龍、汪荃珍主演,河南豫劇三團演出
《五世請纓》豫劇,王惠主演、河南省豫劇一團演出
《程嬰救孤》豫劇 根據《趙氏孤兒》改編 河南省豫劇二團演出 李樹建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2010年拍攝
《三哭殿》豫劇,賈廷聚主演
《桃花庵》 豫劇 河北邯鄲東風劇團演出 苗文花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河北電影製片廠2010年聯合拍攝
《清風亭》 豫劇 舞台劇又名《清風亭上》 河南省豫劇二團演出 李樹建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2011年拍攝
希望你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