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世界著名電影導演(如:斯皮爾伯格,呂克貝松,希區柯克,邁克爾貝等)簡介及作品介紹,非常感謝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
電影史上最具天才的懸疑片導演,他的攝影技巧總是與心理分析融成一體,但他更善於創造娛樂,《精神病患者》《後窗》《迷魂記》——恐怕沒有比他們更好的懸疑片了。
必看影片:《西北偏北》
馬丁·斯科塞斯
是一個流動的唱片圖書館,還沒有誰比他更善於在影片中利用各種音樂,幾乎盡善盡美的電影感覺,匹配上挖掘演員身上最好的潛力的能力,結果就是:最好的電影。
必看影片:《計程車司機》《禁閉島》《好傢伙》
史蒂芬·斯皮爾伯格
有一天你會將那些白日夢變成電影。」斯皮爾伯格曾經這么說過。按照這個基本原理,他能夠拍出既有娛樂性又有藝術性的電影似乎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但他的確既是一個狡猾的商人,又是一個藝術家,而他最大的天分在於,他能夠准確地把握住人們的觀點,並將這種觀點加以實現。
必看影片《ET》《拯救大兵瑞恩》《辛德勒的名單》
蒂姆·波頓
現代電影最大的謎題,其獨特的嗜好是極力破壞明星的形象,一個善於製造票房炸彈的導演,同時也是一個善於在畫布上揮灑的藝術家。
必看影片:《剪刀手愛德華》《大魚》
詹姆斯·卡梅隆
一個誇大狂,精通於以實際行動說明什麼叫「高投入,高回報」,例行公事是製造有史以來最昂貴的電影,雖然不能說是世界之王,但也相去不遠。
必看《泰坦尼克號》《阿凡達》《終結者》《異形》
呂克貝松
法國技術主義專家,具有強烈的視覺感和操作技巧。
必看影片:《這個殺手不太冷》《第五元素》
❷ 介紹世界級導演的書
英格瑪·伯格曼
又名 : Ingmar Bergman
職業 : 導演 編劇
所屬地區: 瑞典
出生地 : 瑞典
生日 : 1918年7月14日
魔燈與影像:伯格曼傳奇的電影生涯
法國電影導演弗朗索瓦·特呂弗(Francois Truffaut)第一次看伯格曼的電影時就說:「他已經做了我們做夢都想做的事。他寫電影,就如同作家寫書。不過他用的不是筆,而是攝影機。」1
另一位新浪潮電影大師艾力克·侯麥(Eric Rohmer)在談到伯格曼最偉大的電影之一《第七封印》(The Seventh Seal)時說:「這是一種在藝術中刻畫了時代——這里是中世紀——特徵的素樸,這個時代的精神為伯格曼成功地加以把握,沒有為賣弄學問所糟蹋,由於他那無可比擬的藝術才華,它才能將那些啟發他靈感的聖像畫的母題轉換為一種電影語言。他向我們呈現的形象與形式從來都不是沒有意義的,而是永遠原創的成果。他的藝術是如此天才,如此新穎,以至於我們由於對其中的問題的質疑以及從不間斷地尋求答案而忘記了藝術。很少有電影能提出這樣高的目標,更少電影能這樣完滿地實現它的野心。」2
波蘭最偉大的電影導演之一基耶洛夫斯基(Kieslowsky)心目中的電影聖人殿堂是由伯格曼、費里尼與塔爾科夫斯基三位構築的。他說,他夢想達到的境界是自己永遠無法企及的,只有伯格曼、塔爾科夫斯基與費里尼的部分作品已經達到了。而「它(指伯格曼電影的張力),連同其他東西,正是銀幕上的魔術誕生的地方:作為觀眾,你突然發現自己處於一種緊張狀態,因為你正處於一個由導演直接呈現給你的世界之中。這個世界是如此連貫、如此完備、如此簡潔,以至於你被它裹挾而去,感到它的那種張力,因為你意識到了人物之間的緊張。」3
「歐洲電影的聖三位一體」之一、有「第七藝術的魔術師」之稱的費里尼(Fellini)則說,「這部電影(指《野草莓》)我只看過一遍,但已經足以認識到伯格曼是一位多麼偉大的藝術家了。……將我跟他相比是在恭維我。伯格曼是一個真正的電影人,他使用任何手段,甚至幻覺,這是一種深奧的幻覺主義,它能夠以一種歡快的方式呈現問題重重、令人不安的現實。伯格曼與我惺惺相惜(Bergman and I share the same mutual sympathy)。」4費里尼心目中的另一位偉大的同行是黑澤明。他曾經邀請伯格曼與黑澤明赴羅馬拍攝《三個愛情故事》(每人拍其中一個),終因黑澤明的健康原因而未果。
而伯格曼本人卻說:「電影,雖然有著復雜的誕生過程,對我來說只是我對我的同類的說話方式。」同類?——是的,他指的就是我們人類。
人們用盡了贊美之詞來描繪伯格曼的形象,但是,我認為最恰當的方式仍然是:看呀!它們就在你眼前;看一看他的電影。如果你認為是好的,繼續看下去;如果你沒有任何感覺,那就算了——你或者是無可救葯的,或者不是我們的同類:也許是超人?
或許最貼切地界定伯格曼的電影地位的,是這樣一種評價,例如,當美國電影評論家薩繆爾斯(Charles Thomas Samuels)於1971年9月10日終於獲得伯格曼的采訪許可時(伯格曼極少接受采訪,晚年是例外),他的第一句話是:「伯格曼先生,我想從一個相當概括性的問題開始:如果要我用一個簡單的理由來說明你在電影導演中的卓越地位的話,我會說,那是因為你創造了一個特殊的世界——我們從別的藝術門類中那些偉大人物那裡已經熟悉了這些事情,可是人們卻很少在電影里做到這一點,而且永遠也達不到你的高度。」(參本書附錄「伯格曼訪談錄」)
這就是人們對伯格曼的基本評價:他使電影成為與繪畫、雕塑、建築、音樂、詩與戲劇並駕齊驅的藝術門類。
如果要用兩個關鍵術語來概括20世紀偉大的電影導演英格瑪·伯格曼(Ingmar Bergman, 1918-)的傳奇一生,那它們一定是「魔燈」(Magic Lantern)與「影像」(Images):它們恰好也是伯格曼的自傳與回憶錄的標題。5
魔燈,一種投影機;影像,光線在銀幕上的最終成像。一個是光源(the origin),源泉,它發生、發起、躍出;一個是結果、結局、目標與目的地(the end),它生成、形成、聚集。在這個從源起到目的地的光譜之間,是伯格曼一生的印跡:他的電影、他的影像、他的人生,而這一切,都源於孩堤時代的一套玩具:一盞魔燈。
❸ 世界著名導演及其代表作
1 盧米埃爾(1864~1948)
《工廠大門》、《火車到站》等
2大衛·格里菲斯(1875 1948)
《埃德加·愛倫·坡》 《陶麗歷險記》
3羅伯特·弗拉哈迪Robert Fleherty(1884-1951)(美國)
《北方納努克》、《工業化英國》、《亞蘭島人》、《路易斯安娜的故事》
4卓別林
《淘金記》、《城市之光》、《摩登時代》、《大獨裁者》、《凡爾杜先生》、《舞台生涯》等
5愛森斯坦
《戰艦波將金號》
6希區柯克
《蝴蝶夢》《後窗》
7奇士基耶夫斯基
《人員》(Personnel) 1975
《生命的烙印》(The Scar) 1976
《影迷》Camera Buff 1979
《機遇之歌》(Blind Chance) 1982
《永無休止》(No End) 1984
《十誡》(The Decalogue) 1988
《維羅尼卡的雙重生命》(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que) 1991
《藍》(Blue) 1993
《白》(White) 1993
《紅》(Red) 1994
8波蘭斯基
《鋼琴師》
9小津安二郎
《有生以來初次看到的》《一念之差》《浮草》
10黑澤明
《七武士》《姿三四郎》《羅生門》
11塔可夫斯基
《鄉愁》《鏡子》
12米哈爾科夫
《列寧在1918》、《鄉村女教師》、《這里的黎明靜悄悄》、《辦公室的故事》
13斯皮爾伯格
《拯救大兵瑞恩》《逍遙法外》《少數派報告》 《失落的世界》 《侏羅紀公園》 《A·I·人工智慧》
14阿巴斯
《何處是我朋友的家》《生生長流》
15陳英雄
《夏天的滋味》《三輪車夫》
❹ 世界著名電影導演及其代表
斯坦利.庫布里克(美國)代表作:2001太空漫遊、發條橙
呂克貝松(法國)代表作:殺手萊昂、第五元素
克里斯托弗·諾蘭(英國)代表作:記憶碎片、致命魔術、盜夢空間
❺ 世界著名電影導演都有哪些
1、史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 Allan Spielberg),1946年12月18日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導演、編劇、製片人。
1974年,完成了個人首部電影長片《橫沖直撞大逃亡》。1975年,執導了驚悚電影《大白鯊》,憑借該片獲得了第33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導演提名。
黑澤明人物評價
黑澤明電影里的人物,大部份是悲觀生命里的積極者,他們的價值觀從來不會被現實的社會污染,當中的人物不時為更崇高的理想作出犧牲,令人傷感,但始終維護著人類的希望,是一種有份量的影響。
❻ 世界十大著名導演
作為一個喜歡電影的同學,我來說一下我心目中能排上世界十大著名的導演。
1.彼得·傑克遜 Peter Jackson
代表作有《指環王》系列,《霍比特人》系列等等。
對,就是他,這個「愛放鴿子」的導演吳宇森,如果不是喜歡看電影的朋友,很少有人知道,好萊塢大片《碟中諜2》居然是一個華人導演的,吳宇森導演的暴力美學,那才是真正的暴力+美學,據說就連昆汀都是他的粉絲,由此可見吳宇森的地位。
碼字不易,喜歡的小夥伴給個贊吧。
❼ 電影史上著名導演及其作品有那些
1.世界十大電影導演排行第一位是史蒂芬·斯皮爾伯格,這是毫無爭議的,再難找到一位導演在商業與藝術間游刃有餘,把商業與藝術結合的天衣無縫.他的電影不失娛樂,同時兼備極高的藝術性,而更多的則是人文關懷,這就是他區別於好萊塢另兩為超級大導盧卡斯和卡梅隆的地方.
2.喬治·盧卡斯 這是對各位大導演的訪談記錄.星戰公映那年,郎·霍華德23歲,「當電影結束時,我一句話沒說,走出劇場,又排了一個半小時的隊買票,又看了一遍。」他後來成為盧卡斯的弟子,出師後導演了《魔繭》、《阿波羅13》、《美麗心靈》等科幻影片和科學家傳記片。
那年,詹姆斯·卡梅隆也是23歲:「看《星球大戰》讓我驚喜得要尿褲子。我從椅子上跳了起來,天哪,誰做的?我告訴自己,嗨,伙計,我也要拍這樣的電影。我就這樣辭去了卡車司機的工作。」7年後他導演了科幻巨片《魔鬼終結者》,又過10年拍了《泰坦尼克》。
那年,彼得·傑克遜只有15歲:「看《星球大戰》改變了我的一生。多麼神奇,又多麼貼近我們平凡人的人生,那是外星,可一樣臟兮兮,很親切。」眾所周知,長大後,他導演了《指環王》三部曲。
那年,斯皮爾伯格31歲:「那些特效跟真的一樣,讓我眼花繚亂。我愛死它了。故事好演員也好。」他本來就是盧卡斯的好友,兩年後,他接連導演了《第三類接觸》、《E.T》、《侏羅紀公園》、《迷失的世界》、《人工智慧》、《少數派報告》等科幻大片,《世界大戰》等等.
那年,雷德利·斯科特40歲:「看了《星球大戰》,我傻眼了。我對我的製片人說:『我們還等什麼?這么棒的東西居然不是我拍的。」他急起直追,兩年後導演了《異形》,又過三年拍了《銀翼殺手》,在影史十大科幻片中分別排名第四和第一。
3.雷德利·斯科特 斯科特是位才華橫溢的大導演,他的《銀翼殺手》和《異形》位列影史最經典科幻電影第一和第四.近年他的《角鬥士》掀起了史詩片浪潮,《黑鷹墜落》其高超的鏡頭語言,剪輯水準和《拯救大兵瑞恩》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有人說他帶動起好萊塢的史詩風潮,也親手用《天國王朝》毀掉了史詩片.然而,有多少人看過導演剪輯版的《天國王朝》?
4.彼得·傑克遜 《指環王》成就了傑克遜,傑克迅造就了《指環王》.他的《指環王》達到了既巧奪天工而又渾然天成的境界,完美這個詞也許最適用於《指環王》三部曲.
5.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在藝術道路上堅持不懈的他成為銅臭的好萊塢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從《不可饒恕》開始,佳作不斷,給影迷們帶來了一次次心靈的洗禮.
6.馬丁·西科塞斯 隨便挑選他的幾部代表作中的一部就能使他名留影史.但是每每在奧斯卡搬獎典禮上看見他失落的背影,總是有些悲傷.
7.奧利弗·斯通 最倍受爭議導演恐怕非他莫屬了.
8.詹姆斯·卡梅隆 將老詹排這么後也非本意,只是他近10年不拍故事長片實在另人失望.
9.呂克·貝松 他的電影總給人以似好萊塢而又非好萊塢的感覺.詭異這個詞我覺得最能形容他的電影.
10.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畢竟他多年沒有佳作問世了,但是《教父》影響至今不衰
❽ 世界最偉大的20位導演有哪些
1、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於1946年12月18日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市,猶太人血統,電影導演、編劇和電影製作人。
代表作品:《辛德勒的名單》、《拯救大兵瑞恩》、《侏羅紀公園》、《林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