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影《1921》走進北大喚起青春共鳴,這部電影是講述什麼故事的
據媒體報道,將於7月1日上映的電影《1921》於2021年5月13日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舉辦首場發布會,電影主創團隊走進北京大學,與北大師生同塑建黨初心。此消息在社交平台上引起了網民們的廣泛關注與討論。
部分網民認為正是五四運動,讓我國由舊民主主義革命進入新民主主義革命,而北京大學正是新民主主義革命以及五四運動的主陣地;又有部分網民認為,北京大學素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標榜,在北京大學的身上,我們正可以看到中華民族近代以來的拼搏以及醒悟。而《1921》這部電影主要是講述什麼樣的故事呢?以下筆者來講一下。
一、從舊民主主義革命到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國的重要時間節點上世紀20年代,其實那是一個迷茫的時期,在君主立憲道路被否定之後,中國能否走資本主義道路成為了擺在無數人面前的一個問題,而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創立標志著中國從此擁有了一條新的道路,而也正是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中國人民逐漸從站起來到富起來走向強起來。
② 如何評價北大電影《星空日記》
作為一部學校的宣傳片,又是現在高考的時間段播放,這成功的。與前兩部作品不同,這部《星空日記》在青春主題上更注重展現追逐夢想的過程。
《星空日記》微電影迴避了以往主旋律式傳播大學精神的套路,故事立意在一個極不靠譜的有摘星夢想的學生身上,關注夢想在青春這個舞台上和現實發生激烈碰撞的時刻,圍繞夢想是最真的現實,對夢想和青年人腦海中的北大精神進行詮釋。
《星空日記》幕後製作:
此片由北京大學出品,由北大教務長辦公室、教務部、黨委宣傳部、藝術學院聯合攝制。北大新聞發言人蔣朗朗表示,正如片中人物所說,一百多年來,「我們都是被別人笑過了之後才站在這里」。
對於有理想的青年學子而言,北大正是這樣一個平台,在這里遙望星空,在這里腳踏實地,在這里追逐夢想。青春的日記就是一部追夢的日記。此片主創人員大部分是北大的,還有很多的北大校友回來客串角色,是一部非常有特色的作品。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星空日記
③ 如何理解北大的微電影《男生日記》和《女生日記》 - 知乎
《男生日記》是2012年北京大學為紀念114周年校慶新拍的宣傳片,以理工男何小冬的視角講述了他在校園中與未名湖、流浪貓等景象的合影,以及與昔日女友江小夏之間的情感糾葛。影片通過何小冬與女友的回憶,表達了愛情與成長的主題。何小冬逐漸理解了作為藝術生的女友的情懷,從不懂到理解,影片試圖表達愛情是大學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能夠教會人們成長。
《女生日記》由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於2011年出品,是學院五周年院慶宣傳片。影片以江小夏為主角,通過她的故事探討了藝術、生活、成長等主題。江小夏一開始非常自信和驕傲,但在經歷了一系列挫折後,她成長了,真正懂得了藝術和生活的真諦。影片通過江小夏的故事,展現了從「知道」到「懂得」的過程,強調了對美和生活的深刻理解。
兩部微電影通過不同的視角,講述了大學生活中的情感與成長,表達了愛情、藝術和生活之間的深刻聯系。它們不僅關注了情感的表達,更探討了成長與自我認知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