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00字。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
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准則, 這24個字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
⑵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心得體會600字
思路:根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展開,並結合自己的觀點加以說明。
任何社會都需要核心價值,從當代中國的實際情況看,我們迫切需要提煉出適應時代要求、引領時代發展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這主要因為:
一是我國人口眾多,需要核心價值來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凝聚人心。
二是多元價值差異共存,需要核心價值來規范、引領和主導。
三是價值缺失和偏離,需要核心價值來培育、強化和糾偏。
核心價值包括核心價值體系、核心價值觀和核心價值風尚三個部分。十六屆六中全會明確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以後,十八大用三個「倡導」來表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即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個「倡導」的內容各有側重,又互相聯系,構成一個整體。
核心價值觀科學表述要符合三個條件:
第一,核心價值觀應當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所有公民和一切組織,具有普遍的適用性、針對性、規范性和約束性。如果只對部分人、部分組織起作用,不能稱為整個社會的核心價值觀。任何只針對部分人的價值、章程都有其特定的適用范圍,而一個國家的核心價值必須是適合所有公民的。
第二,這些概念應當是同一個層次的概念,不能有高有低。現在提出的核心價值觀有三個層面,每一個層面的四個詞都是同一個層次,都很整齊,講的是同一個層面的問題,同時又深刻把握了這一層面的實質和核心。
第三個條件,就是在對外交往中能夠准確地翻譯成外文而沒有歧義。這一點在傳播中國文化、加強對外交流、樹立中國形象等方面至關重要。十八大報告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符合這三個條件,具備這三個特點,是經過深思熟慮、精雕細琢後提出的。
⑶ 觀主義核心價值觀念的心得體會300字
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心得體會
黨的十八大曾首次以「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24個字來高度概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組成。這是我黨大力弘揚中國夢的時代契機下是最直接的助推力和精神動力,是與我國的發展緊緊相依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以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為目標,堅持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相結合的時代背景下實現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最核心的體現。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無疑是繼續邁大步子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體現。我國的發展道路,歷來都是建立在我國的基本國情之上的,將全民族人民的共同願望作為目標,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現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發展,長期以來都堅持改革開放,與時代接軌,與全球接軌,最終目的就是將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一宏偉中國夢付諸於實踐中,落實在行動上。我黨成立的出發點便是實現人民的利益,黨和政府的一切行動和政策都是為了群眾,讓老百姓享有自由、民主和平等,享有法律和政策的保護,享有應該享有的福利。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適應當今我國發展趨勢的又一次精神力量提升。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實現偉大中國夢的進程全面鋪展開來,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是我黨在長期發展過程中不斷摸索形成的,是我黨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強大精神動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是對我黨長期奮斗以來形成的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進一步認知,需要我們不斷鞏固和加強對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政策領悟和形勢分析。始終把堅持黨的領導和貫徹我黨的基本路線作為前提,解放思想,杜絕固步自封,始終做到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和求真務實。緊緊依靠群眾,發揮群眾精神,不斷推動改革創新。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我們不斷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學習,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引領我們的思想,不斷形成精神共識。要堅持不懈的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武裝自己,大力弘揚黨的群眾路線的優越性和領導性,狠狠把我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實質,深入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學習領悟,增強自身的精神力量。把「三個倡導」和實際相結合,做好本職工作,盡好本職力量,真正融入到實現偉大中國夢的隊伍當中去。
⑷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微電影讀後感300字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志,則國志」,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我們是祖國未來的希望,我們更應該去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或許現在的我們翅膀還是稚嫩的,談不上為國貢獻,談不上敬業奉獻,但作為小學生我們能做的還很多很多.
從「最美媽媽」吳菊萍到「最美司機」吳斌,城市的美麗不再局限於山水風景,更在這一批批道德模範的身上彰顯.一個瘦弱的女性用雙手托住高空墜落的孩茲,一個堅強的司機用危難時刻的冷靜拯救一車的乘客,普通人身體里迸發出的驚人力量,讓我們感受到了驚人的力量.
在學校里,我們平時要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要把文明禮儀意識化為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的自覺行動,形成人人走文明路、說文明話、做文明事、當文明人的好風尚,讓文明禮儀之花開滿我們的校園.我們不僅要爭做道德高尚的學生,而且也要做有教養的人,個人獨處則超脫自我,能管好自己的心;和人相處則與人為善,能管好自己的口.所以,我們更應該加強品德修養,埋頭讀書,抬頭做人,爭做品德高尚、富有教養的文明學生.
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我要爭做最美的小學生,從現在起更應該刻苦學習文化知識,學好各門功課,做好每一件小事,不斷地充實自我,提高自我和完善自我,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實現自己的將來的夢想而努力奮斗
⑸ 怎麼寫社會主義f核心價值觀心得
資本主義的核心價值是以「個人」為出發點的「自由主義」精神,可以濃縮為一個「私」字;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是:不以個人為出發點的「整體主義」精神,可以濃縮為一個「公」字。「為私」與「為公」的基點,就是二者最本質的差異!所以,「精忠報國、天下為公」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最合理、最經典、最給力的選擇!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必須體現出與「資本主義核心價值」的最大異同!那什麼是資本主義的核心價值呢?這就是以「個人」為出發點的「自由主義」精神。西方的一切政治、經濟、文化都是在維護「自由主義」這個核心價值。【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心得體會】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心得體會。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恰恰是不以個人為出發點的「整體主義」精神,從淺層次講是以「國家」為整體,從深層次講是以「整個世界」為整體,追求大同與追求自由,這就是中西方核心價值最本質的區別!
「自由主義」的靈魂是「私」,「整體主義」的靈魂是「公」,「為私」與「為公」就是二者最核心的核心、最本質的本質!抓住這條主線,一切爭論與彷徨都將迎刃而解。毫無疑問,「天下為公」就是「整體主義」的最佳詮釋!雖然「天下為公」出自《禮記》,但真正闡發它、使它揚名四海的還是得益孫中山的力量。所以為了創新,則需再加一個對應的典故,它必須有足夠的凝聚力與號召力,全面衡量,「精忠報國」是最佳的選擇!
「自由主義」與「整體主義」並沒有好壞對錯 的分別,它們是「普世價值」的兩個基本點。就像太極圖的陰陽兩極,它們是互補互成的關系。比如:我國在改革開放以前,因過份強調「整體主義」而扼殺了「自由主義」,結果導致了社會經濟舉步維艱;同樣,早期資本主義因過份強調「自由主義」也嘗盡了苦果,在馬克思主義激烈批評的影響下,西方也做了深刻的反思,融入了許多社會主義的元素,現在的資本主義早已今非昔比!
⑹ 作文社會主義價值觀的體會(300-400)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國家層面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從社會層面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從公民層面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形成了一整套成體系的價值觀。這24個字反映的是國家目標、社會取向、個人准則,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對中華文化優秀傳統的繼承,是整合社會力量、凝聚社會共識、解決和化解社會矛盾的重要思想工具。一經公布便引起了廣泛的共鳴。
如今的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思想文化的頻繁交流、利益訴求的不斷分化,各種價值觀交織碰撞,加之人們思想的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的增強,官僚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不斷滋長,使得人們的思想多元化,凝聚思想上的共識變得愈加困難。近年來,諸如對老人摔倒扶不扶、公交上該不該讓座、「到此一游」此類問題的爭論,從某種層面上看,折射的就是價值觀的沖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心得體會。
古語有訓:涓流成海、積土成山。社會由個人組成,每個人選擇怎樣的價值觀、追求怎樣的理想信念、秉承怎樣的道德底線,決定了整個社會價值觀的基礎和面貌。面對紛繁復雜的形勢、社會思想的多元、多變的觀念,就愈加需要我們凝聚一種精神力量,在各種價值觀的交鋒和博弈中,尋找到人們認識的「最大公約數」,淬煉統一的精神「內核」,從而把握住正確的方向,形成強大的發展「合力」。通過深入挖掘、培養和弘揚自己的核心價值觀,凝聚全民共識,這對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引領社會全面進步,都有著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在這樣一個社會思想多元化的時代背景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全社會的主動參與,從人們思想的共鳴和交匯處匯聚起發展進步的強大正能量。如何在多元思想的社會中踐行核心價值觀?首先,闡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要從理論上進行深入闡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何從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闡釋?繼承了中華文化哪些優秀傳統?反映了哪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讓群眾真正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並通過學校教育、理論學習、社會宣傳等各種方式,廣泛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形成一種激發正能量的良好氛圍,只有內化於心,才能外化於行。其次,領導幹部要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雖然廣大群眾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體,但作為黨員領導幹部,打鐵還需自身硬,一定得帶頭踐行,把這項任務擺上重要位置,以核心價值觀規范和要求自己,帶好頭、領好路,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從而影響更多的群眾,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榜樣。第三,加快對核心價值觀的制度化和日常化,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轉化到工作的各項制度中,轉化到人們的日常行為准則中,滲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讓人們隨時隨地感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深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和認同,從而更好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是全體公民的事,是我們的立身之本,是我們的責任更是義務。我們應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人人學習,人人踐行,讓優秀傳統文化繼續發揚光大。
⑺ 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心得體會,簡潔,通俗。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練為12個詞24個字,即,「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及最高抽象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12個詞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不僅簡明扼要、簡約朴實、簡潔通俗地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表達,而且更為當今中國社會的核心價值觀構建提出了新要求。下面從三個方面談談學習體會:
一、通過十八大精神的學習,進一步理解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科學內涵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建設目標,也是從價值目標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居於最高層次,對其他層次的價值理念具有統領作用。富強即國富民強,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經濟建設的應然狀態,是中華民族夢寐以求的美好夙願,也是國家繁榮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質基礎。民主是人類社會的美好訴求。我們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實質和核心是人民當家作主。它是社會主義的生命,也是創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特徵。它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文化建設的應有狀態,是對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的概括,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支撐。和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體現了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生動局面。它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在社會建設領域的價值訴求,是經濟社會和諧穩定、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對美好社會的生動表述,也是從社會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它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屬性,是我們黨矢志不渝、長期實踐的核心價值理念。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發展的自由,是人類社會的美好嚮往,也是馬克思主義追求的社會價值目標。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價值取向是不斷實現實質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權,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公正即社會公平和正義,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權利的獲得為前提,是國家、社會應然的根本價值理念。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過法制建設來維護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實現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的制度保證。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是從個人行為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它覆蓋社會道德生活的各個領域,是公民必須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則,也是評價公民道德行為選擇的基本價值標准。愛國是基於個人對自己祖國依賴關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調節個人與祖國關系的行為准則。它同社會主義緊密結合在一起,要求人們以振興中華為己任,促進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自覺報效祖國。敬業是對公民職業行為准則的價值評價,要求公民忠於職守,克己奉公,服務人民,服務社會,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職業精神。誠信即誠實守信,是人類社會千百年傳承下來的道德傳統,也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點內容,它強調誠實勞動、信守承諾、誠懇待人。友善強調公民之間應互相尊重、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會主義的新型人際關系。
⑻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心德
資本主義的核心價值是以「個人」為出發點的「自由主義」精神,可以濃縮為一個「私」字;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是:不以個人為出發點的「整體主義」精神,可以濃縮為一個「公」字。「為私」與「為公」的基點,就是二者最本質的差異!所以,「精忠報國、天下為公」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最合理、最經典、最給力的選擇!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必須體現出與「資本主義核心價值」的最大異同!那什麼是資本主義的核心價值呢?這就是以「個人」為出發點的「自由主義」精神。西方的一切政治、經濟、文化都是在維護「自由主義」這個核心價值。【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心得體會】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心得體會。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恰恰是不以個人為出發點的「整體主義」精神,從淺層次講是以「國家」為整體,從深層次講是以「整個世界」為整體,追求大同與追求自由,這就是中西方核心價值最本質的區別!
「自由主義」的靈魂是「私」,「整體主義」的靈魂是「公」,「為私」與「為公」就是二者最核心的核心、最本質的本質!抓住這條主線,一切爭論與彷徨都將迎刃而解。毫無疑問,「天下為公」就是「整體主義」的最佳詮釋!雖然「天下為公」出自《禮記》,但真正闡發它、使它揚名四海的還是得益孫中山的力量。所以為了創新,則需再加一個對應的典故,它必須有足夠的凝聚力與號召力,全面衡量,「精忠報國」是最佳的選擇!
「自由主義」與「整體主義」並沒有好壞對錯 的分別,它們是「普世價值」的兩個基本點。就像太極圖的陰陽兩極,它們是互補互成的關系。比如:我國在改革開放以前,因過份強調「整體主義」而扼殺了「自由主義」,結果導致了社會經濟舉步維艱;同樣,早期資本主義因過份強調「自由主義」也嘗盡了苦果,在馬克思主義激烈批評的影響下,西方也做了深刻的反思,融入了許多社會主義的元素,現在的資本主義早已今非昔比!
中國的改革開放是一個「矯枉過正」的過程,我們在引進「自由主義」的同時,也逐漸丟掉了自己的核心與本質,用儒家的話講就是丟掉了「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氣質。當今世界最大的危機還是「自由主義」過度膨脹的失衡,因此,在經濟上崛起的中國,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都應該承擔起更大的責任與道義。當然,這也與我們找回自己的核心價值觀是密不可分的。「精忠報國、天下為公」既是中國的需要,也是世界的需要!
為什麼馬克思主義最終在蘇聯易幟,卻能在中國生生不息、發揚光大?這與中國的文化底蘊是分不開的,中國文化歷來強調整體思維、辯證分析,最顯著的例子就是中醫,頭痛不一定醫頭、腳痛不一定醫腳,這種整體思維、辯證施治,恰恰與馬克思的哲學觀息息相通、不謀而合。中國人潛意識中的這種文化底蘊將為馬克思主義的創新提供無限的源泉。「精忠報國、天下為公」是中國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的完美融合與最佳共鳴!
⑼ 社會主義價值觀心得體會100字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歷史證明,一個國家和民族,貧弱落後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精神空虛。人民有信仰,國家才有力量。
⑽ 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與感悟
1、我們都知道,一個人的發展是由一個人的價值觀決定的,如果把這個觀點擴大,擴大到全中國,那麼就是每個走向復興的民族,都離不開價值追求的指引,每段砥礪奮進的征程,都必定有精神力量的支撐。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是他的精神可以永垂不朽。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我們的信仰、希望、力量源泉,它將引導著我們向更光輝的未來行進。
2、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大力推進、持續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弘揚,「在人的心靈里搞建設」,久久為功,馳而不息。黨的十八大報告關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論述,是黨的一大理論創新和理論貢獻。
3、「三個倡導」的提出,引發了社會各界的積極思考,在理解上出現了不同視角,在詮釋上出現了不同表述。我閱讀了施芝鴻先生的理解了解到:「三個倡導是分別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而進行的。從國家層面看,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從社會層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從公民個人層面看,是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毛澤東一再強調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關系,這三個層面的社會主義價值觀的表述,也體現了同樣的思想方法。在這個基礎上,有利於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表述讓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了更加深刻地了解,也為我們更好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打下堅實的基礎。
4、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一位普通的公民,要努力踐行和自覺要求這一核心價值觀,特別是個人層面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內容,孔子雲:人無信不立。要求公民誠實勞動,信守承諾,誠信待人。友善,要求公民間應互相尊重,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會主義的新型人際關系。
5、愛國,是一位公民的基本素養和基本要求。國家是一個人存在的基礎,作為這個國家的公民就要忠於自己的國家,熱愛自己的國家。古有屈原為國投江,今有為國土抵制日貨。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做到不污衊國家,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為社會主義事業添磚添瓦就是極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