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ps,ae,視頻製作60hz和144hz有區別嗎
有區別和電影每秒18張畫面一樣,現在是數字影像。高赫茲數字影像也是視屏剪輯的一個指標
㈡ HZ和FPS的區別
...暈。。。。呵呵
關於pc的赫茲(Hz)是只電腦屏幕的畫面刷頻率,不同於fps。
FPS是圖像領域中的一個術語。
FPS(Frames Per Second):每秒傳輸幀數。
Frames Per Second更確切的解釋是「每秒鍾填充圖像的幀數(幀/秒)」。FPS是測量用於保存、顯示動態視頻的信息數量。通俗來講就是指動畫或視頻的畫面數。例如在電影視頻及數字視頻上,每一幀都是靜止的圖象;快速連續地顯示幀便形成了運動的假象。每秒鍾幀數 (FPS) 愈多,所顯示的動作就會愈流暢。通常,要避免動作不流暢的最低FPS是30。某些計算機視頻格式,每秒只能提供15幀。
簡單的說: Hz 是硬體本身 而fps是與圖像本身有關的
㈢ 120hz刷新率對看電影影響大嗎
120hz刷新率對看電影影響大。
120Hz刷新率就是1秒可以顯示120個畫面,比主流屏幕,顯示更流暢絲滑、無拖影,操作更跟手。
1、OPPO Find X2 Pro:作為120Hz超高刷新率的代表,支持120Hz刷新率+3K QHD+三星最新最牛素質屏幕(據說是業界最頂級素質的屏幕),6999元起。
2、三星S20:120Hz+2K屏幕+HDR10+,沉浸式大視野,感官效果極為出色,6999元起。
3、realme 真我X50:驍龍765+30W閃充+120Hz刷新率+超級4攝,價格誘人(2999元起)。
注意事項:
刷新率分為垂直刷新率和水平刷新率,一般提到的刷新率通常指垂直刷新率。垂直刷新率表示屏幕的圖象每秒鍾重繪多少次,也就是每秒鍾屏幕刷新的次數,以Hz(赫茲)為單位。刷新率越高越好,圖象就越穩定,圖像顯示就越自然清晰,對眼睛的影響也越小。
刷新頻率越低,圖像閃爍和抖動的就越厲害,眼睛疲勞得就越快。一般來說,如能達到80Hz以上的刷新頻率就可完全消除圖像閃爍和抖動感,眼睛也不會太容易疲勞。
㈣ 為什麼所謂200Hz120Hz的液晶電視,放1080P的3D電影的時候只能24Hz,帶上眼鏡閃死人的!
首先,24那不是HZ,詳細的應該為幀,這是電影拍攝時一秒所拍攝的膠片張數,使用24就是因為人眼睛的延遲,所以就算24,也感覺不到閃的。
其次,電視的60HZ,指的是每秒最多可變換的次數,如果你拿一幅圖片,或者把一個電影暫停,那麼電影永遠都是顯示這一幀,而顯示器仍然是在以60HZ的頻率來工作。這兩個沒有直接的聯系。
第三,3D電視的刷新,目前3D的電視分為偏光和快門兩種,在顯卡上設置的刷新率來說,快門的可以達到120HZ,因為它要左右眼各60HZ的交替切換。而偏光則和普通的電視的刷新沒有任何的區別,都是60HZ。這種刷新,也叫做場頻或者垂直刷新率。而目前3D電視廠商宣稱的120HZ 240HZ甚至更高的刷新,全都是指的行頻,這根本就不是一個概念來的,如果要用快門式來看3D,那麼需要場頻在100HZ以上的。而偏光的,則永遠都只有60HZ的。
因此,你先要把這三個概念要分清楚,這三個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來的。
㈤ 23.976、29.97、59.94 這些幀率是怎麼回事和24、30、60有什麼區別
帶小數點的是標准幀率,整數的是不規則幀率。
電影要在電視上播出,需經過一番比較復雜的技術處理。為符合電學規范,如NTSC制式,應用在影片上精確數值為59.94Hz,這樣就出現了29.97這個數字。稍加換算即可得出:29.97÷30×24=23.976。
(5)HZ微電影花絮擴展閱讀
幀率和人類視覺
人類視覺的時間敏感度和解析度根據視覺刺激的類型和特徵而變化,並且在個體之間不同。人類視覺系統每秒可處理10到12個圖像並單獨感知它們,而較高的速率則被視為運動。當速率高於50 Hz至90 Hz時,大多數研究參與者認為調制光(如計算機顯示器)穩定。
這種調制光的穩定感被稱為閃爍融合閾值。然而,當調制光是不均勻的並且包含圖像時,閃爍融合閾值可以高得多,數百赫茲。關於圖像識別,已經發現人們在不間斷的一系列不同圖像中識別特定圖像,每個圖像持續少至13毫秒。
視力的持久性有時會導致非常短的單毫秒視覺刺激,其感知持續時間在100毫秒到400毫秒之間。非常短的多個刺激有時被認為是單個刺激,例如10毫秒的綠色閃光,緊接著是10毫秒的紅色閃光,被感知為單個黃色閃光。
㈥ 電影一秒拍24張,那換成頻率單位是24HZ還是12HZ還是48HZ
當然是24Hz,頻率即每秒重復的次數。
㈦ 屏幕刷新頻率是啥意思 60hz 144hz啥區別啊
簡單講就是1秒鍾能顯示多少幀(畫面)。刷新率越高,畫面越流暢。
刷新頻率是對於CRT顯示器(CRT顯示器是一種使用陰極射線管的顯示器)來講,屏幕上的圖形圖像是由一個個因電子束擊打而發光的熒光點組成,由於顯像管內熒光粉受到電子束擊打後發光的時間很短,所以電子束必須不斷擊打熒光粉使其持續發光。對於LCD來說則不存在刷新率的問題,它根本就不需要刷新。因為LCD中每個像素都在持續不斷地發光,直到不發光的電壓改變並被送到控制器中,所以LCD不會有「不斷充放電」而引起的閃爍現象。
電子槍從屏幕的左上角的第一行(行的多少根據顯示器當時的解析度所決定,比如800X600解析度下,電子槍就要掃描600行)開始,從左至右逐行掃描,第一行掃描完後再從第二行的最左端開始至第二行的最右端,一直到掃描完整個屏幕後再從屏幕的左上角開始,這時就完成了一次對屏幕的刷新,周而復始。這樣我們就能夠理解,為什麼顯示器的解析度越高,其所能達到的刷新率最大值就越低。一般來講,屏幕的刷新率要達到75HZ以上,人眼才不易感覺出屏幕的閃爍,CRT顯示器的刷新率是由其行頻和當時的解析度決定的,行頻越高,同一解析度下的刷新率就越高;而行頻一定的情況下,解析度越高則它所能達到的刷新率越低。
對於傳統顯示器來講,刷新頻率越低,圖像閃爍和抖動的就越厲害,眼睛疲勞得就越快。有時會引起眼睛酸痛,頭暈目眩等症狀。因為60Hz正好與日光燈的刷新頻率相近,所以當顯示器處於60Hz的刷新頻率時會產生令人難受的頻閃效應。而當採用70Hz以上的刷新頻率時可基本消除閃爍。因此,70Hz的刷新頻率是在顯示器穩定工作時的最低要求。
此外還有一個常見的顯示器性能參數是行頻,即水平掃描頻率,是指電子槍每秒在屏幕上掃描過的水平點數,以KHz為單位。它的值也是越大越好,至少要達到50KHz。
㈧ 液晶電視屏幕刷新率60HZ,觀看高清電影會出現拖尾嗎如果買200HZ的有那個必要嗎
人眼的分辨是58.5hz,只要高於這個數值就不會感到拖尾,比如以前的顯像管電視,您感到拖尾了嗎?那就是50hz的,也就是說,刷新率的影響並不大.
實際上真正出現拖尾現象的是液晶的"響應速度"說白了就是從一個色階編導另一個色階的時間,最早液晶電視賣的不如等離子好就是因為響應速度太長,有16ms之長,而現在的液晶電視大部分都能達到4ms的響應速度,效果已經很好,
當然,提高刷新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減輕拖尾現象,但絕對不可能消除.建議您如果預算充裕且比較喜歡觀看快速運動視頻,比如賽車,足球等節目,可以購買200hz的,如果一般家用60hz足夠.
㈨ 90HZ的刷新率有什麼作用
所說的60Hz屏幕,90Hz屏幕,120Hz屏幕,甚至144Hz屏幕,指的是屏幕支持的刷新率能夠達到60Hz, 90Hz, 120Hz甚至144Hz。
屏幕刷新率
首先需要了解下屏幕刷新率。一般意義上將,屏幕刷新率指的是屏幕每秒所能描繪出多少個畫面。60Hz刷新率的屏幕,每秒可以描繪出60個畫面。120Hz刷新率的屏幕,每秒就可以描繪出120個畫面。
CRT和液晶屏幕的刷新率區別
在電子晶體管時代,CRT顯示器,也就是我們以前看到的像個箱子樣的顯示器,它的成像原理和液晶的成像原理不一樣的。CRT顯示器的刷新率代表了畫面閃爍的頻率。一般來講,需要達到85Hz,屏幕才不會感覺到明顯的閃爍。而液晶顯示屏就不一樣了,只要這個畫面上的信息沒有變化,在成像上,是不會出現閃爍的。
60Hz,90Hz,120Hz,144Hz刷新率屏幕的應用
一般我們平時使用的屏幕為60Hz刷新率的屏幕,這個程度的刷新率足夠應用於日常的任何工作。我們眼睛也不會感覺出有什麼不流暢感。 但在打那種競技游戲,比如射擊游戲(絕地求生),看那些動作電影,由於畫面運動感很強,畫面在不斷的切換,需要有高刷新率的屏幕來支持顯示這么多的畫面。
舉個例子:拍電影,閃電俠從0米跑100米,1秒鍾跑完,其中每1米有一個畫面,那就是說整個過程有100張畫面。60Hz的屏幕只能顯示其中的60張畫面,90Hz的屏幕可以顯示90張畫面,比60Hz的屏幕好點,幾乎全部顯示了。 那120Hz的屏幕和144Hz的屏幕,就可以完全顯示100張畫面了。實際體驗看,120Hz和144Hz的屏幕看的是非常流暢,不錯過每個畫面,90Hz屏幕看,也是很流暢的,但60Hz的畫面表示「很不爽」,幾乎漏了一半的畫面。
這個就是不同刷新率屏幕的作用——流暢度不同。刷新率越高,畫面看起來越流暢。
高刷新率屏幕的缺點
雖說高刷新率屏幕帶來了畫面流暢的享受,但也有缺點。
非常耗資源。需要處理器做更高效的處理。勢必會提高能耗,從而降低手機的待機時間。
影響液晶屏幕的壽命。 因為需要不斷的刷新屏幕,加重了屏幕的負擔,會從一定程度上降低液晶屏幕的壽命。
其他顯示效果一般。目前顯示技術有限的情況下,因為需要提供高刷新率,需要犧牲掉其他的一部分顯示效果,比如解析度不會很高,目前高刷新率基本都是在1080p的解析度下面,4K的解析度就不支持,所以看高刷新率的屏幕,顆粒感比較嚴重。 再比如會降低色域,色彩表現不是很好,顯示色彩有時會失真,等等。
也許將來,隨著顯示技術的不斷發展,可以克服掉這些缺點。生活總是要有一點期待的,不是嗎?
㈩ fps和Hz是什麼意思
FPS:圖像領域中的定義,是指畫面每秒傳輸幀數,通俗來講就是指動畫或視頻的畫面數。
Hz :指電脈沖,交流電波形,電磁波,聲波和機械的振動周期循環時,1秒鍾重復的次數。
FPS測量用於保存、顯示動態視頻的信息數量。每秒鍾幀數越多,所顯示的動作就會越流暢。通常,要避免動作不流暢的最低是30。某些計算機視頻格式,每秒只能提供15幀。
Hz很小的單位,通常在其前面加上k(千),M(百萬),G(十億),T(萬億)等數量級單位。
KHz,千赫茲,是頻率,也可以說是采樣率,一般都是44.1KHz的,因為這是音樂CD的標准。
KHZ 千赫茲:千赫,縮寫是kHZ或KHZ,它是交流電(AC)或電磁波(EM)頻率的單位,等於1000赫茲(1000Hz)。這個單位也用於信號帶寬的度量和描述。
(10)HZ微電影花絮擴展閱讀
FPS也可以理解為我們常說的「刷新率(單位為Hz)」,例如常在CS游戲里說的「FPS值」。在裝機選購顯卡和顯示器的時候,都會注意到「刷新率」。一般設置預設刷新率都在75Hz(即75幀/秒)以上。
例如:75Hz的刷新率刷也就是指屏幕一秒內只掃描75次,即75幀/秒。而當刷新率太低時我們肉眼都能感覺到屏幕的閃爍,不連貫,對圖像顯示效果和視覺感官產生不好的影響。
電影以每秒24張畫面的速度播放,也就是一秒鍾內在屏幕上連續投射出24張靜止畫面。有關動畫播放速度的單位是fps;
其中的f就是英文單詞Frame(畫面、幀),p就是Per(每),s就是Second(秒)。用中文表達就是多少幀每秒,或每秒多少幀。電影是24fps,通常簡稱為24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