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北京高校联合电影节的影节简介
主办方: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承办方: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分团委
合作高校: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中央戏剧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等北京其他高校 11月-次年5月
颁奖典礼时间:次年5月
『贰』 北京高校联合电影节北京高校联合电影节简介
北京高校联合电影节是由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分团委承办,并得到众多北京高校大力支持和参与的一项电影活动,旨在展示当代大学生电影才华。以下是该电影节的详细介绍:
主办单位:由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分团委承办。
参与高校:得到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众多北京高校的大力支持和参与。
活动核心:鼓励大学生原创,以公益为主题。电影创作被视为一种社会责任的实践,学生们通过电影记录生活,表达自我,展现年轻活力和创新思维。
活动目的:旨在利用电影的力量传播公益理念,让大学生们在创作中体验到公益的力量和价值。
活动时间:从每年的11月持续到次年的5月中旬,期间学生们可以尽情创作和交流。每年的颁奖晚会作为活动的高潮,通常会在5月中旬举行,对优秀作品进行表彰,并激励参与者。
『叁』 我国都有哪些电影节
中国长春电影节
中国长春电影节创办于1992年,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举办的具有国际性的国家级电影节。每两年举办一次,与中国电影华表奖隔年举办。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吉林省人民政府、长春市人民政府主办;长春市人民政府、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事业管理局、吉林省文化厅、中国电影发行放映输出输入公司、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和长春电影制片厂联合承办 。本届电影节的宗旨是:友谊、交流、发展。电影节组委会将聘请电影界各方面专家组成评委会。本届电影节设下列奖项:1、最佳华语故事片奖(包括合拍故事片);2、最佳外语故事片奖;3、优秀华语故事片奖;4、优秀外语故事片奖;5、最佳编剧奖;6、最佳导演奖;7、最佳男主角奖;8、最佳女主角奖;9、最佳男配角奖;10、最佳女配角奖;对获奖者,电影节组委会分别颁发金鹿杯、银鹿杯,证书和奖金。
中国珠海电影节
中国珠海电影节创办于1994年,原名“中国珠海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节”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从1996年的第二届起改为现名,电影节本着加强内地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电影界的交流与合作,而且将跨出两岸四地的范围,逐步接纳评选海内外由华人担任主创人员的影片,朝着“国际华语电影节”的目标发展。
中国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广电总局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北京电视台影视部、中国电影报社、北京市电影公司、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影基金会、北京市学生联合会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的一项大型文化活动。
她创建于1993年,是当今中国每年始于春季的第一个电影节。其权威性受到电影界人士普遍认同,被誉为中国电影界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奖。历届有多部获奖影片后来在国内政府奖、金鸡奖、百花奖和东京、柏林、西班牙等国际电影节获得各种奖项。 "大学生电影节"以"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为宗旨,以"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为特色,在教育、文化和影视三界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电影前辈凌子风、著名导演谢铁骊、谢晋等曾为大学生电影节题词,希望大学生电影节能推动中国电影的发展。
"大学生电影节"还是中国青年导演初试艺声的舞台,霍建起、张扬、金琛、施润玖等新生代导演曾在这里首次获奖,最佳处女作奖和艺术创新特别奖的设立传达出大学生们对影坛新鲜力量的期待和鼓励。
"大学生电影节"不但赢得电影创作者和大学生观众的青睐,还获得国家广电总局及相关政府部门的认同,在广电部2001年召开的北戴河会议中,赵实部长两次提到"大学生电影节"对我国电影事业及高校文化所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大学生电影节日益成为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民间电影活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电视台、凤凰卫视中文台、《北京晨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等80余家媒体对电影节进行系列报道,电影节闭幕暨颁奖晚会在广电总局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欢聚一堂》栏目、北京电视台等重要媒体多次播出,取得较大反响。
"大学生电影节"于每年的4月20日--5月4日之间召开。电影节组委会秘书处办公室设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目前,第九届电影节已在积极进行。她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参赛影片几乎囊括最新优秀国产影片,学生评委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参与人数居国内电影节之最。 本届电影节设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观赏效果、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艺术创新特别奖等奖项,在大学生投票推选的基础上,由大学生和青年评论家组成的评委会评定。电影节主会场设在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此外还将在北京20余所著名大学放映参赛影片,观影人次达20余万人次。
"大学生电影节"还将举办专题影展、专题讨论和专题讲座等众多学术活动,集中学界、业界各路英豪,共同探讨最新热门影视话题。老中青年导演与演员,在新片首映式、参赛片剧组见面会、著名导演专题研讨会等活动中与大学生欢聚一堂。"大学生电影节"不仅是大学生的电影盛会,也是电影人的青春聚会。
"大学生电影节"还对大学生自己拍摄的录像作品进行评奖。"大学生录像作品大赛"是国内唯一面向大学生的影视文化赛事。今年的参赛片规模和评奖规模进一步扩大,参赛对象扩展到香港,关注群体成直线上升。
中国台北电影节
由台北市政府主办、台北市文化局承办,台湾电影文化协会、台湾艺术大学执办。始于1998年,每年一届。 是台湾地区重要的电影盛会,从第四届开始把主题定位于“城市、市民、学生”,并由以国际城市为主题的“城市影展”、以“台北电影奖”“台北主题奖”为况赛单元的“市民影展”、以及以国内外学生作品为主的“国际学生电影金狮奖”三部分级成。
中国电影金鸡奖
该奖始创于1981年
『肆』 中国大学生电影节的概述
中国大学生电影节,又称“大学生电影节”,是个综合性质的集合概念。具体是以中国各个城市官办高校为核心,相关机构联合举办的电影文化评奖活动。每年一届颁奖典礼,有很多名人风采,这种境界,在千万人的掌声和叫喊声中微笑自如走上舞台。成功来自成功的心态,大学生电影节主题是青春激情,拥有年轻就拥有资本。
目前主要以中国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为时间最长,至2011年已举办了18届,在国内具有广泛知名度和影响力。近年来,各大城市为丰富在校大学生文化生活,纷纷举办电影节,已经举办的有:广州大学生电影节、上海大学生电影节、杭州大学生电影节、天津大学生电影节、南京大学生电影节、成都大学生电影节、重庆大学生电影节、太原大学生电影节、武汉大学生电影节等。
(1)北京电影节
中国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诞生于1993年,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发起,经国家广电总局、教育部和北京市委批准,成为由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一项大型文化活动。是每年国内的第一个电影盛会,因此被誉为中国电影的“第一声春雷”。
中国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一般在每年的4月20日到5月中旬举行。1993年开始,累计有一百万之多的中国大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举办期间,国内众多媒体对大学生电影节给予了大量的报道和关注。
中国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被誉为中国电影界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奖。历届有多部获奖影片后来在国内政府奖、金鸡奖、百花奖和东京、柏林、西班牙等国际电影节获得各种奖项。电影前辈凌子风、著名导演谢铁骊、谢晋等曾为大学生电影节题词。
中国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还举办专题影展、专题讨论和专题讲座等众多学术活动,集中学界、业界各路英豪,共同探讨最新热门影视话题。大学生电影节还对大学生自己拍摄的录像作品进行评奖。大学生录像作品大赛是国内唯一面向大学生的影视文化赛事。
(2)杭州电影节
中国杭州大学生电影节,以“时尚的年代,张扬的个性,前卫的影像,无际的网络”,构筑了最前沿的创作新势力、审美新情趣。将新电影带进校园生活,将校园生活打造成新电影,架起了梦想与现实的桥梁,放飞希望。全民总动员,和电影亲密接触;明星全接触,心灵震撼激荡;电影之旅,新势力彰现阳光!
中国杭州大学生电影节,为浙江省内大学校园影响力最大、参与人数最广的鼎盛活动之一。组委会由浙江省教育厅、共青团浙江省委、浙江省学生联合会、杭州市文学艺术届联合会、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杭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6家单位组成,并由21所高校增加到全省四地23所高校,辐射大学生达到30万人次,于一个月内在28个学校的校区里放映300场优秀的国产艺术电影,举办隆重开闭幕式和新势力影人面对面活动,精彩纷呈。
中国杭州大学生电影节,系列活动之一的“国产电影校园展映周”,在各高校开展,丰富课余生活。“金桂奖”和“新势力奖”,抢占了大众的眼光,电影展映、明星云集,在业界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3)成都电影节
主办单位:成都大学生电影节组织委员会、“影响社杯”
协办单位: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音乐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成都大学
首席媒体支持: 影响社、三杯水DV文化网、新势力影像联盟
媒体支持:成都DV联盟、中华DV网、中国DV影视网、中国DV联盟、DV江湖、逆天原创DV网、大众DV杂志、成都商报、成都晚报、成都日报、成都网络电视台、
『伍』 戴睿的个人经历
戴睿,2006年毕业于纽约电影学院导演专业。
2006年,任先锋影像杂志《DV@时代》副主编,同年戴睿和著名编剧程青松创立了民间电影组织“电影森林”,吸引了一批年轻电影人加入,并开始创作了第一部电影短片《继续想念》 ,该片作为2006年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wide-angle单元参展影片。
2007年,戴睿作为编剧导演制片人的短片《六神无主》上映,由史可担任主演,该片获得JVC东京国际录影节特别推荐,也作为美国圣丹斯电影节“独立精神”竞赛单元入围影片。
2008年,纪录片作品《从心开始》, 该片是512四川大地震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官方纪录片,获得2009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特别奖。
2009年,戴睿编剧《歌舞青春》(High School Musical),迪士尼HSMSMG华谊兄弟出品和发行。
2011年,出版个人书籍《快乐是件悲伤的事》(One For Sorrow, Two For Joy)。
2013年, 戴睿执导了由华谊兄弟和腾讯网联合出品的《美人季》 ,颇受好评;还获邀担任了第四届北京高校联合电影节评委会主席。 同年执导了中国首部网络反腐题材自制剧《青春忏悔录》。
2014年 ,戴睿执导了由陈妍希、郑恺、孙坚、包贝尔、唐艺昕等主演的青春喜剧电影《年少轻狂》 (Young for you)。 电影《年少轻狂》剧组参加了2014年6月15日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式红地毯。
2015年3月,戴睿受邀参加了2015北京国际电影节之高峰论坛和北美华人导演短片展论坛,并上台做精彩发言。
2015年5月,创立了北京思睿映画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专注于电影项目研发及制作。
2015年11月13日,戴睿执导的电影《年少轻狂》全国公映。
『陆』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承办单位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北京市委批准,由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主办, 由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报社、中国教育电视台、 北京电视台、 北京广播电视台、中国电影基金会、北京电影家协会、北京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团委、北京市学生联合会、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等单位联合承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执行承办,自1993年起已成功举办21届。
她是每年度中国第一个电影节,其权威性受到电影界人士的普遍认同。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以“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为风格,以“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为大旗,树立了不同于其他所有电影节的全新形象,在教育、文化和影视三界产生广泛影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华社、《中国电影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凤凰卫视中文台、东方卫视等100多家媒体对历届电影节予以深入报道。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学生评委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参与人数居国内电影节之最。主办高校多所,联办高校百余所;每年观影人次逾20万,参赛、参展影片几乎囊括所有最新优秀国产影片。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还举办专题影展、专题讨论、专题讲座、导演研究和社会调查等学术活动,集中学界、业界各路英豪,共同探讨最新热门影视话题。老中青导演与演员在新片首映式、影片剧组见面会、著名导演专题研讨会等活动中与大学生欢聚一堂。大学生电影节不仅是大学生的电影盛会,也是电影人的青春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