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欧洲三大电影节各自特点是什么,他们选片品味有何区别
欧洲三大电影节——戛纳、柏林、威尼斯,各自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崇高艺术追求,是世界电影领域内含金量最高的奖项之一。
报名参展资格及评审制度相似,无国界限制,强调“独一份”。入围官方评选的影片需在电影节前12个月完成制作,未在本国以外地区商业运作,未参加过其他国际影展,且未在网上发布,竞赛短片不超过15分钟。
三大电影节评选机制采用“评审团”制,包含知名导演、演员、编剧等,与参选影片制作或商业运作无利害关系者不可成为评审团成员。
欧洲三大电影节基本信息及奖项设置如下:
戛纳国际电影节,创立于1939年,举办于每年五月中旬。奖项分为六个单元,其中主竞赛单元最受关注,一种关注单元针对新锐导演和小众佳片。
威尼斯电影节,创办于1932年,被誉为“国际电影节之父”,在电影黄金年代为诸多电影大师提供了舞台。
柏林国际电影节,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创立于1951年,每年2-3月举行,逐渐弱化政治属性,让艺术回归。
三大电影节采取“精英政治”评选机制,评审团质量决定了其影响力。担任主席的电影人来自行业不同领域,极富声望。
华人电影工作者担任三大电影节主席情况,展现了华语电影在三大电影奖上的战绩及质量。
欧洲三大电影节历史悠久,其评选制度虽有优劣,但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首屈一指。无论个人还是国家,获得这些奖项均为极高荣誉。
真正的影迷不应迷信电影奖项,好电影不论得奖与否,其光芒都不可忽视。戛纳电影节被誉为含金量最高的电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