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题材 > 用格式塔原理分析电影作品

用格式塔原理分析电影作品

发布时间:2023-05-09 15:35:34

㈠ 格式塔心理学电影理论的特点

格式塔心理学电影美学过分强调主体的能动性,突出整体性的意义,把它抬高到与事物的本来感知不甚符合的抽象地位,作为变形、失真等艺术形式的依据,这显然是唯心主义的。但是,他们从心理学角度对电影现象的审视开拓了电影研究的视野。

㈡ 格式塔心理学电影理论的理论形成

德国心理学家麦克斯·威特海默、M.科勒、K.考夫卡等人创立的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研究意识经验和人的行为,认为意识经验自成“格式塔”——完形,强调感知过程中主体的能动作用,反对心理现象的元素分析、刺激—反应公式和反射论,提出“心理场”、“物理场”和“行为场”等新概念。格式塔心理学重视研究艺术,尤其是视觉艺术。德国心理学家雨果·明斯特伯格的《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1916)和威特海默的《运动影像的实验研究》(1917),以格式塔的“整体构成”原理解释影像的似动现象和深度感的幻觉,认为似动现象和深度感不仅产生于生理的视觉暂留现象,而且依赖于把影像组织成更高层次的动作整体的“特殊的内心体验”——“完形”过程,是大脑的积极参与“添加给静止影像”的结果。格式塔心理学还用注意、记忆、想象、情感等心理范畴对应说明电影的特写镜头、视角变化、剪辑形式和叙事结构,用“自愿受骗”解释观众认同银幕形象的“心理学游戏”。德国心理学家鲁道夫·爱因汉姆在《电影作为艺术》(1932)一书中系统研究了视觉表现手段的发生学元素,根据格式塔心理学强调的“心理结构能力说”提出“局部幻象论”,鼓吹无声电影的艺术表现力。(参见“局部幻象论”)法国电影理论家让·米特里的《电影美学与心理学》也借用格式塔心理学的审美知觉整体论原理研究影像、全景镜头、主观镜头、景深镜头、移动镜头、彩色、蒙太奇和音乐诸电影元素。

㈢ 格式塔心理学电影理论的介绍

运用格式塔心理学原理研究活动影像和电影的感知过程和审美特征的理论。

阅读全文

与用格式塔原理分析电影作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天堂爱情公寓4 浏览:210
为媒体行业创作一个故事性微电影 浏览:466
缺席的时光电影在哪里看 浏览:748
温泉艺技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519
哪里可以看带英语字幕的电影 浏览:855
x战警死侍电影迅雷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543
深圳红石电影院在哪里 浏览:50
电脑看电影如何调亮 浏览:883
老电影暖春在哪里看 浏览:43
大年初一的电影有哪些2021 浏览:729
活力广场电影院 浏览:512
小门神电影资源 浏览:569
情事电影2014迅雷链接 浏览:179
经典美国80电影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254
欲乱宴会电影西瓜 浏览:75
2014国庆有什么电影 浏览:566
国产电影资源网址 浏览:315
出轨找小三微电影 浏览:232
龙少打架电影叫什么 浏览:693
电影任逍遥迅雷下载 浏览: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