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短片電影《判若雲泥》觀後感
導語:《判若雲泥》一上映,就在國際、國內影壇取得了不菲的成績,近期還榮獲了:第十四屆瑞士shnit國際短片節亞洲區評審團大獎、挪威西北歐國際電影節最佳攝影等國際知名電影節大獎。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關於電影《判若雲泥》的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董阿成導演給人的第一印象是知性內斂的,他樂於和你分享他對電影的看法,哪怕只是一個細節,都被他賦予了無限的構想與創造。
《判若雲泥》雖然是董阿成作為導演的第一部作品,但是其成熟的拍攝手法,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富有深度的電影世界。
《判若雲泥》不論是從劇情上或是影像風格上,都沒有進行刻意的設計和鋪墊,沒有大的戲劇沖突,沒有過多的形象定位,有的也只是一個小側面、一個小視角或者一個小故事,卻巧妙地向大家揭示了電影的主題。而恰恰是這些最真實的電影手法,深深地觸動了大眾的情感。
正因如此,《判若雲泥》一上映,就在國際、國內影壇取得了不菲的.成績,近期還榮獲了:第十四屆瑞士shnit國際短片節亞洲區評審團大獎、挪威西北歐國際電影節最佳攝影等國際知名電影節大獎。與此同時還獲得了2016“中國夢”原創網路試聽節目推選活動的多個獎項。此外,憑借著這部短片電影本身的藝術價值,《判若雲泥》更被譽為“微電影‘走出去’的代表之作”。
阿成導演說:《判若雲泥》的成功,在他的意料之中,又在他的意料之外。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的影壇,又誕生了一位努力、認真、視角獨到的優秀導演。據悉,董阿成導演的第二部作品即將面世,這是一個發生在無人沙漠區的故事,是對人性的深度解讀,這部作品不僅凝結了阿成導演的心血,更是秉承了阿成導演特有的風格,讓我們拭目以待!
影片並不長,可是卻深刻的揭露了人性,人性本善。世界上有兩種東西不能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人心是最難讀懂的東西,一時的沖動可釀成彌天大禍,然而有時一點善舉 也可以讓人驀然回首放下屠刀。人心是相悖的,善惡都在一念之間。這部影片說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
簡單得來說,影片描述了一個幾度想自殺的犯人逃出監獄,飢腸轆轆得來到一家饅頭鋪,他想殺了店主來填飽飢餓的肚子,然而店主看見了他,並且給了他兩個饅頭,他為了報答店主用自己的自由換取店主舉報的賞金。影片最後是犯人改過自新並繼承了饅頭鋪。
《判若雲泥》用極其簡單的場景,並不復雜的人物關系,為我們展現了一個罪犯心理的轉變。電影題目“判若雲泥”表示的意思就是前後差距十分大,逃犯感受到老爺爺給予饅頭的溫暖舉動後放棄了自己過去的想法,不再逃避犯下罪惡應承擔的責任,接受了法律的制裁。也許他已經受夠了時刻提心吊膽,飢腸轆轆的日子,老爺爺的那份無私的關愛將逃犯心理那一點僅存的僥幸輕輕抹去。即使是惡人,在危難的時候,收到這樣一份禮物,也會有所觸動吧。逃犯暴露自己身份不僅把自己送進了監獄,還間接地使老爺爺得到了賞金。幾個饅頭換來了上萬元的賞金,老爺爺也許怎麼也想不到,自己的舉報是那個被打動的逃犯策劃好的感恩。善良的行為終會得到回報。
幾個饅頭雖然不算貴重,但老爺爺的善良與真誠確實動人心弦,有著沉甸甸的愛的重量,是善良行為的感化,是真情與關愛的傳遞。雜念與邪惡在真情面前,顯得無力與渺小。質朴的關愛在面臨危險,面對邪惡時更顯得可貴與閃光。
2. 怎樣給電影/微電影起個好名字
簡單要求的是電影片名里不要出現太過高級的詞彙。在片名的選定上可以動一點小腦筋耍一些小聰明,但是一定要保證觀眾可以領會,否則會適得其反。例如實際上翻譯的很有水準的《超能陸戰隊》(Big Hero 6),直譯「六個大英雄」,翻譯將「6」寫作「陸」,「超能陸戰隊」這個翻譯就有了神韻。但由於大部分觀眾並不知道這之間的關聯,而電影和「陸戰隊」也沒什麼關系,所以乾脆就把電影名改成「大白」了。
3. 微電影《初見》故事介紹或觀後感
很久沒有這樣的作品了,做得這么純粹,沒有很多瑕疵,只能這么說,這個設計確實戳中我的淚點了,一想到自己以後也就是相親大軍的一員,這不是自卑,只是我認為事實可能會是這樣,盡管自己幻想過多少次,鼓起勇氣多少次,爭取多少次,那也許又會有另外的聲音了,那是你自找的,可是我會說,我必須得要尊重我的內心,不能因為別人想什麼,想要我怎樣,我就將就的算了,這件事不行。
以上是我內心最直接的感受和想法,也許過於感性。但我就是這樣的,我不想改變自己。
看完這個片,其實還是感受到了一些其他的。。。。比如整個色調,音樂,演員,情節都恰到好處。男主角的各個條件,車,房 和女主角的生活瞬間拍的很美,第一眼會讓自己覺得,世界上其實還有很多自己想得到的東西的,還是有很多東西需要去努力的。想要一個向女主角一樣漂亮的妻子,男主角一樣的優秀,能夠做到《初見》。不論是他的事業和生活,以及胸襟。真的能夠能夠把那種心底的想要好生活的慾望引出來。
我能得到的是什麼,我覺得他就好像一滴清新的水洗凈了我的眼角,一股清風拂過我的臉頰。
。。。。。。。
。。。。。。。
(還是想說,自己看完後情緒很不平靜,所以語言組織不過來!!!)
4. 你覺得盛一倫的演技怎麼樣
我感覺盛一倫即便是微揚一下嘴角,那可都是帶著溫度的!從紅極一時的《太子妃升職記》到正在熱播的《漂亮的李慧珍》,他在戲中固有多面,生活里卻始終恪守著「本心」,溫暖又真實。這位集帥氣、可愛、羞澀於一身的清正少年,堅定道路、從容前行,他值得大家所有的愛。
盛一倫顏值高,在現實生活中比較慢熱,似乎給人外表高冷,精緻帥氣的第一印象。他氣質清冷如謫仙,卻略帶小腹黑又傲嬌,盡管盛一倫不善言辭 ,但在《太子妃升職記》中也表現出了相當可以的體能 ,讓人對高冷霸氣的太子齊晟角色慾罷不能 。演技是相當好了。《太子妃升職記》中盛一倫一夜間變身風姿飄逸的謫仙郎君,他飾演的太子齊晟有著火熱的內心和冷峻的外表,一舉一動、神情氣場和原著貼合度極高,通過肢體和眼神表達了劇中大量情感元素。盛一倫對人物塑造的駕馭能力,無論是文戲還是武戲,他在演技和身材管理上都做到高分 。
5. 劇組是怎麼找演員的
其實早在劇本階段,選角就已經開始了。每個角色,在編劇的腦子里一定都有一個對應的演員形象作為參照。或者,導演、製片方提供幾個有可能的演員給到編劇,會對編劇在劇本寫作的階段,和大家對最終的人物想像更貼近。畢竟,演員的選擇受制於很多客觀的因素,而每個演員都有自己獨特的氣質,即便是飾演同一個角色,也是千姿百態的。有的項目,還會因為最初的角色和最終的演員無法很好的匹配,而按照演員修改調整劇本。作為導演,在現場根據演員當時的狀態及時做出調整,也是很重要的一個能力。因為最終觀眾不會管你中間發生了什麼,他們只有一個簡單粗暴的要求:好看。得想辦法讓觀眾接受並信服這個角色。
在經過劇本階段,針對從編劇心裡長出來的人物經過反復討論過後,劇本有了初稿,選角導演(不是所有國內的劇組都有特別同意的規范,也有叫演員統籌,也有叫演員副導演)就要根據這些角色聯系主要演員了。通常會要根據演員們的片酬、檔期、受歡迎程度,搭配至少三種以上的組合方案。然後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讓導演和演員見面。這個見面不是試鏡,是一個相對放鬆的狀態。我很重視這個環節,也很重視演員給我的第一印象。見面的過程,就是聊天,什麼都聊,我會盡量根據不同演員的狀態和性格去誘導他。這是我了解演員的方式,我想要了解最真實放鬆狀態下的這個人。每個人都有性格橘拍衡標簽,你是什麼樣的人,其實某些程度上取決了你作為演員時更適合飾演什麼樣的角色。《畫江湖之不良人》中的每一個主要演員,都經過了這樣的溝通。雖然我想讓觀眾對這些動漫角色從外形上認同,但首先,要先讓我從內心裡認同這個演員。選角是一方面,導演對演員在現場的調整也是很重要的,我很擅長現場調控演員,但首先我必須真正接受這個演員,才有可能發掘到演員最真實的一面中,屬於這個角色的氣質,或者是碰撞出來的火花。
關於試鏡,一般會是選角導演篩選演員時的一個資料儲備,其實是對基本演技的一個考核賀消。有的時候一個性格內向的乖乖女,普通見面可能沒有辦法感受到她飾演冷血殺手的感覺。但如果導演足夠了解一個演員的話,也不完全依賴於這個步驟,每個導演的工作習慣和方式不一樣吧。比如王瀧正,是我和王偉在街邊擼串時瞎聊,忽然一拍即合決定讓他演上官雲闕。所有人的反應都是:先都是瞪大眼倒吸一口氣,三秒之後,開懷大笑:我靠,可以哎! 事實證明,真的很可以。因為我們之前在拍戲的過程中,包括後來殺青之後,都有很多密切的交流,我知道他一定能演的了。演技是我挑選演員的唯一標准,但每個演員的本質會決定他更適合詮釋導演想要的哪種感覺的角色。包括傾國傾城這兩個演員,當我們決定一定要找姑娘來演的時候,基本就確定了一個基礎,一定不能真丑,得可愛,讓觀眾每次看到他們都很開心,是很喜感的角色,但不是丑角。
再有就是試妝的過程。有的角色,在上妝之後的狀態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個必須要考慮到觀眾在第一眼看到這個角色時的感覺是否正確,圓做造型會要根據最終的呈現效果和導演的想法,來做調整。
經過大致這么幾個階段,常規情況下就完成了對一個角色的選定。但我可以告訴大家,基本上每個項目都不可能像以上所說的那樣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