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國內比較好的影展
FIRST青年電影展(FIRST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是每年7月份於青海省西寧市舉辦的具有國際性質的電影賽事,由西寧市人民政府、中國電影評論學會主辦。FIRST青年電影展致力於推廣青年電影人早期作品,鼓勵評獎為主。
獲獎名單
第12屆(2018年)
最佳劇情片
《郊區的鳥》
最佳導演
拉華加《旺扎的雨靴》
最佳演員
池韻《美麗》
最佳藝術探索
《馴馬》剪輯·古濤
一種立場
《狂熱自白》
最佳紀錄片
《四個春天》
最佳劇情短片
《運轉法則》
評委會大獎-長片類
《I Am Truly A Drop of Sun on Earth》
評委會大獎-短片類
《Fauve》
特別提及
The Burden
第11屆(2017年)
最佳劇情片: 《小寡婦成仙記》
最佳導演: 蔡成傑《小寡婦成仙記》
最佳演員:塗們《老獸》、鄭人碩《川流之島》
最佳紀錄片:《囚》
一種立場:《殺瓜》
最佳藝術探索 :《笨鳥》
最佳短片:《野潮》
最佳動畫實驗片: 《異域》
評委會大獎·長片: 《入黑之時》
評委會大獎·短片: 《於是我們把金魚放進了泳池》
第10屆(2016年)
最佳劇情片:張濤《喜喪》
佳導演獎:張濤《喜喪》
最佳演員獎:孫伊涵《我心雀躍》
最佳藝術探索:馬凱《中邪》
最佳短片獎:於鐳《造化》
最佳實驗/動畫獎:趙易《八里溝》
最佳紀錄片獎:黎小鋒、賈愷《昨日狂想曲》
「一種立場」獎:金行征《消失在黎明前》
評委會大獎(國際短片類):Guido Hendrikx《Among Us》、Klara Kochańska《The Tenants》
評委會大獎(國際長片類):空缺
第09屆(2015年)
青年競賽單元:
最佳劇情長片:德格娜《告別》
最佳導演:王一淳《黑處有什麼》
最佳紀錄片:顧曉剛《種植人生》
最佳演員:趙炳銳《命運速遞》
佳藝術貢獻獎:翟義祥《還俗》
最佳短片:周鉅宏《見光》
評委會大獎(短片):Vlad Marsavin《塞巴斯蒂安》
評委會大獎(長片):Laura Bispuri《處女之誓》
學生競賽單元:
最佳紀錄片:馬倩雯《活著》
最佳劇情片:範文翰《原諒》
最佳動畫/實驗片:張林《魚》
評委會大獎:Laura Spini《完整的你》
第08屆(2014年)
青年競賽單元:
最佳劇情長片:忻鈺坤《心迷宮》(原名:《殯棺》)
最佳導演:忻鈺坤《心迷宮》
佳演員:黃河《原來你還在》、黃璐《雲的模樣》
最佳藝術貢獻獎:宋曉飛《白相》(攝影)
最佳紀錄長片:黃肇邦《子非魚》
最佳短片:程亮《關於上海的三個短片》
評委會大獎(長片):Tamar van den Dop《Supernova》
評委會大獎(短片):Jean-Bernard Marlin《La Fugue》
學生競賽單元:
最佳劇情片:甘劍宇《小學雞大電影》
最佳紀錄片:陳一線《醫院里的中國》
最佳實驗片:張徐展《陰極射線管的神秘儀式》
評委會大獎:Oscar Sharp《The Karman Line》
第07屆(2013年)
青年競賽單元:
最佳劇情片:郝傑《美姐》
最佳紀錄片:傅榆《藍綠對話實驗室》
佳短片:施君涵《華麗緣》
最佳導演:郝傑《美姐》
最佳演員:馮四《美姐》
最佳編劇:郝傑、葛夏《美姐》
最佳攝影:徐偉《甜蜜十八歲》
最佳美術:栗存旺《美姐》
最佳剪輯:高則豪《目擊者》
最佳配樂:藤原尚紀《我們永遠在這里》
評委會特別獎:高則豪《目擊者》
大學生競賽單元:
最佳劇情片:Brian O』toole《周日早上》
最佳紀錄片:阮建恆《沉漁》
最佳動畫片:Jonathan Langager《約瑟芬與蟑螂》
最佳實驗片:樊夢悅《它的故事》
評委會特別獎:文牧野《BATTLE》
第06屆(2012年)
「大學生影展」短片競賽單元:
最佳實驗片:劉方白《9Nine》
最佳紀錄片:屈詩航《劉立武》
最佳劇情片:潘智欣《代駕》
最佳動畫片:Pablo Serrano《Eso te pasa por borroco》
評委會特別獎:張子龍《西廂》、Jeff Sousa《The Hirosaki Players》
「一戟即中」青年電影推選單元:
最佳剪輯:孟超、孫一凡《頂缸》
最佳攝影:盧晟《這里,那裡》
最佳編劇:楊南倩、秦海璐、鄧勇星、葛文喆、席然《到阜陽六百里》
最佳音樂:Yongmin moon(韓國)《這里,那裡》
最佳美術:李桃《小老頭與電影院》
最佳導演:郝傑《光棍兒》
最佳演員:秦海璐《到阜陽六百里》
最佳紀錄片:范立欣《歸途列車》
最佳故事片:鄧勇星《到阜陽六百里》
評委會特別獎:馬莉《京生》
『貳』 杜汶廣的個人履歷
杜汶廣出生在一個普通的鄉村家庭,寬松的家庭氛圍,培養了他熱愛生活,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和質朴堅韌的個性。上小學二年級時,因為在課本劇《你們想錯了》的表演中,成功扮演一名握著手榴彈恐嚇方誌敏的匪兵,而喜歡上了表演,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上師范學校時,開始頻頻登台表演,說相聲、演小品,自編自導自演的搞笑音樂劇《阿混當模特》,引起了全校不小的轟動,被譽為笑星。
學校畢業後,杜汶廣雖然沒有機會再上台表演,而被分配到所在地區的一所鄉村小學做代課老師。但是他把講台當做舞台,對人生的第一份工作認真負責,兢兢業業,努力做好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課余時間他積極組織學生開展課外活動,在學校文藝會演中,他編導的兒童相聲劇《我是雷鋒》,獲得高度評價。同時在教學方
面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他輔導的數學尖子,多次獲得全鄉奧數冠軍。因為一直割捨不下對表演熾熱的愛,再加上月薪只有150元的收入,他決定尋找機會,尋找一個更大的表演舞台。 後來,他得知徐州市有個「蘭成藝校」,由馬季的徒弟韓蘭成創辦,於是杜汶廣在工作間隙報名參加了該校山東快書班的學習,師從山東快書大師高元鈞的徒弟劉立武先生,後經劉先生及徒弟陳曉鵬地悉心指教,使他初次在曲藝方面有了專業的學習。
一次偶然的機會,杜汶廣參加了一個大型的招聘會,招聘會上他看到有招收演員的表演培訓班,於是他向家裡要了800塊錢,本以為家境不是很寬裕的時候母親不會同意,沒想到母親竟然答應了,更沒想到這次的選擇竟改變了他的一生。
在培訓班中,他有幸認識了表演的啟蒙老師李秀良老師,在短短的14節表演培訓課上,他認識了表演,也第一次知道演員是個怎樣的行業。由於每節課上的出色表現,李老師被眼前這個學生的熱愛、細心和執著所打動,並推薦他去考專業表演院校——南京藝術學院。
為了考上南藝,他借來了高中的課本,每周末下了班,騎上一個小時的路程去參加文化課的補習班。他一邊工作,一邊復習,經歷了人生黑色的六月。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拿到了南藝的錄取通知書。那一刻他也堅定了這一生努力的方向。
演藝
杜汶廣深知道這個機會來之不易,他到了南藝,更加如魚得水、如飢似渴地學習表演。不放過任何一個上台的機會,不怠慢任何一個小角色,更不放過一處小小的表演細節。他平時為人謙和,但是對於專業卻很較真,「細就是戲」,有時候為了一個細節會和同學爭得面紅耳赤,最後相持不下,就請其他同學做觀眾,來評判哪種方案最好。因為這點,全班也相互影響,一心撲在排練場,有時候排練到深夜,傳達室的大爺要鎖門了,他們就到門口的路燈底下排練,不知不覺又排到了凌晨三點。在塑造人物方面,杜汶廣戲路寬廣,善於把握小人物的心態和性格的多面性,再加上認真敬業的工作態度,同學們都喜歡找他搭檔。在一次匯報演出中,全班有八個段子,他扮演了七個角色,而且個個角色活靈活現、深入人心。有人說他是表演的「變色龍」,他卻說,「這是我的偶像達斯丁·霍夫曼的美稱,我哪配得上,不過這正是我努力的方向。」正由於他的謙遜敬業勤奮好學,也得到了很多老師的青睞。曾經指導過他的老師:彭鴻勛、張沂、陶澤如、錢態、吳志遠、吳國華、張九妹、何春梅都對他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在電視劇《天之雲地之霧》中,他客串一名保安,和著名演員劉威同演一場戲時,劉威也贊許地對他說,「小伙兒,戲不錯啊!」
2007年,杜汶廣接拍了他人生第一部擔任男一號的電影作品《混混》,這部電影被很多網友譽為「近幾年最好的國產電影」,更有網友稱:「可以不看春晚,但絕不能錯過《混混》」。
《混混》後來被吸納進pps的成績為:「【混混】一片PPS中喜劇欄中排名第一,愛情欄中排名第一,點擊率84377 甩第二名將近一倍之多,第二名點擊率為41396 」 網友評價:「【混混】在PPS中作為「最新電影」亮相,短短幾日內,在愛情和喜劇分類節目菜單中,迅速成為最熱門的電影,排名第一,反應出奇的熱烈,正可謂奇跡出現了,真是不了得,擊敗了眾多大製作喜劇和愛情電影,遠遠的甩了它們N多點擊量,評論人數不斷增加中,一個地方台製作的小成本電影能到達如此的高度,我這顆 焦作心足矣啊!」
「說完電影,咱說說影片中的男一號,光頭杜汶廣,他的具體資料咱不清楚,但論搞笑的功底來說,絕對不比小沈陽之類的差,當然,周星馳老師就別比了,還是有一定差距的。電影剛開始貌似是在焦作的和平街,給我爸找對象,劇情和笑點都很給力,說白了,此劇的最成功點就是劇情很好,男一很強大,很能貼近老百姓生活,也出了很多經典搞笑台詞。身為河南焦作人,比的暫且不論,能得此殊榮,也算給焦作人長臉了! 」
2009年,杜汶廣又接拍了人生第一部擔任男一號的電視劇作品《世紀紅塵》,在劇中扮演了一名從農村走出,後來發跡,最後在權錢交易中墮落的律師楊廣,當時在本劇中與其合作的正是即將上映的陸川的新片《王的盛宴》的虞姬扮演者何杜鵑。
杜汶廣現在就職於江陰市文化廣電藝新聞出版局、江陰市文化館,用他的話來說,自己是「非職業專業演員」,雖然現在從事的是群眾文化工作,以輔導基層群眾的文化為己任,但他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只要單位允許工作之餘還會繼續自己的演藝之路。
隨後杜汶廣又連續參與多部九分鍾電影大賽,在微電影《黑色番茄醬》、《最後的槍王》《大良的菜刀》《莊周夢蝶》中多有不俗的表現。其中《最後的槍王》獲得2012年21屆金雞百花電影節最佳團隊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