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判若雲泥》微電影講了什麼
《判若雲泥》內容簡述:
該片講述了衣衫襤褸的逃犯來到小鎮,因為一個熱氣騰騰的饅頭出現而改寫他一生的故事。
老人之前看到逃犯偷取饅頭卻未追究,之後又兩次為逃犯無償遞送饅頭是感化逃犯、使其向善的主要原因。
當逃犯第三次面對老人,並把手中的刀扔掉時,則是其變善行為的重要體現;最後當逃犯刑滿釋放後,回到老人的饅頭店,發現老人卻已不在,他便繼承了老人的饅頭店,徹底完成了善的轉變,並象徵著善的延續。
《判若雲泥》視角:
《判若雲泥》追尋的是一個「善」字,短片通過一種懸疑類型的講述方式呈獻,沒有大的戲劇沖突,沒有格子里的形象定位,有的只是從一個小視角,小側面,小故事揭示現實中的真實感受。
片中的逃犯被定為了第一主角,通過他的一系列行為舉止引出劇情發展,再通過的他的心理變化揭示故事主題。饅頭店主,雖然已經年邁,但是他的隨意之舉卻發人深省,他不僅僅只是「善良的符號」,更是冥冥之中一種精神的傳遞。
2. 抖音熱門漫畫步步什麼
步天歌
作者:夏達
漫畫簡介:
異象天光中,帝王家誕生一對特殊的雙生龍鳳胎,男嬰額帶硃砂痣,女嬰長有六指。然而,這對血脈相連的兄妹卻被命運殘忍分開!一個被蓬萊仙長攜走,踏上漫漫修仙路,一個被棄於蘆葦盪,跟隨老劍客在紅塵中跋涉……天劫將至,二人將如何與天命相爭?又會以何種方式重逢?
3. 武則天有多少面首
具體不得而知,見於史書而且最為著名的,有仨。
一為和尚出身的薛懷義,二是張昌宗,三是張昌宗的兄弟張易之。
薛懷義和武則天算是共患難的老相識。當年太宗駕崩,則天作為太宗的舊人,且未生養,被發送到感業寺為尼。正是在那裡,結識了薛懷義和尚。
新貨試用,武則天大呼超出期待,比之張昌宗,各種過之而無不及。
從此,張氏兄弟二人強強聯合,全力侍奉年邁女皇,長期穩居用戶體驗排行榜冠亞軍。
張氏兄弟在家排行五六,於是時人稱之五郎、六郎。
很多厚臉之徒,為了求得進身之途,都去巴結這哥兒倆,甚至不惜為其牽馬墜蹬,俯首彎腰為奴。
而誰若是得罪了這哥兒倆,只要他們在武則天面前小嘴一巴巴兒,立即就會被問罪。輕則發配,重則喪命。
一時間,五郎、六郎閃耀朝堂,令宵小之輩趨之若鶩,令正人君子們側目冷視。
世間有一定律:錯的,早晚會被正過來。時間長短而已。
果然,武則天晚年重病後,宰相張柬之等大臣發動政變,誅殺張氏兄弟,並逼迫武則天退位,還政於其子李顯,即唐中宗。
昏昏之世,從此遠去;朗朗乾坤,終於得還。
4. 為什麼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稱為小紅樓
把《知否》稱為小紅樓的人,應該都沒認真讀過《紅樓夢》。
林黛玉在教香菱寫詩時,是這么說的:
第一立意要緊。若意趣真了,連詞句不用修飾,自是好的,這叫做不以詞害意。
所以評價文學作品,不能脫了立意。《紅樓夢》為什麼成為中國古典小說的高峰?原因之一是其蘊含的人文關懷在那個時代是極為難得的。在女性受到極大約束和深重迫害的年代,曹公表達了對整個群體的惋惜和尊重。
關於第二點,很多人把《紅樓夢》奉為種田文的鼻祖,在我看來是極不恰當的。種田文的主題是「發家致富奔小康」,而紅樓講的是「三春過後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根本是南轅北轍。有蒸蒸日上的種田文,有平淡如水的種田文,但是有黃粱一夢的種田文嗎?
紅樓的世情道理,是體察入微的。哪怕是小人物的小心思,三言兩語也描摹的極為透徹。比如「判冤決獄平兒行權」這一回,平兒作為管事大丫鬟,對各方的心思洞若觀火,寶玉又能體諒愛惜人,出頭擔了事,方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這其中涉及柳嫂子、柳五兒、司琪、彩雲、賈環、探春一幹人,平兒能照顧熨帖,著實不易,這才是有實際意義的「世情道理」。
5. 微電影《判若雲泥》的觀後感
鹵米松 2015-12-17
大概跟《烈日灼心》一樣,饅頭只不過是贖罪的最後一道線而已。主題上並沒有什麼意見,但前面罪犯和饅頭老人的對視博弈那段看得很讓人頭疼。
iamface 2016-05-14
節奏鏡頭掌控演員也好,特別是兩位男角,外型及演技是稱職的,懸疑性亦可,就是最後一場過於戲劇化,其他也很不錯
Logan 2015-09-01
這是真實改編山東某個城市的真實故事。但這個導演並沒有寫上真實故事改編,像是大學畢業作品。會抓住題材,但是為了題材而去拍,很多地方,不單純了。 iPhone
dikseg 2016-08-25
故事像作文,還是看王德順
我的嘴臉 2015-09-06
感動
麥田 2015-09-02
十五分鍾的短片蠻不錯的,據說還得了最佳演員,男主演技好,然而劇情感覺有點假,真的會為了一個饅頭而投案自首么?覺悟好高,王德順這幾年夠火的啊!最潮大爺賣饅頭了,哈哈哈
也許 2016-01-06
還是欠了點什麼……
Superhat 2015-09-20
故事小,場景比人真實感要強得多,演得太端著了……兩段獨白還謅得如此文藝,醉。出獄之後穿得也太好了……
阿成 2015-05-14
中國傳統文化歷來追求一個「善」字,短片通過一種懸疑類型的講述方式呈獻,沒有大的戲劇沖突,沒有格子里的形象定位,有的只是從一個小視角,小側面,小故事揭示現實中的真實感受。片中的逃犯被定為了第一主角,通過他的一系列行為舉止引出劇情發展,再通過的他的心裡變化揭示故事主題。
6. 雲泥的電影劇情
千金小姐熊素素因不能接受飛機師男友陸基實意外身亡而患上精神分裂症,一直不肯醫治。
一天,素素巧遇留學歸來的精神科醫生黎易非,心生好感。醫院院長邱東旺是素素父親熊建方的好友,也是黎易非女友邱彬彬的父親。東旺借機讓黎易非訛稱為素素補習英文,實際上是心理治療。易非與素素日久生情,彬彬一家人對此不能理解。
張立民與陸基實同為失事飛機的飛機師,僥幸生還後患上精神病,易非通過對立民的治療,查得飛機失事的內情,原來陸基實不是一個專情的人,在與素素交往之前,其實已經與一個台北的女友,兩人同居兩年,還生了一個孩子。立民就是基實的台北女友的哥哥。立民得知基實腳踩兩只船,與基實在機艙發生爭執,致使飛機失事。素素知悉真相,決定把往事扔棄,病患不葯而愈。
彬彬最終沒有原諒易非,與在日本相識的朋友結婚。素素最終於易非走到了一起。
7. 判若雲泥電影是真事嗎
《判若雲泥》電影不是真事。
《判若雲泥》是由董阿成執導,王宇、王德順主演的懸疑類電影短片,於2014年8月21日在印度電影節播放。 該片講述了衣衫襤褸的逃犯來到小鎮,因為一個熱氣騰騰的饅頭出現而改寫他一生的故事。
劇情
一名逃犯(王宇飾)來到小鎮,當他飢餓難耐時,看見一家饅頭鋪。他為生存心生歹念時,一個熱氣騰騰的饅頭出現在他面前,逃犯拿著意外得到的饅頭匆匆離開。當他再次來到饅頭鋪,又一次拿著年邁店主(王德順飾)送來的饅頭匆匆離開。
傍晚,正准備收攤的店主發現了一份刊登著「懸賞通緝令」的報紙。次日,原本以為為報復而來的逃犯卻意外地丟掉匕首,掛著滿足的微笑走上警車。數年後,關閉的饅頭鋪又再次燃起了炊煙。